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無賴兵王》第二千三百一十四章 先把別人的嘴堵上
手機閱讀郭嘉求見,本來是有其他事情和曹鑠說,曹鑠卻偏偏把話題帶到了曹恆逼迫曹毅盯著死屍看的事上。

曹鑠和郭嘉都很清楚,曹恆所以這麽做,無非是想要曹毅早些適應戰場的血腥和殘酷。

只不過這麽做會有個很麻煩的後果,那就是傳揚到外面,被一些自以為是聖人的人知道,一定會想盡辦法把曹恆的品行給糟踐到一文不名。

對於這種人,曹鑠倒是可以選擇把他們全都殺死。

只是那麽做的話,必定會引來更多的詬病和非議,到時不僅是曹恆會被推等到風口浪尖上,就連曹鑠也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我覺著這件事陛下千萬不能隱瞞。”郭嘉說道:“話該怎麽說,要看怎麽帶。在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還沒有開口說話的時候,陛下先把話給說出去。等到他們想說話的時候,世人已經先入為主。即便他們費盡口舌,也不可能左右世人的想法。”

“奉孝的意思是我應找個人,寫一篇詔書,把這件事以詔令的形式告知全天下?”曹鑠問道。

“那是當然。”郭嘉回道:“此事還得陳琳執筆,讓他執筆,別說太子本來就沒有壓製二皇子的意思,即便是有,也可以說出一些道理。”

曹鑠微微皺起眉頭,沉吟片刻說道:“還是奉孝有主意。”

他向門口喊了一聲:“鄧將軍!”

鄧展隨後進屋,向曹鑠問道:“敢問陛下有什麽吩咐?”

“把陳琳請來。”曹鑠說道:“告訴他,我有要緊的事需要他立刻去辦,無論他手上有什麽事情,全都放一放,趕緊到我這裡來。”

領了命令,鄧展退下。

曹鑠這才想起郭嘉來見他是有其他的事情。

他向郭嘉問道:“奉孝剛才說太子有什麽事情辦的不妥?”

“太子討伐匈奴,每一件事辦的都是毫無破綻。”郭嘉回道:“唯一沒辦妥的只有一件,就是對待呼廚泉過於寬松。”

“怎麽又和呼廚泉扯上了關系?”曹鑠說道:“我令呼廚泉隨軍出征,為的正是協助太子擊破匈奴。雖然他在匈奴的地位每況愈下,可他畢竟還是匈奴單於。匈奴和我們中原一樣,總會有那麽幾個對老單於耿耿不忘的。我軍與匈奴作戰,讓匈奴人吃一些虧,去卑挑釁大魏,很快就會被所有匈奴人反對。我倒是覺著對呼廚泉稍微寬松一些,也不是什麽壞事。”

“僅僅只是寬松我當然不會來說什麽。”郭嘉說道:“可太子做的事情,已經不再是寬松能夠比擬。他在首次擊破劉猛以後,居然允許呼廚泉征募投降的劉猛所部匈奴人,而且還給那些匈奴人發放了大魏府庫存放著的老式戰袍。”

“我覺得很不錯。”曹鑠嘿嘿一笑,對郭嘉說道:“老式戰袍對我們大魏將士來說已經沒什麽用處,把它們全都拿出來,交給匈奴人使用,也不至於壞在府庫中。太子這麽做,一來收編了匈奴人,二來則是處理了已經沒什麽用處的老式戰袍。”

“陛下只看到這些,難道就沒看到不妥的地方?”郭嘉向曹鑠問了一句。

曹鑠問道:“有什麽不妥的地方?還請奉孝明言。”

“呼廚泉雖然在中原生活多年,可他畢竟曾是匈奴人的大單於。”郭嘉說道:“倘若他手下有了兵馬,擊破去卑勢在必行,然而在擊破去卑以後,他又會如何抉擇,陛下有沒有想過?”

捏著下巴露出沉思的神色,曹鑠向郭嘉問道:“難道奉孝認為呼廚泉會背棄大魏?”

