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見習惡魔商人的編外使徒》第三百九十三章 幼虎鎮中微型書院
  鴻蒙造化,萬物始出,天有九重,覆之陽罡,地分五方,道居中央。

  東無大陸,島嶼林立,仙靈後裔居焉,百鳥朝鳳凰,百獸尊麒麟,鱗甲屬龍族。

  南有佛國,琉璃為世界,華蓮稱淨土,須彌聖地功德池,九品蓮花菩提樹。

  西方魔域,神通者實驗之所,百千魔族混雜其間,血海百萬裡,光明三聖山。

  北部蠻荒,蠻妖縱橫,蠻族十二部,妖族千萬種,十萬大山多險峻,瘴癘煞氣若等閑,毒蟲猛獸無處不在。

  中土有九州,百家爭鳴道為首,仙神兩道互輝映,洞天福地五嶽為尊,熙熙攘攘三山最盛,道門正宗昆侖山,三清正統大道傳,羅浮山上三千法,旁門左道我為先。

  大道三千,道道通神,其下十萬八千法,道法為尊,神法最顯。

  仙道之下修士九境,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金丹九轉,元嬰分神,出竅合體,雷劫三重,脫劫化仙。

  佛門有九識,一曰眼識,二曰耳識,三曰鼻識,四曰舌識,五曰身識,六曰意識,七曰阿陀那識,八曰阿賴耶識,九曰阿摩羅識,九識俱全可成羅漢金身。

  另有蠻族武者,不修法力專攻肉體,一境煉體、二境煉皮、三境煉肉、四境煉骨、五境煉血、六境煉髓、七境通通脈、八境煉神、九境蛻凡。

  妖族亦有九境,一境煉體、二境食氣、三境通竅、四境煉血、五境妖丹、六境元嬰分神,七境出竅合體,八境雷劫三重,九境脫劫化仙。

  魔族種類繁多,修行之法多種多樣,卻萬變不離其宗,和修道、蠻族、修佛、妖族相若仿佛,有些更是稀奇古怪,只是整體來說,大家都以一境、二境、三境,一直到九境來定義實力等級。

  不同修士有些等級名稱雖然相似或者相同,代表的含義卻既然不同,好比蠻族煉血和妖族煉血,雖然同為煉血,兩者的實力等級卻差了一個大級別。

  蠻族、魔族煉血旨在喚醒先祖血脈,覺醒天賦神通,實力大概相當於半步法相或者初入法相;而妖族煉血卻是淨化血脈,提升血脈力量,以衝擊妖丹。

  卻說道路三千條條可通仙,妖族的煉血如果更進一步,或者該換道路,未嘗不可以走蠻族魔族的煉血道路,只是妖族走蠻族、魔族煉血道路,很容易迷失本性,走入妖獸的道路。

  山海世界強者為尊,世俗世界力量不顯,以神道為主,供奉神獸以求庇護。

  世俗界五國分立,南有佛國,北後蠻、萬妖國、西有魔國,而中土的國度最為富饒,名喚雲國,國主複姓百裡,供奉龍、鳳、麒麟、玄武、白虎五大神獸。

  修士界相對超然,卻需要謹守一些底線,比如,不得無故大肆屠戮無辜,否則修士界群起而攻之,但是超凡者之間的殺戮不在此列,又比如禁止以凡人生魂修練邪法惡器等等,大體上都是以保護凡人為主。

  凡人是世界的基礎,畢竟越是實力強大的聖靈,繁衍後代越是困難,反而是那些螻蟻般的凡人,一窩窩的小崽子多不勝數,位修士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心血血脈。

  中土世界大雲帝國奉行著兩套不同的規則,一為凡人規則,二為超凡規則,兩套規則並行不悖,甚至相輔相成頗為融洽。

  帝國有九州,州下有府,府下有郡、郡下有縣、縣下為鎮,每個鎮子都有許多村落組成,大雲帝國的教育已經普及到了鎮子一級,不僅僅是尋常學問,

便是一些超凡知識也能涉獵。  只是相比普通的百家學術,超凡知識更加珍貴,也更加難以接受,甚至傳授這些知識的老師都未必是超凡者,就算是超凡者也未必是名門出身,最大的可能是得到了一鱗半爪的半吊子,作用也僅限於啟蒙。

  大雲帝國東萊神州在帝國九州中位列前茅,因為遠離戰場,毗鄰東海,可通海外仙島,是故頗為繁華,人口眾多人文鼎盛,素來都是仙家頻繁光顧之地,東萊神州神仙傳說成千上萬,幾乎每個府郡都有仙師坐鎮。

  幼虎鎮是東萊神州東海府臨海郡下微瀾縣一個大鎮,鎮子有城牆學府駐軍,港口上船來車往頗為熱鬧,每年從這裡出海的人次近十萬之多,為幼虎鎮帶來了不菲的收益。

  幼虎鎮有學院三座,一為官府所建名喚有容學院,取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意,是培養書生官員的地方;二名猛虎學院,卻是一座培養戰士將軍的學院,是駐扎在臨海郡的震海將軍所建,真個臨海郡這樣的學院有七座之多。

  這第三座學院,與其說是學院,倒不如說是一座小小的私塾比較好,教書先生只有一位,地段頗為偏僻,佔據了鎮外一座偏僻的小山頭,靠著周圍兩個村子的小子們支應著開了起來。

  教書先生是一位長須飄飄的中年美男子,姓蘇名北,號天華,傳授知識頗為繁雜,興致來了什麽都教,天文地理、琴棋書畫、諸子百家、奇聞怪談,毫無規律可言。

  內容雖多,卻並不精深,很多時候甚至還傳授他們行商種地的本領,只是此人隨和,且有一手好字畫,頗能吸引一些文人墨客,再加上一手讓鄉下人驚為天人的戲法,倒是也成了幼虎鎮三大書院之一,雖然這個書院規模真的很小,教書先生只有一位,且隔三岔五還要自習。

  綠樹掩映下,一座方圓不過三五百米的書院中,陰陽頓挫的讀書聲響起,只是今天傳授的內容卻頗為古怪,名喚《山海經》,經文的內容更是荒誕不羈。

  “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狐分九級:一尾火狐、二尾血狐、三尾妖狐、四尾魔狐,五尾靈狐,六尾幻狐,七尾神狐,八尾地狐,九尾天狐。”

  “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禦凶。”

  “馬成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訆。”

  “鳳凰,其狀如雞,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