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一章西北望上)
自從十五世紀火繩槍出現後, 數千年來的冷兵器時代, 便漸漸走向末路。在見識到這種兵器的威力和優越性後, 全世界很多文明國家, 包括中國和日本, 都在不斷的改進它的缺陷, 並大批裝備部隊。到了十六世紀中葉, 也就是最近幾十年內, 歐洲軍隊已經大規模列裝火繩槍, 包括步兵和騎兵部隊。
這個時候歐洲主要軍隊裡已經是火繩槍步兵為主, 長矛兵已經成為主要掩護火繩槍兵的一種存在。中世紀華麗盔甲騎士衝鋒和英格蘭長弓手橫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反了。西班牙和佛朗機殖民者, 更是仗著火槍大炮, 以區區千百人的武裝, 便可以佔領一個國家, 擊潰數萬蒙昧土著, 這毫無疑問的證明, 傳統冷兵器向熱兵器過度, 可謂是歷史的必然。
二世為人的沈默, 自然不懷疑這一點。然而他十分困惑的是, 為何熱兵器使用率在五成以上的明軍, 會慘敗於使用弓箭長矛的後金騎兵手中呢?
直到逐漸的了解大明的軍備, 又與同時代西方的火器相比較後, 沈默才漸漸明白, 這條規律本身並沒有錯, 錯的是大明本身……由冷兵器向熱兵器的過度, 不只是戰爭武器本身的進化, 更離不開科學和工業的發展。毫無疑問, 沒有物理學的支持, 沒有精確到毫米的標準化生產, 根本製造不出一支合格的槍械, 自然也無法在戰場上大展神威了。
這在南洋公司光複馬尼拉一戰中, 體現的尤為明顯。當時, 數百訓練有素的大明兵丁, 在小野水王的帶領下, 以絕對的人數優勢衝擊西班牙的總督府。卻被對方幾十條槍死死擋住。通過戰後的報告發現, 在攻破碉堡以前, 雙方的死傷比是一比三十, 這種恐怖的火槍殺傷力, 是大明神機營也無法造成的。
究其原因, 除了西班牙人訓練有素, 射術高超外, 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們所用的火繩槍, 質量遠勝於大明的槍械!
後來, 沈默將繳獲的槍械, 撥了一半送到新成立的兵工總廠, 讓那些眼高於頂的工匠自己試用比較。一個月後, 沈默再次出現在兵工總廠時, 他們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 毫無疑問, 比起大明自己生產的鳥銃來, 這些火繩槍不會炸膛, 不至於出現大明士兵開槍時戰戰兢兢, 把頭使勁偏向一邊, 唯恐把自己半邊臉炸糊了的情形;而且槍管也沒有前粗後細、內壁更沒有坑坑窪窪, 射出去的彈丸自然精度大增, 自然可以贏得射手的信賴, 然後才談得上勤加練習, 提高射術了。
當沈默告訴他們, 這些槍械, 並不是什麽西班牙王室近衛專用, 而是遠離本土幾萬裡的海外藩屬所持之兵器, 那些工匠終於放下了泱泱天朝的架子, 不再拒絕改變生產工藝了。於是沈默派出從歐洲重金挖來的專家和技師, 從槍械的物理學原理, 到標準化生產的必要性, 給他們從頭講起。
一切創意必須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像之前兵仗局為了顯示奇思妙想, 憑空搗鼓出的那些五花八門的火器, 作為民間耍把式可以, 但要想在戰場上成為士兵的武器, 純粹是草菅人命!
