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小兵到帝王》二百九十八 進攻涼州城
雙方兵力對比差距巨大,武器裝備上差距則沒有多少,無論是李察的亡靈軍團和西域軍團,還是涼州城內的正規軍和地主武裝門閥武裝,使用的武器都是冷兵器時代顛覆的產品。

唐國正規軍不必多提,作為唐國如今為數不多能成為精銳的正規野戰部隊,要是武器裝備再配不齊,唐國距離滅國也不遠了……

而那些地主武裝和門閥武裝看起來如同一群烏合之眾,但架不住人家有錢啊!

在大唐地方,最有錢的不是官府,而是這幫地頭蛇!

唐國時期地方門閥勢力還十分強大,本身就豢養了不少私軍性質的家丁護衛,再加上地方門閥歷代人搜刮積累的財富,以私軍家丁護衛為骨乾擴編一下就能成軍!

地主鄉紳武裝或許能差一點,但他們有錢啊!

而大批江湖武者的湧入,也讓這些土財主的錢有了用武之地,他們本身是沒有多少軍事才能的,更不會打仗,為了自身利益鄉紳子弟雖然有一腔熱血進入地主武裝裡當頭頭,但組織能力並不強,反倒會形成一個個山頭主義。

當然,在地主武裝裡,沒有山頭主義才是怪事……

然而,地主鄉紳雇傭的大批主動求戰的江湖武林人士,使得地主武裝的隊伍戰鬥力翻倍上升,江湖武林人士在面對明軍的同仇敵愾之下,不用開出多少軍餉就願意效命。

江湖武林人士或許不是一個好的將軍,但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的小隊長!

江湖之間除了單打獨鬥外,最多的就是小團體互相對撞,自然明白怎麽整合手底下的小團體。

這些江湖武者就是一個個天然的基層軍官。

因為明軍這個敵人的存在,江湖武者還會收斂起自己的桀驁氣息,受到地主鄉紳子弟的控制,使得整個地主武裝的力量可以向一處使!

就算底層的士兵綜合作戰素質不如正規軍,但有這麽一大批江湖武者的帶隊,只要敢衝敢打就足夠敵人喝上一壺了!

就這樣,江湖武者負責帶隊衝鋒陷陣,地主鄉紳則出人出力將他們武裝起來,雙方完美配合在一起。

李察在西北做的那一套,給李察帶來了安定環境的同時,也將東亞大陸最有錢最有戰鬥力的階級徹底得罪,在中原這種門閥勢力、地主鄉紳階級、江湖武林勢力強大的地區,明軍的擴張主要敵人反倒不是只有區區十萬精銳的唐國了……

當然,涼州的門閥武裝和地主鄉紳武裝能迅速壯大,與唐國的官方配合密不可分,唐國高層被安祿山痛毆了一頓,整個大唐被打了個半身不遂後,也算是幡然悔悟,知道開始拉攏所有能拉攏的力量去對抗外敵了!

就連南方明裡暗裡自立的節度使們,不少私底下與唐國也有密切的聯系,甚至沒有公開反出唐國!

實際上,南方不少節度使擴張的時候,就是舉著唐國平叛的大旗……

南方的節度使亂戰光看表面的話,就是忠於唐國的節度使和公開自立的節度使互相征伐。

不管唐國多麽虛弱,人家終歸是正統,這面大旗還是蠻有用的。

比如說現在涼州城內魚龍混雜的各方軍隊,就在大唐的旗幟下集中在一起對抗外敵,自詡為正義的一方。

不過從道義上講,這一次確實是明國理虧,本來兩國相安無事,李察突然帶著軍隊殺過來,明顯屬於侵略一方!

作為反侵略的一方,唐國自然是站在道義製高點!

再加上利益關聯,除了底層的農民伯伯外,基本上社會各階級都站在了唐國一方鼎力支持!

如果不是李察的均田免債得到了唐國大多數平民和農夫的支持,

得到各階級支持的唐國甚至能發起一場‘全民戰爭’。只可惜,唐國各階級再怎麽忽悠也不可能真的分田分地,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雖然愚昧,但是不傻啊!

一方面是各種美好的畫面許諾,另一方面卻是實打實的均田免債,老百姓會怎麽選?

面對兵力雄厚的涼州城,志在必得的李察倒是絲毫不慫,進行一天簡單休整後,第二天黎明就吹起了整軍號,紀律性極強的西域軍團,和根本沒有紀律這個概念,只知道聽從命令的亡靈軍團,以涼州城內高官目瞪口呆的速度完成了戰前列陣。

涼州城的守將大眼望去,明軍沒有準備投石器衝城車雲梯等任何攻城武器,仿佛打野戰一般就這麽列陣,不過其中站在最前面的一大坨兩個腦袋的巨人十分吸引目光。

然而,涼州城屬於唐國重要的堅城,城高在6米以上,還設置了甕城外城支點等防禦體系,那個巨人最多也就4米高,是不可能跨過城牆的。

因此,涼州城內的高官和守將對守城勝利的信心十足!

雖說對面那戰無不勝,心狠手辣的李察給他們帶來了很大壓力,但絕對實力擺在這裡呢,兩萬多人的軍隊再怎麽強,難不成還能攻破十多萬人駐守的堅城?

低沉的進攻號角聲響起,李察一出手就是戰鬥力最強的亡靈軍團和雙頭巨人傑克。

李察很清楚自己人少,是拚不起消耗的,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攻破涼州城!

只要拿下涼州城,涼州境內的最能打的唐軍主力就被擊敗了,涼州境內其他城池的守軍軍心士氣必然會受到致命打擊,到時候舉著均田免債大旗的明軍,將會成為涼州境內眾望所歸的那個崽兒……

這就是唐軍集中涼州大半地主武裝門閥武裝和江湖武者,以及全部的3萬多唐軍駐守涼州城的原因。

這個時代打仗無論是哪個階級,看重的都是大城的得失,普通的鄉村就不說了,大軍一到不會有任何反抗力。

哪怕是縣鎮城池,在大軍面前抵抗也跟送死差不多,在必敗無疑的情況下,有多少人會堅持守城?

因此,一個地區的首府大城就是這個地區抵抗的決心,一個國家的首都就是這個國家正統的代表!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