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839章 唯變化永恆
  這時候離大航海時代還有幾百年,趙曦不確定現在的航海技術,能不能有像哥倫布那樣的驚豔之才,驚豔之事。
  趙曦不會好高騖遠,在出現海盜後,他首先想到的是護航······這是由他原本身份決定的。
  所以,所有的布置,還是有局限性。不過,趙曦是有念頭打造一支大宋的海軍了。可惜,他雖航海是真的不太熟悉,很難做出合理的指導。
  國朝的航海,起因應該是西域商路斷絕,也就是說,國朝的航海,更多的是因為商貿,而不是大航海時代的冒險。
  在沒有相應的科學技術支持下,趙曦也很難引導著當今的航海向發現新大陸方向發展。
  想多了,人的一生有窮盡,而趙曦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過多的去改變該有的歷史進程,只是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這片土地的王朝強盛。
  而這個力所能及,在趙曦的心裡,是符合這個時代。
  借這個契機,或許能向前走一步……
  “中正,遴選皇城司探知,重點探查沿海各個士族家族參與海運的程度……”
  “同時,嘗試著看能不能對琉求一片海島偵查一番,看看都是那些勢力,實在不行就從外圍入手,重點是要消息。”
  琉求,前隋才發現,也就幾百年的光景,趙曦不認為那裡有什麽本土的勢力。
  琉球從發現到最終以一個王朝存在,也就不足千年的時間,趙曦可以肯定,琉球的發展應該和後世的某個國家相同。
  一些在大陸失勢的勢力,亡命之徒,以及冒險家聚集,最終形成不同的勢力,再經過相互傾軋、剿滅等過程,最終形成所謂的一統。
  這時候大宋介入,或許對於後世有所不同。
  朝臣們可能會以為自己是為謀劃北遼做準備……其實,對於北遼,現在只需要有一個契機,沒必要花費太多心思。
  早年,國朝羸弱,禁軍廂軍尚且是一塌糊塗,肯定沒心思也沒勢力去考慮海軍的問題。
  如今,或許時機合適了……
  朝廷一旦有了針對某事的決斷,以現在的朝廷制定,會很快動起來。
  兵部、樞密院開始籌建海軍,這幾乎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沒有任何參照,章惇只能將南方那些出海的水手跟新軍訓練模式相結合······
  “子容,此事你得幫我。在戰船沒有定型以前,我根本就無從下手。按原本老護衛營新軍軍卒的訓練方式不合適,按照水手訓練也不合適。只有戰船的形制定下了,這邊才能有針對性的訓練。”
  章惇實在是沒法了。官家早年在護衛營的記錄,很少有涉及海戰的內容,針對海軍的訓練更是無從說起。
  “工坊城這邊也著急。單純說在戰船上的射擊,這點子厚應該可以先做訓練,工坊城現在需要解決火藥避水的問題。”
  “你也知道,現在的火藥彈,即便是鐵殼式的火藥彈,發射距離的計算都是根據引線長短的,而引線如何避水是很大的難題。不用說火槍的問題,隧發槍在遭遇水浸後,同樣無法引燃······”
  “不過,子厚,以蘇頌來看,兵部可以先嘗試訓練陸戰隊。”
  “陸戰隊?”
  “嗯,記得早年時,還是官家率軍南征時,在攪亂安南北部作戰中,曾經閑聊過一個話題,就是說國朝如果攻打安南,是否自北向南進攻即可。”
  蘇頌仿佛回憶曾經的戰況,那是官家第一次顯露在謀略和戰術上的驚人。
  “當時論戰,狄帥以為,只要有十萬大軍,就能像馬援那般,直搗升龍府。官家並不這樣認為。官家說,此時不比往日,馬援征伐安南時,安南不算有一統的王朝。”
  “官家認為,已經是一統的安南李氏王朝,只要還不是民心,就能組織起抵抗來。而安南的地形多山,軍卒習慣在山嶺作戰,我朝軍卒癡迷於騎兵和大軍團作戰,未必能一舉成事。”
  當時第一次南征,護衛營是第一次出戰,也是特種作戰的第一次亮相。那時候,作戰主力還是以西軍為主,西軍因為長期與西夏作戰,對騎兵的依賴很高。
  蘇頌很清楚的記得當初那次論戰,對他的觸動很大。
  “官家當時說,要想輕取安南,軍備發展是第一需要,特種作戰為輔,而遣一海軍偏師,攜萬人的海軍陸戰隊,自海上登陸作戰,才是最小代價拿下安南的最佳方式。”
  “狄帥當時就問官家,何為海軍陸戰隊,官家說,就是海戰陸戰都具備像護衛營這樣的素質,或者是水手具備護衛營軍卒的軍事素養和作戰能力。”
  “子厚也知道, 老護衛營的軍卒,不僅僅是射擊方面,不管是潛伏、襲擊、單兵作戰等等,在整個國朝新軍中,至今難以超越。若水手能具備護衛營軍卒的單兵作戰能力,是何種景象?”
  章惇有所明悟,雖不能完全明了,似乎也觸摸到什麽了。再深的,他也知道,蘇頌不會懂······蘇頌本來就不側重於軍伍。
  “子厚,其實你執拗了。拓海隊潰敗於何人?海盜,也就是說海盜在海上的作戰素養要高於國朝新軍軍卒,也高於海運的水手。”
  “你只需要將海盜的作戰方式提煉,結合新軍軍卒的訓練和新式裝備,融合成型一種新的訓練體系,那就是海軍陸戰隊的訓練課題。”
  蘇頌跟章惇不同的是,他這些年一直就在做變通的事,不管是民用的還是軍用的,任何現有裝備的改進,都需要時時保持一個變通的思維。
  官家說過,唯變化永恆······
  這時候對章惇已經不再是點撥了,而是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
  作為士人,沒有誰不想千古留名。而蘇頌這番話,幾乎給章惇指明了方向······一個訓練體系,完善的海軍陸戰隊訓練體系,這對章惇的誘惑不再局限於這一次海軍的遴選和組建,一旦成型,他章惇將會是國朝海軍的奠基人,甚至可以是後世海軍的鼻祖。
  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興奮的?
  章惇躬身施禮,是誠心誠意的向蘇頌致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