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美利堅之帝國崛起》第18章 瘋狂的時代四
有了列寧的高規格待遇和讚賞的哈默,能夠隨時見到列寧,隨時闖入蘇俄各部門的辦事的權力,這對哈默在蘇俄的各種貿易活動大為有利。

第一項確定下來的貿易事項,就是糧食。內戰時期,因為糧食的欠收,蘇俄被迫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和余糧征集製,到了內戰結束後,情況也沒有恢復,所以蘇俄當時正是極度缺糧的時期。

缺糧對於蘇俄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缺糧,蘇俄軍隊必須不斷和因缺糧挨餓而暴動的農民作戰,不能讓蘇俄政府把全部精力轉向恢復建設。

而美國不同,因為大戰而飛速擴軍的美國,為了填補缺少農民的空白,亨利的農業機械公司的農業機械銷量大增,還獲得了聯邦政府的補貼,讓美國的農業提前進入了大機械化生產的階段,鮑爾默家也趁機再度兼並了大量的小型農牧場。

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讓美國不僅沒有因為戰爭而導致糧食減產,反而促使糧食產量大增,肉用牲畜的蓄積量大增——美國的糧食和肉製品價格反而因為大戰的巨額需求上漲了!

哈默的易貨貿易方案的第一批糧食100萬噸(不足460萬美元),就來自於鮑爾默家的農牧場產出,失去了大戰需求之後,美國糧食基本上是為了穩定歐洲局勢而進行的低價銷售甚至是援助,這都是不掙錢的,有了和蘇俄的易貨貿易,這將是美國農業獲得一次補償的機會!

所有接觸到這一個易貨貿易方案的美國議員,沒有一個敢於乾預這一方案的實行,反對是不存在的——等著無數的農民開著拖拉機堵門嗎?選民們惹不起啊。

不僅是美國的農民將因為和蘇俄的易貨貿易獲利,就連失去了大量戰時訂單的美國造船廠都重新煥發了活力:對蘇貿易需要新的貨輪參與海運,而原有貨輪都在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航線上騰不出手,於是新開發的美蘇貿易航線提供了大量的訂單——美國東西海岸的造船廠都得到了。

截止到1921年第一船5000噸糧食到達蘇俄的時間4月23日,蘇俄已經基本掌握了貝加爾湖以西的前俄羅斯帝國的領土,在西伯利亞平原上的礦山和牧場開始為蘇俄提供大量的寶石、貴金屬和毛皮,用與和哈默的易貨貿易。和糧食到岸的是時間一致,這些西伯利亞提供的寶石和毛皮也到達了聖彼得堡。

雖然蘇俄以毛皮和寶石、貴金屬(鉑金、鈦金、鎢砂、鎳、鉬、鉛鋅等品種)支付美國的糧食款項,但有一個問題是始終無法避免的,就是到蘇俄的貨輪空置返航的問題。

為了解決貨輪空置,就要隨船裝載貨物,就算不能達到貨輪的滿載噸位,也要把貨艙填滿。可是糧食和金屬礦產、毛皮都不是一類貨物,這就給了亨利制定的集裝箱貨輪運輸提供了機會,一時間往來美蘇之間航線上的貨輪,再也看不到除了集裝箱貨輪之外的其他形式的船隻了。

受到集裝箱貨輪高效率的影響,世界海運方式提前開始了變革:英法為了得到美國標準集裝箱的授權,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價。

英國轉讓了飛機和艦船方面發動機技術,法國也轉讓了哈奇凱斯機槍使用的氣冷技術,以及法國在飛機發動機方面的研究,同時法國還要補償給美國其他利益,即法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法屬殖民地對美國海軍開放,在印度洋的法屬留泥旺對美國海軍開放,法屬越南建立美國海軍的補給站等等不涉及主權歸屬的事項。

同時,英法也要求美國向歐洲原同盟國控制范圍內的新生國家提供糧食援助,

以保證這些國家免除國內蘇維埃革命的威脅。借助美蘇貿易的順利開展,蘇俄收縮對外擴張的政策,美國的糧食援助迅速穩定了中東歐的社會局勢,同樣也得到了英法的保證:不干涉美俄貿易。如果哈默身後沒有戳著美國國家力量的大腿,以哈默自身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在美國國內獲得大量的糧食和工業機器——一個百萬級別的富翁是無法操縱美國社會的基礎領域的活動的。

