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月出祁連》四十一、道法琉璃?
  天漸漸冷了下來,李峴回到會州時,漫山遍野已經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積雪。

  李家書院的孩子們並沒有見識到奇妙的點石成金仙術,但是兩個月來先在李家各處工坊裡學習,還是見識到了許多奇妙的生產技術。比如肥皀、煉鐵和煉鋼、水力紡機和織機,還有一種很神奇的琉璃。

  李峴也懶得把那些很不成功半透明的東西叫玻璃了。

  中國在漢代都有用水晶的琉璃製品了,而且瓷器的燒製難度比玻璃還高,但是為什麽一直就沒能夠研製出玻璃?其實問題很簡單,就是這些琉璃產地都缺少碳酸鹽,也就是純鹼。中國內地一直都缺少鹼礦,甚至百姓在蒸炊餅(饅頭)時不得不使用草鹼,也就是草木灰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形成的化合物,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鉀。

  而燒製玻璃所需要的原料中石英和生石灰都是常見的東西,唯有天然的純鹼只有草原乾旱地帶才有出產,可惜的是產鹼地方的草原民族哪裡會燒製琉璃這種高技術的東西。

  這種東西就是隔了一層窗戶紙,一點就透。

  李峴也不知道這玻璃各種原料的配方,只是告訴工匠們要在裡面加上純鹼,至於具體的比例,那就燒著試唄。

  於是李家的琉璃窯外多了一堆堆白色、綠色、茶色和淡紅色顏色各異的玻璃製品,這些東西的唯一缺憾就是不太透明,不過整體品質比大宋國那些瓷窯和琉璃窯燒出來的東西還是要好得多。

  李峴原本不打算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換錢的,可是最近手頭確實是有些緊。

  安置八千來戶災民和在興州開礦的花費實在是太過巨大了,把李峴幾年的積蓄差不多消耗一空,最近他也有些吃不消。

  李峴暫時還不想把玻璃製造工藝外傳,所以整個工藝分成了好幾步,而且都不在一起。主要是拌料填加混合純鹼這個步驟,一直是由忠誠可靠的老管家李和負責操作。

  不過,李峴也沒打算長久的保密,工業品這種東西,只有當市場和生產規模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總歸奢侈品的市場太小了,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正常的商品市場,用騙子市場來解釋奢侈品市場可能還更貼切一些。

  比如後世一瓶酒賣幾十萬,一個包賣上百萬,實際上就是為了騙那些冤大頭。

  這時候就是喝了假酒或是買了假包心裡後悔得不行也得充成胖子叫好,因為尋常的人喝不起,也用不起。

  尋常的百姓怎麽能體會到有錢人的痛苦呢。

  好吧,李峴現在就準備施展“道法”準備騙人,目標當然是瞄準了當前從天上“下凡”的道君皇帝,這可是整個大宋國最大的冤大頭。

  鑄模一定要漂亮、精致,當然吹製的模具也當如此。

  忘了,吹製玻璃器具還需要一根長鋼管,這東西打造起來有點麻煩。

  至於以後該怎麽乾,嘿嘿,勞動人民的創造力可是無窮的!

  大家就瞎整吧,反正那東西原料也不怎麽值錢。

  嗯,各位工匠和同學,看好了,某家現在就先教你們如何點石成玉!

  李峴的表演很蹩腳,他自認為自己弄出來的東西很失敗,但並不妨礙匠人們和幾十個學生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家主真的會仙術誒!

  於是大家的乾勁很足,熱情高漲。

  這很好,有熱情、有乾勁才有創造力嘛。

  所以鑄出來的第一樣東西就是致敬道尊——一座半丈多高,

渾身碧綠通透的老君像。  李峴準備通過孫竢把這座老君像獻給當今官家,這位秦州知州正在為朝廷索要西北路的花石綱而發愁。

  趙佶今年開工修建了萬歲山,結果就發生了黃河決堤和一場地震,這讓許多人在背後議論不休,說這是天罰。就是沒人敢當面去指責皇帝,一幫朝臣們的“文人風骨”這時也不知到哪去了。趙佶當然很清楚下面的這些非議,大宋國的密諜司對外情報雖然常有偏差,對國內的監視還是很嚴密的,你別真當他們是吃素的。

  只不過趙佶身上確實很有藝術家們必備的我行我素氣質,就是把萬歲山改名“艮嶽”,工程繼續進行。皇家修園子這事吧,哪朝哪代都有人乾過,只不過這位道君皇帝乾得急了點,再加上亡國這事,之後就成了“昏君”的罪狀之一。

  開封城每年到了夏天確實象火爐一樣,又沒有什麽山水可以乘涼,所以趙佶就準備自己修一座小山出來。另外就是開封城地勢有點低,黃河整天在頭頂上懸著,皇帝也想萬一哪天這黃河開了口子,大水漫灌汴梁城,自己也好有個躲藏的地方。

  這一家老小的,光自己的兒女都有好幾十個,人可真不少呢。

  孫竢在看過了老君像後顯得很高興,這可是一件大“功勞”,自己總算是做出了一份突出的“政績”,所以很爽快地從府庫裡撥款一萬貫,作為這“玉尊”的製作費用。

  李峴卻很受傷,特麽的,老子為大宋國養軍馬要錢時你們一個個推三阻四,現在倒是痛快得很?!

  劉法終於從開封回到了隴右,這老貨有點樂不思蜀,在東京足足盤桓了兩個來月。

  前往青海湖以西尋找鹽池的一小隊人馬也回來了,每人都在馬背上馱了兩大袋鹽。劉文彥被李峴逼著帶隊出去,回來時又黑又瘦,讓李峴再次看到這小白臉時心情舒暢多了。

  這種苦你不受還讓誰去受,這是替你爹找財路呢。

  劉文彥的苦還真沒白受,就是有些後悔沒聽李峴的忠告,帶著馬匹有些少了。

  要知道每斤成本才幾文錢的青鹽,大宋國官方賣給老百姓時是六十文一斤。

  那些跟著劉文彥遭了一圈罪的軍卒們倒是很高興,因為劉大帥一高興,每人都給賞了百十斤鹽,這玩意賣了就是錢。

  劉法現在心情舒暢,剛被東京皇宮裡的最高領導接見並當面褒獎了一番,又找到了一條生財的大路。

  為此專門把李峴找去,研究一下明年在青海湖西大開鹽礦的事。

  “走水路,必須走水路,那海子東西寬就有將近三百裡,如果這一路全用車拉費用太高,得造許多木船在湖上用來運鹽,另外湟水從前漢西海郡城始,也能用羊皮筏行運輸。”李峴就已經替劉法想好了計策,這青海湖鹽一路過來,運輸是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另外就是盤踞在青海一帶的幾個吐蕃部落,最大的是阿柴部,不與他們搞好關系,這一路上的安全就是個大問題。

  劉法想出兵降服他們,而李峴則願意分潤給對方一部分利益。

  因為這些部落往柴達木盆地西面一路,漢軍在高原上哪能跑那麽遠,這戰事一起,恐怕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

  咱們現在圖的是利,並不是想要消滅對手。

  兩人爭論了半天,最後劉法同意了李峴的觀點,但卻把與土蕃阿柴部談判的任務交給了李峴。這老貨甩鍋的水平絕對是一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