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小兵到帝王》九十六 擴編明軍營
  得到氣運幣獎勵後,李察沒有第一時間兌換士兵,而是將5000氣運幣保留下來。

  這次與公孫康安的親衛營戰鬥,讓李察意識到未來他很可能要大規模用到明軍火銃兵,不過對付普通的漢人縣兵和色目人仆從軍,還是五軍營步兵更好用,所以李察乾脆將氣運幣留存下來。

  城外的高象縣官兵潰滅後,明軍營從大石鎮正門魚列而出,開始收繳戰場上遺落的戰利品,特別是上萬官兵留下來的糧草輜重!

  清理戰場實際上是李察給明軍營士兵的一項福利,李察沒有太多唐幣給他們發戰時賞錢,不過戰後他們可以在清理戰場的時候收取一半的戰利品,並且具有優先挑選權!

  如此一來,李察既可以省下一大筆開支,又能讓明軍營士兵對自己更加忠誠。

  畢竟,這場戰鬥中,拚殺在第一線的一直是色目人,哪怕最後反攻也是李察的道兵做主力,明軍營士兵主要作用是當救火隊和督戰隊,傷亡十分輕微。

  因此,他們獲得官兵遺留的半數戰利品後,不對李察感恩戴德才怪!

  李察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宣傳機會,那些被俘虜的家丁護衛看到李察麾下明軍營的待遇後,自然流露出豔羨的目光。

  戰後得到一半的戰利品,哪怕是當家丁也沒有這個待遇啊!

  家丁除了固定的月俸比普通縣兵豐厚,裝備夥食好一些外,執行戰鬥任務的時候基本上只能獲取戰利品的一到兩成,除非是特殊情況下可以攻城劫掠……

  然而,家丁護衛很少參與戰爭,哪裡有機會獲得戰利品?

  他們的主要敵人——綠皮,一個個都是窮鬼,根本扒不出什麽油水。

  對俘虜的漢人兵丁進行一番宣傳後,李察趁熱打鐵,對他們展開招攬,並明確闡明明軍營的種種優惠待遇。

  這些家丁護衛和縣兵這種嚴密的軍事組織不同,他們本身是沒有固定軍官的,原本帶頭的都是各個家族的武者,武者按照修為不同區分官職高低。

  現在那些武者基本上都因為頑抗被殺,所以家丁護衛連最起碼的主心骨都喪失了。

  再加上李察給出的待遇,以及不投降就處死的警示,俘虜的家丁護衛自然紛紛投向李察的明軍營。

  這些投靠李察的家丁護衛和之前投降的縣兵一樣,被拆散了混編進明軍營,如此一來,明軍營中第一批投靠李察的漢人士兵可以升官了!

  明軍營的基礎編制是5人一伍,按照投降李察的時間前後設立伍長,兩伍一什,同樣以‘資歷’前後設立什長,5個什設為一夥,夥長是按照資歷和軍功武勇甄選出來的,當然,有時候也會根據多數士兵的傾向做依據。

  兩個夥設為一隊,設立隊正一人,夥長兼職副隊正,選拔方式與夥長一樣,不過不再采納普通兵士的意見,只有伍長以上級別的兵士才可以‘投票’。

  隊是明軍營的基礎編制,一百人出頭,隊之上就是任命為營長的韓立了。

  營長這個職務是李察自創的,以便於跟唐軍軍製加以區分。

  隊是明軍營的基礎作戰單位,一個隊剛好形成一個百人小方陣,明軍營集體出戰的時候,就是數個百人小方陣形成一個大的進攻或防禦陣形。

  不過有了家丁護衛降兵的投靠,明軍營再次得到擴編,達到了1200多人!

  剛好組成12個隊,多出來的兵丁則成為韓立的傳令親兵和掌旗手。

  這一次作戰後,

李察的隊伍繳獲了大批輕型鐵甲,高象縣出來的上千親衛營可是全員鐵甲的‘土豪兵’,親衛營最後只有不到十個強大的武者逃脫,理所當然的,親衛營的鐵甲都成為李察的囊中之物。  即便這些鐵甲很多都已經因為激烈的戰鬥破損,但修複鐵甲可比打造鐵甲容易得多。

  這些鐵甲被李察全部配給了明軍營,明軍營中的前排長槍兵,刀牌兵人手得到了一副輕型鐵甲,那些軍官則得到從武者身上扒下來的,沒有損毀的中型鐵甲。

  至於韓立,身上更是套了件明光重鎧,這是公孫家中的一個筋骨境供奉爆出來的戰利品,只有一件,被李察賜給了韓立。

  好在韓立本身是中品皮肉境武者,穿上這一百多斤重的鐵殼子還是可以戰鬥的。

  這一波獲得的鐵甲太豐厚了,連麾下先鋒營已經打光了,淪為光杆營長的夏侯玉成都被分到了一套輕型鐵甲!

  有了這批戰利品, 李察麾下的明軍營披甲率已經超過一半!

  每一個隊的軍官和頂在前排的兵丁都穿上了鐵甲,作戰能力大大增強!

  地方豪族的家丁護衛之所以能吊打地方縣兵,身上有鐵甲起到不小的作用,在冷兵器時代,一套好的甲胄往往可以增加大半戰場生存機率。

  豐厚的戰利品和大幅度提高的披甲率,讓明軍營士氣大振,投靠的漢人降兵被原本的老資歷明軍營‘老兵’傳播了李察‘無敵論’後,也漸漸對李察產生認同感。

  不用李察吩咐,明軍營的老兵和軍官就向新入夥的同伴傳輸李察歷來的輝煌戰績,以及道兵悍不畏死的強悍之處!

  加入明軍營的士兵都是被李察吊打過才投降的,自然是對李察又敬又畏,再說了,哪個當兵的不希望自己追隨的是一位常勝將軍?

  投降的無論是家丁護衛還是縣兵,戰鬥能力都不俗,基本上屬於武裝起來就能上戰場的那種,縣兵或許單兵戰力跟家丁比有點不足,但他們勝在訓練充足,熟悉這個時代常見的列陣作戰方式。

  因此,明軍營的營長韓立在考慮到兵丁的長處後,將單兵能力更強的家丁護衛編為刀牌兵和弓箭手,更加熟悉軍陣整體作戰的投降縣兵編為方陣長槍兵。

  整編和訓練的事情自然不需要李察操心,清理完戰場後,一個稍微有點麻煩的問題擺在他眼前。

   2000多大石鎮的色目人青壯的陣亡,在大石鎮的色目人平民中引起極大的負面影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