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無賴兵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迎面上來的江東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孫策手下猛將太史慈。

陳到勇猛,要是別人來接應,張昭還不會感到放松。

來的是太史慈,他則放心不少。

身為孫策最為信賴的人之一,太史慈的本事他很清楚。

孫策與太史慈是在偶然間遭遇,倆人廝殺的那一場雖然張昭不在,卻從程普、黃蓋等人口中聽說過。

據說那天太史慈和孫策廝殺,倆人殺到最後,衣甲全都撕破,幾乎是渾身不著寸縷的相互揮拳毆鬥。

也正是有了那場廝殺,孫策才把太史慈招募到帳下。

孫策人稱江東小霸王,能和他打到天昏地暗,太史慈的本事當然不會一般。

迎著太史慈飛快的逃竄,張昭不時還回頭望向陳到。

陳到的坐騎是北方駿馬,而張昭騎的則是南方矮馬。

高大的北方馬攀爬山坡絕對不如南方馬匹,可平地上奔跑,南方馬匹哪會是北方馬種的對手?

眼看著距離越來越近,張昭才平複一些的心情陡然又緊張起來。

即將追上張昭,陳到爆喝一聲,舞起長戟朝他戳了過來。

張昭連忙下意識的閃躲。

長戟並沒有刺中他,一雙短戟在千鈞一發的時候把它蕩開。

“有膽的和我廝殺!”及時衝上來的太史慈為張昭擋住陳到一擊,一聲爆喝揮舞著雙戟向陳到劈來。

來了個有本事的,陳到暗暗叫了聲好,與太史慈廝殺成了一團。

倆人廝殺的時候,太史慈一直在試圖把距離拉的更近,而陳到則始終想要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

廝殺的時候,長戟確實能佔些便宜,可那畢竟是雙方保持著一定距離的情況下。

雙方距離近到一定程度,對於太史慈來說有利,可對於陳到來說卻是極其被動。

殺了十多個回合,始終被太史慈貼身糾纏,陳到感覺施展不開,把長戟往地上一插,一把抓住太史慈揮戟刺來的手腕。

手腕被捉住,太史慈另一隻手隨後上來。

陳到哪會被他刺中,又一把攥著了太史慈後面刺來的一戟。

雙手手腕被捉住,太史慈乾脆把手掌松開,雙戟落地的同時他反扣住陳到的雙手。

倆人在馬背上相互撕扯著,彼此用著蠻力都想把對方扯下戰馬。

足足撕扯了好一會,陳到一聲爆喝猛的往後一拽。

太史慈也乾脆不再與他較力,順著他的力道向前一仆。

離開馬背他借著陳到的力量猛撲出去。

被太史慈撲中,陳到和他一同摔在地上。

倆人在地上翻滾了兩圈,太史慈最後壓在了上面。

他掄起拳頭朝著陳到臉上連搗幾下。

陳到被他壓著,右腿使足力氣猛力屈起,膝蓋狠狠的撞在太史慈腰窩上。

換成別人,太史慈或許還不會覺得怎樣,可陳到的力氣卻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

腰窩被狠狠的撞了一下,太史慈悶哼一聲倒在旁邊。

陳到隨後翻身把他壓住,也揮起拳頭狠狠給了他幾下。

倆人在地上撕扯翻滾,連鎧甲都撕裂了。

逃到一旁觀戰的張昭看的是心驚膽戰。

連太史慈都只能和陳到打個平手,換成是他,早不知道被殺了幾百回!

呂布率領大軍趕來的時候,張昭和他麾下的江東軍已經撤走。

太史慈也跟著離去。

陳到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好像生著悶氣,並沒發覺呂布走過來。

來到陳到身旁,呂布差點沒敢認他。

雖然皮膚黝黑了些,陳到的五官還算精致,也是有幾分俊朗飄逸的姿態。

可此時坐在大石頭上的陳到卻是鼻青臉腫,

眼角都腫的老高,讓呂布差點沒乾認他。能把陳到打成這樣,可見江東軍來的是有些人物!

“叔至!”陳到還沒發覺他已經到了跟前,呂布隻好先開口招呼。

聽見有人招呼他,陳到眉頭皺起看了過來。

他本來想要頂撞一句,見到招呼他的是呂布,才連忙站了起來:“溫侯來了!”

“我來有一會了!”呂布打量著陳到:“赤焰軍首戰小勝,叔至卻怎麽弄的這麽狼狽?”

“本來我都快把張昭給砍了,沒想到卻殺出來個江東將軍。”陳到懊惱的說道:“被那廝把張昭給救了!”

“江東將軍?”呂布問道:“什麽模樣?”

“那人魁梧的很,也是有膀子力氣。”陳到說道:“他用的是一雙短戟,武藝和我應該是不相上下。”

“武藝和叔至不相上下,還用著一雙短戟?”憑著陳到的描述,他立刻想到了太史慈的名字。

端詳著陳到青腫的臉,呂布問道:“武藝和叔至相差不多,怎麽會把叔至打成這個模樣?”

“我是被他揍的不輕,可他也好看不到哪去。”陳到說道:“我倆從馬背打到馬下,從用兵器打到赤手空拳。要不是將士們把江東軍打到後撤,還不知道會鬥到什麽時候。”

“看來就是他了。”呂布說道:“能和叔至打個不相上下,而且連衣甲都給撕破了,除了太史慈,江東應該不會再有其他人。”

“太史慈?”呂布提起太史慈的名號,陳到一愣:“是不是當年為母報恩單槍匹馬援救孔融的太史慈?”

“不是他還能是誰?”呂布笑著輕輕拍了下陳到的手臂:“與他打成這樣,叔至也是不虧。只是可惜了這身好鎧甲!”

陳到低頭看了看身上。

被撕破的鎧甲掛在身上,銅片也散落不少,穿著他顯得十分狼狽。

陳到懊惱的把殘破的鎧甲卸下丟在地上:“早知道是他,我哪還會在意張昭。要是能把他給殺了,比殺一百個張昭還有用處。”

“叔至不用放在心上,孫策還沒到,我們要和他們打的日子還多。”呂布勸慰道:“太史慈是孫策身邊猛將,叔至早晚還能撞見他,下回再把他擒了就是。”

他隨後吩咐跟上來的衛士:“給陳將軍選套鎧甲過來。”

擺手讓衛士離開,呂布又對陳到說道:“軍中沒有像樣的鎧甲,等我們回到彭城,我再找工匠為你量身打造一副。”

“多謝溫侯!”還在想著怎麽擒住太史慈,陳到道謝都有些心不在焉。

第195章櫻花林中的粉衣女子

呂布率軍與陳到匯合,大軍繼續向前挺進。

夏侯惇和夏侯淵則與閻象一道領兵離開壽春,迎戰周瑜。

他們自知兵少,於半路選擇一處山隘阻截,並不打算和周瑜直面作戰。

張遼帶領一支人馬來到壽春。

到了壽春城外,他發現城門緊閉。

“城上守軍聽著,我們是來協同防守,還不快開城門?”張遼策馬上前,放聲喊道。

“你們是哪裡來的人馬?”張遼帶來的將士都穿著曹軍衣甲,守軍顯然沒鬧明白他們來自哪裡。

“主公先前有令,要兩位夏侯將軍死守壽春,沒想到他們居然帶兵迎戰周瑜。”張遼喊道:“我們是主公留在這裡以防不測的人馬,還不開城,是不是非得治你們一個違抗軍令的罪過?”

