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200章 就那麽回事
要不說有時候趙曦琢磨不透這時代的精英呢。

他們的認知總是很凌亂,沒有規矩,除了古聖先賢,再沒有任何成體系的學問。

可有時候偏偏又能切中要害。

就像現在,富大相公就說對了。

確實,在這個時代,唯一能作為硬通貨的,就是糧食。

“富相公所言極是!曦也如此認為,唯有糧食可作為衡量錢幣價值。故,曦以為,新幣製作多寡,應與國朝糧食掛鉤。”

“如此一來,朝廷可通過鑄幣調整,穩定糧食價格。避免出現豐年谷賤傷農,災年谷貴也傷農的現象。”

“比如鬥米三十文,豐年多收,朝廷多鑄幣,也保持鬥米三十文。災年欠收,朝廷少鑄幣,同樣可穩定鬥米三十文……”

趙曦這明顯是胡扯了。趙曦在說這些時,已經混淆並偷換了概念,已經忽略了糧食和錢幣的本源,到底誰才是衡量標準,那個衡量那個,他混淆了。

問題是,趙曦所說的,確實是這麽個理。

糧食不是多了嗎?很好,錢幣也多了,確實可以維持三十文的糧價……

至於通貨膨脹,趙曦都是一知半解的,這時代應該沒人能懂的。

趙曦也沒以為朝堂諸公真的傻,不僅不傻,反倒都是精英,人精。

他們確實不懂經濟理論,肯定不如趙曦這個半瓶子水平。可是他們懂糧食。

之所以都認同這個觀點,是因為各懷心事而已。

糧食為我所欲,錢幣也為我所欲也,二者如何兼得,且由殿下鑄幣也。

糧食是要消耗的,新幣肯定也要被儲藏的,至於鑄幣多寡,到時候並不由太子殿下做主,應該是基於糧食作為標準,由糧食價格決定的。

很好,太子殿下的說法很對。所以都讚同,附議,不再爭論。

趙曦在含糊,朝堂諸公也在含糊,都含糊著議定了新幣鑄造與糧食掛鉤的基調。

就這樣吧,別說什麽國朝是寒門天下,扯淡!

那個窮苦人家,可以養一個不事勞作的半大小子?那個貧寒之家可以讓一串兒子挑燈夜讀?

所謂的寒門,只是相對於前朝,乃至再往前的世家大族而言。

國朝依科考取士不假,而所取的也是讀得起書,養得起讀書人的所謂寒門。

家裡幾畝薄田,湊合過日子的,能識字都算好的了。指望經年求學,還有錢遠赴汴梁殿試,沒點底子的家,沒誰家能扛得住。

也沒那個先生是不吃不喝教你家孩子做學問的。

所以,能在這個朝堂上張嘴咧咧的,沒幾個是真正寒門的。他們最懂的是糧食……

如今,萬事俱備了,只需要統計國朝糧食產量就行了。這也是趙曦真正的目的。

“陛下,諸公,既定下以糧食產出為基準,但因新幣新製,幣製新穎,考慮民眾認同和喜好的原因。曦以為,今年之新幣數量,應調查前五年糧食產出之數。”

統計歷來都是有水份的,數字皆在地方官吏的嘴裡,他們只根據需要和可能的利益來定數字。趙曦懂的,所以,他要一個五年的數字。

“且為確保新幣在各州府郡縣的推行,多寡之分,需要知州知縣確認。故,曦以為,各州府郡縣所報糧草之奏折,應有其主官畫押。”

管不管用吧,趙曦需要這個,官府的大印他們未必在意,個人的簽字相對都要慎重些。

不算過分。太子殿下初次主導事務,為避免混亂,有這樣的要求也說得過去。

人嘛,在思謀事情時,並不能將所有的條件都在腦子裡羅列,基本上是想著目標,然後抓取完成目標的有利因素。

就如現在,太子殿下所說的,所提的,跟各自心思並不衝突,所有的要求都不可能影響到各自的想法實現。

至於背後是什麽,選擇性忽略了。

有人沒忽略,跟太子殿下打交道多的,腦子裡一直有陰謀倆字,可除了涉及鑄幣,真想不到太子殿下還能往哪方面牽扯。

算了,走著看吧,也只能走著看。

朝堂算是把這事先定下來了,至於實施應該還有不短的時間。

不說各州府郡縣報糧食產出的耗時,就是太子殿下的錢監作坊也還沒完工,就是東川那邊,也只是搭建了架子。

接下來太子殿下好像又不著急了,朝廷的詔令下達了,陸續開始有州縣上報了。

很混亂的數字,上報的很隨意,根本到不了趙曦手裡,甚至連執宰都見不著,就被下官給駁回去了。

這裡面有其他訴求和想法,也存在真的是上報的數字慘不忍睹。

“殿下,聽聞鄧州已經駁回三次了……”

蘇頌也不懂趙曦到底幾個意思,國朝鑄幣數量從來不曾有什麽標準的。

他雖然也覺得以糧食為基準對,可首先得是準確的數據。

就國朝這情況,連田畝都未曾搞清過……田畝!蘇頌突然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

沒用的,最起碼現在是沒用的,即便是了解清楚了,那又怎樣?

祖宗法度就是不限制土地的轉賣兼並,不說太子還只是太子,就是太子殿下成官家了,也一樣改變不了這一既定國策。

趙曦看了看蘇頌,看他神情的變化,估計應該是想通了,也就是說,朝堂的諸公都想明白了。

知道了又怎樣?知道糧食產量,從而估算國朝田畝,那又怎樣?

關於國朝田畝的奏報也不是沒有,官家隨時都可以看到,太子殿下也能看到,真真假假,那個是個準數誰也不確定。

那又能怎樣?

倒是新幣的誘惑力更大一些,所以這一次算是相對比較用心的一次清查了。

這些趙曦好像真的不關心,即便在護衛營聊起來,他也還是朝堂的那些話,似乎太子殿下真的就是為新幣做準備,也只有這一點了。

趙曦倒是忙乎著和蘇頌鼓搗那個什麽毛線。也真就鼓搗出新鮮玩意兒了。

太子殿下稱之為毛料。此布料有良好的彈性,還柔軟,不皺,保暖也是沒說的。

就是線胚粗了些,也是趙曦不太滿意的地方。

這又是交給蘇頌的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