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無賴兵王》第二千四百三十一章 寧肯委屈也不成全
曹恆和黃舞蝶當天在黃河岸邊,一直到很晚才返回官府。

決定離開三門峽,第二天,他們起了個大早。

張苞早就下令讓衛士們做好準備,在官府正門外等著。

諸葛亮和三門峽的一眾官員早就等在那裡。

曹恆與黃舞蝶從官府裡走出,張苞上前躬身一禮:“太子,太子妃,衛士們已經做好準備,兩位可以隨時上路。”

點了下頭,曹恆對黃舞蝶說道:“我先送夫人上車。”

黃舞蝶應了,在曹恆的攙扶下上了馬車。

放下車簾,曹恆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上前見禮:“恭送太子,太子妃。”

“你還真得送送我們。”曹恆說道:“有些話,我打算邊走邊和你說。”

應了一聲,諸葛亮隨同曹恆分別上了一匹坐騎。

眾官員沒有得到招呼,也不敢跟著上馬,紛紛躬身向曹恆行禮。

看了他們一眼,曹恆吩咐:“你們就不用送了,各自把事情辦好,遠比送我百裡開外更能讓我歡喜。”

三門峽縣令和眾官員抱拳躬身,恭送曹恆和黃舞蝶的車仗離開。

曹恆招呼了張苞一聲:“我們走。”

張苞領命,向衛士們喊道:“護送太子與太子妃,出發!”

隊伍從官府正門出發,往城門方向開拔。

三門峽是個小地方,和壽春、長安、洛陽等地大有不同,人們起的也是比較晚些。

清晨的三門峽還很冷清,許多店鋪都沒有開門營業,路邊也還沒有叫賣的小販,甚至連街道上都沒有幾個行人。

曹恆騎馬走在最前面,諸葛亮跟在他的身後。

“孔明可以上前一些。”回頭看了諸葛亮一眼,曹恆招呼道。

諸葛亮應聲上前,不過卻還是要比曹恆退後了一個馬頭,保持著謙恭的姿態。

“你打算什麽時候離開三門峽。”沿街道往前走著,曹恆向他問了一句。

“太子離開以後,我也將離開這裡。”諸葛亮回道:“黃河沿線很長,要走的地方還有很多。陛下令我整飭黃河,我得盡快把整條河道走完,然後才好下手治理。要是遲遲不動,一旦陛下責怪,連帶太子也會遭受牽連。”

“能想到我會遭受牽連,也是你用了心思。”曹恆點頭:“你有這份心也就夠了,我來這裡並不是逼迫你加快進度。治理黃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皇那裡,我可以幫著你做出解釋。只不過你自己要明白,日子能夠拖延,但事情卻必須加緊去辦。父皇可以忍受你許久沒做出任何建樹,可他卻絕對不會忍受你什麽也不做。”

“太子放心,我都明白的。”諸葛亮說道:“必定不會給太子惹太多麻煩。”

曹恆衝著他咧嘴一笑:“這句話說的讓我很是沒底,不惹太多麻煩,也就是告訴我,會惹一些麻煩出來。至於這些麻煩的大小,並不在你的掌控之內,我得提前做好準備才是。”

諸葛亮嘿嘿一笑,有些尷尬的回道:“我就這麽點心思,還被太子看出來了。”

說話的時候,隊伍來到了城門前。

曹恆對諸葛亮說道:“我也沒有其他話要向你交代,你也得準備離開三門峽,就不用陪著我走太遠了。”

“從三門峽到長安,路途也是不近。”諸葛亮說道:“太子這一路可得千萬珍重。”

沒再多說,曹恆點了一下頭,招呼張苞和衛士們,走出了城門。

諸葛亮駐馬立於城門內,目送曹恆在衛士們的簇擁下離開。

離開三門峽,曹恆也沒再往黃河岸邊走,帶著衛士們,護送黃舞蝶一路向長安行進。

不一日,他們回到了長安。

大魏境內到處都有驛站,返回的路上,曹恆也沒有令隊伍行進的太快,因此到了長安,包括黃舞蝶在內,每一個人都不覺得多麽辛苦。

回到長安的時候,恰好是午後時分。

曹鑠此時應該正在後園。

作為大魏太子,曹恆對父皇的作息把握的很是精準。

當年曹鑠領軍四處征討,從來就沒有午間休息的習慣。

自從登基稱帝,他要處理的政務也是每日繁多,中午更多的是在處理政務,而不是歇著。

交代張苞護送黃舞蝶先回太子府,曹恆帶著幾名衛士直奔皇宮。

他回到長安,消息早就傳到了曹鑠的耳中。

曹恆才來到皇宮,鄧展迎面就走了過來。

向曹恆躬身一禮,鄧展說道:“見過太子。”

