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小兵到帝王》四百二十四 南宋滅亡
南宋首都兵不血刃被李察拿下的消息和李察願意保護私人財產的法令一同向南宋地方傳播,正逃亡泉州(離明軍最遠的州府)途中的宋太宗收到這個法令後,差點被氣的吐血。

 但無論宋太宗如何辱罵守城兵將不忠不義也無法改變局面,而且壞消息一條接著一條傳入宋太宗的小朝廷耳中!

 南宋控制的北方地盤和大部分沿海省份接連響應李察的命令,甚至很多州府直接豎起明國的大旗宣稱歸入李察治下!

 李察也是來者不拒,哪怕他的軍隊距離投誠的城池隔著上千裡地,仍然接受了他的投誠,甚至同意了投誠州府呈遞的官員任職表,相當於變相的承認他們為明國的內藩!

 畢竟那些投誠的州府自成體系還有自己的守兵,跟藩鎮沒有任何區別!

 不過現在李察倒不出功夫去料理他們,就先讓他們掛上旗子。

 當然,明國的旗幟也不是那麽好用的,凡是加入明國的藩鎮州府都必須出兵對周圍沒有歸附的南宋州府進行攻伐!

 那些投誠明國的藩鎮收到這個命令不光沒有拒絕,反倒是興致衝衝的開始磨刀對準周邊的南宋州府!

 如此一來,為了躲避兵災,又出現了大量州府主動掛上了明國旗幟,向李察送遞降表稱臣!

 隨著越來越多的南宋州府改換門庭,剩下那些州府眼見形勢不妙,自己陷入了包圍當中,也有樣學樣的向李察呈遞降表。

 結果除了幾個腦瓜子不靈敏或者愚忠的州府外,南宋治下的土地除了宋太宗小朝廷所在的泉州外,全部被‘傳檄而定’!

 僅僅一個月的功夫,南宋就變天了!

 佔據半壁江山的南宋變成了隻擁有一州之地的軍閥……

 那些頑抗的愚忠分子在投降明國的藩鎮圍攻下,連一周都堅持不住……

 一來是投降明國的藩鎮聯軍規模太大,完全是兵力碾壓級別的優勢。

 二來南宋失去了人心,頑抗愚忠的只是高層,下面的小兵可不願意打必敗的戰爭,結果一觸即潰,自然是被快速殲滅……

 在這場吞並中,投誠明國的藩鎮開始漸漸壯大起來,他們的軍隊也得到了實戰歷練!

 至於李察,正忙著帶兵追擊泉州,並不斷對泉州周邊的州府下令圍攻南宋小朝廷。

 不過結果出乎意料的好,沒等李察大軍從南宋首都中出發,就傳來泉州被三個藩鎮聯軍攻破,宋太宗小朝廷再次發揮出了跑路的優勢,逃到了蠻荒一般的琉球島上苟延殘喘……

 實際上泉州之所以如此快被攻破,跟宋太宗小朝廷眼見不妙提前逃跑有關。

 宋太宗一跑泉州的官府自然不會誓死抵抗,結果沒等打就結束了……

 李察面對逃亡海外的南宋小朝廷不禁有點傻眼,他沒有水軍可用……

 不過沒關系,沿海的投誠明國藩鎮有水軍啊,於是李察就下達了一道追殺南宋小朝廷的命令,只要能拿到宋太宗的人頭,李察願意封王!

 在南宋變成了琉球島的‘土著’後,李察就開始籌備登基大典。

 登基的地方在金陵城當中!

 李察實行的是多個首都的制度,龜茲是一個首都,東部大陸金陵則是重要的陪都。

 登基過後,李察正式稱帝,建號明高祖,不過李察取締了東方大陸傳統的以皇帝國號計算時間的方式,而是以大明歷為唯一合法的時間計算方式。

 也就是說哪怕李察死了他兒子繼位,也使用大明歷法計算時間,而不是成為明高祖某某年。

 李察這麽做自然是為了簡化時間歷法。

 李察登基稱帝後並沒有對遍布南方的明國藩鎮動手,只是將金陵周邊地區到四川的割據藩鎮收編了。

 一來李察沒有那麽多官員去安置地方,二來李察沒有那麽多兵力去進行一場內戰……

 那些藩鎮可都是有功勞的,如果李察直接將他們的權利拿走,外人會怎麽想?

 藩鎮這東西立起來容易推翻卻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李察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那些藩鎮的軍事力量雖然很弱,但架不住他們數量多啊!

 因此,李察用了整整半年的時間來消化果實,同時在這半年裡盡量安撫那些藩鎮,給了他們完全的自主權利,讓那些藩鎮放下戒心。

 正因為李察的懷柔政策,使得沿海藩鎮中出力出船建立了一支不怎地的艦隊,隨後這支艦隊承載著一支沿海藩鎮的聯軍登陸到蠻荒一般的琉球島。

 隨後輕而易舉的擊敗了只有四位數兵力的南宋小朝廷……

 這一次,宋太宗可沒有地方逃命了!

 大明歷15年12月,宋太宗兵敗被亂軍所殺,南宋徹底滅亡,琉球被登陸的藩鎮瓜分……

 如果沒有琉球島作為獎勵,這些藩鎮也不會如此賣力。

 不過這個時代的琉球島就是一處蠻荒之地,上面充斥了獵頭族群,到處充滿瘴氣,開發度很低,除了地圖上好看一些外,並沒有多少出產。

 那些不服管教的獵頭族群就是開發琉球島最大的障礙!

 他們雖然野蠻落後,但在叢林山地間卻佔據地利優勢,想要剿滅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得不償失。

 大明歷16年1月份,剛剛得到兩萬氣運幣稅收的李察兌換了1萬六千近衛軍開始收編藩鎮。

 因為藩鎮雖然法理上隸屬於明國, 但因為李察沒有在那裡建立中央集權統治,所以全面戰爭系統是不承認的,李察自然無法建立系統行政建築增加稅收。

 這也是李察必須將藩鎮打掉的原因!

 李察先是以皇帝的名義派人分化瓦解那些弱小的藩鎮,許以榮華富貴然後再以大軍威逼,讓他們交出軍政大權。

 當然,李察不會壞了自己的名譽,對那些主動交出軍政大權的藩鎮官員處置都很妥當,基本上都能獲得一個無法世襲的公爵乃至王爵。

 同時,他們侵吞的良田李察也不會追究,這種方式還是很好用的,在強勢的明軍面前,敢拚命的終歸是少數。

 南宋那麽強都被滅了,更何況這些藩鎮?
 還在找"從小兵到帝王"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 "" 看小說很簡單!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