“陛下是要把匈奴人亡族滅種。”郭嘉回道:“呼廚泉雖是異族,

卻並不是個蠢人。擊破去卑多會大單於之位,他最需要做的就是統領匈奴人脫離大魏,在大魏以北建立匈奴人的國度,重振匈奴。”“奉孝認為他能做的到?”曹鑠微微一笑,向郭嘉問了一句。

郭嘉回道:“我覺著只要大魏稍微有所松懈,呼廚泉一定可以做到。”

“太子就在關外,奉孝這麽說,要是被他和他手下的將軍們聽了,還不知道會惹出什麽麻煩。”曹鑠對郭嘉說道:“奉孝的意思我已經明白,就是要太子節製呼廚泉,不讓他壯大的太快,以至於大魏無法掌控。”

“正是。”郭嘉回道:“呼廚泉就像是一隻被大魏豢養多年的野獸,雖然看起來已經歸順,可內心深處卻依然有著野性。所以沒有與大魏抗衡到底,無非是他認為實力還沒達到。終究有一天,他覺著實力到了,必定會和大魏反目,給陛下帶來不少麻煩。”

“奉孝認為呼廚泉在中原的這些日子,究竟有沒有想過真的歸順大魏?”曹鑠沒有回應郭嘉,而是向他反問了一句。

郭嘉回道:“剛才我已經說了……”

說到這裡,郭嘉突然沒再接著說下去,而是錯愕的看著曹鑠:“陛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向來都很明確,奉孝應該也很清楚。”曹鑠微微笑著,對郭嘉說道:“匈奴人和中原人為敵數百年,每逢中原強大,匈奴人則會向中原稱臣。當中原疲敝的時候,他們則會大舉襲來,給中原帶來無盡苦難。奉孝認為大魏可以強盛多少年?又可以讓匈奴人投鼠忌器多少年?”

“倘若大魏歷代君王都可以像陛下一樣……”郭嘉不太確定的說了一句。

曹鑠哈哈一笑,對郭嘉說道:“奉孝說這些別說我不相信,你自己信還是不信?”

“難道陛下認為將來大魏的皇帝總會出現幾個……”郭嘉說到這裡就沒再說下去。

他很清楚,有些話站在他的立場是不適合說的太明白。

“不用出現幾個,只要出現一個,大魏的江山也是完了。”曹鑠說道:“不說大魏,隻拿大漢說事。西漢十二帝,東漢十二帝。王莽專權以前,匈奴人可敢進入中原禍害一方?等到西漢衰弱,光武中興,匈奴人又來了。漢明帝文治武功,令竇固等人討伐匈奴,把匈奴分為南北二部。雖然對匈奴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可是在桓靈二帝禍亂天下之後,中原大亂,匈奴人又一次來了。”

嘴角帶著笑容,凝視著郭嘉的眼睛,曹鑠接著向他問道:“如今匈奴確實是被我們打怕打服,可是奉孝又怎麽保證大魏將來不會出現像桓靈二帝一樣的昏君?”

曹鑠說的這種情況,郭嘉還真是保證不了。

他臉上浮起一抹困惑,向曹鑠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還是只有一個。”曹鑠說道:“為免匈奴人以後再給中原帶來禍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徹底的滅掉。”

“長公子這麽做,是陛下的意思?”郭嘉疑惑的向曹鑠問了一句。

“當然是我的意思。”曹鑠說道:“他臨行之前,我曾和他說過,要竭盡所能扶持呼廚泉,最好讓呼廚泉自我膨脹,認為他已經有了與我軍一戰的能力。進入河套,大軍再擺出不肯退走的架勢。為了匈奴人的利益,呼廚泉一定會鼓動匈奴人與大魏為敵。只要他們動手,太子就有辦法把他們盡數殲滅,然後徹底平定匈奴。”

“這麽看來,倒是我想的差了。”郭嘉搖頭,對曹鑠說道:“得到太子扶持呼廚泉的消息,我還以為他是被呼廚泉蒙蔽了雙眼,以至於無法判定該怎麽去做……”

從曹鑠這裡得到了答案,郭嘉放心不少。

曹鑠向他問道:“奉孝做了丞相,最近這些日子可感覺到壓力比以往更大些?”