“鄧將軍親自出迎,應該是受父皇委派。”曹恆問道:“敢問將軍,父皇這會正在做什麽?”

鄧展回道:“陛下午後多半是在批複奏折。大魏疆土遼闊,各地都會有一些事情呈報。每天早朝以後,陛下都在批閱奏折。即便是這樣,還時常忙到晚上才把事情忙完。”

“父皇辛苦,做兒臣的也不能為他分憂。”曹恆說道:“每每想到這些,就覺著心中惶恐的很。”

“太子太謙了。”鄧展回道:“陛下時常會擋著我們的面誇讚太子,說太子問他分憂不少。要不是太子,陛下怕是會連歇息的時機都不會有。”

“要是真能為父皇分擔一些,我心裡也會覺著安穩。”曹恆向鄧展問道:“我不在長安的日子,父皇每天飲食起居可還正常?”

“回太子話,陛下一切正常,太子不用擔心。”鄧展先是回了一句,隨後對曹恆說道:“陛下還在等著,請太子隨我來。”

跟著鄧展走向皇宮後院,沿著青石路,來到曹鑠在后宮批閱奏折的寢宮。

“太子稍等,我這就去向陛下通稟。”快到門口,鄧展對曹恆說了一句。

曹恆應了,鄧展轉身走到門外。

他抱拳躬身向門內行了個大禮:“啟稟陛下,太子來了。”

很快,裡面走出一名宮女。

宮女對鄧展說道:“鄧將軍,陛下有旨,請太子入內說話。”

鄧展轉身回到曹恆面前:“陛下請太子入內。”

“多謝將軍。”曹恆向鄧展拱了拱手,走向寢宮正門。

宮女領著他進了寢宮,穿過前面的小院,來到曹鑠平日裡休息和批閱奏折的房間。

走進房間,曹恆看見曹鑠正端著一杯水,一邊品著一邊看著桌上的奏折。

“兒臣見過父皇。”見到曹鑠,曹恆躬身行了個大禮。

視線還在奏折上,曹鑠頭也沒抬問了一句:“回來了?”

“回來了。”曹恆應了。

曹鑠又問:“這次去黃河沿岸,見到了諸葛孔明?”

“見到了,也和他談了不少。”

“他都說了些什麽?”曹鑠終於抬起頭看向曹恆:“有沒有解釋,為什麽要把神婆、神漢丟進河裡?”

“解釋了。”曹恆回道:“神婆、神漢祭祀河神,要尋年輕貌美的女子投入黃河,恰好被諸葛孔明撞見。為了不讓這種泯滅人性的陋習散播開,孔明令人以聯絡河神威名,把神婆、神漢以及他們的幫手都給投進了黃河。”

“有這麽回事?”聽了擦恆的解釋,曹鑠眉頭微微一皺,抬頭看向他。

“兒臣已去核實過。”曹恆回道:“諸葛孔明這麽做,確實是出於這樣的原因。”

曹鑠點頭:“果真是這樣,那些神婆、神漢確實也是該死。”

“兒臣也是這麽認為。”曹恆試探著向曹鑠問道:“不知父皇認為治理黃河需要多少年頭?”

“提起這件事,我倒是想要問問你。”曹鑠沒有回答,而是向曹恆問道:“諸葛孔明去了黃河有些日子,到如今也沒見他破土動工。他究竟打算什麽時候才開始治理黃河?”

“回稟父皇。”擦恆說道:“我去了黃河邊,見到了諸葛孔明,也明白他為什麽到如今遲遲不肯動工。這次回到長安,正是要向父皇稟明此事,還請父皇寬容他一些日子。”

“身為大魏的監國太子,諸葛孔明辦事拖拉,你不僅不去問責,反倒還為他求情,我倒是想聽聽你的道理。”曹鑠眉頭微微一皺,臉色不是太好的向曹恆問道:“你憑什麽來求我,寬容她一些時日?”

