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美利堅之帝國崛起》一百五十八章
宣傳華夏是貧油國,沒有石油,就是一個戰略性的謊言,就是給小鬼子挖了一個深深的大坑,讓日本人不知不覺就要受製於英美。不管日本怎樣獲取石油,都會走向美國需要的方向。

這就是戰略上的陽謀。

而當華夏在六十年代在大慶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後,曾經參加過對東北進行石油勘探的日本老人,曾經捶胸頓足,哀歎沒有上帝保佑他們,如果能夠在大慶發現石油,日本後來就不會主動進攻南洋,就不會戰敗!

何種的謬論!

要知道日本所缺的資源並不是只有石油一項,橡膠不缺嗎?鋁不缺嗎?黃金不缺嗎?他們需要的資源太多了,根本不是一個華夏能夠解決的!何況,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他們已經在華夏打了四年了!如果算上“九一八事變”,那就是十年了!日本有多少人力能夠填進華夏這個無底洞呢?

再說,如果日本不發動太平洋戰爭,不解決華夏的外部物資援助通道,日本只會在華夏越大越弱,而華夏越打越強。所以,不管日本怎麽想,要想不被華夏反敗為勝,對英美開戰就是必然的!區別只在於是敗得快些,還是慢些。

對於太平洋暖流形成的這條航線,亨利並不打算隻進行隻一次探測,今後只要有機會,亨利就會和美國海軍合作,反覆地對這條快捷航道進行研究,了解在各個不同季節下的洋流速度。

而等到船隊回到夏威夷,巡洋艦和補給船不會和亨利一同返回聖迭戈,而是在補充了必要的補給之後,就會南下,對南太平洋諸島進行一次實際的考察,尤其是面積稍大、可以建設野戰機場的島嶼,就是這次考察的主要內容。

除此之外,類似的考察行動每年都會進行一次,美國海軍需要掌握這些島嶼的自然變化。至於南太平洋那些面積很大,有淡水資源的島嶼,則要交給打著各種名義比如探險什麽的名義的陸軍偵查和訓練部隊進行。

說實話,美國海軍陸戰隊自從引進亨利的人幫助訓練登陸作戰、熱帶叢林作戰、沼澤灘塗作戰等科目之後,加勒比海地區的不少島嶼都被陸戰隊光顧過。

不過,美國海軍並不滿意。因為從未來的戰略目標來看,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將是美國軍隊作戰的主要方向,那麽訓練就要貼近未來的作戰目標。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是直接從法國港口登陸的,並沒有經過戰鬥,所以,到現在為止美軍也沒有任何的海上登陸作戰的經驗。唯一有過經驗教訓的,就是發起過達達尼爾海峽作戰的英國。而英國還為此損失慘重,就連溫斯頓都因此而辭去了海軍大臣的職務。

不管英國這次登陸作戰的成功與失敗,但這畢竟是有了經驗。

但是,現在的美國海軍是有心無力啊!沒別的,就是一條,和平時期美國國會一直在削減軍費,美國海軍就是想和英國軍隊做這方面的交流,也是沒有經費的,就連挖當年參戰老兵的錢,一時半會兒都無法挪移出來。

其實,如果僅需要十個八個老兵就能解決問題,美國海軍是絕對不會吝嗇的。不過,登陸作戰是普通士兵能給出建議的嗎?登陸裝備呢要不要?怎樣進行海陸配合要不要?怎麽決定登陸時間呢要不要?還有很多很多問題,都不是幾個老兵能解決的。參戰老兵能做到的就是,告訴其他人作為一個士兵,登陸作戰時他們能做什麽!

但是,幾個士兵能做什麽,重要嗎?重要,那是對於普通士兵的,而不是對軍隊決策者的!

