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官居一品》第898章 日本(中)
-

 ‘五峰旗出,四海服膺!’這句霸氣四溢的短句,已經隨著老船主王直,在嘉靖末年去世,而漸漸褪去了成sè,變成了紙張上泛黃的回憶。然而生活還要繼續,後人們或是沿著或是反抗他劃定的路線,不斷上演著新的歷史。

 王直晚年,指定了剛下海幾年的親子王澄,繼承自己‘台灣—*—朝鮮—山東’海域的勢力范圍。他也知道王澄資歷淺薄,根本無法壓服那些一輩子刀口ǎn血,隻強者為尊的手下大將。也許是因為年老念舊,也許是擔心,一旦沒有幾個老夥計,自己龐大的勢力更加無法控制。所以他沒有選擇最徹底的方式——斬草除根,而是把毛海峰發配到呂宋,讓葉碧川、王清溪駐守台灣,讓王澄在松浦津的五島列島大本營主事,以期盡快為他樹立權威。

 王直活著的時候,葉碧川、王清溪等人,都十分服從王澄的命令,甚至連王澄命他們回平戶島都不猶豫,這讓王氏父子大大松了口氣,認為已經順利完成了交班。也因為擔心兩人死後,他們留在台灣島的部眾會失去控制,王直沒有允許王澄對兩人動手,放他們回去了。

 嘉靖四十五年,王直去世,葉王二人立馬lù出了真面目,他們不再聽從王澄的調遣,並威逼利yòu各路中小頭目,號稱三十六路諸侯‘聚義台灣島’,公然聲稱王澄德不服眾,要求重新選出頭領,以最強者為尊。

 王澄聞訊大怒,宣布葉王二人為叛逆,命人逮捕其留在平戶島為質的家眷,才發現早已人去宅空,顯然對方是蓄謀已久的。

 戰爭的yīn雲籠罩東海,雙方都采取了打劫對方船隊的方式,以求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然而這樣一來,進出*的船隊大受威脅,損失十分慘重。與王家結盟的松浦家,受到北九州霸主龍造寺家的威脅,不得不對王澄施壓,要求他立即結束亂象,恢復航線的安全,否則只能退出*,把航線交給*人。

 迫於壓力,隆慶元年冬月,王澄派族弟王勝、大將謝和、方廷柱等人,率戰艦三百余艘,南下台灣,直攻葉碧川在基隆的老巢。葉王二人早有準備,也集合了二百余艘戰艦迎敵。王澄沒有戰鬥經驗,但戰鬥力強大的五峰艦隊聽他指揮;葉王所部的戰艦雖然從數量到質量,都無法與之相比,但他們的海戰經驗極為豐富。雙方jī戰數日,損耗都很大,葉王所部因為背靠基地,能源源不斷得到補給,最終擊退了史上未嘗一敗的五峰艦隊。王勝也在這次戰役中身亡,這對王澄是沉重的打擊。

 之後葉王聯軍士氣高漲,佔據了主動,基本將五峰艦隊*在*海內,王澄所受的內外壓力驟增,對他能力的質疑也甚囂塵上,不時有將領叛逃攜戰艦叛逃。第二年春天,謝和在一次破襲中不幸戰死,王澄的艦隊也已經損失了一半,他徹底喪失了獨自戰勝敵人的勇氣,不得已向遠在呂宋的毛海峰求援。

 這時候的毛海峰,已經今非昔比了,他靠著‘中國—呂宋—美洲’航線,幾年就積攢下巨額的財富,靠著與大明官方和南洋公司的良好關系,又可以武動乾坤源源不斷購買新式的戰艦,短短數年功夫,便已經鳥槍換炮,成為一支強大的海上勢力。

 飲水思源,毛海峰還是很感jī義父的,對於王直臨終前,要求他看顧王澄的遺訓也從未敢忘,在得到沈默的首肯之後,便率領艦隊北上,與王澄合兵一處,一戰破了葉王聯軍。然而葉王二人畢竟是宿將了,見事不好,便率眾遠遁,只等毛海峰走了再回軍一擊。

 面對這種局面,心思稍微細膩的人,便很可能進退兩難,但毛海峰這樣粗豪的漢子,最適合處理這種狀況,他直截了當對王澄說,*太危險了,你守不住,我也不能回回都來救你。不如咱倆換換,你去我那,我到你這兒。

 王澄當時就石化了,這真是前門拒狼、後門進虎,但形勢比人強,他能說什麽呢?不答應?毛海峰拍屁股走人,葉王聯軍轉眼就能殺回來。好在呂宋的日子也真不錯,沒看毛海峰去了幾年就發了麽?就為圖個安穩,王澄也只能收起滿心的不甘,乖乖收拾東西率眾南下……海上討生活的人,都是信服強者的,王澄這樣窩囊,他們自然不會再追隨,最後他隻帶走了一半,那些精乾強力的,都留下來從了毛海峰。

