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吐蕃人無力也不敢插手兩家軍閥的擴張,才使得尉遲英哲和龍樂天兩人可以放開手一北一南劃分勢力范圍,接受西域地區大戰後的遺產!
至於李察,在兩人眼裡只是其中一個僥幸得勢的軍閥,只要擊敗李察的主力,就可以威懾他控制的所有城池,到時候李察控制下的城池將會望風而降!
李察崛起的時間太短了,即便他親自任命的內閣大員,也不可能為李察一起陪葬,一旦李察兵敗陷入頹勢,各個城市在敵軍來臨後,開門迎降自然是常規操作。
他們既然會因為李察的強大投降,為啥不會對比李察還強大的勢力打開城門?
地方實力派的漢人士紳階級僅僅對李察的農奴政策有好感,至於為李察拚命,他還遠沒有達到那個資格!
所以,對於李察而言,他必須擊敗尉遲英哲,否則迎接他的就是兵敗如山倒,會引發一連串政治地震!
一旦李察兵敗主力潰滅,哪怕李察還活著,背叛和兵變也會成為他統治區域的主流!
尉遲英哲的前鋒潰敗後,認識到李察的軍隊遠不是普通的縣兵府兵之流可以比擬的,同時也通過前鋒潰敗的士兵得知,李察派出的軍隊披甲率能達到近三成!
這披甲率雖然不如唐朝正規野戰部隊,但在混戰連連的西域地區也十分難得了。
畢竟甲胄作為防護用具,在戰鬥中非常容易受損破壞,而且西域地區本身冶鐵工藝就不發達,對於一個新興勢力而言,湊出四位數的鐵甲兵屬實不易。
畢竟在尉遲英哲的情報中,李察並沒有獲得大量地方士紳階級的鼎立支持,自然不可能得到被地方士紳階級引以為根本的鐵甲。
既然李察實力不弱,尉遲英哲自然要拿出全力。
尉遲英哲的軍隊完全繼承了唐軍的作戰陣形,兩翼是大批遊蕩的騎兵,全部都是類似牙兵的配置,弓馬齊備。
比起騎兵匱乏的西域西部地區,在安西四鎮那片地域戰馬的產量還是很高的,焉耆軍鎮就是盛產戰馬的地方,也是西域地區騎兵用馬的主要來源地。
正因如此,安西四鎮的大唐正規軍才能維持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在尉遲英哲麾下,不包括他的牙兵在內,就足足有2000多騎兵隊伍,分成兩隊列在主力軍陣兩邊。
這些騎兵部隊多數都是尉遲英哲在戰鬥中吞並和招降組建的,所以裝備十分雜亂,但多數都是弓馬嫻熟之輩,一般人是不可能進入騎兵隊伍的。
至於尉遲英哲的牙兵,也就是之前跟李察火並過的斥候偵騎,則一直呆在中軍帥旗周圍,充當尉遲英哲最後的預備力量。
若是戰場上佔據優勢,這支牙兵就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如果戰場陷入敗亡形勢,這支牙兵就是護衛尉遲英哲逃離戰場的精銳,保護他回到後方以圖東山再起。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這支牙兵除了用作斥候偵騎外,是不會衝入前線廝殺消耗的。
除去兩側的騎兵,尉遲英哲中央則是一個個嚴密的步兵方陣。
按照唐軍的習俗,最前排是清一色的鐵甲重步兵,手裡舉著大盾配備的是刀劍等冷兵器,後面則是清一色的長槍兵,方陣長槍兵前排穿鐵甲,後面則隻穿戴普通皮甲。
因為安西四鎮大戰連連,原本全員皮甲的大唐正規野戰部隊損失極大,因此尉遲英哲手下並不全都是收編的大唐野戰部隊,其中很多人都是戰爭期間通過軍功升上來的普通漢人地方衛戍部隊。
這些人同樣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而頻繁的戰鬥也讓他們掌握了熟練的殺敵技巧,只是裝備卻不很難補充。
畢竟戰爭期間對地方生產的破壞很嚴重,加上鐵甲的損壞率高,打造周期長,即便是尉遲英哲也不可能將麾下所有士兵都裝備上鐵甲。
有這個能力的只有顛峰時期的大唐才能做到!
不過因為尉遲英哲屬於勝利一方,作為安西四鎮之一的他底蘊也很厚實,所以他麾下的大軍披甲率能達到一半多的程度!
在唐軍長槍兵後面,則是穿著製式皮甲的弓箭手。
不過,在軍陣中,很多作為肉搏兵的長槍兵和刀牌手,也背負著一套強弓,這就是為何尉遲英哲沒有讓弓箭手站在前排的原因!
前排那些重步兵和長槍兵本身也是強弓手!
這就是唐軍的底蘊,即便經歷戰亂損失很大,也能聚攏出一批擅使弓箭的士兵!
在大唐治下,即便是地方衛戍部隊性質的官兵理論上也是需要接受弓弩訓練的,強大的唐軍一直在致力於打造全能軍隊!
正因如此,唐軍才能總是以少擊多的打敗鎮壓西域地區多次色目人大起義。
“唐軍的老底子果然厚重啊,這支軍隊才被尉遲英哲整編不超過一個月,竟然就能達到這種軍事素養。”
李察遙望陣形齊整,緩步上前的尉遲英哲大軍,心裡感歎道。
在李察眼裡,尉遲英哲的主力其實跟他曾經遇到的大唐野戰正規軍沒多大差別,最多也就是披甲
率無法達到百分百罷了。
無論是士氣還是布陣效率,都足以匹敵大唐正規軍!
只有頻繁的戰鬥才能締造出這種軍隊!
李察知道,這個世界以普通士兵為主體組成的軍隊,大唐野戰正規軍足以稱得上是巔峰了,更加精銳的軍隊之中都會參雜大量的武者帶隊。
不過尉遲英哲這支軍隊中,很多中級軍官也是武者的身份,武者作為超越普通人的存在,自然無法躲避戰爭,任何一個統治者都喜歡征召武者為自己效力。
因此,在安西四鎮之亂中,武者的傷亡率也居高不下,大唐官府的力士制度更是全面崩解……
所以,作為勝利者的尉遲英哲軍隊中吸納了很多武者擔任中低層軍官,其中甚至不乏筋骨境的強者!
李察看著漸漸逼近的敵軍步兵陣線,淡淡的下令道:“擂鼓,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