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863章 秀場
  太子到京兆府,是在一個客棧裡見到宗澤的。
  客棧很簡陋,簡陋到京兆府都建議將宗澤喚到府衙問話了,是太子硬要堅持親自拜訪。
  也是,原本太子看了文章後就驚訝,加上內閣又那般的慎重其事,越發讓太子重視宗澤了。內閣能看出官家這是給太子儲備內閣大臣,太子自然也知道老爹的意圖。
  既然是自己將來的股肱之臣,太子也不介意降下身段去拜訪。
  在這點上,太子學老爹學了個十成,就是這次出京也是低調行事。若不是宗澤的地址不明,甚至連京兆府都不會去驚動。
  一般的士子在州府,都是勾欄酒肆的座上客,是深受小嬌娘喜愛的。因為,士子跟嬌娘屬於相輔相成的關系,嬌娘需要士子的詩文,而士子也借用嬌娘揚名。
  至於涉及錢糧,也不一定就是士子捧場,有時候嬌娘對士子的依賴更重。比如蘇軾蘇子瞻,早一些的柳永柳景莊。
  在太子見到這簡陋客棧後,宗澤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太子見宗澤,沒有讓京兆府的摻和,就帶著一個內監伴當和一個書記員進去了。當然,這個伴當不是李彥,李彥病了······
  不知道太子與宗澤都談了什麽,只知道談了很長的時間,連在客棧一帶駐防的軍伍,餐飯都是軍伍的行軍糧。
  京兆府請示過送餐,太子拒絕了。
  搞不明白太子的作秀還是情真意切,反正此事一過,太子重才的名聲是有了。
  太子做過地方官,可貴為太子,能在如此簡陋的客棧,與一個落魄書生共餐,就足以說明很多了。
  當太子與宗澤共乘一列馬車回京後,已經是放衙時分······
  “兒子不錯!”
  趙曦的心情很好,太子今日的變現也確實不錯。不是說他能屈尊紆貴,而是鑒於他能充分利用這一次機會。
  “是三哥教導有方。”
  滔娘也聽說了太子今天的事,雖然不知道宗澤是何人,但是能把話題傳到內苑,想必不會是等閑之輩。
  “官家,娘娘,太子求見······”
  估計這是安頓好宗澤了,應該是來奏報情況的。太子還是小心了,趙曦其實不在意這個。
  別說是為兒子未來準備的,就是當今的內閣,太子走近些趙曦也不會有什麽芥蒂。
  不過,太子的做法讓人舒服,看滔娘的神情,就知道這個當娘的很欣慰。
  “爹爹,孩兒見宗汝霖時,他暫居陋巷陋室······”
  太子從宗澤居住地開始,詳細講述了他與宗澤見面交談的一切,言語間帶著明顯的欣賞,甚至欽佩。
  “宗汝霖之所以未曾參加大考,是厚積薄發,行萬裡路以知國朝政務,以曉世事人情。孩兒向向爹爹求個恩賜,許以宗汝霖官身······”
  “你所求的這個恩準,可曾與宗澤透露過?”
  “回爹爹,不曾。孩兒觀宗汝霖之性情,未必答應,只是孩兒需要這樣做。”
  有點意思了。趙曦看兒子,越來越能感覺到兒子的成長了。
  這事怎麽說呢,給宗澤一個官身這並不是難事,或者說,宗澤未必會應了。國朝的文人還是大多數有份傲骨的。
  宗澤能暫時撇開科考,遊歷天下,也就是說,宗澤的抱負很大。這樣的人,不會選擇捷徑,更傾向於公平的獲得。
  而太子為宗澤求恩賜,不管結果如何,太子在今日屈尊紆貴的名聲上,就算是又添了一些籌碼。
  “既然你以為該這樣做,那朕也見一見這個宗汝霖吧。”
  趙曦其實早就想見,只是身份不合適而已,到了這時候,就算是配合兒子的秀場,他也能接見宗澤了。
  “宗汝霖,你以為北遼與國朝之戰的時機在何時?”
  宗澤萬萬沒想到,自己一介草民,官家會問這樣的問題。雖然自己算是對這事所有見解,但絕對沒有自以為可以在官家面前說三道四。
  那只是自己的所謂愚見,等不了大雅之堂,真不敢在官家面前隨便說。
  “草民不敢妄議。”
  “沒事,說來聽聽,文章寫得很好,總得讓朕知道你是否有見識吧?”
  宗澤特別想看看官家的臉色和神情,也好做個判斷官家是惱怒還是調侃······
  “草民以為,若國朝宣戰應該晚些時候,待西南西北治理改善後方可。若說北遼,誘發開戰的因素很多,或是丁口南遷,或是四皇子經略東海北上等等,隨便一個原因都可能導致戰事來臨。”
  宗澤也是倔,特別是官家那句是否有見識,讓他憋了股勁,便真的妄言了。
  “哦,你所說的治理改善是指什麽?一個族群的歸心,沒有一代乃至兩代的同化,很難真正的歸心。即便是北遼, 佔據燕雲百年,對漢人臣工的使用也是有限使用。那豈不是國朝需要很久才能對遼開戰?”
  畢竟宗澤才二十來歲,有眼光並不代表就能全面的了解雙方的態勢。趙曦真不是指責,反倒是在提點。
  完美是最佳,但世事又有多少完美存在。
  “諸事都不可能做到極致,只能是在一定程度內權衡,以便做出決策。若真的一切都等到就緒了,恐怕任何事都不可能做成。”
  “罷了,朕無意為難你。鑒於你的文章,以及太子與你的交流,太子向朕給你求個恩賜,賞你一個官身。你以為如何?”
  前面不說為難不為難,這句話就真是為難了,哪有官家賞賜草民,還需要征求草民本人意見的?
  說白了,趙曦並不想真的賞賜宗澤什麽官身,太子也不是真有這心思。國朝雖然沒有什麽翰林不得入閣的說法,沒有經過科舉途徑,在朝堂總是會被人輕視的。
  既然太子看重,趙曦還是希望宗澤有這麽一個過程。至於說這話,無非是讓太子的秀場擺在明處。施恩也得讓人知道。
  “草民深感惶恐,謝太子舉薦之恩。不過草民以為,雖然國朝大考嚴苛,草民還是想試一試。”
  宗澤沒接觸過什麽帝王之道,自是不會懷疑太子的請求。同樣,宗澤卻是聽說過朝堂進士和非進士的區別。
  “也罷,朕賜你貢院、講武堂行走。如此,以後這種文章就有了去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