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156章 戰還是要打的
  百十裡地,行軍雖然是沿河流兩側逆流而上,幾乎等於誇街了,可還是很快就到了廣源州。
  至於山民,到後面都不用西軍和護衛營了,安撫使衙門隨便拉千數募兵,直接開始了地毯式搜山。
  估計這山裡也沒多少青壯了。
  聽聞第一次儂智高招募五千族人,歸仁鋪一戰,死傷帶俘虜三千余。這期間恐怕應該是儂人居多,而趙瞻所言安南的支援,怕是逃跑的能力比儂人要強一些。
  而此時,廣源州石頭城牆上密密麻麻的儂兵,怕是整個儂族的有生力量,差不多都聚集在這石頭城裡了。
  這儂人中就沒個明眼人?就都死心踏地的讓儂智高這樣折騰?
  很顯眼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就連儂智高也明白,否則不會一把火燒了邕州而後逃至廣源了。
  其他儂人的土司就看不出來嗎?
  “學士,能否籌劃儂人治儂?”
  營盤已經扎起來了,這地方的平地不多,王師的營盤幾乎是把一個緩坡的山頭鏟平了。
  一乾人都聚攏在帥帳,商談如何攻城……其實就是聽狄青說。
  再怎麽說,人家也是一座城池,還是石頭砌成的。必要的攻城器械一樣都沒少,借著竹筏,全部帶來了。
  待狄青說完,趙曦沒提攻城,反倒問了這麽一句。
  “殿下,國朝羈糜本就是儂人治儂。”
  “呃……學士,曦非此意。吾所言,乃是指歸化一個,或者多個儂族土司,使其享受國朝官吏待遇。”
  “比如,令其居邕州,配國朝官服,子侄享受國朝子民待遇,可進學,可科舉等等此類。非單純給個名頭,給予其國朝官員實質。”
  “而其職責只有統管儂人,只是統管而非統領,甚至可放權於其,使其有奴役儂人之責權。”
  “就比如錳礦勞役,可分為十人一隊,每隊擇一儂人統管,十隊擇一大統管,以此類推,在儂人中形成階層。而廣南官員除重點管理各級統管外,更是要親民,對被勞役的儂人親和。”
  “如此一來,矛盾會集中在儂人之間,而廣南官員身處局外,隻參與調停,長此以往,儂人便無對國朝之仇恨,而是其儂人內部矛盾不斷,也不再會有這般儂智高一呼百應的可能。”
  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瓦解的。就是如今群情激昂,誓於王師決一死戰的儂人,也不會有例外。
  後世有句話,無所謂忠誠,只不過是背叛的籌碼不夠。
  聽聞儂智高於國朝,於安南均有依附之意,說白了就是想挾儂人全族力量,討要個官職,還是虛名的。
  而如今,廣南安撫使衙門那些個空白文憑丟出去,還應承可居邕州那種大城,子女可與國朝子民等同。
  趙曦認為,沒幾個傻子還會繼續陪著儂智高尋死。
  這個時代,周邊的這些國度,還是相當羨慕做一個大宋人的,只不過國朝官員也太把自己當回事,眼裡根本看不起這些蠻夷和山野之人。
  “殿下,儂人做官?”
  你看……余靖問出這話,就代表著整個國朝的意識。
  趙曦很難理解,都是人,還是名義上一個國家的,那有那麽多的差距,甚至連同僚都不恥為之。
  “學士,人有群居之特性,只要群居自然會產生領導和被領導。一路走來,各位也都看到了錳礦開采的地方。”
  “平息儂賊作亂後,王師大部回西北,而一旦錳礦啟動,勢必在周邊形成邑,乃至城,而其間多為儂人。”
  “那怕是勞役,日久天長,也會自然形成其中領袖。如其自生後對抗,何不由國朝任命?許以職,授予官,得於利,責其治。”
  “說句不中聽的,就是牲畜勞作,也得喂養得當不是?”
  說的很明白了,這要是再理不清,趙曦也不準備再多嘴了。
  觀念需要改變,純粹的改變太難,在利益驅動下的改變,只要是人,應該不可避免的試著去接受。
  余靖不是僵化的人,而大夥也都喜歡錢財……明面上不是,有汙士人名聲。
  其他人不說,狄青聽到這,已經覺得這戰沒必要打了。
  太子殿下這一手,肯定把整個儂族攪和的雞犬不寧,這廣源州,就是不打,也存續不了多久。
  “狄帥,戰還是要打的!不但打,還是要打成那種步步緊逼的程度。”
  “只有在一條路絕望的心境下,才顯得另外一條路的光明。困城,逼迫,步步施壓,讓整個廣源城內時刻都處於瀕臨死亡的境地中。”
  “待那時,王師再伸出手,向不同的人示好……只要在這樣的處境下,才能最大可能的讓歸化之人死心踏地的為國朝服務。”
  趙曦就這麽隨意的說著,就跟閑聊一樣。
  但這些話落在不同的人耳中,反應是大不同的。
  余靖從太子殿下坑那些棄城而逃者,就知道太子殿下不是善茬,彎彎繞特多。
  這些天跟太子殿下相處,他幾乎忘記了……太子殿下處事也算是光明磊落,對待棄城而逃者,該是不得以而為之。
  如今看來……還是光明磊落,所有的處理方式都講到明處了,讓余靖恐懼的是,就太子殿下這般操作,似乎沒人可以拒絕。
  用一個利字,把人心人性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對國朝……應該有好事,只是余靖深深的為朝堂那些人擔心……陪伴這樣的帝王,有得受了!
  其實這不是什麽新花樣,嚴格說從古至今,帝王將相,運用者不少。只不過是國朝的士大夫把身份問題看的太重了,根深蒂固的蠻夷觀念,阻礙了他們思維的延展性。
  各人做各自職責范圍內的事,太子殿下這一番說法推行,還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比如,安撫使衙門需要找跟儂族土司相熟的人,從俘虜到商賈,一個個的接觸。
  比如狄青,需要把攻伐廣源城打成步步緊逼的狀態。
  而趙曦一樣來到了攻城的前沿,他需要試驗這段時間做好的竹製手雷。
  這玩意兒需要測定引線燃燒的時間,以此來決定扔出去的時機,以及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攻打廣源城這種逼迫性戰役,最適合當個試驗時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