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無賴兵王》第二千四百二十四章 拍馬要拍對地方
三門峽是個並不算很大的縣城。

 縣城雖小,城內的設施卻是一應俱全。

 與曹恆以往去過的很多地方不太一樣,這裡的凌雲閣和望月樓,居然是門對門營業。

 曹恆曾經去過的地方不少,每一座城池的凌雲閣和望月樓,都會隔開幾條街道,為的是活躍周邊的商業氛圍。

 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座城池,把凌雲閣和望月樓開在同一條街上。

 而且還是門對門營業。

 凌雲閣與望月樓的門臉都是酒樓,兩家要是門對門營業,必定會對營生有一定的影響。

 來到凌雲閣和望月樓之間的街道正中,曹恆停了下來,向跟在身後的縣令問道:“別處凌雲閣和望月樓都是隔著很遠,為的是把城內各條街道都給帶動起來。三門峽的凌雲閣和望月樓,為什麽偏偏是相向建造?”

 “太子有所不知。”曹恆問起凌雲閣和望月樓為什麽想想建造,縣令上前回道:“三門峽與別處不同,這裡人口不多,城池也比別處小的多。整個三門峽,也就只有這兩條街道繁華一些。當初凌雲閣和望月樓來到這裡選定地方,都選了同一條街道。兩家都是有朝廷撐腰,我們這些地方小官也不敢插手過多……”

 “你的意思是,凌雲閣和望月樓選定這條街道,你們這些地方官員根本毫不知情?”看向縣令,曹恆追問了一句。

 “並不是不知情,只是不敢插手。”縣令回道:“縣城裡最好的地方只有這兩條街,而這裡有是百姓平日最密集的地方。無論凌雲閣還是望月樓,都想把門臉開著這裡,不肯去別處開店。”

 “其實你們那時候有個辦法。”曹恆說道:“你們只要不許兩家中的任何一家在這條街上開店,他們也就隻好選擇其他的街道。凌雲閣和望月樓雖然都是朝廷的產業,不過你也應該聽說了,他們彼此並不對付。你把好的地段交給其中一家,另一家肯定不會答應,因此才會形成眼前的局面。”

 “太子教訓的是。”縣令回道:“只不過眼下已經成了這樣的局勢,即便想改,也沒法子去改了。”

 “先由著他們。”曹恆說道:“要是以後兩家沒能把三門峽的市集帶動起來,再給他們另外劃分地方,讓他們到那裡營業去。”

 “謹記太子吩咐。”縣令當即應了。

 “縣城距黃河有多遠?”曹恆又問了一句。

 “黃河在城外。”縣令回道:“從縣城到黃河岸邊,騎馬大約需要兩炷香的光景。”

 “城池距黃河如此之近,難道你們就不擔心,一旦發生澇災,就不怕城池受災?”曹恆又追問了一句。

 “當初建造城池選址,地勢要比黃河高出不少。”縣令回道:“所以並不擔心洪澇災害會給城裡帶來多少損害。”

 “地勢再高,也不是萬無一失。”曹恆對縣令說道:“縣城就在附近,為了萬無一失,可得提防著堤壩。平日裡多巡查,到了澇季,不要讓洪水提升到縣城的高度,給百姓帶來損失。”

 “太子交代的,我會竭盡所能去辦。”縣令當即應了。

 官府在城內最縱深的一條街道,這裡遠離凌雲閣和望月樓所在的鬧市區,大門外的街道很少有人經過,顯得格外清淨。

 來到官府門外,諸葛亮對曹恆說道:“最近幾天,我一直在這裡琢磨如何整治曾走過的河道,圖樣也還在官府裡放著。”

 “領我去看看。”曹恆示意諸葛亮在前面領路。

 諸葛亮走到官府正門,站到一側對曹恆說道:“太子,請。”

 曹鑠建立大魏朝,對各地官府的建制都有明確的規定。

 任何官員不得擅自更改官府規模,不得因為擴建官府征用土地,更不得私自拆除官府重建。

 有著這樣的政令,各地官府的建造規模都不會太大,官府內的布局也不會很精致或者奢華。

 進了官府,諸葛亮領著曹恆來到後園。

 後園平日裡是縣令居住的地方。

 諸葛亮來到,縣令把後園騰空,作為他的落腳處。

 如今曹恆也來了,諸葛亮只能搬去館舍,這裡將會成為曹恆此後幾天的住處。

 諸葛亮和縣令帶著一眾地方官員陪同,把曹恆送進官府後園。

 來到一間廂房門外,他對曹恆說道:“這裡已經清掃乾淨,隻留下了我做的整飭黃河圖。”

