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官居一品》第831章 新的開始(中)
第八三一章新的開始

於是, 隆慶二年戊辰科的殿試策問‘外攘內安之道。凡四百二十字, 開宗明義曰:‘君天下[ 遮天 ]者, 興化致理, 政固多端。然務本重農, 治兵修備, 乃其大者, 即君主當以重農興兵為急務。隨後連提三個問題, 即如何使人民歸本務農?如何行屯鹽之法?如何抵禦異族侵擾?通過這三個問題, 也能看出隆慶皇帝的水平, 並不是他自己想象的那麽菜, 還是可以切中時弊的。

然而對於呈上的卷子, 隆慶都不能滿意, 認為其文必稱古、太過空泛, 像極了那些隻知高談闊論的清流之言, 十分不喜。這跟皇帝在潛邸時, 曾受教於高、沈、張三位務實派名下有關, 雖然稟xìng難移, 但耳濡目染之下, 還是喜歡實務、多於清談。

於是他命人將其余的卷子取來, 以百年不遇的毅力, 一份份的閱讀起來, 終於在快到中午時, 看到一份十分可心的。見其文言:‘臣聞帝王之涖天下[ 遮天 ]也, 必安攘並舉, 而後可成天下[ 遮天 ]之至治;必明斷並行, 而後可收天下[ 遮天 ]之實功。皇帝甚喜, 便繼續看下, 但見其文洋洋灑灑, 共四千余字, 對皇帝所提的三個問題, 都作了嚴密、詳盡的回答。

他針對當時許多人離開土地, ‘遊惰者多, 歸農者鮮的現象, 提出一家之言:‘欲驅天下[ 遮天 ]之民皆力於本, 其道無他, 唯貴谷粟、履畝而正界矣。也就是要提高糧食價格、並對天下[ 遮天 ]的土地進行清丈, 抑製了豪強地主的侵並。

對於如何施行屯鹽之法, 他謂曰:‘屯鹽之法, 所以寢不如古者, 蓋祖宗朝邊備振舉, 虜不敢入, 開墾塞下, 輸納鹽糧, 當時不藉內帑, 而公sī饒富。今諸邊歲歲苦虜, 塞下既無可耕之田, 而鹽商又無可糴之粟。當事者乃議發帑銀、開余鹽以佐之, 於是屯政迄不可覆, 而鹽引滋滯矣。夫京師天下[ 遮天 ]根本, 內帑國計所關, 以天下[ 遮天 ]供京師其勢順, 以內帑供四方其勢逆, 此複屯鹽之利, 誠為永久之圖也。於是提出四條建議曰:‘一嚴徵賦之期, 二核扣存之數, 三重侵冒之爵, 四複屯鹽之舊。

對於如何抵禦異族侵擾, 他提出‘重將帥、‘先決戰、‘先理財三條對策, 也就是在軍事上選用合適將領, 在財政上做好物資準備, 一切方略都應以打贏一場決戰為前提……雖然細節上稍顯空泛, 但作為一個毫無經驗書生來說, 能有這樣正確的戰略思想, 已經十分難得了。

但最受隆慶看重的, 還是其第二條, 對屯鹽之法的應對, 顯然是經過了多年的潛心研究, 提出的看法中肯, 建議可行, 實在是殊為難得。

於是隆慶欽點該卷為一甲第一名, 並將其示之於眾, 令諸閱卷官以此為鑒, 擇其言之有物者拔之。

看到這篇文章, 閱卷官終於明白, 皇帝這是一朝翻身得解放, 想要走改革路線, 以證明自己答應徐閣老辭職是正確的。有徐階的前車之鑒, 此時也沒人願意跟皇帝對著乾。於是按照隆慶的意思, 把原先的名次推翻, 重新排定了三甲座次。

一切忙完, 已經是翌日凌晨了, 皇帝用印之後, 謄錄官趕緊將傳臚的皇榜填完, 待一切準備停當, 新科進士們已經齊聚東安門, 等待入宮傳臚了。

卯時整, 伴著肅穆的景陽鍾響, 紫禁城午門的三扇正門、兩扇東西對開的掖門, 同時緩緩開啟。兩隊身披金甲、威武雄壯的大漢將軍, 邁著整齊的步伐從除中門外的四個門洞相對而出, 立在漢白欲鋪成的五條大道旁。

