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777章 1勞永逸的做法
朝堂上怎樣議論,前線是聽不到的,即便是聽到,章惇也不會在意。只要朝廷認同,大軍就可以這般作戰。

  大理跟國朝的戰力相比,確實不在一個量級上,特別是那些部落兵,支持段氏或者被傳言左右的部落兵,在面對大宋新軍的進攻時,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擋之力,完全是被吊打的。

  這時候,這些一直自以為強大的部落,終於相信了當初平滅高氏的大宋,是如此的恐怖。

  這時候,哪怕是想反悔,想向大宋表達忠心,也沒有任何機會了。

  章惇做事,確實要徹底很多,甚至連諸位將領都不忍,可章惇的軍令不做任何變動。

  “章帥,這辦法好,大軍一路上根本不用操心糧草了,雖然這些土著給咱提供的糧草還不如壓縮餅乾合口,貢獻給咱的馬騎上去都需要用腳點著地,好歹是有供養······”

  “想當年,咱們西征,繞了整個河西,整天就是壓縮餅乾,嘴裡都能淡出個鳥來,這一次雖然還是孤軍,可比上一次舒坦多了······不缺肉,不缺水!”

  雖然現在的戰役純粹是欺負人,只要是有戰打,王舜臣總是開心的。至於殺什麽人殺多少人,在他看來,只要敢襲擾大軍的,一律該殺。

  所以,王舜臣部就成了真的先鋒隊,每戰必出,每戰也必勝。別的將領不忍,王舜臣沒這忌諱。

  “大帥,前方就到嵩盟部了,過了嵩盟部,就可以看見善闡府了,末將以為,不出三日,便可以拿下善闡府,此戰就宣告結束了!挺沒勁的······”

  在再一次扎營後,王舜臣也知道這是要布置打下善闡府的戰術了,反正他一直是先鋒,倒不會擔心這時候有誰跟他搶,只是說一些討喜的話而已。

  “諸位說說吧,善闡府如何打?諸位有何建議?”

  章惇沒搭王舜臣關於這一路戰術的恭維,倒是接上了這一句:如何打善闡府。

  打善闡府有難度嗎?沒有,誰都知道沒有難度,章惇之所以這樣問,就連王舜臣也感覺到問話的意思不同了。

  大軍出征,主帥辭陛,官家都是要面授機宜的,這是常規。況且,在國朝的整個軍伍中,對於官家戰略上的認同時一致的,是相當推崇的。

  所以,在章惇問話的第一時間,所有將領首先想的是:對於善闡府裡面的貴人處置方法。

  “諸位不要想太多,本帥出征前,官家並沒有特別交代,是不是該留下一些人的性命,關鍵在於對方抵抗的程度。”

  “不過,本帥不認為戰事到了這種程度,他們還有多大的抵抗之意,或者說咱們應該給他們怎樣的指向······”

  算上這一次,國朝已經是第三次南征了。隨著國朝戰力提升,南征的戰事烈度,一次比一次弱。

  別說是王舜臣,就是章惇也覺得挺沒勁的。這一路,雖然那些負隅頑抗的部落不少,可真正像樣的戰役,一次都沒有。

  若這一次南征仍然不能徹底解決,整個大理可能會成為大宋最煩的問題······

  要說心頭大患,那也不至於,可若這一次不能徹底解決,隱患就一直存在,它不一定能有多大損害,可就是能煩擾。

  況且,國朝的礦城不管怎麽說也是設在所謂的大理境內的。

  “大帥,可是有意放?”

  種建中說這話,讓整個指揮部的將領們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放?這可不是開玩笑,這是參與了襲擊太子的大事。既然朝廷因此發兵了,豈能存在放水的心思?

  “彝叔所言極是,本帥正有此意。就是擔心······”

  “大帥萬萬不可!”

  其他將領還沒怎麽呢,鄭俠開口了。一般的戰事議事,鄭俠很少參言的,這時候他不得不插嘴了。

  國朝現在是放開了在外作戰將領的權限,可這樣牽扯宮牆事務的戰事,他不能任由主帥行將踏錯。他還是文佐帥呢,有錯也需要一起擔。

  “鄭佐帥,大帥所謂的放,並非對需要殲滅的人員放任,且聽末將細說······”

  “諸位也知道,這次南征,我部的戰略目標是將大理納入大宋版圖,為九州一統、金甌無缺再進一步。可大理的情形,諸位也清楚,大理與西夏不同,所謂的部落首領,無非就是三五十裡所謂首領。”

  “大理的部落首領,不可能像西夏那樣,到汴梁接受朝廷的封賞,國朝也沒那麽多爵位為這些人準備。此為其一。”

  “其二,大軍自東川進軍, 即便是一路作戰,實際上大軍經過的地域不足大理十一,也就是說,其他地域的部落和勢力,大軍還不了解,甚至說一無所知都可以。”

  “一旦大軍打下善闡府,甚至說殲滅或者用其他方式處理了整個善闡府的貴人,到底在大理境內有多少真正忠於大宋,或者臣服於大宋的部落勢力有多少,依然懷念舊主,對大宋有仇恨者又有多少。朝廷無從知曉,這就在造成了朝廷在處理大理事務上,存在了隱患。”

  種建中說到這就停了。文佐帥質疑主帥決斷,主帥跟文佐帥爭辯不合適,他出面解釋無所謂。至於主帥的方略,種建中覺得留給主帥闡述合適······這就是聰明人。

  “正如種將軍所言,大理的情形確實如此。國朝未來是九州一統、金甌無缺的。我部大軍南征,不該是留下手尾的。”

  “本帥所謂的放,並不是放任目標,而是給善闡府一個機會,就是可以逃竄的機會。或者說表達我部戰力不繼都可以。”

  “這一路,大軍分散作戰,即便是善闡府得到信息,也絕不會準確。此事我部對善闡府作戰,完全可以圍三缺一,引導善闡府的僥幸之心出逃······”

  “善闡府出逃,勢必需要尋求庇護,或者繼續糾集那些親近勢力······我部只需要如此這般,便可以真正做到此次南征的一勞永逸,將所有對大宋有異心的勢力全數殲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