“父皇明鑒。”曹恆從懷裡掏出一幅地圖,雙手捧著遞向曹鑠:“這幅地圖就是諸葛孔明所做,上面詳細標注了各地需要治理的河道。他為什麽到現在還沒有破土動工,父皇看了此圖也就明白了。”

疑惑的看著曹恆,曹鑠接過了地圖。

展開鋪在桌上。

當他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的時候,那些沿著河道做出的標注引起了他的主意。

每處有標注的地方,就詳細注明了水流的情況和旱澇季節可能發生的變數,以及如何治理,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

從地圖來看,諸葛亮確實是沿著黃河詳細的探查了不少地方,而且還對著地方做出了精準的判斷和分析。

有了這張地圖,只要他破土動工,治理黃河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他能做出這幅地圖,可見也是探查了不少地方,既然知道問題所在,為什麽沒有破土動工?”看了地圖,曹鑠反倒更加不解:“難不成他只是想把需要治理的河道標注出來,到時候拿一幅地圖來應付我,再讓我派其他人去治理黃河?”

“父皇明鑒,當然不是。”曹恆說道:“諸葛孔明是打算把整條黃河都探查清楚,然後再有選擇的逐個治理。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根據治理的情況,決定什麽地方不需要動工,不僅可以節省財力物力,也可以少動用民夫,減輕百姓負擔。”

“他想的倒是周到。”曹鑠點頭說道:“可他要探查完全整條黃河,耗費的日子卻是不少。而且他在探查的時候,就連火舞都不能精準把握所在,這樣可是讓我覺著很不牢靠。”

“兒臣明白父皇的擔心。”曹恆回道:“我在臨走的時候已經交代過諸葛孔明,以後無論他到什麽地方,都要給長安送來音訊。不僅要說出他在的地方,還要告知下一步將去往何處。如此一來,他的行蹤就會被父皇精準把握,也能了解到他探查河道的進度,更可以知道,他究竟有沒有怠惰。”

“讓你去一趟黃河,還真是沒錯。”曹鑠讚許的點頭:“當初你舉薦諸葛孔明的時候,我還曾遲疑過。前些日子始終不見他有任何動作,而且又聽說他把神婆、神漢丟進了黃河,更是不明白他究竟想做什麽。要不是你去了一趟,到現在我還在疑惑他在黃河岸邊究竟做了什麽, 把他撤換下來,也是早晚的事情。”

“原本兒臣是打算與他一道多巡查幾處。”曹恆對曹鑠說道:“見了諸葛孔明,兒臣覺著他已經把事情安排的差不了多少,留在那裡並沒有太多用處,反倒不如先回長安,把所有父皇不知道的情況稟明,如此一來,父皇對諸葛孔明也能放心不少。”

“你認為諸葛孔明怎樣?”曹鑠並沒有表示對曹恆所說的話認同,他反倒是突然問出了這麽一句。

曹恆回道:“兒臣認為,諸葛孔明確實是個有能耐的,令他前去治理黃河,他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當初你舉薦他的時候,我就知道他能勝任。”曹鑠說道:“只是那時沒有更合適的人去治理黃河,所以只能答應讓他去。其實出於本心,我並不情願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他。”

“父皇是不是對諸葛孔明有什麽成見?”曹鑠的說法讓曹恆感到十分不解。

明知諸葛亮有才乾,也可以把黃河治理好,可曹鑠偏偏就是不想讓他去,最終允了曹恆的提議,也是在沒有其他人更合適的情況下才勉為其難。

他的做法,實在是讓曹恆想不明白。

“諸葛孔明確實是有才乾。”曹恆問道:“既是有才乾的人,父皇為什麽不肯重用?像他這樣的人物,要是一直賦閑,也是大魏的損失。”

“你重用了諸葛孔明,還得能夠駕馭他才成。”曹鑠說道:“他的智略不俗,野心也是不小。論起治理江山,比他強的並沒有幾個。要是沒有十成的把握駕馭,最好還是不要給他太多的權勢。像他這樣的人,寧肯委屈,也不成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