張遼帶來的將士穿著曹軍鎧甲,守軍本來就鬧不明白他們究竟是什麽人。

再加上他一口一個夏侯惇和夏侯淵違背軍令擅自出戰,守城的軍官當然不敢再懷疑他話中的真假。

軍官吩咐士兵:“快把城門打開。”

城門打開,張遼招呼將士們進城。

才進壽春,他就吩咐將士們:“把守軍的兵器給繳了。”

將士們紛紛跑上城頭和撲向軍營,把滿頭霧水根本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麽的守軍全都繳了兵器。

夏侯惇和夏侯淵留下守城的士兵不多,頂多不過兩百余人。

張遼把這些人繳了兵器,全都送到軍營裡軟禁。

相對於關押,他們還有一些行動的自有,只是不能離開營地罷了。

沒被關押起來,守軍也放心不少,張遼奪取壽春居然是悄無聲息絲毫沒有泄露消息。

夏侯惇和夏侯淵還不知道壽春已經被人奪了,倆人與閻象一同帶兵駐扎在山隘,離他們不過兩三裡開外,周瑜所部江東軍已經駐扎下來。

或許是還沒找到突破的機會,周瑜並沒有急於發起進攻。

先不說張遼奪取壽春和夏侯惇、夏侯淵兄弟攔截周瑜。

隻說呂布。

他率領大軍與陳到匯合,繼續向前推進。

正走著,陳到向前一指:“溫侯,前面就是李典斬殺李茂的地方。”

放眼望過去,呂布看見前面有著成片的樹木。

樹木上綻放著粉色和白色的花朵。

櫻花……

呂布錯愕:“現在是什麽季節?”

“已經是秋季了。”陳到回了一句。

“櫻花盛開在春季,怎麽秋季也會有……”他一臉的不解。

眼前的景象確實顛覆了他對自然規律的認知。

只聽說過李典在義井斬殺李茂,奠定了曹家奪取淮南的基礎,可他卻沒想到,這裡居然生長著如此眾多的櫻花樹。

曾經呂布認為櫻花隻生長在日本,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他才知道原來櫻花生長在中原比日本早了上千年。

大漢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從喜馬拉雅帶回了櫻花的種苗。

許多富貴人家的庭院,都栽種著這種花期很短一旦盛開卻美豔絕倫的花木。

義井居然生長著成片的櫻花林,而且還在完全不是花期的秋季盛開著朵朵鮮花。

“子龍、叔至,你倆陪我去林子裡走一走。”呂布下令大軍止步,他則招呼了一聲趙雲和陳到。

櫻花成林,遍地都是飄落的花瓣。

林子裡,落下的櫻花花瓣像是溫柔的雪花飄然起舞。

“好美的花海!”眼前的景致讓趙雲不由的感歎了一聲。

“確實很美,可我更想知道為什麽在這個季節會有櫻花盛開。”呂布還在疑惑著為什麽會在秋季看到眼前這片風光。

“事出反常必有妖。”陳到回了一句:“櫻花不在季節盛開,肯定是昭示著什麽。”

仨人正打算離開櫻花林,前面突然傳來一陣悠揚的琴聲。

聽見琴聲,他們相互看了一眼,彼此更覺得疑惑。

“過去看看。”招呼了趙雲、陳到,呂布先走一步。

兩位將軍緊跟在他的身後。

走了沒多遠,他們看到櫻花林裡迎面過來個騎牛的小童。

小童望見呂布等人撫掌大笑:“我家姑娘等的人居然是你!”

雖然身體裡有著兩千年後的靈魂,呂布也算是見多識廣,可小童的表現卻讓他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

“敢問小童,你家姑娘是……”呂布疑惑的問了一句。

“將軍見了她,自然會明白。”小童並不解釋,轉過頭騎著牛往櫻花林的更深處走去。

呂布和趙雲、陳到彼此對視了一眼,仨人騎著馬跟在小童後面。

眼前的景象實在是太詭異了。

秋季盛開的櫻花、櫻花林裡放牧的小童,還有那位只聽琴聲不見其人的姑娘……

跟著小童往前,琴聲越來越近,四周的櫻花樹卻也越來越緊密。

片片花瓣飄然落下。

小小的花瓣飄落在地上,在林子裡鋪上一層厚厚的花毯。

有些花瓣落在呂布等人的頭上、身上。

森森鐵甲點綴著朵朵落花,沙場征伐的將軍在這片櫻花林中也感受到了一絲莫名的溫柔……

呂布等人正走著,琴聲戛然而止。

小童回過頭看著呂布:“我家姑娘隻想見你一人,還請兩位將軍在這裡等候。”

趙雲和陳到都有些擔心的看著呂布。

呂布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不用擔心,跟著小童繼續向前。

又往前走了數十步,呂布看見前面的櫻花林裡擺著一張矮桌。

桌後坐著一位身穿粉色羅裙的女子。

女子嘴角浮著絕美的淺笑,清澈的眸子流露出無限風情,正凝望著靠近的呂布。

呂布下馬,向姑娘躬身一禮:“末將領軍偶然經過此處,不想竟攪擾了姑娘雅興,還請恕罪。”

“這片櫻花為將軍而開,這曲琴音為將軍所奏,如果將軍不來,我才真的應該怪罪!”粉衣姑娘回了一句。

她隨後問呂布:“下邳一戰將軍逆天而生,不知將來還有什麽打算?”

“亂世之中,我不殺人人則殺我。”呂布回道:“還能有什麽打算?我死過,才更期待能夠活的長久,即使不為萬裡江山,不為嬌娘美眷,隻為活著,我也該拚死力戰。”

第196章是夢境還是現實

呂布說他會拚死力戰,粉衣姑娘莞兒一笑。

她起身走向呂布,離他三五步停了下來:“如果將軍沒有力戰的心思,這片櫻花也會隨之凋零。既然將軍有心征伐,我就送一樣東西給你。”

離的近了,呂布反倒覺得她的面龐變的朦朧。

先前她坐在瑤琴後,呂布還能看得清她俏美的容顏。

然而此時,她的美如同霧裡看花,讓人覺著朦朦朧朧看不真切。

“姑娘把我約到櫻花林裡,實在是讓我受寵若驚。”呂布衝她咧嘴一笑:“我知道論相貌我確實是英氣逼人,論武勇也是天下無雙。要說智慧,也是足以指點江山。可我和姑娘素不相識,才見面就要送定情信物……”

呂布出言調戲,粉衣女子卻沒有理他。

她遞給小牧童一卷竹簡。

接過竹簡,呂布正要看,粉衣女子說道:“將軍該回去了!”

櫻花林裡突然生起濃霧。

霧氣越來越濃,漸漸的呂布什麽都看不清楚,在他眼前是一片蒼茫的白霧。

陡然醒轉,呂布坐了起來。

沒有濃霧,沒有櫻花林,也沒有小牧童,更沒有那位曠世傾城的絕色美人。

剛才的一切不過是場夢……

松了口氣,呂布順勢把手按在旁邊的鋪蓋上。

他的手指觸碰到一樣東西。

睡覺的時候身旁還是空空如也,他連忙扭頭看過去。

在他枕邊擺放著一卷竹簡。

清楚的記得這卷竹簡就是在櫻花林裡粉衣女子給他的,呂布連忙抓在手裡。

展開竹簡匆匆瀏覽,他發現上面記載的並不是兵法,而是一套戰戟的套路。

繼承了天下第一猛將的身體,呂布對戰戟的使用早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

瀏覽了一遍竹簡上記載的套路,呂布一臉錯愕。

這套戟法勢頭凌厲,如果學成,本來就沒有對手的他,恐怕會成為讓全天下側目的殺神。

夢境和現實相互交織著。

要是說他曾經一夜中年回少年,是因為靈魂和肉體相互融合的結果。

這一次又是怎麽回事?

心存疑惑,他又不想因為這件事情鬧的軍中沸沸揚揚,隻好躺下繼續睡覺。

然而躺下後,呂布卻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

古怪的事情就在腦海裡回蕩,任他怎麽揮也揮不去。

何況他並不想揮去,他還在琢磨著那套戟法的精髓。

腦海中盤旋著戟法套路,呂布自己都不知道他是什麽時候睡著的。

他是在衛士的呼喚聲中醒來。

大軍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發。

穿戴上衣甲,呂布走在隊伍的前面。

正走著,他看到前方出現成片的樹林。

樹木光禿禿的,看起來很蕭瑟破敗,可呂布卻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他問趙雲:“前面的林子是什麽樹?”

