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美利堅之帝國崛起》一百五十二章
也就是古巴後來的政府實在是獨裁的無能,讓古巴國內出現了大量的反政府勢力,隨即爆發了反對派武裝反抗獨裁政府的戰爭。

然而,這都是美國政府沒有直接干涉的結果——對於美國政府來說,他們一般是不會直接干涉殖民地內部政府的更迭的,只不過是沒有想到,古巴新政府轉而親蘇聯去了。

當古巴新政府成立後,卡斯特羅也表現出來了對美國的接近,不過是讓二戰後正處於上升勢頭因而飄飄欲仙了美國政府給玩崩了!即使是自家殖民地出身的土著領導人來華盛頓,最起碼也得副總統親自接見,然後總統也要露個面吧?

最後的結果是美國政府沒有想到的,他們竟然把原來自家殖民地的親美政府給推到另一個陣營去了,從此開始了近六十年的政治經濟封鎖,然而屁用沒有!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不作死就不會死。美國到了二十一世紀,幾乎走到眾叛親離的地步,就是自己在不斷地作死當中造成的。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的政策還是比較討巧的,不僅將大部分美洲國家團結到一起,而且對於恢復德國經濟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經歷。所以,在這個時代,美國人在德國還是普遍受到歡迎的。

後世小胡子一直忌憚美國,不願意將美國牽扯進歐洲戰場,不僅是出於對美國工業實力的擔憂,也同樣擔心美國在德國國內的影響力。於是,在很多時候,對於美國的利益都是以德國的退讓方式來解決的,比如德國早期對於英國的海上封鎖,遇到美國貨輪一般是會放行的,出現德國潛艇誤擊(?)美國船隻,還會向美國道歉等等。

如果不是,德國那兩個不給力的盟國裡的日本獨走,德國還是不會主動對美國發起攻擊或者宣戰。

德國對美國的種種退讓,讓美國對歐洲戰場的介入是無計可施,無縫可鑽,總不能因為德國政府道歉的事件,來作為對德國宣戰的理由吧?

二戰不像一戰,那時美國還沒有做好登上世界霸主寶座的準備,還可以耍耍無賴,以美國船隻被擊沉宣戰;但是要成為世界霸主,原來那種做法就不能使用了,美國必須要有一個偉光正的理由,介入歐洲戰場,這樣才符合美國打算建立的、戰後的以美國為領導的國際新秩序的形象。

這同樣是為什麽美國可以在珍珠港被偷襲的第二天,就幾乎是其全票通過了對日本的宣戰(一位一生都在反戰的女議員投了反對票,不是針對二戰,而是所有戰爭都反對),同時美國的戰爭機器也迅速啟動,僅僅半年的時間就已經征召了超過500萬人的兵力,開始了基本軍事訓練。

不到一年的時間,美國就從戰場上步步後退、大批支援盟國軍事物資,轉向了主動出擊,首先是8月份亞洲戰場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隨後就是11月份的北非登陸戰。

而從軍火生產的速度來說,對英國適用“租借法案”的時候,美國國內的彈藥庫存也不過幾億發,但是到了1943年,美國就要重新調整彈藥的生產量了:1942年子彈生產量是98億發,1943年是197億發,1944年是65億發。

換句話說,如果不在1944年減少產量,那麽按照美國在戰爭中的消耗來講,就會有大批彈藥屬於浪費,是需要被銷毀的。

可見,日本是在一種什麽樣的情況下對美國做出戰爭的決定的。

二戰期間,日本和美國的作戰,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帶,一是中太平洋戰區,二是南太平洋戰場,

