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朝大紈絝》第775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
這尼瑪掛上他們的名字去征稅,回頭下面的百姓不得把他們祖墳都刨了啊?!

頓時那些反對的文官們全都慫了,沒人敢接這茬兒。

禮部、刑部、戶部趁機又跳出來,一個說於禮此雖不合卻省民用也並非不可。

刑部則是說此法之下,亦可開啟民智、啟苦役人之思緒將來從良也多個出去。

戶部則是哭窮說國庫實在沒有太多銀子,要備著荒年不說。

九邊、豫南冀北及草原上築路修城,雖說多是苦役可也得吃飯不是。

國庫裡每天金山銀海的往外掏,哪裡還敢再擔下這新京師的營造?!

內庫這個時候跳出來了,負責的蕭敬說內庫可以擔下此事。

城牆如何處置則歸內庫所掌,否則這事兒辦不下來。

那些個文臣們沒了辦法,現在有了台階也就捏著鼻子下了。

福熙沒有問這些廣告能掙錢麽,掛在帝國京師的城牆上廣而告之。

如果這都不能吸引到人來的話,那才是奇怪了。

能掛上去的必然是產業力量雄厚無比的,看到這城牆上的告示天然就多信了幾分。

是以自然是生意興隆了。

“此亦是那位玉螭虎的主意罷?!”

福熙眯著眼睛,坐在輪椅上對著李福達低聲問道。

這輪椅亦是到了京師後的福利,軍械營造局專門打造給傷殘軍卒的用品。

盡管張小公爺沒有小瞧過古人的智慧,但這一會還是叫大匠們的手筆嚇住了。

甚至他都沒有提過輪胎的概念,然而大匠們自己從羊皮筏子那裡領悟到了減震輪胎的概念。

若是直接用皮子來做經不住磨損消耗,於是他們根據輪胎的大小用水壓機壓出了薄鐵皮。

內裡則是用上了皮子做內胎,充氣之後上下之間便因為胎壓而形成了減震。

這種輪胎甚至現在都被初步運用到了馬車上,一部分均輸司出產的高級馬車就有配備輪胎。

甚至為了應付胎壓不足的問題,他們還做了響鈴。

一旦胎壓不足,響鈴就會互相觸碰發出聲音來。

“大明……大明啊!”

福熙看著這一切不由得心生感慨,垂首輕歎:“已經不再是老僧所知的大明了。”

李福達默默抬首沒有說話,眼見城牆上黑甲軍卒“哢哢哢……”的在巡查。

一門門泛著古銅色金屬光澤的火炮,尤其是數門巨炮!

那數門巨炮看起來有兩人合抱粗細,黝黑的炮口對著城牆外的遠方。

“我等天時不再,便該隨潮而殆……”

梁嘉憫望著那一尊尊的巨炮,發出了長長的一歎。

轟隆隆的新京師大建設終於落下了帷幕,大量的苦役開始被遷往其他工地。

軍械營造局的大匠們開始接手接下來的工程,精雕細琢必然是他們更為精通。

弘治皇帝現在沒有再繼續管這皇宮大殿的事宜,因為大旱之下京師已經開始出現缺水了。

此時的他帶著一眾朝中重臣,在祭壇上默默拜下隻為求雨。

因為大旱涉及的,再也不是京師一地的問題了。

“臣奉使遄行,適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麥已枯,秋禾未種,挽舟者無完衣,荷鋤者有菜色……”

這是劉大夏歸來路上所見所聞,痛心疾首的他很快的將這份奏章遞交到了內閣。

京師尚有潮白河水系並水壩供水,如此依舊缺水。

可想而知其他區域面臨的是怎樣的旱情,而此時的生產力根本就無力應對這種旱情。

弘治皇帝並非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壓力,但這種壓力正在加大。

想到劉大夏奏章裡描述的情況,

弘治皇帝不由得心尖發顫。何以的大明如此淒苦?!好容易平息了外患,如今卻又生旱情!

“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

“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

念及祝文,弘治皇帝緩緩抬首再拜。

身後文武百官,接伏而拜之。

“政不節與?使民疾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弘治皇帝痛心疾首的念著,但很快的他發現不對了。

這似乎是有針對性的祝文,有人篡改了這些祝詞!

一瞬間,那種被愚弄的憤怒湧上他的心頭。

弘治皇帝不是笨蛋,他猜到了有人正在借此時行攻訐之實。

一時間他陰騭的目光直接掃過了下面的禮部、內閣諸人,卻見禮部內閣三大學士神色慌亂。

他們顯然也沒有想到,祝詞竟然會變成了這樣。

“不是他們乾的, 此事於他們而言全無好處!”

弘治皇帝的心頭閃過了這個念頭,很快的他掃過了群臣中低著頭的翰林院。

那些低著頭的翰林們,卻讓弘治皇帝心頭的怒火燒了起來。

翰林之名,本於揚子雲《長楊賦》。

所謂子墨客卿問於翰林主人,蓋謂文學之林,如“詞壇”、“文苑”雲爾。

古未有以此為官名者。其設為官署,則自唐始。

這是清代三半老人趙甌北在《陔余叢考》中,對於翰林所考。

而翰林院可不是簡單的存在,這些翰林們可是身負重任!

他們受皇帝宣召,負責顧問應對、擬寫詔製等,其職能類於後世秘書處。

翰林院創設於唐代中葉,及至大明則得到進一步發展。

尤其是在廢除丞相制度、建立內閣制度後,他們的影響力更大了。

一度是非翰林者,無以入閣。

也只有他們,能夠有機會並有權限去刪改詔書、祝文!

他們為何會這麽乾,弘治皇帝也很清楚。

翰林院自從被張小公爺鬧過幾次之後,其重要性開始被削弱。

這些翰林們自然是不甘心的,寒窗苦讀數十年一朝魚躍龍門了。

然而這龍門後卻並非是一片坦途,居然現在那些躍不上龍門者也配與自己競爭了。

如此惡氣,怎生能忍的下來?!

“隆隆隆……”弘治皇帝忍住了怒氣,將這篇祝文緩緩的讀完。

便聽得天上雷聲陣陣,似乎這篇祝文天地皆有所感。

“雨來了……雨來了!下雨了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