軍隊決策者需要的是:在什麽時間、在什麽地點、使用什麽兵力進行登陸作戰;然後就是具體的作戰方面的內容:多少兵力,

什麽裝備,如何進行戰前準備,如何進行炮火準備,如何突破海岸防線,如何作戰展開以及拿下穩定的登陸場、讓後續部隊登陸,向縱深發展等等,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多兵種的配合。海軍現在可以解決的都是小規模登陸作戰的問題,如果規模擴大到師級以上的規模,那麽所需要的物資和資源,就都不是海軍一個兵種能夠調動的了。

最重要的是,大規模登陸作戰根本就不是現在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目的。當初亨利給自己公司進行訓練的時候,涉及到訓練項目,就是以特種作戰為方向設計的,所以,現在海軍陸戰隊的訓練方向也是特種作戰。

眾所周知,一般的特種作戰都是以小規模部隊深入敵後,實行斬首、破襲等出其不意的行動,達到消滅敵人大腦,切斷其後勤通道、擾亂敵軍部署的任務,正面攻堅就不是他們的任務目標。

雖然一戰時期,德國的暴風突擊隊曾經給協約國軍隊造成很大打擊,但那並不能算是特種作戰;二戰期間曾經為德國屢立戰功的勃蘭登堡部隊,認真的說,也算不上是特種作戰部隊;只有在斯科爾茲尼營救墨索裡尼的時候,才剛剛出現特種作戰的苗頭。

所以到現在為止,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方向,並不能得到美國海軍將領的一致認可。以至於現在的海軍陸戰隊雖然都進行了特種作戰方式的訓練,但在使用上,美國海軍高層還是打算用在大規模登陸作戰的正面戰場。

其實,最重要的是,美國陸軍從來沒有接受過海上登陸作戰的訓練,至少一點,海軍陸戰隊的士兵能保證長時間乘船之後,還能保證作戰能力,而陸軍呢?可能只要幾個小時的海浪,就能報廢一半的戰鬥力。

除了海軍陸戰隊之外,另一個兵種可以無視海浪、暈船問題的就是空降兵!雖然最早的空降兵出現在蘇聯,也只是能夠具備最強的機動能力的輕裝步兵!

這個兵種如果在一戰時代,那麽還能起到關鍵作用,甚至可以扭轉戰局!——別笑,這就是美軍高層的一致意見。

的確,在裝甲力量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普遍的時代,輕裝步兵能做什麽呢?送人頭嗎?!

說實話,整個歐戰期間,不管是德國還是英美兩國,進行空降作戰的次數都不多,有成功也有失敗。比如德國的三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空降比利時埃本埃瑪爾要塞、空降克裡特和空降馬耳他,其前兩次都成功了,最後一次失敗了;英美的兩次大規模空降,諾曼底空降和市場花園行動,前者是成功的,而後者是失敗的;蘇聯雖然是最先組建空降兵的,但是在蘇德戰爭中就沒有大規模使用過!

以上,不是說空降作戰不能成功,而是在缺少必要的重裝備的條件下,空降兵能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當空降作戰可以得到重裝備的支援,那麽形式就會不一樣了。

海軍陸戰隊也是如此,只有用的不是地方的,才會無法發揮其作用,如果使用海軍陸戰隊進行滲透、偵查作戰,那麽他們的作用將遠遠超過現在的海軍將領的想象。

看看後世美國軍隊是如何使用海軍陸戰隊的,就知道那才是特種部隊的做法。

而後世的空降兵則被美軍改變為空中突擊部隊,使用的則是大量的直升機和強擊機,不再進行需要落地作戰,這就是空降部隊的後續發展。

當然現在要說起直升機什麽的還是僅有一些理論,並沒有將理論轉化到實際的科研當中,更沒有進展到進行實驗的地步。原時空歷史上,直升飛機之父西科斯基是1939年才成功的讓一架直升飛機在空中懸停了10秒鍾!而到了1940年,西科斯基設計的VS—316型直升機才是真正的後世的直升機的模樣。

1942年美軍正式裝備直升機,但是真正用到戰場上是1944年的緬甸,之後直升機一直在執行戰場觀察者以及軍官代步機的功能;投入真正的作戰則是怎營救關押在菲律賓的美軍戰俘和僑民。

雖然現在西科斯基的直升機還沒有見到蹤影,但不並等於就沒有人重視他的設想和研究,1934年,波音公司拆分後的聯合飛機公司就收購了西科斯基的公司,也正是有了聯合飛機公司的資金,才使得西科斯基的研究迅速拿出來成果。

在亨利的時空,亨利是肯定不會放過西科斯基的,早在1923年西科斯基自己建立公司的時候,亨利就派人和他聯系過,不過是被拒絕了亨利的投資佔股,但是還是以債券的方式接受了亨利提供的一部分資金。以亨利對西科斯基的看法,此人是個科研的專家,經營上的四流水平,遲早會遇到經營上的困難,比如美國大蕭條時期,西科斯基的公司就絕對躲不過去,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大蕭條結束,他的公司也面臨破產。

所以,三年來亨利從來沒有讓西科斯基還過債務,每當西科斯基有意向歸還債券和利息的時候,亨利最多收取利息,然後勸西科斯基將自己能繼續投入到研發當中,而不是還了債券還要向銀行貸款,那不是多此一舉的辦法嗎?