趙雲回道:“櫻花樹,此樹從西域引來,大漢朝有許多富貴人家栽種。我當初在公孫家的後院就曾看到一棵。可像這樣成片生長的櫻花林,我還真是頭一回見到。”

呂布沒再多問。

趙雲的回答讓他感覺到心底隱隱的升起一陣涼意。

夢境中發生的事情在現實裡得到印證,總會讓人有些不太好的感覺。

尤其是這一次,他居然從夢境裡帶會了一卷書簡。

雖然書簡上記載的東西對他幫助極大,可他卻總也想不明白,得到了這些,他將要付出什麽用來交換。

呂布深信,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什麽東西是可以不勞而獲的。

既然他得到這些,總得付出一些什麽作為代價才是。

然而到目前為止,他卻什麽代價都沒付出。

越是這樣,他越覺得有些東西得到的不是那麽心安理得。

櫻花林佔地很廣。

大軍貼著林子前進,走了小半個時辰,呂布才看到林子的盡頭。

“江淮一帶居然會有這麽多的櫻花。”呂布感慨:“也不知道是什麽人在這裡栽種。”

“據說義井栽種櫻花已經有許多年頭。”趙雲回道:“江淮一帶富貴人家,多半是從這裡遷移櫻花樹栽種在庭院裡。”

“子龍怎麽知道這些?”呂布詫異的問道。

“早些年我也曾四處遊走,後來才回了鄉裡。”趙雲說道:“江淮一帶的人文典故倒也聽說過一些。”

呂布點頭:“子龍知道還真是不少。”

大軍經過櫻花林,正往前走著,迎面過來一騎快馬。

騎士來到面前:“啟稟溫侯,張昭與孫策合兵一處,正往這邊趕來。”

“還有多遠?”呂布問道。

“最多十裡。”騎士回了一句。

呂布停下,向一旁的衛士傳令:“傳我命令,大軍就地列陣,等候敵軍來到。”

命令下達,將士們紛紛列陣。

十多裡路,說遠不遠,說近也不算很近。

呂布率領將士們列陣等待,過了足足兩個時辰,孫策的大軍才姍姍來遲。

遠遠望見江東軍戰旗,呂布嘴角浮起一抹淺笑。

“溫侯,我去迎戰。”趙雲先一步提出出戰。

呂布說道:“敵軍才到,我們總得殺殺他們的威風。還是我先出戰合適。子龍、叔至為我壓住陣腳,看我擒他十個八個江東將軍回來。”

率軍來到,孫策望見呂布早已列陣等待,他也下令讓將士們止步。

“難怪子布會敗,原來是遇見了呂布。”孫策對身旁的張昭說道:“今天我要擒殺呂布,為子布出口惡氣。”

“呂布號稱天下第一猛將,將軍還得當心。”灰頭土臉的張昭在一旁提醒。

孫策正要說話,他身後走出一人:“殺雞哪用得上牛刀?我願為將軍走一趟,把呂布給擒了來。”

出陣說話的,是孫策手下一員老將。

此人姓韓名當,曾經追隨孫堅參與過虎牢關之戰,和呂布也是相識。

看向韓當,孫策不太放心的問了句:“韓將軍也知道呂布有些本事,不知將軍出陣與他單挑,有幾分把握?”

韓當回道:“雖然沒幾分把握,可我卻知道呂布貪功冒進。等我把他引過來,將軍下令弓箭齊放,把他射殺了就是。”

他說的倒也是個辦法,孫策點頭:“將軍一定小心!”

第197章沒人弄得過他

呂布出戰,他以為孫策會親自應戰,哪想到來的居然是個過了中年的江東將軍。

擁有著曾經的記憶,呂布倒也能想得起他就是當初曾在虎牢關力戰華雄的韓當。

“呂溫侯別來無恙!”離呂布還有十多步,韓當止馬問候。

“我當是誰,原來是韓將軍!”呂布笑著擺手:“你不是我對手,和你廝殺沒什麽意思。你先回去,把孫策叫過來,我和他戰個三五回合。把他擒了,也免得兩軍將士埋骨沙場。”

“伯符勇冠三軍,最近幾年帶兵南征北戰還不曾遇見對手。”韓當笑道:“溫侯雖然看起來年輕,實際上多大年歲我們都很清楚。當年雖然溫侯勇武過人,可如今卻不是那時可比。人得服老,我覺得溫侯還是帶兵回去,至少還能保全一些臉面。年紀大了,別把當年積攢的那點威名全給丟盡了。”

“我和韓將軍也算是舊相識,如今故人是越來越少,雖然我倆沒什麽交情,可我也不想眼睜睜看著你被殺。”呂布搖頭:“將軍作死,還能讓我說什麽?”

“是不是作死,等到廝殺過才知道。”韓當說道:“溫侯隻管說這些,難不成是連我都怕了?”

“我會為將軍準備一口上好的棺材。”呂布說道:“也算是曾和將軍相識一場。”

韓當知道他不是呂布的對手。

從他請戰起,就沒想過能贏呂布。

他的打算只有一個,把呂布引到江東軍陣前,由弓箭手射殺。

韓當策馬衝向呂布。

而呂布則提著畫戟冷冷的看著他,根本沒有迎上前廝殺的意思。

衝向呂布,韓當居然莫名的有些心虛。

距離越來越近,他怒吼一聲以此壯膽,揮起兵器朝著呂布劈砍過來。

呂布單手持著畫戟,輕描淡寫的一撥,蕩開了韓當的兵器。

兩匹戰馬錯身而過的瞬間,他一把給韓當揪下馬背,單手提溜著往地上一摔。

韓當被摔的七葷八素,還沒等他爬起來,一群士兵湧上前,七手八腳的把他給捆了。

遠遠觀戰的孫策還在等著韓當給呂布引過來,哪想到倆人才一錯馬已分勝負。

不是呂布不上當,也不是韓當不想引他,實在是倆人之間的實力懸殊太大。

孫策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裡暗暗琢磨著,剛才衝上去的幸虧不是他。

以他的能耐,戰勝韓當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可要一個瞬間就把韓當擒了,還真是做不到。

呂布強悍到如此境地,放眼軍中,只怕找不到任何人可以在他手下走過十個回合!

“我來去會他。”從孫策身後又走出一人。

此人臉上帶著淤青,看模樣就像是才被人揍過。

他不是別人,正是和陳到廝殺了一場的太史慈。

太史慈是江東猛將,論能耐他和孫策相差不多,倆人曾經打過數百回合部分勝負。

看了一眼太史慈,孫策說道:“子義不是呂布對手,我們還是先駐扎下來,找到機會再說。”

孫策說太史慈不是呂布對手,其實也在說他自己鬥不過呂布。

在場的江東將軍和幕僚們,一個個臉色都不是太好看。

呂布擒了韓當,等了一會沒不見江東軍有人應戰。

他蔑視的一笑,走向中軍。

“恭賀溫侯旗開得勝。”趙雲和陳到上前祝賀。

“不過是擒了韓當,算不了什麽得勝。”呂布說道:“孫策不肯上前迎戰,我還真拿他沒什麽辦法。”

“孫策是怕了溫候。”陳到說道:“憑他的本事,哪會是溫侯的對手?”

“他也是個有能耐的。”呂布說道:“當年孫堅被劉表麾下黃祖所殺,孫策等人隻得依附於袁術。是他用傳國玉璽換了些兵馬,從而擊破江東群雄,一舉平定江東。像孫策這樣的人物,要是能夠為我所用,天下何愁不定?”