三是滇緬戰區。中太平洋是指夏威夷和中途島,這是二戰前半段海上決戰的重點戰區;南太平洋戰區主要是對南洋一帶的島嶼爭奪戰,包括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哈爾西等提出的跳島戰術,都是集中在南洋諸島;而滇緬戰區的作戰還是以華夏遠征軍為主力進行的,美國只是出動了部分軍隊,屬於從屬地位。正因為太平洋戰場的特點,除了前期進行海上決戰,是美國海軍大規模出動航母艦隊,進行視距外的攻防以外,中後期就開始轉向為海陸軍聯合作戰,這個時期的大量傷亡都來自於登陸之後的作戰。畢竟不管是海軍還是空軍,要想佔領領土,還是要以步兵為主進行的。

要想把登陸作戰搞好,減少傷亡,就要對未來可能的登陸作戰做好準備,一個就是海洋資料,一個就是島嶼的地質地形情報。

按照原時空,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地點來看,瓜達爾卡納爾島、塞班島、貝裡琉島、硫磺島、衝繩島、巴布亞島、菲律賓列島、布乾維爾島、塔拉瓦島等諸多島嶼,就是主要作戰地點,但美國並沒有掌握這些島嶼的地理資料。

戰爭中,有時候美軍竟然使用的是旅遊地圖!從中就可以看出原時空的美國對日本是如何的輕視,對戰爭的準備是如何的松懈。

這個時空,實際上也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類似的情況——自從1923年財年開始,美國政府能夠給軍隊提供的經費就大量的減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的到1934年,所以不管是美國陸軍還是海軍,都必須裁剪大量的研究項目,縮減更多的采購項目,很多的對外情報工作也被砍掉了大量的經費。

不過有亨利這個開了掛的富豪在,這幾年軍方還是得以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只不過軍方現在沒有錢,只能讓亨利墊付,而軍方也就是最多承諾未來軍費寬裕的情況下,給予一定的補償。

像這次跟隨亨利的船隊溜達出來的這幾位海軍的聲納、監聽、測繪方面的專業士兵、軍官,就是這樣,海軍僅僅會按照海外服役多給一些津貼,但是不管是吃喝,還是更加昂貴的儀器,都是亨利自掏腰包。

要說亨利不吐槽國會的做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這是一戰之後的大趨勢,亨利也擋不住啊。對於那些議員和州長、市長,甚至柯立芝總統來說,如果敢於提出增加軍費、讚成擴軍之類的言論,不管背後有多大的勢力支持,落選就是一定的!

不管什麽設備、儀器,最花錢的地方永遠都是研發過程,理論研究可以不用花太多的錢,那是頭腦風暴,但要想將理論變為現實,並且完善,那就需要海量的資金支持了。

所以,產、學、研這個循環,只有研這個階段才是最重要的階段!

這趟海底情況的摸底,使用的儀器設備,都是在聖迭戈的研究中心研發的,這還是第一次長時間的使用。在出海的十個月裡,僅用來顯示聲納探測結果的示波器就換了四次,而拖曳式聲納也發生了幾次故障,更換了不少的組件,與示波器相連的繪圖機都發生過一次過熱事件。可見,要想完善一項新的技術需要付出多少金錢的代價。

幸好,亨利的付出並不是沒有收獲,大量的海底沉船的被發現,以及沉船裡最容易變現的近代金銀幣、金銀磚(條),基本上可以保證亨利這趟出海的收獲,可以滿足前期的研發投資以及出海打撈的費用的要求。

至於瓷器這東西,少量的千八百件還好說,放到拍賣會上,不會影響國際收藏市場和使用市場的價格波動,但亨利的成果可不是以千為單位計算的,而是十萬為單位計算的——雖然拚湊好的成套瓷器數量沒有那麽多,但對於收藏市場和上流社會的實際使用來說,一樣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就像莫奈,如果不是成名已久,又是公認的繪畫大師,僅憑他晚年畫了181幅《睡蓮》,就足以導致他的繪畫作品價值大跌,但為什麽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一個是莫奈就是在1926年去世了,一個就是這些畫作大部分是被很多富豪直接收藏,並沒有同時進入國際交易市場。並且,在後世也是會間隔很久以後,才會出現一幅他的作品,所以才不會引起他的繪畫價值大跌的情況出現。