此時的宮門外, 已經整齊的站滿了四百03位身穿深藍sè羅袍的新科進士, 以及他們身前的滿朝公卿大臣……新科進士覲見皇帝, 是歷朝歷代都十分看重的大事。因為自此以後, 這些人就將擔當起國家的重任, 為官為宦, 或造福一方, 名垂青史, 或建功立業, 彪炳萬代, 眾所周知。而這次又是隆慶新朝的第一次掄才大典, 比過去任何幾十年都更為重視, 安排的也更為隆重。

所有的本朝重臣也全都奉命前來與聞觀禮。北京城三大國公, 英國公、成國公親至, 定國公不良於行, 也由世子徐文璧代表。內閣四學士也悉數到場……就連剛從南方送葬回來的次輔沈江南也被重新露面, 站在了公卿之後, 百官之前的左邊位置上。

待到卯時三刻, 城門樓上又是一聲鍾響, 便有太監扯著公鴨嗓子道:"吉時到, 百官率貢生覲見!”

於是公卿百官便率領著新科進士, 步入了紫禁城中, 過皇極門後, 便見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 霞光照耀在皇極殿的明黃sè琉璃瓦上, 折射出萬道金芒, 將層層丹陛上林立著的, 手持金瓜、寶頂、旗幡的金甲衛士, 烘托的如天兵天將, 把至高無上的皇權烘托到極致!

隨著擔任傳臚官的內閣首輔李春芳, 接過鴻臚寺卿奉上的皇榜, 滿朝官員並新科進士, 便齊刷刷的跪下。李春芳深吸口氣, 展開手中的黃冊, 便朗聲道:"諸位貢生聽宣……”新科進士們便提足了精神, 忐忑不安的望向他手中的金冊。只聽他的聲音在殿前廣場上響起道:"……皇恩浩蕩、開科取士, 為國掄才, 出身莫問。今隆慶二年戊辰科殿試結束, 由陛下策試天下[ 遮天 ]貢士, 欽賜一甲進士及第三名, 二甲進士出身七十七名, 三甲同進士出身三百二十三名, 如下……”

到這裡, 李春芳有意頓一頓, 欣賞一下鴉雀無聲的場景, 這才一字一頓道:"殿試一甲第一名……浙江紹興羅萬化!”

兩邊的大漢將軍便接力似的喊道:"一甲第一名, 貢生羅萬化覲見……”一時間, 整個皇極殿前, 都回蕩著同一句話。

羅萬化跪在那裡, 整個人完全懵了, 大腦一片空白, 就那麽傻傻愣在當場。最後如木偶一般跟著鴻臚寺的官員往金殿上走去, 經過沈默身邊時, 他看到老師在朝自己微笑, 這才恢復了些神智, 跟著進殿讚拜謝恩。

李春芳的聲音接著響起, 官員們也開始對號入座:

"一甲第二名, 福建泉州黃鳳翔!”便見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上朝。

"一甲第三名, 浙江金華趙志皋!”這是個年紀稍長, 氣度沉穩的進士。

以上三位, 便是隆慶二年的狀元榜眼探花, 全都出自蘇州府學。

"二甲第一名, 四川南充李長春!”這個跟蘇州府學沒關系, 而是當今大學士陳以勤的學生。

"二甲第二名, 山西山yīn王家屏!”這也是在蘇州府學就讀的, 不過卻是山西幫的新銳。

"二甲第三名, 福建大田田一俊!”這是會元, 這下跌到第六, 臉上表情不大自然, 也是出自蘇州府學。

"二甲第四名, 福建晉江李逢陽!”這位跟蘇州府學沒關系。

"二甲第五名, 南直蘇州王紹周!”這位, 也不可能去別處念書, 而且他還是壬戌科榜眼王錫爵的族弟。

"二甲第六名, 福建漳州張孟觀!”福建確實厲害, 前九名裡佔了四個, 其強勢超過了傳統的文教大省……這位也是出自蘇州府學。

"二甲第七名, 四川南充陳於陛。”這是陳以勤的兒子。

"二甲第八名, 山東萊州胡來貢!”殷士瞻的學生。

"二甲第九名, 南直蘇州王鼎爵!”王錫爵的親弟, 太倉王氏威武!