呂布和孫策還沒有真正廝殺,他就想到了要把孫策收為己用,趙雲和陳到彼此看了一眼,倆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投效呂布之前,他們無數次聽說過這位天下第一猛人的傳言。

傳言多半都是說呂布見利忘義、反覆無常。

可真的跟了他,趙雲和陳到才發現,那些傳言多半都不靠譜。

他們所認識的呂布,根本不像傳言中所描述的樣子。

“傳令!”呂布下馬,向趙雲和陳到吩咐:“大軍就地駐扎,等我尋找到時機,再和孫策廝殺。”

呂布下令駐扎,孫策也下達了駐扎的命令。

兩支大軍相距不遠,雙方將士甚至能聽到從對面軍營傳來的說話聲。

江東軍營帥帳。

孫策坐在帳中。

除他之外,帥帳裡還有一眾江東幕僚和將軍。

“我早就聽說呂奉先武勇過人,還以為傳言多半是虛。”孫策說道:“直到親眼見他擒獲韓將軍,我才信了!我們江東人才不少,然而單打獨鬥是他對手的,在我看來還沒有哪個。你們有沒有什麽法子能夠擊破呂布?”

“如果只是呂布一人武勇過人也就算了。”張昭說道:“他軍中還有張遼、陳到、趙雲等人。此三人武藝非同尋常,任何一人都能獨當一面。這次討伐淮南,將軍還得多加小心才是。”

“我問的是破敵的法子。”孫策有些懊惱的說道:“子布說這些能有什麽用處?”

發覺孫策不太高興,張昭低下頭不再多說。

孫策又問了一句:“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想出破敵的法子?”

“將軍!”在坐的一人站了起來:“我有句話不知該問不該問。”

站起來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幕僚。

此人生著一張國字大臉,給人一種敦厚穩重的感覺。

他複姓諸葛,單名一個瑾字。

諸葛瑾為人穩重,很少在人前多言多語。

他在江東,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存在。

孫策沒想到他會站起來說話,語氣裡帶著一絲詫異的問道:“子瑜要問什麽?”

“我隻想問將軍,是打算歸附曹操成為他人附庸,還是打算自立門戶獨攬一方大權?”諸葛瑾問道。

第198章要麽走要麽打

諸葛瑾突然這麽問,孫策還真不知道該怎麽應對。

他遲疑了一下:“子瑜這麽問,我還真不知道該怎樣回復。做一方豪雄我是沒有想過,可我也不想依附於曹操,從此成為他的附庸!”

“既然將軍不肯受人所製,成為他人附庸,我覺得可以和呂奉先合議。”諸葛瑾說道:“曹操曾領兵討伐徐州,呂布差點在下邳被他所害。說起來,他比將軍更憎恨曹操,所以與將軍為敵,無非是不肯與曹操反目。假如他與將軍達成盟約,試問還用不用擔心曹操?”

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孫策還是覺得他有些想當然:“我和呂布雖然都有些忌諱曹操,可我倆達成同盟的可能應該也不會太大。畢竟江東與徐州之間隔著不近的距離。”

“我們得到廬江,呂布得到淮南,這樣一來不就是彼此銜接在一起?”諸葛均說道:“無論徐州還是江東,任何一方都抗衡不了曹操。要是兩家聯合起來,境況就大不相同。”

諸葛瑾接著說道:“將軍現在要的並不是中原,而是平定荊州斬殺劉景升,為老將軍報仇的同時,穩固孫家。”

他所說的正是孫策最期待的事情。

孫策捏著下巴想了片刻:“子瑜認為誰去和呂布交涉合適?”

“我獻的計策,當然應該我去。”諸葛瑾說道:“換做別人或許不知該怎樣與呂布說。”

看向帳內其他人,孫策問了一句:“你們認為怎樣?”

張昭和另幾名幕僚並不讚同諸葛瑾的計策。

可他們卻發現,孫策好像對諸葛瑾的提議很有興趣。

沒人願意攪了孫策的興致。

反正諸葛瑾去見呂布,對整個戰局並不會有任何影響,讓他走一趟也沒什麽大不了。

眾人沒有反對,孫策把目光轉回到諸葛瑾的臉上:“子瑜去呂布軍中,說話可得當心才是。”

諸葛瑾起身說道:“擇日不如撞日,我這就去求見呂布。”

大軍駐扎下來,呂布帶著趙雲、陳到正在巡查軍營。

有衛士過來傳報:“啟稟溫候,孫策派諸葛瑾前來求見。”

諸葛瑾求見,呂布料到是來說服他退兵,於是吩咐衛士:“帶他到帥帳見我。”

衛士離開後,呂布問趙雲和陳到:“你倆認為諸葛瑾來見我,有著怎樣的目的?”

“他來見溫侯還能有什麽目的?”趙雲回道:“無非是請溫侯撤軍。”

“要是別的地方,我撤軍也沒什麽。”呂布嘿嘿一笑:“可淮南和廬江,我卻是沒打算交給孫策。他這次恐怕是要白走一趟。”

“孫策會不會是被溫侯嚇破了膽子?”陳到問呂布:“他突然派諸葛瑾過來,會不會是認為並非我軍對手,主動示好來了?”

“他倒不會被我嚇破了膽子。”呂布說道:“江東眾人被嚇破了膽子還有可能。你倆跟我一道回帥帳,看看諸葛瑾怎麽說。”

呂布帶著趙雲和陳到返回帥帳,諸葛瑾已經在帳篷外面等著。

見他回來,諸葛瑾連忙上前行禮:“見過溫侯。”

“子瑜兄不在孫伯符那裡,來我這做什麽?”呂布走進帥帳,向跟進來的諸葛瑾問了一句。

“我來求見溫侯,正是受伯符所托。”諸葛瑾說道:“伯符認為江東和徐州無一處可以與曹操抗衡,特意派我前來與溫侯訂立攻守同盟。”

“攻守同盟?”呂布笑著說道:“難道伯符不知,我這次出兵正是為了曹公?”

“如果是為了曹操,張文遠怎麽會突然拿下壽春?”諸葛瑾反問了一句。

呂布聽了哈哈大笑:“文遠並沒有拿下壽春,只是進城協助防務。子瑜兄這麽說,倒是有挑撥我與曹公的嫌疑。”

“溫侯和曹操之間還需要別人挑撥?”諸葛瑾搖頭:“難道溫侯不知,曹操如今不動你,只因四周強敵太多。尤其是河北袁家在擊破公孫瓚之後,隨時有可能發兵渡過黃河。他不打溫侯,不是真的不想打,而是打不了!”

凝視諸葛瑾,呂布斂起笑容:“伯符打算怎樣和我訂立攻守同盟?”

“很簡單。”諸葛瑾說道:“此處名為義井,屬於廬江與淮南交界。伯符與溫侯不如劃義井而治,溫侯在北伯符在南。一旦曹操出兵討伐其中一方,另一方應該即刻起兵馳援。溫侯麾下數萬兵馬,伯符也坐擁江東數郡。兩家合力,難道還會怕了曹操?”

“劃義井而治。”呂布搖頭:“我要的不僅是淮南,我還要整個廬江。如果伯符能夠答應這個條件,其他的倒是還能談一談。”

“廬江不僅與江東相鄰,也與荊州交界。”諸葛瑾說道:“溫侯佔了這裡,北要應付曹操,南要應對劉表。以溫侯軍力,不知能不能應對?”

“說的好像伯符佔了廬江不需要應付這些似得。”呂布回道:“同樣需要應對這些,不知伯符有沒有做好準備?”

被他問的一愣,諸葛瑾隨後笑道:“溫侯可能沒有留意到,鎮守廬江雖然要面對強敵,可江東就在廬江邊上。”

“我當然有留意到。”呂布說道:“廬江毗鄰江東,與淮南也離的不遠。如果有強敵來到,我可以從徐州發兵,經過淮南來到廬江。難道子瑜認為我守廬江不如伯符?”

“那是當然,畢竟溫侯離廬江太遠。”諸葛瑾毫不避諱的回道。

呂布嘴角牽起一抹笑容:“既然子瑜這麽認為,我們沒什麽好說。還請回去告訴伯符,廬江我要定了。他要麽走,要麽和我戰下去。怎樣抉擇全在伯符,而不在我。”

“伯符已有十足誠意,溫侯何必寸步不讓?”呂布提出來的條件是孫策絕對不能接受的,諸葛瑾問道:“難道溫侯真要與江東為敵到底?”

