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470章 東平王 可滿意
他大爺的……趙曦想罵人,可這趙允弼真是他大爺。

 擱以前,就是老爹在位時,只要宗親開口,幾乎是整個朝堂的文官,絕對會眾口一詞的開始噴宗親。

 可現在呢?這邊呂惠卿才開口說:曾知縣廣發告示,通知上報,何錯之有?

 估計呂惠卿還準備繼續往下說,比如奏報朝廷之數,又如何可以隨意更改?那是對朝廷的蔑視。

 比如說,一縣之告示,在該縣就代表著朝廷等等。

 可惜,他根本就沒機會往下說,就有人打斷了。

 而話題,就由曾孝寬的做法開始爭辯,然後延伸……

 估計曾孝寬都想不到,他只是對待朝廷公務積極了一些,居然被朝會的爭辯,上升到了朝廷誠信,以及以誠為本的學術高度,並且與上古先賢勾連了,甚至還涉及到了君王的言出法隨……

 還好政事堂的諸位沒摻合……估計不是沒話說,而是在等王安石介入,或者就這樣看熱鬧。

 新法出台了,結果還沒實行,這麻煩就來了,誰知道新法推行後,這朝堂還會怎樣亂?

 官家,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君王怕麻煩…~這是老爹給他們造成的影響吧?

 趙曦看了看陛下混亂的朝會……吵的那個熱火朝天,那叫一個熱鬧。

 該不是都還想吃禦膳房的盒飯吧?

 行,你們真行。

 王安石不會參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並不是針對新法的爭辯。

 至於彈劾曾公綽……就宗親的話,不管是官家還是朝堂,沒人真當回事。

 可一旦他摻合了,想惡心他和惡心新法的目的就真達到了。

 唉……官家不建議把朝堂清乾淨了,可這樣的朝堂,如何能專心改變國朝的現狀?

 韓琦正正經經的站著,眼觀鼻,鼻觀心,好像朝堂沒一點聲音一樣……

 政事堂沒簡單的人,就是六部九卿的主官,都一樣,都知道這時候不適合把爭辯的官階提高了。

 否則,原本無關緊要的扯淡事,也會牽扯到新法的推行上。

 農田水利法的集議,政事堂沒有保密,各有目的,把集議時的情況從各個角度講述出來了。

 不管立場和角度,有一點是確定的,也就是農田水利法是王介甫倡導,並經官家潤色出台的。

 還有就是,官家把農田水利法當回事了,還專門用白話廣發天下。

 針對一個知縣的爭辯,不該由重臣參與,盡管那些下官,話裡話外往革新上映射,可重臣們清楚,這事摻合不得。

 好,很好,咱就這樣。

 趙曦沒關注這些臣工們的爭辯,連各位重臣和政事堂的相公都不看,他就看著他的那位大爺…~

 趙允弼想到了有人會在朝堂上幫他,可他沒想到會是這樣。

 這不是幫他,這是徹底無視他。

 以前,不管是先皇時,還是真宗朝,只要有宗親開口了,即便有幫宗親的,也是在宗親分辯時,偶爾摻合幾句。

 趙允弼想的就是那樣。只要有人幫他幾句,他就有可能拿回那些地來。

 可現在…~朝堂上爭辯的,已經跟他所說的沒關系了。

 這到底還是不是槍頭?

 他本以為,在他挑開這事後,說不定有跟他類似遭遇的文官參與進來,然後就能把地討回來……

 這~~已經跟他無關了。

 趙允弼感覺被人盯著……可不嗎?官家真盯著他,跟看猴子一樣。臉上帶著笑,可那笑容讓趙允弼瘮得慌。

 沒勁!趙曦看那大爺躲避自己的眼光,怯生生的低頭了……

 還真是為那點地!

 不理了,趙曦也閉目養神了。

 人在爭吵時,根本無暇顧及周圍的環境,甚至連爭吵的對象說什麽,都未必全部記得。

 那種狀態,只顧著把話從嘴裡禿嚕出去。

 所以,這時候爭辯的臣工,沒人注意官家和相公們的神態表情。

 時間過得很快,從卯時朝會開始,諸位臣工們唱完讚歌,然後就開始了這場本不該有的爭辯。

 這沒一會兒,已經又過去午時了。

 “中正……”

 在趙曦輕聲喊王中正時,韓琦的眼皮撩了一下:官家管飯,好像也沒比散朝有用,該沒完沒了的扯淡,還是會扯淡。

 好像挨陛階近的相公,都側耳傾聽官家是不是又管飯。

 “中正,把殿門關上,讓外面的值守,還有內監都撤了……他們沒必要聽這些,也沒必要耗著。”

 喜歡吵嗎?我陪著就是。想讓再管飯?門都沒有!

 趙曦喝自己的茶,連賞賜相公的意思也沒有。

 王中正不知是不是故意的,平時吱吱呀呀的殿門,他居然讓內監在關門時,沒發出多大聲音。

 日頭現在在中央,正頭頂上。早朝時斜射進來的陽光,早就慢慢的溜出去了。

 這殿門關上後,殿內的光線並沒有多大改變……就是有,感覺最明顯的也是靠近殿門的低階官員。

 想喊來著,可這時候誰張嘴誰就會被卷進去。

 不過還是拉了拉身邊的人,指了指關上的殿門。

 一個接一個,跟交接棒一樣,就這樣慢慢的所有人都看到了關上的殿門。

 “官家,午時了……”

 韓琦不得不吭氣了,看樣子官家沒有管飯的意思。

 “哦……午時了嗎?嗯,午時天熱,讓內監把門關上,涼爽一些。”

 午時又怎了?嘿嘿,趙曦繼續裝糊塗,答非所問,言非所指。

 “官家,散朝吧?”

 韓琦被逼著說了。

 “別, 既然是朝會,那就是讓大家議論朝政的。既然有分歧,有爭辯,大家又如此熱衷。這是正事,這是於國於民有利的正事,關乎著朝廷大計。繼續吧!”

 安靜了,終於安靜了。在韓琦開口時,已經停了爭吵……相公在朝議時,還是有優先權的。

 可聽了官家的話,都安靜了靜悄悄的。他們也知道是在扯淡……

 “不說了?繼續辯吧。京畿之地的知縣,又是關乎什麽誠信誠意以誠為本的大事,必須得有個結果不是?”

 趙曦說著,語氣是越來越不善了。

 偌大的紫宸殿,人們的喘氣聲都能聽見。

 “東平郡王,你可還滿意?”

 冤有頭債有主,趙曦得告訴大家,這事是誰招惹的。

 人都習慣性忘記自己的錯,都習慣替自己的錯找個借口。

 當爭辯到這種程度,相公們不支持,官家有怨氣時,最希望的就是有個可以被大家都撒怨氣的對象。

 趙曦題他們找到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