而美俄貿易給美國帶來的最大的政治好處就是,第一個恢復了美國駐蘇俄的領事館,可以名正言順地開展外交工作了,這就讓美國有了正面了解新生的蘇俄國內各個方面的情況,可以對蘇俄進行基本了解,便於推斷蘇俄的威脅,制定或者更新對俄政策。

在美俄的”民間“貿易中獲利最豐的還不能說是哈默,但一樣也讓哈默的個人財富發生了三級跳:從百萬富豪直接躍升到億萬級別。

這其中固然有哈默自己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也一樣有亨利、內森這樣的美國權力新貴的幫助——只要想想後世美國開展的對華禁運就知道了。

從蘇俄交換來的寶石和毛皮源源不斷地抵達美國國內,艾麗絲和香奈兒合作下的奢飾品得到了充足的貨源,除了佔寶石(鑽石、祖母綠、海藍寶石、碧璽、芙蓉石、托帕石、青金石和紫色查羅石,其中以鑽石為主)60%的數量被亨利收藏存儲外,基本上湧入了美國和歐洲市場。

從香奈兒和艾麗絲對於市場的定位來說,香奈兒與其說是奢飾品,不如說是時尚先鋒,所有的服裝服飾、珠寶首飾都是面對更多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群的,這個市場比人數更少的頂尖豪門更大,利潤更高。同時也不會引起這個時代的頂級奢飾品品牌的敵視。

也正因為如此,艾麗絲和香奈兒使用的寶石、鑽石都不會使用最好的那一部分,適合,才是最好的。而蘇俄提供的大量的寶石、鑽石的品質都是屬於標準之上的那種,可以供艾麗絲和香奈兒使用的數量不足貨源的20%——太多的時尚首飾會攪亂市場,造成價格下跌,這就遠離了時尚的味道。

除此之外的剩余的20%,則被艾麗絲和香奈兒以平價銷售給了歐洲和美國的其他首飾類公司,還有一部風比較出色的寶石則被提供給了美國、法國、英國的拍賣行,讓這總數40%的寶石、鑽石出售的資金抵補易貨貿易的虧空——美國讚同美俄貿易的政要也需要得到好處。

看到在美俄貿易中獲利頗豐的造船業和農牧場主們,美國運輸也的相關企業也坐不住了,紛紛向國會施壓,要求參與這一盛宴。其中美國鐵路公司是這些訂單的大戶,他們要按照俄國鐵路的標準為蘇俄生產鐵軌和火車頭、車底,幫助蘇俄將遠在西伯利亞的資源運輸到聖彼得堡。

蘇俄繼承了俄羅斯帝國時代的標準,鐵軌屬於寬軌1524mm,而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家使用的都是標準軌1435mm,美國鐵路公司不能直接把火車頭送到蘇俄去,只能一邊生產新車頭,一邊改造舊車頭。鐵軌的生產倒是簡單,按照重軌60公斤/米的標準生產就是,反正俄國使用寬軌,載重要求就比標準軌要大。

帶有援助性質的鐵路系統的訂單(美國政府給予了政府補貼),最終的金額高達兩千五百萬美元,讓汽車開始大量普及時代,開始衰落的美國鐵路再一次得以回光返照。股票價格也一度衝高到了歷史頂峰。

和蘇俄貿易開展的火熱的同時,是蘇俄不斷恢復的實力,從1920年年底開始,蘇俄把視線轉向了東方。

1920年代的東亞,還是歐美國家不太重視的區域,華夏過於廣大的領土面積、過於眾多的人口,讓每一個覬覦這個古老國度的國家都會感到一陣陣的無可奈何。遍數世界上的強國,他們的人口數量如果扔到華夏,也不過能夠和一個華夏的中等省份的人口相當,況且,即使以華夏的人口數量,國內照樣有大量的無人區存在,還有大量的山區是沒有人煙的地方。

所以,自從鴉片戰爭開始,歐洲列強就只有一個手段,壓迫華夏政府代替他們對華夏的掠奪。只有日本,才敢以小國妄圖吞並華夏這個大國,結果是華夏沒有吞下去,自己被撐死。

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華夏的知識分子開始翻譯馬克思的《資本論》。共產主義思想開始在華夏開始了傳播,短短的幾年時間,在北京、在上海、在長沙、在武昌還有在濟南都成立了以研究共產主義思想的小組。