“不是我要和江東為敵,而是江東沒有給我和談的誠意。”呂布一甩胳膊,轉過身喊道:“送客!”

陳到、趙雲隨後上前。

趙雲就說道:“諸葛先生,請!”

沒能達成和談的目的,諸葛瑾懊惱的向呂布拱了拱手,轉身走出帥帳。

第199章留下深刻的記憶

諸葛瑾無功而返,孫策並不覺得奇怪。

安撫了諸葛瑾幾句把他打發走了,孫策問坐在帥帳裡的太史慈:“呂布要廬江,我也要廬江。我們肯定是無法和談,子義認為以後該怎麽打,才能讓呂布知難而退?”

“我曾與呂布手下陳叔至廝殺,那人倒是有些本事。”太史慈說道:“呂布和以往我們遇見的敵手不同。他不僅勇武過人,手下也有一些能人。我覺得將軍應該多加防備才是。”

“自從他擒了韓當,我已經放在心上。”孫策說道:“以往只聽說呂布勇武過人,卻沒想到居然能一個回合就把韓當給擒了。”

“韓將軍是江東老將,單打獨鬥我雖然能勝他,卻不可能一個回合致勝。”太史慈說道:“由此可見,呂布勇武過人並不是我們能夠應付的。”

“我曾聽說劉玄德手下關羽、張飛倆人都討不到好處,沒想到他居然強悍到這種境地。”孫策回道:“如今兩軍在義井對峙也不是個法子,總得想辦法打破僵局才是。”

“將軍要是有了計策,隻管吩咐我去做。”太史慈說道:“我願為將軍赴湯蹈火。”

“你和我就像兄弟一樣,我怎麽會讓你去赴湯蹈火?”孫策說道:“不過今晚我卻打算和你一同去做件事情。”

看著孫策,太史慈目光裡流露出了期待。

孫策人稱江東小霸王,向來征戰沒遇見過敵手。

對他無比信任,太史慈當然願意和他一同去做事。

“既然呂布拒絕了合議,我決定今晚劫營。”孫策說道:“你和我兵分兩路從兩翼殺進去,即使不能斬殺呂布,也一定可以讓他元氣大傷。”

“將軍說怎樣,我就怎樣。”太史慈站起來說道:“今晚必定與將軍一同建功。”

“有子義在,我也放心不少。”孫策站起來牽著太史慈的手:“我倆勠力同心,必定可以給呂布留下無法抹滅的記憶。”

孫策和太史慈商量著劫營,呂布此時也沒閑著。

他坐在軍營裡的一塊大石頭上,眺望著江東軍駐扎的方向。

陳到和趙雲一左一右站在他的兩側。

呂布問道:“子龍、叔至,你倆認為孫策今晚會不會來?”

“溫侯認為他今晚會來劫營?”陳到十分詫異的問道:“如果他來,諸葛瑾求和豈不是成了個笑話?”

“諸葛瑾確實是來和談,可我們也沒答應。”呂布說道:“如果我是孫策,今晚一定會來劫營。”

“溫侯有什麽打算?”趙雲問道。

“他要是不來就算了,如果他來,肯定得好好招待。”呂布吩咐:“叔至帶著赤焰軍潛伏在軍營外,其他將士枕戈待旦,任何人不得卸去鎧甲。”

呂布站起來,目光依舊停留在遠方:“今天晚上只要孫策敢來,我會讓他永遠記住不要試圖到我的軍營胡搞瞎搞。”

趙雲和陳到各自領了軍令。

還沒完成編制的赤焰軍在陳到的率領下悄然開出軍營。

當夜色降臨,江東軍軍營中開出兩支人馬。

聽說有將士調動,張昭和幾個幕僚匆匆趕來。

他們恰好看到孫策與太史慈各自引領一支人馬打算出營。

“將軍這是要去做什麽?”張昭飛快的跑過去擋在孫策面前。

“呂布說了,要麽把廬江交給他,要麽打一場。”孫策回道:“拱手讓出廬江,我肯定是不會答應。他既然這麽想打,我就陪他打一場。”

“將軍千萬不要莽撞。”張昭勸道:“呂布很可能就是為了激怒將軍……”

“他激怒我?”孫策哈哈一笑:“我怎麽覺得不是那麽回事?聽說呂布向來有勇無謀,陳宮也不在他身邊,難不成他還能想出這樣的計策?”

“我也聽說如今的呂布和以往大不相同,簡直是判若倆人。”張昭回道:“早先他確實是目光短淺有勇無謀,如今卻屢屢在曹操手中討到好處。敢問將軍,如果換做是你,能不能一毛不拔還從曹操手裡騙走青州軍?”

“可我並不覺得是呂布從曹操手中騙走了青州軍。”孫策說道:“青州軍向來不被曹操待見,我認為倒是曹操把這支人馬交給他,讓他和我們作對。真正從中得到好處的不是呂布,而是曹操。”

“其中緣由必定十分複雜。”張昭辯駁道:“可說來說去,呂布還是得到了好處。青州軍或許對曹操來說沒什麽用處,然而對呂布來說卻是如獲至寶。”

“子布不用再說。”孫策打斷了他:“我知道我在做什麽,也知道我該做什麽!”

他招呼了太史慈一聲:“子義,我們走!”

太史慈答應了,帶著本部兵馬跟隨孫策往軍營外進發。

張昭還打算再勸,被其他幕僚攔住。

諸葛瑾對他說道:“將軍的脾氣難道張公還不清楚?他決定做的事情,有誰能勸得住?張公說再多也沒用處,實在放心不下,還不如整備兵馬前去接應。”

“還不都是你惹的麻煩?”懊惱的瞪了諸葛瑾一眼,張昭吩咐其他人:“各自把本部兵馬召集起來,我們準備去接應伯符。”

孫策和太史慈並沒有帶多少人馬離開軍營。

為了避免被呂布的斥候發現,來人各自隻領了五千人。

兩支人馬開出軍營,孫策交代太史慈:“子義記住,萬一發現不對,趕緊帶著將士們撤走,呂布和他手下趙雲等人都是萬人敵的猛將,千萬不要陷入苦戰。”

“將軍放心!”太史慈回道:“我知道該怎麽做!”

“子義珍重!”孫策拱了拱手。

太史慈連忙回禮:“將軍珍重!”

倆人各自道了聲珍重,分別領著兵馬往呂布駐扎的方向走去。

兩支人馬相距越來越遠。

他們都沒有打起火把,很快兩支隊伍就彼此看不見對方的蹤影。

此時呂布的軍營一片寧靜。

軍營裡,只是偶爾走過一隊巡夜的士兵。

夜色深沉,寧靜的軍營裡,巡夜士兵走過的腳步聲都能清晰可聞。

整座軍營像是睡著了一樣,絲毫看不出有防備的樣子。

第200章快點離開這裡

孫策率領五千將士來到距呂布軍營不遠的地方。

止住戰馬,他眺望著軍營。

軍營裡點著一團團的篝火,好像在給他照亮讓他能辨別清楚哪裡有崗哨似得。

營地裡偶爾會有一兩隊披堅執銳的巡夜士兵走過。

士兵顯然沒有發現孫策和他所部將士的存在,沿著巡查路線在軍營裡來回走動。

觀察了一會,確定呂布沒有防備,孫策把兵器往前一指:“出擊!”

下達軍令,他率先衝了出去。

五千將士緊隨其後,跟著他衝向呂布的軍營。

他們發起衝鋒的時候,每個人都是默不吭聲。

直到他們快衝到軍營外圍,巡夜的士兵才發現有人劫營!

