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娘娘不想活》第三百四十七章 殿前奏對
豎日,雖然覺得角娘娘這個號有些怪異,但是元歌卻又覺得它很特別,讓人聽一次就記住。因此便決定,以此為號了。

得知這個號後的柳嬤嬤,神色很是有些微妙。可能是她想太多,但是聽到角娘娘這三個字,她心裡就冒出了另三個字。

角先生。

嗯,一定是她想太多了。端莊的主子,怎麽可能知道這樣yin邪的物件,一定是她弄錯了。

宮中人從前提起皇貴妃,總是帶著一股掩不住的嫉妒。而如今提起壽陽宮裡的那位,雖然還是有些嫉妒,但是更多的是奚落。

如日中天的皇貴妃,眼下也隻落得一個病臥在床,與後位失之交臂的結果。

不過誰也不知道,她們以為命不久矣的皇貴妃,並沒有像她們想像的那樣落魄,而是歡快的成了一名寫話本的皇貴妃。

很快,殿試也就近在眼前了。

能夠參加殿試的,也就只有一甲三人,和二甲的前十五人。今天便是決定,他們以後道路最重要的一天。若是能夠讓皇上記住,那麽便算是半隻腳踏上了青雲路。

不過若是出了差錯,可就不只是名次下降,而是觸即以龍顏禍罪嚴懲了。

實際上,這十八人的生平家世,早在出榜之時,就已經呈到了啟元帝的面前。當他在看到一甲的第三名,名喚董興學時,心裡就有些預感了。

之後看了其原籍,便徹底明白,這個姓董的,竟然真的是元哥兒生母外祖家的子弟。所以說,又是一個表哥出現了麽。

站在殿中的董興學,總覺得皇上在看著這邊,不過他不能抬頭去看,也就無從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了。

殿試又稱殿選,分為倆個部分,一是當殿按題寫出一篇文章,二是回答皇上的問題。只要表現上佳,說不定就會直接授官了。

榜首是一名年近三十的男子,雖然應對並不算很出色,但是卻極為穩重踏實,言之有物而不是紙上談兵。榜眼則是略年輕一些的文弱男子,所闡述的觀點則太高了些,不免有些眼高手低的感覺。

董興學是三人中最年輕的一個,不過談吐間並不比另倆人遜色,其清雅的面容此得百官們的好感。

長的好看就是佔便宜。

最終沒有意外的,三人的名次徹底定了下來。

啟元帝掃了一眼董興學,輕笑著道:“今年的探花郎也是不負此稱,也不知誰家姑娘有幸,能夠得到探花郎的親睞呢?”

董興學愣了一下,皇上這是要賜婚?想到這裡,他連忙回稟道:“啟稟皇上,微臣家中已經定下了婚約,此番榜上有名,終於有顏面去迎娶了。”

原來算是已經有家室了啊,啟元帝聽了滿意點頭:“原來如此,那朕便不多事了。”

原來還真打算當媒人啊,李青志忍不住怪異的看過去一眼,心想皇上既無未嫁的姐妹,膝下也沒有女兒,那本來是想把誰家的女兒嫁過去?

啟元帝在心裡想,以後誰家想把女兒塞給他當皇后,他就找些青年才俊,給他們賜婚!

殿試之後,啟元帝按例賜下瓊林晚宴,正待離開此處,突然董興學撩起袍角便跪了下去。

“皇上,微臣有冤屈啟奏。”

李青志眼皮一跳,心想這下要來了。

啟元帝眼神微微一沉,這個董興學是有什麽冤屈,非要在今天這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不過聽聽也無妨,回去後可以說給元哥兒聽。

“有何冤屈,隻管說來。”

董興學拚命壓抑著胸中翻滾的情緒,他咬著牙從嘴裡擠出來了幾個字。

“微臣是董家人,百多年前的那個董家的後人!”

百多年前的董家是怎麽回事?

滿殿的百官,

除了家中有些底蘊的,其他的都是一臉的茫然,不懂這個董家是怎麽回事。啟元帝聞言愕然了。

他當然知道這個董家是怎麽回事,只是卻沒有想到,這個董興學竟然就是百多年前的那個董家。

一時間滿殿無聲。

董興學聲音壓抑的道:“百多年前董家女眷死傷無數,老祖宗帶著董家人離開京城,輾轉多年後定成於青州漢陽。”

“這麽多年,董家後人一日不敢忘記老祖宗的話,那就是終有一日要回到京城,洗刷掉我董家女眷的恥辱,讓她們堂堂正正的立於人前!”

皇室中流傳下來一封世祖長公主的手書, 那裡面寫著若是有一日,董家後人出現,越氏子孫必須厚待之。

就算沒有那封手書,啟元帝也知道自己該怎麽做。因為在旁的人,還在回想董家往昔時,他已經先一步想到,董家同元哥兒的關系。

若是今天在這裡,他不將董家的事情給定下,明日就會有人詬病他的元哥兒,也流著董家的血!

啟元帝站起來,快步從龍椅上走下來,在眾人奇異的目光下,彎下腰親自將董興學扶了起來。他長長的歎了一聲,滿是欣慰的道:“終於出現了,董家的後人啊,越氏子孫已經等的太久了!”

啊。

這下換董興學一臉茫然了,他不記得祖父說起越氏,對董家人是如此的寬厚啊。要是知道的話,他們也不必等到現在,早就已經站出來了。

啟元帝不顧董興學呆怔的神情,自顧自說的感慨道:“百多年前,前朝末帝昏庸無能,導致亂世戰火連連,世祖不忍黎明百姓流離失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終於揮師南上,一舉攻破京城改周立武!”

“董家的事不是不知道,只是天下初定,前朝亂軍四處作亂,世祖無暇去管,待回過神後,董家已經分崩離析,接著董府便空無一人了。”

“之後世祖心中愧疚,將此事說於太平長公主。太平長公主親自寫下手書,交於高祖帝,如今這封手書,便在朕的手裡。”

啟元帝長長的一席話,表明了越氏對董家後人的態度。他看著董興學,輕聲歎道:“朕不曾想到,在朕有生之年,終是等到了董家的後人。”

“劉無庸,去將那封手書拿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