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小兵到帝王》五十六 高象縣
  在李察大肆打造攻城器械,掃蕩大石鎮周邊的色目人村落時,大石鎮的信使已經抵達高象縣,並將鎮守步浩宇的親筆信送了上去。

  高象縣縣令公孫康安得知大石鎮的情況後,立刻召集了高象縣的主要話事人‘開會’。

  公孫康安是一個30多歲的男子,正值壯年,本身已經踏入了筋骨境,是一位筋骨境初期的強大武者!

  當然,他能當上安國府治下人口最多的高象縣縣令,不是因為他的武藝高,而是因為他背後是安國府公孫家!

  公孫家是安國府的地頭蛇,早在大唐征服安國時,就在這裡扎根,是安國府最大的地主豪紳,安國府的官衙裡遍布公孫家的黨羽,哪怕是掌握兵權的安國府節度使對公孫家也禮讓三分。

  在西域這片遠離大唐本土的土地上,科舉制度早已淪為世家豪門和官員們安插親信和家族子弟的機器,想要當官,光有才華和武藝是萬萬不行的。

  武藝高或許還能當個力士,或者加入前線的軍隊裡任職一個基層軍官,但想要成為掌握大權的主官卻不可能。

  步浩宇那種鎮守就是給草根階級設立的天花板,要知道,步浩宇的修為可比公孫康安高得多!

  當然,鎮守這麽重要的實權位置,沒有背景的步浩宇能坐上,主要還是因為大石鎮地處安西都護府最西邊的邊境,需要一個修為夠高的人去鎮著。

  其他地方的鎮守一般都是權貴們安插的人手。

  不過,公孫家在安國府這片地界也不是一手遮天,安國府的節度使就不是公孫家能輕易招惹的存在!

  因此,高象縣也不是公孫康安的一言堂,來到縣衙書房的總共有三個人,加上縣令公孫康安,剛好四個,這四個人才是高象縣的天!

  其中一個文弱書生模樣的普通人名叫尹立人,是高象縣縣丞,相當於副縣長,主管全縣的文書檔案、倉庫、糧馬、征稅等事務,可謂是掐住了高象縣的財政和軍備大權。

  這一位就是高象縣縣令公孫康安最大的政治敵人,因為尹立人是安國府節度使的人,專門用來監督和節製高象縣公孫家的!

  別看縣丞比縣令級別低,但公孫康安卻不敢得罪眼前這個他一手就能捏死的普通人。

  剩下兩個壯漢大眼一望就是武人,身上的官袍都遮不住虯結的肌肉塊,一位是高象縣縣尉薛明智,主要職務是直接掌管高象縣的正規軍縣兵,屬於純粹的武將,具備上品皮肉境的實力。

  外人不知道的是,這個薛明智是公孫家培養的心腹,對縣令公孫康安言聽計從!

  另一人是高象縣的巡檢,巡檢本身品階是很低的,在大唐內陸,巡檢是最低等的官員,但在高象縣,巡檢品階雖然不高,手裡卻掌握了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色目人仆從軍!

  當然,這支軍隊是沒有正式名號的,其實還是跟雇傭兵性質差不多,只是全員由色目人組成士兵,並且高象縣安插了大量的漢人軍官掌控,比起大石鎮的巡邏隊,官府的控制力更強。

  這支色目人仆從軍平日裡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外清剿綠皮和來襲的獸化人,靠著軍功和賞錢維系著士氣和戰鬥力。

  色目人仆從軍因為人數比縣兵還多出一倍,所以巡檢的權勢是不容忽視的。

  理所當然的,巡檢龍立果是縣丞尹立人的親信心腹,若是縣丞手裡沒有一支武裝力量,根本不可能跟掌握了縣兵的高象縣縣令對抗!

  當然,

公孫家能坐視尹立人和龍立果掌控色目人仆從軍,也是對安國府的那位節度使一種讓步。  別看在高象縣公孫家勢大,但在安國府公孫家卻是那位節度使的下屬!

  這四人平日裡雖然有些小爭鬥,但大方向上還是比較團結的,畢竟現在安國府是擰成一股繩的勢力,那位節度使沒有打出獨立的旗號,但行徑跟獨立已經沒什麽區別,安國府下屬的縣鎮或主動或被威逼,都已經向那位節度使臣服。

  “諸位對大石鎮的李察造反事件怎麽看?”

  縣令公孫康安將步浩宇的親筆信遞出去,給三人紛紛過目。

  實際上,他這一次開會主要是看縣丞尹立人的態度,若是沒有他的支持,縣兵根本開不出高象縣,因為後勤會被卡脖子!

  至於高象縣的官差衙役, 也早已被兩人瓜分,縣令公孫康安掌握了高象縣7成的官差衙役,縣丞尹立人則掌握了另外三成。

  不過,高象縣的官差衙役鎮壓平民暴動,緝捕匪盜是一把好手,守一下城牆也可以勉強擔當,但用來野戰就遠遠不如大石鎮的官差衙役了……

  高象縣有足足5000多人的色目人仆從軍,還有2000多人的縣兵野戰部隊,根本用不著官差衙役出城作戰,所以高象縣縣城的官差衙役比大石鎮的官差衙役日子安逸得多,作戰能力也低下得多……

  高象縣的軍製與大石鎮差不多,縣兵和官差衙役是清一色的漢人,色目人只能在仆從軍裡任職作戰。

  至於刑徒隊之類的特殊隊伍,則是混編進色目人仆從軍中對外清剿綠皮。

  色目人仆從軍沒有固定稱呼,也是一個成分很雜的隊伍,待遇不好,死亡率高,每個月都需要更新換代填入新兵補充戰損……

  高象縣用色目人打仗是一點不心疼的,所以色目人仆從軍用的十分頻繁,反倒是高象縣縣兵,雖然也偶爾出征,訓練和裝備都高於色目人仆從軍,但戰鬥經驗卻並不豐富。

  不過,縣兵只是地方衛戍部隊,本身也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震懾宵小,鎮壓可能爆發的色目人暴動就足夠了。

  縣丞尹立人看過信件後,確認這不是縣令公孫康安故意搞出來的事情,皺著眉頭問道:“你們了解過李察這個人麽?

  如果按照步浩宇所訴,一個普通村民哪怕走了狗屎運成為一名道士,也不至於單憑一己之力擊敗大石鎮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