“有人劫營!”發現了孫策和他所部江東軍,軍營裡頓時亂成一團。

孫策發起進攻之前,太史慈也已經就位。

當軍營裡傳來“有人劫營”的喊聲,他也招呼所部將士衝了出去。

兩支江東軍從兩個方向撲向軍營。

而呂布的軍營裡則是亂哄哄的鬧成一團,完全沒有組織防禦的態勢。

可孫策和太史慈率軍衝進軍營以後,他們卻發現營地裡居然空無一人。

江東軍將士衝進營地裡的帳篷。

當他們出來的時候,一個個臉上都是不安和詫異。

“怎麽回事?”孫策喊了一聲。

“將軍,這裡連一個活人都沒有!”有人回了一句。

太史慈策馬來到孫策旁邊:“將軍,我們好像上當了!”

“快走!”發覺不對,孫策連忙下令。

他正要轉聲,又有士兵喊道:“我們發現了韓將軍!”

聽說韓當被發現,孫策再次停下:“把韓將軍帶過來!”

一群江東軍簇擁著韓當來到他面前。

才到孫策面前,韓當喊道:“將軍快走,這裡有詐!”

已經看出軍營有問題,韓當再這麽一喊,孫策趕緊下令:“加強戒備跟我離開!”

他的喊聲剛落,四面八方傳來一陣號角聲。

隨著號角響起,無數人影出現在黑暗中。

人影從兩個方向聚集而來,很快對軍營形成了合圍。

當先迎著孫策過來的正是呂布,而從背後過來的則是趙雲。

呂布抬起畫戟指向孫策:“孫伯符,我本來就打算去擒你,沒想到你居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把我圍住又能怎樣?”孫策喊道:“就憑你們,還擒不住我!”

“說話敢不敢有些底氣?”呂布喊道:“既然覺著擒不住你,隻管上前廝殺就是。”

“跟我殺!”孫策急著突圍,哪有心思和呂布多說,他吼了一聲縱馬朝呂布衝了過去。

太史慈緊隨其後,才被他們找出來的韓當也跟在孫策的身旁。

江東軍將士才要發起衝鋒,他們背後的趙雲喊了一聲:“弓箭手,放箭!”

手早就按在箭壺上,弓箭手得到趙雲命令當即抽箭上弦。

箭矢飛出,正往呂布那邊衝鋒的江東軍頓時被射翻一片。

背後射來箭矢,江東軍大亂。

亂哄哄的江東軍才要防范後方,呂布也喊了一聲:“放箭!”

所發生的一切不過是在瞬間。

趙雲和呂布所部弓箭手先後放箭,江東軍腹背受敵,傷亡十分慘重。

揮舞長戟撥打著迎面飛來的箭矢,眼看身旁的將士一個個被箭矢射中倒地,孫策心裡是一陣焦躁。

他爆喝一聲,趁著弓箭手更換箭矢的空隙催馬衝出。

太史慈擔心他受傷,也緊跟在後面。

倆人衝上來,呂布叫了聲“來的好”,催著駿馬殺向他們。

呂布胯下赤兔是難得的神駿。

倆人相向衝殺不過頃刻就到了面前。

孫策先一步揮起長戟,狠狠的朝著呂布的頭頂劈下。

呂布側頭一閃避開劈下來的一戟,隨後把畫戟往前一挺。

畫戟貼著孫策的腰窩刺了過去,把他的鎧甲剌開一條長長的口子。

吃了一驚,孫策虛晃一戟連忙後退。

呂布正要追上來,旁邊傳來一個喊聲:“不要傷著我家將軍!”

發著喊衝上來的正是韓當。

他掄起兵器朝著呂布就劈。

呂布順勢抬頭把畫戟往他心窩一挺。

韓當被畫戟刺中,倒下馬背之前他還拚著最後的力氣衝孫策喊了聲:“將軍……快走!”

明知不是對手,孫策哪會戀戰,帶著太史慈和麾下將士衝向呂布身後的大軍。

雙方一場混戰,片刻之後趙雲也帶兵衝了上來。

江東軍被困其中,混戰中,孫策在太史慈和一群將士的護送下殺出了一條血路,狼狽逃入黢黑的夜色。

戰鬥足足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遍地都是江東軍的屍體,將士們在翻找著有沒有活下來的人。

發現受傷的江東軍,呂布麾下將士會給他們再補上一劍。

與孫策的戰鬥才開始,雙方將來還會有許多場大戰,呂布當然不會留下俘虜成為禍患。

“溫侯。”呂布正在觀看著將士們清理戰場,陳到策馬過來。

“怎樣?有沒有攔住孫策?”呂布向他問道。

“沒有。”陳到回道:“我們只是截殺了他帶領的一些兵士,孫策和太史慈逃了回去,被趕上來的張昭等人救走。”

“張昭居然做好了接應的準備,看來江東還是有些人才。”呂布說道:“我軍雖然斬殺不少敵軍,逃走的卻也不少。孫策手下主力還沒有傷及筋骨,後面應該還有大戰。”

“孫策早該知道不是溫侯對手,如果我是他,把廬江讓出來也就好了,以免到時落個沒臉。”陳到回道:“這次要不是我沒能趕上,他已經被溫侯擒了。”

“兩軍混戰,叔至也不可能一直盯著他。”呂布說道:“這件事不用放在心上,孫策不會走,我們還有擒住他的機會。”

倆人正說著話,趙雲走了過來:“溫侯,敵軍屍體已經收斂完成,一個活口也沒留下。”

“總共殺了多少人?”呂布問了一句。

“兩千多人。”趙雲回道:“這一戰孫策還真是傷了不小的元氣。”

“有了今天一戰,他以後應該懂得不可輕易招惹我。”呂布說道:“傳令下去,讓將士們回營,明天一早進擊孫策。”

第201章不出來就真放火

先被呂布和趙雲伏擊,後有被陳到追了一路,孫策和太史慈在張昭等人的接應下狼狽逃回軍營。

自從向袁術借兵奪取江東,孫策就沒吃過這麽大的虧。

回到帥帳,他是一臉的懊惱。

張昭等人站在帥帳裡,一個個低著頭不敢吭聲。

孫策臉色鐵青,對張昭說道:“我不該不聽子布建議,莽撞帶兵前去劫營,以至於被呂布伏擊。”

“事情已經過去,將軍不用放在心上。”張昭回道:“我料想呂布明天一早就會進攻,還是早做打算要緊。”

“公瑾那邊怎樣?”孫策沒有立刻做出決定,而是向張昭問了一句。

“那邊倒是傳回了一些消息。”張昭說道:“公瑾領兵向壽春挺進,被夏侯惇、夏侯淵倆人攔住。雙方在壽春城東十八裡對峙,敵軍借助八公山掩藏行跡,以至於公瑾始終無法向前推進。那邊戰事進展的也不是太順利。”

“居然連公瑾進展也不順利?”孫策臉色比剛才還要難看:“難道我們果真要把廬江拱手交給呂布?”

“只是一場小敗,將軍怎麽就說要把廬江讓給呂布?”張昭說道:“我軍人數還是多於敵軍,公瑾雖沒能擊破夏侯惇與夏侯淵,大軍卻也是步步推進,用不多久應該可以兵臨壽春。看如今局勢,對我軍有利還是多於敵軍。只要後期部署不出現差錯,擊破呂布應該不難。”

“子布已經有了計策?”孫策問道。

“破敵的計策倒是沒有。”張昭回道:“我軍可以固守防線阻截呂布,公瑾所部人馬多於敵軍,攻破壽春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一旦他攻破壽春,將軍就可以與他兩面夾擊滅了呂布。”

“等到公瑾擊破壽春,不知得是多少日子以後。”孫策說道:“呂布勇武,他身邊又有趙雲、陳到兩員猛將。固守壽春的也是他手下猛將張遼,何況還有夏侯惇與夏侯淵倆人協同,不說公瑾能不能攻破壽春。只是我們固守,已經是十分困難!”

“呂布雖然勇武,將軍比他也是不差。”張昭回道:“他有趙子龍、陳叔至,將軍身邊有太史子義!壽春有張文遠、夏侯元讓、夏侯妙才,公瑾身邊也有周幼平。兩軍實力相當,我軍在人數上還佔了不少優勢,將軍怎麽反倒擔心起來?”

