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508章
當趙曦講明後,富弼不難想清楚。

 如此龐大的想法,無論朝廷、官員、鄉紳乃至黎民均收益的大謀劃,讓富弼有些瞠目結舌。

 (別懷疑黎民得利的說法,所謂國富民強,作為士大夫的操守,一旦地方州府富足了,他們懂得如何取得民心,自然會有黎民收益。)

 他不由得想起,還是官家少年時的疑問:有這樣聰慧的帝王,對於國朝是絕對有益的,可對於朝臣是好是壞真心不好說。

 這時候富弼再結合關於這事的抵報,不難得出:官家一直想引導臣工去進入官家的謀劃中,能體會官家的意圖,並主動向官家的目標推進。

 倘若朝臣撇開私利,真正以國朝的大局出發,再拋去對官家的對立情緒……以政事堂這些執宰的智力,不愁揣摩官家的思路。

 可惜……總有一些事會擋住人的思路。

 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完,這也是趙曦一直給臣工設置命題的原因,他確實是在引導臣工向他謀劃的方向考慮。

 就比如從開始議事,他就把吏部的正副職都召集了,這本身就是一個暗示。

 可惜,都被工坊城產品的利益衝昏頭腦了,不能撇開私利,站在另外一個高度考慮問題。

 王安石鑽進了市易法的圈子裡,對於官家擱置市易法耿耿於懷,不能靜心考慮問題。

 司馬光總習慣在故紙堆裡找理由,是一個被歷史蒙蔽的君子。

 韓琦始終把自己擺在執宰的位置上,過於看重政事堂製衡君王權利的職能,總把趙曦的意思拆開了揉碎了,就這樣仍然不放心。所以,他不會換位思考。

 至於文彥博,出發點一直是以政治和權利的考量,終歸是沒有把心用在揣度趙曦的思路上來。

 當然,所有參與議事的臣工,無一能放開追求利益的枷鎖。

 富弼是因為以局外人的視角看到一些……

 有了趙曦坦誠的指點,接下來關於工坊城產品工藝授權的方案就很容易出台了。

 遵照官家的理念,本著分享和利益均沾的原則,由富弼主導,各位在議政廳很快拿出了關於工坊城授權產品工藝的方案。

 組建獨立於朝廷衙門之外的機構,擁有所有工坊城民用產品三成的份額,擔負管理職能,並依照朝廷衙門官製,配備從地方到朝廷,以及每個作坊的官員。

 工坊城所有授權產品工藝,先明發抵報,由各州府郡縣根據自身條件和優勢,進行撲買,以確定哪一種或多種產品在何地生產。

 然後再由朝官、地方官以及各地鄉紳,各自選擇介入。並根據出資情況,取得相應的份額,並舉薦具有官身的人員進入管理層。

 所有工坊城授權或出售工藝的產品,並不限制撲買下家的數量,以避免造成壟斷。

 同時,皇家銀行開展了資產抵押的低息貸款業務。

 在看到政事堂擬訂的大概方略時,趙曦很滿意。

 趙曦在方案的最後添加了一項:凡在工坊城工藝基礎上創新產品者,不受工坊城授權節製,並且新產品出產並投向市場後,給予三年免稅的優惠。

 對於趙曦來說,這才是最核心的。

 接下來,趙曦再一次參與議政。這一次議政的參與人員,依然是由政事堂和工坊城為主,其他參與人員包括三司使衙門、戶部、皇家銀行以及地方州府郡縣的主官。

 這是關於工坊城那些產品授權價格的商談。

 這時候議政廳才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從朝廷各衙門,到利益各方代表,把議政廳塞的滿滿當當。

 “說幾條規矩:任何人在陳述時,他人不得打斷,凡有違者,逐出議事廳,取消參與有關議事權利,情節嚴重者,直接取消在這一件事的參與權。”

 “第二條:政事堂、戶部、三司使,不得參與價格談判事宜,隻作為裁決方,最終確定交易價格。”

 “第三條:凡一州府郡縣與工坊城議定某項工藝和產品價格後,此價格即為統一的出售和授權價格,其他州府郡縣可選擇退出,不得有同物不同價的現象。”

 ……

 規矩是富弼宣讀的,這也是經過與官家溝通後,由政事堂擬訂的。

 對於第三條多數人不理解……

 “相同價格取得授權,最終的利潤並不相同。這裡面有勞動力、原料采購和運輸、銷售以及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現實因素決定,同時,只有存在這樣的競爭,才能促進分布於各地的作坊,盡心極力去改進和完善管理,更能促進各項工藝的改進。”

 這是趙曦講給政事堂第三條規矩的原因。

 他不介意政事堂把這一天給所有參與者解釋,或者說希望所有人都能真正理解這個規矩制定的目的。

 畢竟都是士人,好像因為財貨當面爭辯不符合身份……或許是不想當著官家的面做這事吧。

 趙曦也就是露一下面,表示一下重視,在富弼把規矩宣讀完畢,趙曦看了看這群矜持的士大夫……若真的恥於計較財貨,就不該費心費力的往官辦產業體系裡塞人,更沒必要到處托人推薦甚至自薦。

 真懶得看他們表演……

 官家離開了,政事堂的諸位相公好像也沒什麽用,沒待一會兒也離開了。

 關於這個官辦產業體系的掌舵人,還需要政事堂初步選定人選, 以備官家恩準。

 這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職位。那怕是談判結果是工坊城價格過高,但基於工坊城產品的信譽,誰都知道,這個職位最容易出成績,因為工坊城產品根本不愁銷售,更別說多數還是市井流傳很久,人們期盼很久的產品。比如,勤政殿整套的取暖設施,已經被在勤政殿辦公的官員和吏員吹破天了。

 “陛下,臣推薦呂嘉問擔任官辦產業總督辦一職……”

 國朝確實職銜跟官階不需要匹配,可王安石推薦呂嘉問還是讓趙曦有點不理解……王安石不該是魯莽的人。

 看了看呂公弼的臉色……還好,沒那麽明顯。

 “官辦產業的總督辦一事先不急。今日見各方商談工坊城授權價格的情形,倒是有另外一事我想跟大家提一下……”

 “既然工坊城產品授權出售的價格是由各方在朝廷的監督下擬定,為何王相公市易法提到國朝萬物易貨被壟斷一事,不能置於朝廷的監管之下?”

 “諸位相公可以考慮一下此提議,是不是可以由朝廷組建一部門,專職於萬物價格?”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