"二甲第十名, 浙江杭州金學曾!”蘇州府學……

以下二甲還有江西南昌張位、山東兗州於慎行、浙江紹興朱賡等六十七人, 其中出自蘇州府學三十九人。

然後是三甲的三百二十三人, 令人意外的是, 會試時五經魁之一的沈一貫, 竟跌落到了三甲五十六位, 僅得了個同進士出身, 這不由讓沈默歡喜之余, 多了絲遺憾。

最終, 四百03位新科進士宣讀完畢, 綜合分析下來, 各省份取士多寡, 依次是南直隸、浙江、福建、山西、北直隸、湖廣、山東、四川、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陝西、雲南、貴州……其中前四名省份錄取人數相加, 大於其余十一省的總和。而在二甲以上的名次中, 南直、福建和浙江三省, 更是囊括了八成。

這是因為分區取士管的是解額, 也就是各省舉子人數, 而在進士考試中並不分榜, 所以各省在經濟文教方面的差距, 就在這張榜單裡體現出來……無論是人數還是名次, 東南三省都呈壓倒xìng優勢。

其中最強勢的, 依然是南直隸……這個薈萃了蘇州、南京、揚州、徽州等文教勝地的最發達省份, 也只有浙江可以相提並論, 江南的文化昌盛, 確實不是虛傳。

其中進步最大的是福建, 不僅在錄取人數上殺入三甲, 還在取中名次上完爆了江浙, 這主要是因為福建歷來重視文教, 又是開海貿易中受益最大、也是思想最開放的省份, 他們以提供巨額讚助的形式, 將優秀子弟全都送到蘇州府學深造, 並在各方面都不吝投入, 自然迎來了累累碩果……在可預見的將來, 他們將會對江浙的霸主地位, 形成強有力的挑戰。

山西的進步也很明顯, 大有迎頭趕上的意思, 這次有三十四人中式, 雖然高段位的名次還有所欠缺, 但對於經商風氣濃重, 讀書子弟偏少的山西來說, 這已經是能做到的最好了。更何況他們也有王家屏等四人進入二甲, 也不能說太少。

錄取名額有限, 有進步的自然就有退步的, 國初的第一教育大省, 二百年來從未跌落三甲開外的江西, 一下子滑落到了第九。這是因為一來, 該省的經濟已經落後於上述省份, 這使其教育投入遠遠無法與江浙閩晉相比, 讀書的苗子自然就少;但最嚴重的影響, 還是來自於嚴黨倒台, 大批的江西官員受到牽連, 耽誤了一代官宦子弟的進學。而且說白了, 這看起來很公正的科舉取士背後, 依然受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影響。朝中沒了給你說話的, 還有人想要打壓控制你, 自然別想有好成績。

不過即使如此, 江西還是在高段位上表現出sè, 張位等八人榮列二甲, 顯示其深厚的底蘊。相信過不了多久, 江西就會回到其應有的名次上。

至於雲南、廣西、貴州三個省, 加起來才有四個進士中式, 這種極度懸殊的差距, 也是這三個省缺少漢人, 朝廷統治不牢, 隻將其當做發配充軍之地, 科教極度落後的惡果……最終品嘗這杯苦酒的, 還是朝廷, 而不是那些閱卷取士的官員。

還有不得不提的, 在全國一百五十九個府中, 蘇州已經成為逆天[ 仙逆 ]的存在, 其單府三十五人的錄取成績, 要比排第四的山西全省還多一個。若是算上出自蘇州府學的, 則一共是九十七人, 不僅囊括三鼎甲, 還佔據了二甲人數的七成, 除了驚歎之外, 你還能說什麽呢?

排在蘇州之後的是紹興, 雖然不複丙辰科的盛世, 但狀元又一次花落會稽, 二甲之中也有十一人, 也沒有什麽不滿意的了。

分割

求月票啊, 竟然落到歷史第三, 真是哭死我了。要知道, 為了這幾章, 我光在知網就下了幾十本參考書, 看得我頭暈眼花, 惡心想吐, 各位施主, 借幾張月票嘛, 起碼回到歷史第二吧……

字數夠了, 附個小百科:

在真實歷史上, 戊辰科進士完爆有科舉以來的任何一科。戊辰一榜, 有趙少師志皋)、張少師位)、沈少師一貫)、朱少保賡)、陳宮保於陛)、王宗伯東閣家屏)、於宗伯東閣慎行), 先後宰相七人, 真是極盛。又有尚書十八人, shì郎、中丞、三品京堂五十二人。而七相中五人一品, 二人贈一品;尚書中四人一品, 二人贈一品, 凡擊欲者十三人, 此製科以來, 未有之盛也。

排第二的, 要算是嘉靖壬戌七欲了, 為少師申時行、李汶, 少傅余有丁、王錫爵、蕭大享, 少保楊俊民, 太子太保蹇達, 亦可媲美。

至於張居正和高拱的那科, 也算是很強了, 都有一大片牛人。而沈默的丙辰科, 歷史其實是弱爆了的, 原因無它, 高段位選手普遍短命……為了給小沈增加點助力, 我把別的科的幾位挪了過來, 就算蝴蝶效應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