 王清溪和葉碧川見狀,除了暗罵他幾句趁機摘桃子之外,也沒了咒念,乖乖遣使求和,毛海峰也不想自相殘殺,於是接受了停戰,並於這一年的秋天,在上海舉行三方會盟,為王澄和葉王二人說和。開戰後的一年多,雙方都嘗到了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下自相殘殺的害處。於是重新締結了盟約,繼續團結五峰旗下,並決定三家輪流坐莊,盟主五年一輪,毛海峰被推舉為首任盟主。

 梳理好內亂之後,毛海峰集中精力在*站穩腳跟。這本不是什麽太困難的事,因為一來,*人素以強者為尊,之前王澄站不住腳,就是因為不夠強。二來,他是王直的養子,又是王直一直以來的心腹大將,與松浦家十分熟悉,按說對方也該樂得接受他這個強人,來保護對外貿易的航線。

 然而困難確實存在——松浦家的新宗主,九州島三大強藩之一的龍造寺家,並不歡迎他。龍造寺家的家主是有著傳奇經歷的龍造寺隆信,他是龍造寺家旁支出身,十六歲時,父親和祖父便因為謀反守護大名少貳冬尚被誅殺,他與曾祖父逃到築後國,在蒲池氏和大內義隆的支持下,最終再興龍造寺氏,擊敗少貳冬尚,逼其自殺,取而代之,成為肥前的守護大名,並通過東征西討,不斷擴張,成為與大友家、千葉家,鼎立九州的三大強藩之一,佔據北肥前的松浦家,也不得不俯首稱臣。

 特殊的經歷造就了龍造寺隆信冷酷殘忍、卑劣狡猾、野心勃勃的xìng格。為了實現統一九州的夢想,龍造寺早就想吞並松浦家,佔據平戶城,只是顧慮著有強大的五峰艦隊,才不敢對松浦家動手。所以他才會聯絡九州島的大名,一起對松浦家施壓,讓他們將明朝人趕出*去。

 松浦家的家主松浦隆信,已經當了幾十年的大名,豈能看不出這裡面的道道?他向毛海峰坦承了自己的困境,並無奈的表示,因為對方外國人的身份,自己就是有心庇護,也不敢做得太過。

 聽了松浦隆信的苦衷,毛海峰哈哈大笑起來,說你盡管放心,龍造寺很快就會態度大變!

 果不其然,飛速崛起且吃相難看的龍造寺家,終於引起了九州島霸主大友家的高度重視。隆慶三年,大友家主宗麟,親率六萬大軍在高良山布陣,而聽從龍造寺指揮的軍隊,只有五千人。大軍壓境,原已屈服龍造寺家的肥前國人眾紛紛離反。無奈之下,龍造寺只能重金賄賂毛利元就,攻擊大友家的領地豐前國,這才得以議和罷兵。

 經此一事,龍造寺的注意力,全被大有家吸引過去,對毛海峰的態度也大為改變,因為他意識到,必須有專注商業的松浦家和明國海商支持,自己才能獲得更多的金錢,比其他諸侯更快更多的獲得物資支援,尤其是先進的火槍火炮,這在征戰不休的戰國時代,絕對是讓人眼紅的一大優勢。

 於是他將自己的次女嫁給松浦隆信的嫡孫,與其結成穩固的同盟,又和毛海峰結拜為兄弟,相約共同富貴。毛海峰不指望這種便宜兄弟,但就算為了更方便的販賣軍火,他也沒必要拒絕這種要求。

 隆慶四年,大友軍再次出兵六萬,攻擊龍造寺家。龍造寺軍經過緊張備戰,已經可以武動乾坤湊出兩萬人。雖然人數上還是處於劣勢,但裝備上要優於對手。最終,龍造寺隆信發動突襲,擊敗了大友軍。戰後龍造寺隆信主動求和,之後龍造寺家名義上服從於大友家,但實際上已經奠定了九州三足鼎立的格局。

 大友家在戰爭中意識到了龍造寺家的武器先進,便也派人找到毛海峰,重金高價購買軍火。毛海峰自然不會去考慮他便宜兄弟的感受武動乾坤 聖王 造神 聖王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少 大周皇族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少 大周皇族 武動乾坤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少 大周皇族 造神 將夜 殺神 神印王座 求魔 傲世九重天 最強棄少 大周皇族,不管顧客是誰,只要有錢,各種型號的槍炮敞開供應。