落後就要挨打!比落後更可怕的是, 明明落後了還不承認!沈默要求兵工總廠必須摒棄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 踏踏實實跟歐洲的專家學好基礎, 從仿製開始, 造出真正合格的槍械。
而且他還廢除了原先一個工匠製作整條槍的歷史, 引入了分工協作和流水化生產, 並制定了標準化表, 哪個環節出問題, 負責哪個環節的人就要受到懲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為了使生產出的部件達標, 沈默還費盡心思的幫他們尋找更好的生產工具。令他喜出望外的是, 在工商業大發展的刺激下, 東南已經有了用畜力和水力帶動的車床、銑床和磨床……這是歐洲也沒有的先進工具。雖然遠遠不能與蒸汽時代的機床相比, 但通過銑削、摩削的部件, 顯然比手工打磨的又快又好, 無疑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合格率。
中國人本身就是聰明無比, 只要師傅領進門, 很快就可以超越老師傅……大明的工匠畢竟有天朝上國的驕傲, 豈能容忍被西夷人處處壓一頭?挖空心思也要造出, 比歐洲人更好的槍來。雖然因為基礎科學薄弱, 一時也不可能在結構上有什麽革命性創新, 但不妨礙他們從別處想辦法。只要能提高射速和精確度, 管它是用什麽法子了。
很快他們便發現, 最容易改進的地方, 就是繁瑣的裝填過程了。先看歐洲火繩槍兵每開一槍的步驟來說。首先, 每個士兵的腰間都有一條彈藥袋, 上面掛著一排銅製的小金屬瓶, 每一個小瓶裡面正好裝了一回射擊時用的火藥, 這樣可以避免戰場緊張, 用錯藥量。另外還有個皮袋子, 裝著鉛製的彈丸, 以及一個尖嘴的鐵皮盒, 裡面裝著發射藥。
預備射擊時, 先將火槍槍口朝上立起來, 用鐵皮盒向引藥倉中, 注入用於一回射擊的火藥, 合上引藥鍋蓋。然後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 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 再將彈丸送進去。用槍通條槍膛, 搗實彈丸和發射藥, 聽到‘哢哢的聲響就知道彈丸被固定住了。
這時, 再把點燃的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 由於此時引藥鍋蓋是關上的, 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便可以在瞄準後扣動扳機, 火繩落下的同時, 引藥鍋蓋打開, 引藥點燃發射藥, 彈丸發射……
顯然, 如果能把彈丸、火藥、發射藥集成在一起, 便可大大簡化步驟。而這對大明的工匠來說, 並不是什麽難事, 因為在發明‘連子銃時, 他們就用紙筒裝過火藥, 所以很自然的便想到了這上面。很快, 工匠們就研製出了紙筒彈藥……具體的製法是, 先用標準細銅管作為卷彈殼的芯子, 然後抽出銅管, 在彈殼中裝入定量火藥, 壓好彈丸, 兩段卷撚封口, 並把彈丸和火藥之間, 用線扎緊。這樣, 分別加入彈丸和火藥的動作, 便被合二為一, 而且因為已經事先定裝, 所以用槍通條可以一次就把彈丸送到位, 耗時自然大減。
對於這個創意, 那位沈默派人從伊比利亞半島綁架來, 又給予王公般待遇, 早就樂不思蜀了的原皇家首席軍械師、現兵工總廠總監腓力科斯, 是予以嗤之以鼻的, 因為早在十幾年前, 歐洲就有人使用紙或亞麻布彈殼了, 但是很快就被棄用。因為包裹火藥的彈殼難以充分燃燒, 會堵塞槍膛, 影響下次裝填。更嚴重的是, 前端的彈丸包裹在紙殼中, 很容易造成卡殼, 這些問題無法解決, 這種美好的設想就無法變為現實。
但這難不倒有七百年製作煙花爆竹經驗的大明工匠, 他們早就知道, 硝石和綠礬乾餾後的氣體溶於水後, 把宣紙放入其中, 便可到一種瞬間燃燒, 不留灰燼的‘火紙, 在製作高級煙花時經常采用, 可以製造華麗而驚人的效果。隆慶元年為皇帝製作鼇山燈時, 他們還生產過一批, 便拿來試用, 效果果然極佳。
紙殼燃燒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但還有個卡殼的問題, 工匠們實驗了很多種方法, 最後用豬油牛油塗在單筒外, 便也克服了這個難題, 而且因為有了油脂潤滑, 彈藥入膛也明顯順暢多了。演示之後, 那位驕傲的腓力總監, 在欣喜若狂之余, 向一年前還是他眼裡‘門外漢的中國工匠, 連連致歉, 表示再也不會小瞧中國人的智慧了。
大受鼓舞的工匠們再接再厲, 又將紙筒彈藥進一步改進, 將發射藥用火紙包好, 粘在彈殼尾部。這樣預備發射時, 只需要一下, 就可以把彈丸、火藥、發射藥全拿在手中, 然後將彈殼尾部插在發火池……也就是火繩槍的引藥鍋上, 輕輕一掰, 就可以使發火藥和彈殼分離, 然後將彈殼用通條送入槍管中, 便可以擊發了。
燧發槍的射速, 本身就比火繩槍提高了一倍;使用這種紙殼子彈的燧發槍兵, 更是可以達到每分鍾三到四發射速, 這使他們能夠打出足夠密集的彈雨, 即使面對騎兵的衝鋒也不再是軟弱無力的了。少數精英射手, 甚至可以打出五發的成績, 這讓見慣了火繩槍的龜速的沈默頓時驚為天人, 立刻將那幾名士兵提升為射擊教官, 享受千總待遇……如果沈默軍事知識豐富一點的話, 他就會知道, 後來同樣采用燧發槍、紙殼彈的普魯士士兵, 合格標準就是每分鍾五發。
~~~~~~~~~~~~~~~~~~~~~~~~~~~~~~~~~~~~~~~~~~~~~~~
"這種隆慶式步槍, 是將燧石夾在彈簧擊錘上, 扣動扳機時, 彈簧突然松開擊錘, 撞擊火藥池上的金屬蓋片, 撞擊的同時打開火藥池上的蓋片, 並產生火花, 點燃火藥池中的引火藥, 從而將彈丸射出。”吳兌操起一把步槍, 帶著眾位將領來到戶外, 熟練的操演起來道:"顯然, 這要比鳥銃可靠得多。除了射速快之外, 它最重要的優點, 是平均一百次點火, 可以有八十五成功!”