開始和美國易貨貿易的蘇俄,恢復了一定的元氣,4月初,蘇俄就派出了維京斯基為首的小組到華夏進行考察,尋找建立共產國際東方支部的機會和地點,再次期間他們分別和*、*等人會面,商討建立華夏共產黨的事宜。這代表著蘇俄開始對外推行革命從武力推進向扶植各國自己的革命組織的轉變。

維京斯基在與*、*等人接觸的同時,也開始了和孫逸仙的接觸,這為未來孫逸仙聯俄聯共政策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也為孫逸仙建立忠誠於民黨事業的軍隊奠定了基礎。

在維京斯基和孫逸仙接觸的同時,從雲南返回廣東,準備從廣東乘船回國的司徒再次會見了孫逸仙。

司徒再見孫逸仙不是別的,而是孫逸仙和主政廣東的陳炯明在治國理念上發生的衝突。陳炯明為人溫和,主政廣東也是以經濟建設為主,軍隊戰鬥力為輔,主張先發展廣東一地,”聯省自治“,在全國則先形成邦聯,然後再通過工業經濟建設,加強各省的聯系,最後再組成中央政府,換句話說,陳炯明奉行的是美國建國時代的政策。

孫逸仙不一樣,從辛亥革命起,就主張大一統的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然後再開始自上而下的改革,對於如何保證中央政府的威權,則是準備通過北伐的方式,以武力統一中國。

這兩人的政見不同,尤其是孫的北伐主張要依靠廣東的經濟支持,而陳則擔心,一旦北伐,廣東多年來的建設成果就會被北伐掏乾,這是陳不願意發生的。

當然,原始空歷史的發展證實了陳的擔心,北伐後的廣東經濟至少後退了有二十年。

此時正是孫逸仙再次改組中華革命黨為華夏民黨之後,在廣東開始公開活動、招收黨員的時候。由於招收的黨員不分出身,只要繳費就可入黨的方式,招致了陳炯明的不滿,認為孫逸仙的做法無疑會讓原本純潔的革命黨泥沙俱下,使得兩人為此發生爭吵。

司徒就是要調節兩人的紛爭,司徒覺得兩人的爭吵不利於廣東政局的穩定,同時也希望陳炯明能參加舊金山舉辦的洪門懇親大會。

司徒的斡旋雖然讓兩人暫時停止了爭吵,但裂痕已經出現,最終兩人還是兵戎相見,陳炯明兵敗逃往香港。

司徒回到廣東之後,就發電報給亨利,說明了雲南唐繼堯方面的情況,此時唐繼堯已經按照司徒的要求征集了大量的勞工,開始了自昆明到瑞麗段的公路建設;而負責緬甸臘戍到瑞麗的鐵路的是出身鮑爾默農場的勞森·卡特維爾,也在緬甸招收了大量的緬甸華僑,在海運過來的大量的工程機械以及英國當地駐軍的幫助下,開始了鐵路建設。

亨利接到了司徒的電報高興不已,立即讓自己的二哥馬可幫自己組織礦業專家去緬甸,考察緬甸的礦產資源,同時準備到印度通過喀拉拉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的幾位朋友幫助采購大量的鋼筋和水泥,並負責運輸到臘戍和密支那兩地,亨利準備在這兩地開始建設必要的倉庫,儲存物資。

未來的東南亞戰爭中,如果華夏軍隊能守住臘戍,就能保證日軍無法向東入侵雲南,守住密支那,就能保證日軍無法向北進攻,即使曼德勒被日軍佔領,但有臘戍和密支那的華夏軍存在,美軍就可以布置大量的空軍遮蔽印度到華夏的空域,華夏軍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利於不敗之地。同樣還能得到美軍運輸機的大量空中補給,讓國內的局勢也得到緩解。

如果可以的話,亨利都想修通自密支那直達臘戍的鐵路,不過那樣一來,亨利就有代表美國勢力深入緬甸,與英國爭奪緬甸利益的可能了,反而會引起英國的不滿,想到這,亨利隻好放棄了這個打算。不過,一旦戰爭開始,亨利還可以動員英國和華夏一起再修一條臘戍到密支那的公路,並打通胡康河谷,方便美軍對華夏軍隊的補給。

因為亨利總是在擔心,萬一戰爭持續的時間一長,僅靠攀枝花一地的鋼鐵產量可能不夠民黨軍隊的戰損補充:攀枝花的礦山開采能力實在是不容易提升啊。如果礦山能夠滿足攀枝花的設計能力,全力生產的鋼材也只能滿足每個月補充兩個美軍滿編師的裝備,而戰爭一起,民黨軍隊的損失何止每個月損失兩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