 這樣一來,千葉家也坐不住了,只能打開錢袋子,加入了軍備競賽。毛海峰的大名,也隨著三家的豪購傳遍了各大諸侯。這個年代的*,物資匱乏卻正處於金銀礦大開采的年代,真正是窮得只剩錢了。毛海峰販運的貨物,無論是火槍、刀劍、盔甲、還是生絲、棉布、茶葉,都被預定到數年之後,貨款卻在下單的那一刻就全額繳付,讓毛同學的帳房們,數錢數到手抽筋。他的收入竟然比在呂宋的時候,還要高出數倍,可見再好的生意,你也得有那個能力去做才行。

 為了應付長期以來訂單過剩,毛海峰向國內的三大船廠,訂購了最新式的戰艦和武裝商船,大肆在*國內、大明沿海,以及眾多海上勢力中招募人手,拚命的擴張自己的實力。

 解決運力不足,只是一個托詞而已,他真正的目的,直到八年後的萬歷六年,才為世人所知——一切都為了那個戰國時代,魔神一樣的男人!

 *戰國時代,號稱豪雄輩出,但真正的豪雄只有一個,那就是後來被稱為‘第六天魔王’的織田信長。跟他比起來,龍造寺隆信不過是頭無能的狗熊,根本不配做信長的敵人。

 這個織田家的長子,自幼荒誕不經,酷愛冒險,和接觸新鮮事物,成年後卻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果決勇毅,狡詐狠辣。當然在嘉靖三十八年之前,哪怕他統一了整個尾張國,在‘豪雄輩出’的戰國時代,也並不顯眼。然而次年發生的一件事,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從此再也沒有離開戰國歷史的中心舞台——當時,國力如日中天,人稱‘東海道第一弓取’的大名今川義元,率領兩萬五千,號稱四萬大軍上洛覲見將軍。

 上洛,就是‘赴京都’的意思,是‘去京城’比較正式的說法;但並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武動乾坤使用的,而是用於形容實力最強的地方藩首集結大軍開往京都表明地位的過程。由於上洛之路必經尾張,信長不願臣服,決定興兵對抗,但總兵力不過五六千人,而且為了應付北面的齋藤義龍,他可以武動乾坤拿出攔截今川軍的兵力只有三四千。

 然而信長在初戰失利,面臨織田家危機的情況下保持了靜寂,他在仔細觀察了今川軍的陣型後,深夜舞起了《幸若舞.敦盛》後,然後親自披掛上陣,率領全部四千人的兵力出擊,強襲今川軍的本陣。由於剛下過一場暴雨,今川軍士兵還沒有回過神來,以至於在織田軍偷襲時好半天才大喊:‘敵人來襲!’結果總大將今川義元當場死在陣中,消息傳開,今川軍崩潰而逃,織田信長取得了他眾多以少勝多戰例中的一個,後來被稱為桶狹間之戰。

 桶狹間之戰後,今川家勢力日漸衰退。信長與年幼時的好友德川家康締結同盟,心無旁騖的完成了艱難但至關重要的‘美濃攻略’,終於在隆慶元年,將美濃國納入版圖。成為統治尾張美濃兩國的大名時,信長時年三十三歲。

 傳言中‘取得美濃者可取得天下’。信長取得美濃後,采用中國周朝立於岐山後,打倒殷朝統一天下的典故,將美濃國舊主齋藤氏的據點井之口改名為岐阜。此時開始使用‘天下布武’印,並正式以統一天下為目標!

 在經過一系列合縱之後, 隆慶三年,信長以天下布武的大義名分,擁立足利義昭為第十五代將軍並開始‘上洛’,並迅速擊敗對抗者,取得上洛成功。之後執中央政治牛耳的三好松永政權,面臨信長電擊般迅速的上洛僅半個月就垮台,三好三人眾逃往伊賀。擁立足利義昭為第十五代將軍的信長所建立的織田政權誕生。

 隆慶四年元月,織田信長訂立了稱為‘殿中禦掟九條’的條書,規定將軍不得幹什麽,實際是削弱足利義昭的權力,使其完全成為自己的傀儡。足利義昭當然很不滿意,雖然迫於壓力,簽署了條書,並昭告天下,但他回頭便秘密聯合各地大名抵抗‘信長這個公敵’。

 率先響應足利義昭號召的是越前的朝倉義景,然後淺井長政背叛了織田信長,投向了老盟友朝倉。雖然織田信長聯合德川家康,擊敗了朝倉、淺井聯軍,取得了姊川會戰的勝利,但他的困境卻越來越嚴重——本願寺和延歷寺先後和他對立,伊勢爆發長島一向一揆,甲斐的武田,越後的上杉也響應足利義昭的號召,與織田信長為敵;西國的毛利從水上援助本願寺,加上並未傷筋動骨的淺井,朝倉和三好家,著名的‘信長包圍網’形成了。

 分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