 “把圖留在這裡,等到需要用的時候,你拿什麽去整改河道?”曹恆向他問了一句。

 “我那裡還有一份。”諸葛亮回道:“得知太子將要來到,我趕製出了一份地圖。治理黃河的時候,我會用那幅。這幅圖,則是留給太子觀摩。要是太子發覺哪裡不妥,還請告知,我做出調整和修改。”

 “等我看看再說。”曹恆點了下頭,對諸葛亮和縣令等人說道:“你們都先回去,趕了這麽遠的路,我和太子妃都有些累了。”

 “不敢耽擱太子和太子妃歇息。”諸葛亮應了一聲,對縣令等官員說道:“你們都跟我退下。”

 官員們跟著諸葛亮退下,曹恆招呼陪在他身邊的黃舞蝶:“夫人趕了一路,也是十分辛苦,快些和我回房歇著。”

 曹恆和黃舞蝶進了房間,他們看到桌上擺著一張地圖。

 倆人都知道那是諸葛亮留下的地圖。

 進了房間,曹恆只是瞟了放著地圖的桌子一眼,就牽起黃舞蝶的手,拉著她往裡面房間走。

 黃舞蝶卻輕輕的往後抽了抽手。

 感覺到她的動作,曹恆停下腳步回頭看過來:“夫人怎麽了?”

 “夫君不先看一看那張圖?”黃舞蝶向曹恆問了一句。

 “趕了這麽遠的路,夫人一定十分勞累。”曹恆說道:“我先送夫人到裡面房間歇著,然後出來再看地圖。”

 “難道夫君不願讓妾身也看一看?”黃舞蝶顯然沒有走到裡面房間的打算,他向曹恆問了一句。

 “夫人要看,當然可以。”曹恆說道:“只是這樣的地圖無聊的很,我怕夫人會看的索然無味。”

 “妾身也想知道夫君每次外出都在忙些什麽。”黃舞蝶說道:“恰好有機會,妾身當然想看。”

 “既然夫人想看,那就看吧。”來到桌邊,曹恆和黃舞蝶一同低頭看著那張地圖。

 曹鑠早年曾令人繪製過各地地圖,那些地圖精準到村莊。

 標注著黃河的這幅地圖,正是依照早先的地圖描繪出來,精細程度當然不低。

 “世上還有如此精細的地圖。”看著地圖,黃舞蝶說道:“妾身看了這幅地圖,就好像沿著河流走了一遍。”

 “每一處需要整修的地方,諸葛孔明都做了標注。”指著地圖上做了標注的一處,曹恆說道:“看到這些標記,我就知道那一段的河道究竟是平緩還是湍急。要說諸葛孔明,辦事確實有些能耐。換成任何一個人,或許都不會像他一樣考慮的細致。這些地方都標注了出來,而且還把探查的數字也給寫上,等到以後治理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些,決定哪段河道不需要治理,哪段需要加強整治。”

 看著地圖,聽著曹恆的講解,黃舞蝶並沒有言語。

 過了片刻,她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向曹恆問道:“夫君,這裡是不是三門峽的河口?”

 看著她指的地方,曹恆點頭:“夫人果真聰慧過人,這裡正是三門峽的河口。我們所在的縣城,距河口很近。所以我才提醒縣令,要他留意這裡的河口。到了澇季,一旦河口決堤,很可能會給附近百姓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夫君向來考慮事情都很周到。”黃舞蝶說道:“不過地方官員連這些都想不到,確實是他們的失職。”

 “那是。”曹恆回道:“他們可能是太自信了,認為縣城的地勢要比河道高的多,所以也就不怎麽用心。”