“義井一帶一馬平川,在這裡阻截呂布難度不小。”孫策問道:“我該怎樣部署,才能讓呂布無法突破我軍防線?”

“雖說義井一帶少有丘陵,可附近卻有不少櫻花林。”張昭回道:“將軍可分派將士潛入櫻花林,一旦呂布出擊,我軍伏兵四起。雖然不至於大獲全勝,至少也能拖延呂布一些日子。”

雖然認為這個法子不是十分靠得住,孫策還是點了點頭:“也隻好這樣。”

當天晚上,太史慈領著數千人馬借著夜色趕往櫻花林。

呂布當晚只派出一些斥候探查江東軍動向。

天色微明,將士們正忙著在營地裡烹煮戰飯,一騎快馬衝進軍營。

騎兵穿過軍營飛馳到呂布的帥帳外。

他跳下戰馬,站在帳篷外躬身一禮:“啟稟溫侯,昨晚太史慈領著一支江東軍潛入櫻花林,像是打算伏擊我軍。”

呂布此時已經起了。

他披起衣甲走出帥帳,向報訊的衛士問道:“太史慈帶了多少兵馬?”

“大約三五千人。”斥候回道。

呂布示意斥候離開,趙雲和陳到走了過來。

“將士們煮了飯,我讓人稍後給溫侯送來一碗。”陳到說道:“吃了以後就可以出發。”

“斥候傳回消息,太史慈率領三五千人進了櫻花林。”呂布問倆人:“你們以為他想做什麽?”

“櫻花林?”趙雲皺眉說道:“義井櫻花林綿延十多裡,他們鑽了進去,我們找也找不到。他們應該是打算繞到背後伏擊。”

“我在琢磨,一把火燒了櫻花林怎樣?”呂布問道。

“十多裡櫻花林,要是放火不知道得牽連多少。”趙雲搖頭:“或許我軍將士也會牽連其中。我覺得不妥。”

“總不能鑽進林子和他們廝殺?”呂布說道:“他們先入林子,肯定早已做好埋伏。三五千人埋伏,即使我派去一萬人,也不一定會是對手。”

“我倒覺得放火燒林子挺好。”陳到說道:“讓將士們離的遠些,總不至於還能牽連到……”

“叔至這麽一說,我還真有了個主意。”呂布眼睛一亮:“傳令將士們,離櫻花林遠一些。再找些人拿著火把,擺出要燒林子的架勢。讓弓箭手做好準備,一旦太史慈出來,立刻射殺他們!”

“就怕他們不肯出來。”陳到說道:“太史慈也不是個蠢人,應該不會那麽容易上當……”

“他們不出來,我們就真放火。”呂布笑著說道:“應該沒人肯被烤成焦炭。”

趙雲和陳到相互看了一眼,倆人都沒多說。

太史慈帶兵潛入櫻花林,他的意圖再明顯不過,無非是等呂布率軍經過,一旦他和孫策展開大戰,櫻花林中的江東軍就可以一擁而上,斷了呂布的後路。

面對前後夾擊,幾乎沒有哪支軍隊可以做到軍心完全不會動搖。

放任他們不管,對大軍絕對沒有任何好處。

擊破孫策,首先就得滅掉這支躲藏進櫻花林裡的敵軍。

吃了早飯,呂布軍中將士得到了命令。

全軍退往遠離櫻花林的地方,少數被挑選出來的將士則手持火把,做好點燃林子的準備。

軍中的弓箭手先是隨同大軍後撤,然後悄然摸到離林子不遠的地方,抽出箭矢做好了隨時射殺江東軍的打算。

持著火把的將士們來到林子邊緣等待命令。

只要命令下達,他們立刻就會點燃樹木,把躲藏在裡面的江東軍烤成炭燒豬!

帶兵進入林子的太史慈已經蟄伏起來。

他正等待著呂布率軍開拔的消息。

可他最終等來的並不是呂布軍出發,而是呂布下令讓一些將士手持火把,準備隨時點燃櫻花林。

第202章火燒櫻花林

得知呂布令人準備放火燒櫻花林,太史慈心裡一陣疑惑。

他們是趁著夜晚出發,而且還是在才敗給呂布的情況下。

難道呂布在勝了一場之後,還能提防著江東軍?

“將軍,怎麽辦?”旁邊的小校問了他一句。

“呂布應該是虛張聲勢,再等一等……”太史慈回了一句。

他話沒說完,一個在林子邊緣探查情況的斥候飛快的跑了過來。

跑到太史慈面前,斥候神色慌張的稟報:“啟稟將軍,呂布下令放火,林子周邊點起火焰,我們只怕是出不去了!”

櫻花林裡到處都是樹木,一旦火焰升騰起來,他和蟄伏在林子裡的將士們將會無路可走!

猛的站起,太史慈問斥候:“他們果真把林子給點著了?”

“點著了!”斥候慌亂的回道:“四處都是火,用不多久火焰就會來到這裡……”

正說著,有人看見遠處卷來滾滾濃煙。

濃煙蔓延的速度很快,就像是林子裡突然生起了大霧,遮蔽了成片的樹林。

看到遠處有濃煙滾來,太史慈喊道:“都從衣服上撕下布條,用水浸濕了系在鼻子上。跟我衝出林子去!”

火焰正從林子外圍向內部湧動,太史慈知道他沒有多余的時間耽擱,下達了衝出林子的命令。

將士們紛紛從衣服上撕下布條,在布條上灑了隨身攜帶的清水隨後系在鼻子上。

“衝出去!”等到將士們準備好了,太史慈提著雙戟縱步衝向林子外圍。

數千江東軍緊跟在他的身後,往林子外圍衝去。

江東軍將士衝進滾滾濃煙。

濃煙嗆的他們睜不開眼睛,可鼻子上系著布條,倒沒對呼吸道產生太多危害。

越往前衝,太史慈越感覺到一陣強烈的灼燒。

當他看見前面出現熊熊烈焰的時候,濃煙居然淡了不少。

透過烈焰,他隱約看到呂布騎著赤兔馬,正朝這邊冷然笑著。

望見呂布,太史慈掉頭往另一個方向跑去。

他雖然勇武過人卻並不愚蠢。

要是擋在外面的是陳到、趙雲等人,他或許還會奮力一搏,可等著他們的是呂布,他就不敢輕易衝殺出去。

親眼見過呂布與孫策廝殺,孫策在他手中也不過一兩個回合就吃了大虧,太史慈並不敢托大到認為他能打的過呂布。

太史慈掉頭往其他方向飛跑,他身後的一群江東軍卻不清楚情況。

他們穿過熊熊烈焰,慌慌張張的衝向沒有火焰的地方。

就在他們快要跳出火焰衝到林子外面,對面飛來了無數箭矢。

箭雨毫無征兆的落下,飛奔中的江東軍被射殺了一片。

前面的人倒地,後面的人依舊往前飛跑。

等待著他們的當然是和射殺前面那些江東軍一樣的箭矢。

衝向林子邊緣的江東軍紛紛中箭倒地,那些發覺林子外面有危險的則掉頭往其他方向逃竄。

無法衝出林子,他們只能在濃煙和烈焰中穿行。

看著燃燒熊熊烈火的櫻花林,呂布撇著嘴說道:“為了這撥江東軍,可惜了好一片櫻花林。”

“溫侯這把火,燒了櫻花林數十年的生長。”趙雲回道:“即使以後再有人栽種櫻花,樹木也是得有好些年才能長成如今的模樣。”

“樹木生長數十年還會成林,如果將士們進了林子被敵軍伏擊,我可是會愧疚的很。”呂布微微笑著說道:“對敵軍我從不心慈手軟,可自家將士多死一個,我都會心疼好半天。”

“溫侯顧惜將士,難怪將士們肯為溫侯效命。”趙雲說道:“能追隨溫侯,是我們這輩子最榮幸的事!”

