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小兵到帝王》一百零三 吐番獨立
  李察發布的婚娶政策普通的漢民當然不會反對,哪個男人不希望三妻四妾?

  更何況官府還支持色目人女子改名換姓,這相當於讓進門的色目人女子跟原本的家庭割裂名義上的關系!

  最重要的是,李察的官府規定色目人家庭嫁女不得收取任何彩禮等費用,比漢人納妾還要省錢!

  不過色目人嫁女雖然收取不到任何好處,但總比餓死在家裡強啊!

  再加上這個時代色目人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漢人高人一等的觀念,對於無彩禮嫁女並不抵觸。

  李察為了推行這條政策,首先對麾下明軍營士兵進行了大范圍的婚娶配對!

  實際上,漢民中的光棍真心不多,他們雖然很窮,但人種等級地位高啊!

  真正打光棍的其實都是當兵的漢民,因為這個時代與綠皮的戰鬥太頻繁,哪怕是窮困的色目人家庭也不願意將女兒嫁給漢人士兵,哪怕這些漢人士兵的收入不錯!

  理所當然的,李察下達的命令也沒有受到很好的執行,色目人家庭更喜歡將女兒嫁入那些種地經商安穩的漢民家庭!

  這李察能忍麽?

  這不就是歧視軍人麽?

  你一個二等色目人有什麽資格這麽做?!

  於是,官辦婚姻這個概念被李察提出來……

  現在高象縣就是李察的一言堂,他提出的命令自然沒人敢違背,更何況受到了明軍營廣大官兵的熱烈擁護!

  這真是實錘的官府分配老婆啊!

  哪怕是色目人老婆,但不用自己掏一分錢,見一次家長就可以抱上床生孩子,多好的老大啊!

  結果,那些家裡沒有男性壯丁的色目人家庭,被強製性嫁女,否則就要加收‘大齡剩女’稅……

  這一條規定可要了色目人家庭的老命,他們本身的賦稅壓力就大,再加這麽個稅,不是往死裡逼麽?

  除了這個稅種外,李察還放開了一些優惠,比如說嫁給明軍營漢人士兵的色目人家庭,可以在一年內獲得一定的稅收減免……

  一方面加稅,一方面減負,在官府帶頭的推廣下,大量剩余的色目人女性成為漢人士兵的老婆。

  不過,李察對婚嫁改革步伐這麽大,唯獨有一點沒有變更,就是只有漢女可以成為正妻的權利!

  無論漢人平民迎娶多少個色目人老婆,都只能是小妾,無法享受到任何正室的權利,哪怕漢人丈夫主動提出都不行!

  這主要是為了維系漢人和色目人社會等級的舉措,這一點無疑安撫住了保守的漢人階級……

  若是色目人女子可以獲得與漢人女子同樣的地位,高象縣的漢民會感到非常不爽!

  無論李察哪一條政令,其實都小心翼翼的維持著漢人高一等的政策,色目人想要提升社會等級,只有兩個途徑,成為武者為官府效命,或者嫁入漢人家庭。

  而嫁入漢人家庭的色目人女子本身並沒有提升社會等級,只不過她們生下的孩子可以成為真正意義的漢民!

  當然,這一政策隻適合在色目人青壯大量消失的地區推行,不然的話分分鍾就會引起色目人暴動!

  李察在高象縣改革改的勁頭十足,為提升漢民人口基數孜孜不倦的努力時,安國府節度使正對李察叛亂一事猶豫不決……

  高象縣舉城投降,一大堆高象縣官員和地方士紳向李察俯首,連同高象縣治下兩個城鎮也被李察納入統治的消息傳到安國府後,安國府的節度使陶安邦就陷入了兩難之中。

  這並不是說陶安邦畏懼李察的力量,在陶安邦眼裡,能擊敗縣兵和色目人仆從軍的叛軍根本不算什麽,他麾下直屬的牙兵同樣可以以一敵十擊敗縣兵,至於色目人仆從軍,更是不被放在眼裡。

  不過,早在高象縣平叛的時候,這位安國府節度使陶安邦收到一個令他坐立不安的消息——吐番王國反了!

  吐番王國是大唐治下惟一一個擁有一定自主權的附庸國,在對抗綠皮中也出了不少力。

  不過隨著安祿山起兵20萬造反,並攻破洛陽陪都,天下震動的時候,大唐皇族不得不將監督吐番的大軍抽調用以抵擋安祿山的叛亂。

  結果,失去了大唐野戰部隊監視的吐藩王國,跟安祿山暗中聯手,驅逐了大唐派遣的官員,吐番各個部落的頭目集體宣布正式脫離大唐管制,並以獨立的國家昭示天下!

  吐番的各個小邦和部落政權共同擁護曾經的吐藩王后裔松讚乾布為吐番王國的掌權者。

  吐番王國的獨立在大唐王國西南方狠狠捅了一刀,最重要的是,使得安西都護府的局勢發生劇變。

  吐番王國自知實力不足,不敢進攻大唐腹地,將目光瞄向了安西都護府這塊‘飛地’。

  吐藩王不知用什麽方法收買了安西四鎮中的兩大鎮,安西四鎮是大唐在安西都護府設立的四個大型軍事據點,以原本西域四個古國的首都為屯兵地。

  這四鎮的大唐節度使兵力最是雄厚,也是威懾西域各地色目人的主要戰力。

  結果吐藩王一下子拉攏過去兩鎮……

  安西都護府的平衡至此被打破,剩下兩鎮既不想投靠吐番異族,又不想被消滅,只能聯合起來對周邊的弱小節度使進行招安吞並。

  節度使是分大小的,大的如同安祿山那般,光是牙兵就有上萬!

  小的則跟安國府的陶安邦一樣,牙兵只有區區幾百人,掌握的大唐野戰軍更是四位數出頭……

  自然而然的,小的節度使根本擋不住四鎮節度使的吞並!

  結果,十幾個節度使接二連三改換陣營,不是投靠兩鎮吐番王國的盟友,就是投靠另外兩鎮。

  因為安國府地處最西邊,所以最後才輪到他,在高象縣平叛大軍被李察擊敗的時候,陶安邦也收到了康國府和史國府兩位節度使分別發過來的招安信。

  康國府投靠了致力於抵抗吐番王國的兩鎮,史國府的節度使本身就具備一部分吐番血脈,自然是吐番王國的忠實走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