 “夫君這次來到黃河,打算逗留多久返回長安?”黃舞蝶向曹恆問了一句。

 “莫非夫人想要回去了?”曹恆反問。

 “不是。”黃舞蝶回道:“妾身只是覺著,夫君這次來到黃河並沒有什麽收效,到如今得到的消息,當初只要派人過來向諸葛孔明詢問也就清楚。妾身還是認為,夫君不該來這一趟。離開長安這些日子,也不知道耽誤了多少要緊事。”

 “父皇要我過來,肯定有他的道理。”曹恆說道:“只不過眼下我還不知道他究竟要我做些什麽。”

 曹恆認為曹鑠要他來到黃河岸邊,必定是有要緊的事情讓他去辦,只不過曹鑠沒有明說,曹恆暫時也沒弄明白。

 既然他這樣認為,黃舞蝶當然也不會多說。

 看了一會地圖,黃舞蝶對曹恆說道:“夫君,妾身有些倦怠了,想要早些歇下。”

 黃舞蝶對看地圖的興致不是太高,曹恆牽著她的手,與她一道走向裡間。

 曹恆和黃舞蝶回了房間,陪著諸葛亮離開官府,縣令向他問道:“諸葛公,太子這次來到三門峽,大概會住幾天?”

 “怎麽?”諸葛亮扭頭看向他:“你不想要太子在這裡多住一些日子?”

 “不敢。”縣令趕忙回道:“太子能在三門峽多住一些日子,當然再好不過。我只是想知道大概的日子,好讓人多做準備,千萬不能怠慢了太子和太子妃。”

 “難道你沒有看出來?”諸葛亮扭頭看向縣令向他問了一句。

 縣令問道:“不知諸葛公要我看出什麽?”

 “看出真正需要照應的是誰?”諸葛亮說道:“太子勤於政務是整個大魏都知道的,我把地圖放在桌上,他卻絲毫沒有興趣,隻想著太子妃倦了,需要休息。難道太子的這一舉措,縣令還看不出怎麽回事?”

 錯愕的看著諸葛亮,已經明白過來的縣令說道:“諸葛公的意思是……多為太子妃著想一些,只要把太子妃照應好了,太子也就會心懷舒暢,我們這些人的日子也會好過不少?”

 “既然明白了,還不快些去籌辦?”諸葛亮說道:“太子在三門峽可是不會逗留太久,趁著這幾天,還不好好巴結?”

 “早就聽說太子對逢迎拍馬之徒很是反感。”縣令問道:“我要是真的這麽做,萬一太子不僅沒有心生爽快,反倒還責怪我們,那該怎麽辦?”

 “逢迎拍馬,也要看你們拍對地方沒有。”諸葛亮說道:“太子帶著太子妃來到這裡,你們不去巴結太子妃,偏偏要在太子那裡討沒趣。你覺著太子會對你們有任何的好感?”

 縣令和其他三門峽的官員彼此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出了錯愕。

 “諸葛公說的沒錯,我們已經明白了。”縣令說道:“我這就讓人為太子妃準備禮品……”

 “可別為太子妃準備禮品。”諸葛亮說道:“但凡奢華之物,太子和太子妃應該都不會喜歡。大魏將士征戰多年,府庫並不充盈,要是你們弄了些奢華之物獻給太子妃,反倒會讓太子懷疑你們從官府撈了多少好處。”

 原本還打算弄些貴重的禮品送給黃舞蝶, 聽諸葛亮這麽一說,一個個都有些慌神。

 “要不是諸葛公提醒,我們差點壞了大事。”縣令對諸葛亮說道:“我們回去會想些討好太子妃的法子……”

 “哪裡需要去想法子。”諸葛亮對縣令說道:“黃河裡什麽都沒有,就是魚多。找出一些漁夫,要他們去黃河裡捕撈一些鮮活的魚兒,在送去凌雲閣或者望月樓,請廚子烹製了獻給太子妃。這樣一來,耗費不多,還能博得太子和太子妃的歡心,難道你們不覺著很劃算?”

 包括縣令在內,眾官員紛紛點頭稱是。

 縣城距黃河不遠,這裡確實別的不多,就是鮮活的魚多。

 找一些漁夫,在河中下幾網,捕獲上來的魚兒,應該也夠太子妃享用了。

 心裡有了這些盤算,縣令和官員們紛紛告退。

 目送他們離去,諸葛亮向身後跟著的校尉吩咐:“跟我到黃河岸邊看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