“陛下不問,我都不好說。”郭嘉回道:“當初追隨陛下南征北戰,並沒覺著得天下有什麽困難。如今陛下真的得了天下,才發現為陛下守業,要比攻伐天下難了許多。”

“先前我曾想過,要你一同去西涼。”曹鑠微微一笑,對郭嘉說道:“你做了丞相,我尋思著再把你給派出去確實不妥。我總不能讓丞相在外攻伐,而自己親自處置政務。”

“陛下怎麽安排,我怎麽做也就是了。”郭嘉回道:“只不過賈文和年歲太大,這次去了西涼,等他再回來應該也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

“換做別的地方,我還真不一定會讓賈文和過去。”曹鑠說道:“他被世人稱作毒士並不是沒有道理。以往攻略中原,我很少用他的謀略,就是因為他獻的計策多半過於陰毒屬於斷根之計。可這次攻略西涼,羌人與鮮卑並非我們族類,計策陰毒一些反倒適宜。”

“我倒不擔心賈文和怎樣對待異族,我擔心的是他的身子骨。”郭嘉說道:“人終究是老了,征伐多年,當年的意氣風發如今早就消磨的差不多。陛下雖是給了他駐顏丹,然而到了他那個年歲,誰知道吃了以後還有沒有用處。”

“奉孝吃了,不是用處不小?”曹鑠面帶笑容看著郭嘉。

郭嘉下意識的摸了摸臉:“確實是用處不小,如今也覺著身子麻利了不少,可我卻還是知道,雖然看起來並不怎樣顯老,實際上是真的已經老了。”

“我們都在慢慢變老。”曹鑠說道:“年年征伐殺人無數,最終也都逃不過被歲月給殺死。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活著的時候,盡量多做些足以讓人千古稱道的事情。”

嘴角始終帶著一抹笑容,曹鑠接著對郭嘉說道:“奉孝做了丞相,隻管把份內的事情做好,其他不用多想。”

郭嘉應了一聲,隨後對曹鑠說道:“眼看將要進入夏季,每年夏季,長江、淮河以及黃河等河流,總有幾條會不肯消停。臨近河流的各地紛紛詢問,要不要預先做好抗災準備?”

“抗災當然要預先準備。”曹鑠說道:“等到災害發生,我們再去考慮如何抗災可就晚了。傳令各地,府庫存糧隨時做好用來賑災的打算。還有抗災所需的工具、帳篷。另外,再找一些懂得河道疏通的人才,要他們去容易泛濫的河流查看,等到澇季過去,把河道都疏通一下。”

說到這裡,曹鑠向郭嘉問道:“我覺著如今內陸河流多半是從西往東,很少有從南往北的。如此布局,南北往來貨物貿易就只能走旱路。旱路運送貨物能力有限,不如水陸快捷和輸送量大。我打算自北往南開通一條運河, 你認為怎樣?”

曹鑠提出開通運河,還是從後世隋煬帝開通京杭大運河來的靈感。

京杭大運河雖然耗費了許多財力人力,對後世的功績卻是無法抹滅的。

就好比秦始皇當年把各地長城連城一片,形成後來的秦長城。

修造的過程中累死無數民夫,可長城的存在卻阻擋了北方異族侵襲,保中原多年安穩。

曹鑠很清楚,一旦真的開鑿大運河,他將面臨無數詬病。

可運河開鑿完成以後,能夠後人留下的卻是千秋功業。

果然。

他才提出要開鑿大運河,郭嘉就說道:“陛下從被往南由無而有,開鑿出一條運河,可不是說起來那麽容易。所要動用的民夫和錢財,耗費極其巨大,萬一有什麽不妥,陛下將會承受無數詬病,還請陛下三思。”

“我要是不急著在一兩年內把它開通,用十年或者二十年來辦這件事,奉孝以為怎樣?”曹鑠想了一下,向郭嘉問道。

“開鑿運河,耗費時日越久,花費也就越多。”郭嘉回道:“耗時十年或者二十年開通,陛下有沒有想過,大魏朝廷得拿出多少錢財?”

皺起眉頭,曹鑠想了一下,對郭嘉說道:“此事再議,找到切實可行的法子,再投入人力開鑿不遲。”

“陛下體恤百姓疾苦,萬民必定感恩。”郭嘉躬身向曹鑠行了個大禮。

倆人正說著,鄧展來到門外,向曹鑠躬身說道:“啟稟陛下,陳琳來到。”

“快請進來。”陳琳是起草詔書,為曹恆在關外所行之事正名的關鍵,聽說他來了,曹鑠連忙吩咐。

本書來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