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891章 出兵方略
敢於對北遼言戰,對於國朝的朝廷而言,這絕對是一次進步。

 趙曦不能涼了諸臣的心,盡管知道結果會怎樣,這時候也不能真的當頭給內閣們潑涼水。

 “調兵吧。不過朕以為可以先行試探,是情況再做下一步決斷。”

 國朝能探知到耶律乙辛已經與女真勾結,相信北遼朝廷也會知曉。這時候國朝再增兵河北,整個北遼朝廷都會以為,耶律乙辛跟大宋也是有勾連的。

 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北遼所有貴族的同仇敵愾······

 再說了,國朝一直以正統王朝自居,跟一個逆臣勾結,在士林是會被唾棄的。

 趙曦倒不是真的擔心士林隱士的廢話,他覺得建立王朝一百多年的北遼朝廷,不至於那麽淺薄,不懂得一致對外。

 國朝畢竟還沒有做好對遼開戰的準備,不管是兵員爾等儲備,還是戰爭物資的籌備,都在逐漸的謀劃中,甚至步調很小,以避免被細作窺探。

 這一次,就當是一次試探吧。

 據皇城司的奏報,北遼也在針對騎兵做遭遇火器的訓練,見識一番也好。希望不至於將國朝的信心打掉······

 內閣諸臣並沒有想太多,雖然覺得官家的決斷有些慎重了,也沒在意。官家隨著年齡增長,也確實少了年輕時的衝勁······

 戰爭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涉及到對遼作戰,如此綿長的邊境線,戰爭發動需要考慮的更多。

 西北一直到西州回鶻的接壤處,東北臨海,萬裡之遙的連線,全部是國朝與北遼的邊境線。戰爭如何發動,從哪裡發動,調集多少兵力在何處,輕重緩急的排兵布陣等等,都需要詳細思量。

 “耶律乙辛謀反,帶並從南京道北上,也就預示著北遼南京道也就是燕州一帶布防空虛。國朝還是從河北道進軍為善。”

 “西北多為荒漠,對我方防禦不利。一旦開戰,北遼若遣一偏師從西北之地反擊,很容易衝擊西北州府。加上西北疆域新歸,黨項人、吐蕃人以及回鶻人,甚至還要部分契丹人,歸心難測。一旦開戰,西北之地難以預料。”

 “以河東為策應,河東向東可越過太行山,配合河北道的心動,還可以渡過黃河西行,支援西北各新建州府的軍情、是故,將重兵置於河北道可兼顧。”

 “雲應四州收復後,河東更適合防禦,不適合出擊。戰場若設定在河北道,雖然河東支援有力,可畢竟需要浪費一部分兵力在河東。”

 “以收復燕雲為首要任務,河北道肯定是主戰場,不管是河東還是西北,都應該以防禦為主。況且,如今北遼朝廷的亂局,還是以南京與中京為主,上京和西北招討司並無異常,甚至兵員尚未調動······”

 “諸位,官家將此次出兵定義為試探······還是以河北道為主吧。”

 王安石對於官家定義為試探的說法,多少有些感覺到不安。不得不承認,國朝所有得勝仗,都是自官家開始的。對於兵事,官家應該是絕對的權威。

 趙曦並沒有參與內閣的議事。作為一次試探也好,還是真的會開戰也罷,趙曦直接交給了太子和內閣來議定。

 事實上,在趙曦看來,這時候或許真的不適合出兵。倒不是要做什麽仁義之師,或者認為乘人之危不合適,擔心什麽士林閑嘴。都不是。

 在趙曦看來,他寧願選擇暗中支持北遼內亂相對弱勢的一方,讓北遼將這場戰事持續上個三五年。真要到了那時,或許過國朝真的可以所向披靡了。

 現在的北遼,實力沒有任何減弱,國朝對戰恐怕勢均力敵的可能要大一些。

 戰爭,真的不是那麽簡單的,不是說隨意就可以開戰的。哪怕是戰車的出現,火器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對騎兵有遏製作用,趙曦也始終沒有敢看輕騎兵的作用。

 廣闊的平原地,隊伍的機動性終歸還是決定戰事的關鍵。

 在西北歸化騎兵不能上場之前,國朝就沒有可以牽製機動性的力量······這是最大的問題。

 這些年所謂的籌劃,其實一直就是對歸化騎兵的演變。從思想到信念的灌輸,再到火器的適應性訓練。

 讓黨項、回鶻、吐蕃等各族群的騎兵,對國朝有認同感,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政策是有了,還需要些時間······

 所以,趙曦不太看好這次戰事。我方未就緒,敵方未削弱,勢均力敵那是持久戰,趙曦一直沒想過打持久戰,消耗太大了。

 趙曦之所以能把主導的戰事都打贏,是他從來不打沒準備的戰爭。這也是基於國朝戰敗的次數太多了,維護這份信心更需要時間和全勝的戰例。

 當內閣議定的方略呈上來後,趙曦詳細看了,並沒有多做調整。

 章惇、王韶,甚至呂公著,都是作為主帥參過戰的,整個方略也算中規中矩。可能是受自己態度的影響,內閣在冷靜後的做法並不激進,做出了相對穩妥的部署。

 西北、河東不增兵,卻派發了軍備的數量,以戰備狀態對北遼保持防禦的態勢。

 將京東路、京西路、江南道、荊湖道等各抽調三成兵員北上河北道。

 而正在西北等地進行火器適應性訓練的歸化騎兵,將分別部署在西北、河北和河東······騎兵還是感覺到捉襟見肘了。

 至於在京畿道各軍營裡,以及在講武堂受訓的歸化將領,內閣終歸還是沒有動。

 整體來說,這是一份周全的方略,進可攻退可守,不傷筋動骨,完全的體現了試探性進攻的意圖。

 而這時候,北遼關於耶律乙辛謀反的詳細情報也傳到了朝廷。

 原來,在北遼皇帝準備再一次開始他的捺缽旅程時,耶律乙辛上奏要皇孫留在中京,卻被同知點檢蕭兀納給道破了。

 從皇后到太子,這一次又到了皇孫身上,北遼皇帝就是再傻,也多心了。所以,便貶謫耶律乙辛為知南院大王事,削掉了其一字王爵,以郡王等同。

 自此,耶律乙辛才起事了。

 若此奏報屬實,趙曦就更有些不看好這次出兵了。

 
高速文字手打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節列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