這就是典型的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想一想,如果亨利一次性的把超過五千套以上的配套瓷器放進市場,那麽整個國際交易市場,還不亂套嗎?所以,亨利就只有自己在和自家的盟友、朋友之間進行這種小規模交易,每次交易的數量不會超過十套,幾百年如此,價格方面也不會很高——對於亨利來說,這樣的交易就是吃虧的交易。

另外,就像送給拉瑪的那些瓷器一樣,亨利也會將部分成套瓷器送給和自己關系密切的軍方高級將領、華府的政客、議員們,還有就是加入了亨利財團的成員。這就不是金錢交易的問題,而是人情交易了。

人情交易,不是你到了一定地位之後,就可以不在注意了,這是會貫穿一生的,除非你願意隱居深山、不問世事。所以,不管是過去亨利還沒有在軍方站穩腳跟,還是進入美國政軍兩屆高層是視野,還是亨利自己就成為豪門,人情交易都在無時無刻的進行中。

就好象麥克阿瑟,亨利如果不是成為了他認可的好朋友,又怎麽可能在西點畢業前就可以去定製自己設計的機槍?

如果沒有當年伊萊修的大力支持,亨利怎麽可能有機會接觸泰迪?還將泰迪的女兒追到手、成為了自己的妻子、孩子的母親?僅僅依靠鮑爾默家族的實力,要想像達成現在這樣局面,亨利還需要付出多少時間和金錢的代價?

要知道亨利在一戰結束退役時,就是以少將軍銜退役的,而同期他的同學還大部分是中校,很多同學如果不是二戰爆發,恐怕連將軍都成不了呢。再有,亨利是1880年出生,如果沒有前期鑄造的軍政兩屆的堅實基礎,可能沒有等到二戰爆發,就已經退役了吧?還想成為五星上將?影響美國未來的發展走向?那就是在做白日夢了。

雖然現在亨利已經退役了,但依舊保持著在軍方的影響力,對威爾遜、哈定、柯立芝以及未來的美國政府都一直保持著足夠的影響力(軍方有馬歇爾,政治上還有梅隆),等亨利扶植的小羅斯福登上總統寶座的時候,就是亨利重回美國軍隊的時候!

相信到時候有馬歇爾和史汀生這樣的朋友加盟友的支持和幫助, 亨利可以在美國軍隊裡發揮的作用會更加強大。原時空歷史上,馬歇爾是在擔任參聯會主席的職務上,被晉升成為第一個五星上將的,那麽亨利會不會成為僅次於馬歇爾排名的第二名五星上將呢?

亨利是很期待的。

亨利自認為金手指的作用並不是可以代替其主人的選擇的,金手指最大的作用是指明前進的方向、少走彎路,而不是不經過任何奮鬥,就輕易地獲得成功。所有不經過努力就獲得的成功,必定是要在其他方面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不一定會當場就付出,也許會在未來的時間裡支付,也許會在下一個時空裡付出。但不管怎麽說,盡量少使用金手指,還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被有關部門請去切片研究吧。

所謂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人也有富人的煩惱,亨利現在比較煩惱的就是撈起來的完好的瓷器實在太多了,如果要投入到國際市場,這要多長時間才能處理完畢,回收資金啊。怪不得軍方隻對金銀塊感興趣,就連那些金銀幣都不當回事啊。

不僅亨利在發愁,美聯儲現在也是頭大如鬥啊。

從印度偷運回來的大批黃金,可是超過了五千噸,那是什麽概念?一戰過後的美國國家儲備也不過四千多噸,還不如幾個印度的土邦王公多呢!美聯儲真的想不明白,大英帝國到底是怎麽統治印度的,竟然在守著金山銀山去學叫花子討飯?而且,還為了南非的黃金、鑽石眼紅的要命,為此竟然花掉了兩千噸黃金!

真是一群豬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