這話又引來了一片倒吸氣的聲音, 因為阻礙鳥銃威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便是火繩點火點火有效率只有五成, 也就是說, 十次有五次扣動扳機打不著火。如果能提升到八五成, 無疑就是將火力憑空提高了三五成啊!
而且, 就算一槍沒有打著火, 對於這種隆慶式步槍來說, 只要重新拉開擊錘, 便可再次射擊, 幾乎沒有延誤。
"除此之外, ”吳兌繼續介紹道:"源自中堂大人的創意, 這款槍上有輔助射擊的望山, 準星, 比原先憑感覺瞎開槍, 命中率自然大增……這是泰西也沒有的。”
聽了吳兌的介紹, 武將們各個心癢無比, 恨不得立刻拿過來打兩槍, 看看是不是這麽神。但當著兵部大佬的面, 誰也不敢造次, 只能在那裡抓耳撓腮, 咳嗽連連。
看了他們的樣子, 沈默忍俊不禁, 笑道:"給他們試試吧。”
於是百步之外的樹杈上, 吊起了一個酒壇子。而那杆槍也交到了戚繼光的手裡……作為曾經的神機營掌門, 試槍的任務自然當仁不讓了。
看到戚繼光端起‘隆慶式瞄準, 沈默不禁暗捏一把汗。當年在龍山衛時, 他可是見過戚家軍三箭退敵的驚天表現, 如果說誰最有資格評價槍與弓箭的優劣, 自然非他莫屬。
戚繼光屏息凝神, 按照吳兌所教的三點一線, 穩穩瞄準了那酒壇, 然後穩穩扣動了扳機。長槍在他手中像生了根一樣, 絲毫不受後座力影響, 穩穩的射出彈丸, 啪地一聲, 便將那酒壇擊得粉碎。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渾然不像初次摸槍之人, 引來一片叫好聲。
戚繼光也很滿意, 愛不釋手的摸索著光滑的槍背, 問吳兌道:"還能再遠一些嗎?”
吳兌搖頭道:"這種槍只能打一百步, 再遠了, 就沒法保證命中了。”一百步就是一百五十米, 能夠的百步穿楊的弓箭手, 都被冠以‘神射的名頭, 而普通燧發槍兵, 稍加訓練就可以做到這點, 其意義之重大, 不言而喻。
事實上, 一名弓箭手要訓練兩到三年才能合格, 而對於火槍手, 只需要二十天左右即可形成戰力, 這也是為何各國會用後者淘汰前者的原因, 成本懸殊太大了。而大明邊軍在嘉靖末年開始列裝鳥銃後, 效果也立竿見影, 雖然仍不能阻止蒙古人的入侵, 但每次都能使他們損失慘重……試想一下, 如果大明的士兵, 各個都和蒙古人的神射手一個檔次, 那麽蒙明之間的戰爭, 還有多大的懸念?
就在眾位將軍陷入意淫時, 戚繼光卻擰著眉頭道:"那日所見, 神機營的射程可遠不止百步。”
"哦, 那是一種特製的槍。”吳兌說著招招手, 便有士兵跑步過來, 奉上一杆樣式相同的‘隆慶式。
"看看有什麽不同。”沈默笑眯眯道。
戚繼光便一手拿一杆槍, 細細端量起來, 其余人也湊上來一起找, 但看了半天, 都徒勞無功, 分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嘛!
"看看槍膛……”沈默笑著提醒道:"秘密就在槍膛裡。”
分割
今天又惡補了一天, 還特意請教了兵器研究所的同學, 弄得丫以為我要報復社會, 向我推薦射釘槍……靠, 我多斯文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