於是時間長了,西科斯基都快忘記自己還有這麽一筆債務在身上。這就是未來亨利收購西科斯基的介入點。

對於直升飛機,亨利是打算用到歐亞戰場的登陸作戰的。要知道雖然每一次登陸作戰都是海陸空聯合作戰,但是實際效果並不是太好。

就以諾曼底登陸為例,奧馬哈海灘是美軍的登陸地點,這裡是一塊長6.4公裡的開闊地,沙灘後面是高大三十多米的峭壁,地形易守難攻。德軍守備部隊可以借助堅固的碉堡,居高臨下地大量消滅登陸的沒有任何遮蔽的美軍士兵,所以這裡就是整個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美軍傷亡最重的地方。

但是如果有了可以從軍艦上起飛,攜帶五到六名士兵的直升飛機,只需要十幾二十架就可以從背後攻擊岸防工事裡的德軍士兵,還可以利用高度突襲部署在岸防工事後方的德軍炮兵部隊。以德軍當時的防空火力來說,是無法防備直升機這種後世著名的樹梢殺手的。如果直升機在安裝上機槍和火箭發射巢,那麽可以得到地面部隊(直升機上空降的)配合,那就是德軍的噩夢。

何況直升機還可以直接攻擊部署在山洞、峭壁下隱藏的火力點,效果肯定要比海軍艦炮的射擊要好。當然了,後世直升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坦克殺手,與對地攻擊機相比,直升機停留在己方部隊上空的時間更長,起降更方便,補給和連續作戰也就更方便。

說道直升飛機,還有一項登陸作戰的利器,就是氣墊船。

亨利早已撥款研發氣墊船了,現在已經開始建立標準的氣墊船工作模型了,看來可以進行實驗的小型船體很快就可以進入製造階段了。

有了直升飛機的空中掩護,加上氣墊船快速突防的功能,就可以迅速突破任何海岸防禦陣地。那麽德軍也好日軍也好,都會在美軍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中被打得稀裡嘩啦。

亨利對這兩項技術是非常看重,所以也是給予了氣墊船項目大量的資金撥款,不過可惜的就是無法在說動西科斯基接受亨利的直接投資,所以沒辦法更早一些見到直升飛機的實驗,反而是氣墊船的實驗模型即將誕生。

除了氣墊船和直升飛機,還有很多裝備是需要關注的,就比如後來美軍普遍列裝的“巴祖卡”單兵火箭筒,就是斯金奈上尉在戈達德博士研究的基礎上發明的。這款等口徑火箭筒是戰爭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他讓步兵可以從此不再懼怕坦克裝甲車輛的攻擊。

事實上,現在戈達德博士和他的實驗室就在不斷地實驗改進新的無後座力炮,而“巴祖卡”這種火箭筒也勉強可以算到無後座力炮的范圍內,比如,戈達德博士的研究就設計出了一款單兵火箭筒,供步兵使用的,火箭筒的設計參數口徑是51mm,發射管長度是1.68米,重量不超過3.4千克;而火箭彈長度為510mm,戰鬥部重1.81千克。戈達德博士的這款火箭筒最大射程達到了685.8米!

雖然當時沒有實驗火箭彈的穿甲效果,但是從射程上來說,這款火箭彈是比巴祖卡要遠很多的——巴祖卡的反坦克射程才不過是46米到640米之間。

不過巴祖卡的穿甲效果在使用了錐形空心裝藥方式後,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最大穿甲厚度達到了五英寸(125mm)!而當時德軍的虎式坦克的前裝甲才不過102mm,只要擊中炮盾之外的其他前裝甲部分,虎式就會被摧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