弓箭手還在射殺著試圖衝出林子的江東軍,櫻花林也被火焰吞噬著,外圍逐漸成了一片黢黑的焦土。

燒成碳柱的櫻花樹燃著火苗,烈火已經往林子深處又推進不了少。

黑黢黢的地上,到處可見被射殺後又被烈火吞噬的屍體。

呂布和他身旁的人都聞到了一股濃烈的焦臭味。

“自從開戰,連續兩場廝殺都是一面倒。”陳到說道:“我軍根本沒有多少損失,而江東軍卻死了不知多少人。太史慈本來是打算在背後伏擊我軍,沒想到居然被我們給滅了!”

“我在想子龍說的也沒錯,可惜了一片上好的櫻花林。”呂布笑著說道:“等到拿下淮南、廬江,我必定會讓人在這裡栽種更多的櫻花。”

烈焰吞噬著櫻花林,大火越燒越旺。

數千江東軍不是被射殺就是被燒死,只有少部分逃出來的也受了很嚴重的灼傷。

呂布手下的將士上前,提著兵器把一個個渾身燃燒著火焰的江東軍刺翻在地。

有些江東軍本已受傷,他們倒在地上翻滾哀嚎,試圖把身上的火焰滾滅。

清理戰場的將士們從他們身旁走過,好像很隨意的把槊往他們的身上一扎。

被槊扎中的江東軍止住嚎叫,靜靜的躺在地上,任由火焰吞噬著他們的身體。

戰鬥在烈焰中結束,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體,根本無從分辨究竟太史慈在不在裡面。

烈火遠去,遠方還有櫻花林在烈焰中失去身影,呂布騎著赤兔馬來到燒成焦土的地方。

焦土冒著嫋嫋青煙,幸好馬蹄有著厚厚的角質,踩踏在上面並不能把戰馬灼傷。

在焦土上走了一圈,呂布回到剛才觀望戰事的地方:“太史慈應該跑了。”

“都燒成了焦炭,溫侯怎麽知道他跑了?”陳到詫異的問了一句。

趙雲也有同樣的疑惑,陳到問出口,他就沒有多問,只是不解的看著呂布。

“我大概檢查了一下,所有屍體的衣甲都燒成了灰燼,應該都是皮質。”呂布說道:“太史慈是孫策手下將軍,他身上穿的可是鐵甲。鐵甲無法燃燒,即使被燒化了應該也殘留著鐵汁流過的痕跡。我找了好一會都沒見到,可見太史慈是跑了。”

“也許他把鎧甲脫了?”趙雲說道:“烈火之中穿著鐵甲,也會燙的受不了。”

“子龍說的也有道理,可鎧甲在哪?”呂布說道:“如果真讓太史慈跑了,還真是可惜。孫策身邊有他,我們可是會多不少麻煩。”

第203章退到皖城再做打算

呂布猜測的沒有錯,太史慈確實跑了。

而且他還是穿著身上那副鎧甲跑的。

鎧甲是當初孫策送給他,在烈焰中變的滾燙,太史慈也沒舍得把它脫下。

逃出櫻花林,他回頭看了一眼。

跟在他身後的只有寥寥十多個士兵。

帶來了數千人,回去只有十幾個,太史慈心中不免生起一陣悲愴。

頭天晚上下令讓太史慈帶兵潛入櫻花林的孫策也沒想到呂布居然會火燒樹林。

從斥候那裡得到消息,本來坐著的他猛然站起:“子義怎樣?”

“沒有見到太史將軍!”斥候回道:“火太大,人都被燒成了焦炭,而且呂布的人一直在附近,我們想去搜索也沒機會。”

孫策懊惱的坐下,一拳頭砸在面前的矮桌上。

此時的他腸子都快要悔青了。

和呂布交戰,他先是損失了一員老將韓當,隨後又把太史慈也給丟了。

雖然太史慈是生死不知,可那麽大的火,能活著出來才真是奇跡……

他和太史慈的感情其他人或許不會明白。

倆人當初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

那一天,他和太史慈廝殺,彼此把對方鎧甲撕破,到最後幾乎是全身不著寸紗的扭打。

打到後來,倆人都沒了力氣,躺在草地上喘著粗氣哈哈大笑。

也是從那天起,孫策和太史慈之間有了默契。

等到太史慈投效,孫策還特意令人打造了一副鎧甲送給他。

不打不相識的交情,在他們之間形成了一條緊密的紐帶。

本打算讓太史慈潛伏進櫻花林,趁著呂布與他廝殺從背後伏擊,哪想到呂布居然發現了他們的蹤影,一把火給林子燒了……

烈火熊熊能有幾個人生還?

懊惱的孫策恨不能立刻提上兵器,衝出軍營去找呂布廝殺。

他正在憤恨,外面傳來衛士的聲音:“啟稟將軍,太史將軍回來了!”

懊惱中的孫策陡然聽見衛士傳報,頹喪的神情立刻一掃而空。

快步跑出帥帳,他看到太史慈帶著十多個狼狽不堪的士兵正站在外面。

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抹著烏黑的碳灰,有些人還被火焰燒傷,燒焦的皮膚下裸露出粉色的肉。

看見太史慈,孫策快步走了上去,一把給他雙手握住:“子義可算回來了!”

“讓將軍擔心了!”太史慈懊惱的說道:“我有愧於將軍……”

“是呂布太狡猾,和子義並沒什麽關系。”孫策回道:“子義能安然回來,我已經是十分欣慰。”

“快!”他隨後對太史慈說道:“進帳說話。”

牽著太史慈走進帥帳,孫策還不忘交代衛士:“好好照應回來的將士,讓他們吃頓飽飯,送到後面去歇著。”

進了帳篷,太史慈把呂布火燒櫻花林與他怎樣逃出來的經過說了。

孫策聽的是心底發驚。

征討江東他是順風順水,從沒吃過這麽大的虧。

他從沒想過,遇見呂布居然接連兩場大敗。

尤其是太史慈這一回,數千將士去了,居然隻回來十多個人……

“將軍委以重任,我卻……”孫策一臉錯愕,還沉浸在與呂布廝殺的兩場戰鬥中,太史慈羞愧的說道:“我對不住將軍!”

“是我對不住子義!”孫策說道:“我們都太輕視了呂布,看來傳言沒錯,他和以往確實有著很大不同。”

“呂布身邊並沒有可用的謀士, 沒想到他居然能把我軍打的如此狼狽。”太史慈說道:“將軍還是得千萬小心!”

“我知道。”孫策皺著眉頭:“他是想要廬江,可廬江對我們來說極其重要,我絕對不可能交給他……”

“將軍有用得著的地方,我願效犬馬之勞!”太史慈應道。

“呂布勝了這一場,他豈會放過趁勝追擊的機會?”孫策說道:“子義只怕是真沒機會休息。趁著他還沒到,你先去歇著,等到呂布來了,再和我一同上陣殺敵。”

“只要他敢來,我願為先鋒!”模樣十分狼狽,可太史慈說話還是中氣十足。

孫策輕輕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他先去歇著。

等到太史慈離去,孫策臉色十分難看的沉默了一會。

他向帳外吩咐:“把張子布請來!”

太史慈帶著十多個殘兵回來,兵敗的消息很快在江東軍中散播開。

得到孫策招呼之前,張昭就聽說了整個過程。

軍中傳言和太史慈告訴孫策的多少有些出入。

其中有一些傳言甚至還神話了呂布和他麾下將士。

孫策親自劫營不成,太史慈潛入櫻花林伏擊也不成。

接連兩場戰鬥,江東軍損失了大幾千人。

每一個江東軍都在擔心下一場戰鬥會被派上戰場。

在很多江東軍將士的心目中,被派上戰場就是送死!

張昭來見孫策之前,已經察覺到軍中流言對將士們有著不小的影響。

進了帥帳,他問孫策:“將軍找我?”

“子義回來了。”孫策說道:“呂布一把火燒了櫻花林,子義帶去的將士多半被燒成了焦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