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津川家的野望》第61章 北條包圍網
  時光匆匆,歲月荏苒。一年後,津川宗治佇立在津川城的天守外,沉默不語。今年對於津川宗治來說,格外的精彩。  天文十一年四月暮春,一隊由武士、神官組成的大隊伍,以肅穆嚴整的步伐,緩緩來到了位於關東鐮倉的鶴岡八幡宮中,前來參祝八幡宮大鳥居(鳥居,即RB神社前類似門的建築,傳說有結界,防止鬼怪侵入的功用)修複成功。

  鶴岡八幡宮,是全關東武士守護神所在之地,也是供奉源氏武門先祖的門跡。八幡宮裡的白旗神社、源平池、橫跨源平池之上的“太鼓橋”、舞殿、大銀杏,這一處處景觀,都映照在小田原城主、後北條氏第三代家主北條氏康的眼中。

  鐮倉鶴岡八幡宮,前來參拜的,不是足利將軍家,他們家正在京畿的戰亂中,東躲XC著;也不是鐮倉公方家,他們家早就被逐出鐮倉,寄居在古河城裡,失去了百年的根基。

  前來參拜的,恰恰是號稱出身伊勢平氏,冒認早先鐮倉幕府執權“北條”苗字的後北條家族。

  從出身幕府申次眾的伊勢早雲(北條早雲)開始,通過奇襲等手段,奪取了伊豆和相模國;到了二代家督北條氏綱時,改姓了北條這個苗字,經營了小田原城這個堅固的堡壘,擊敗了原先盤踞在關東的名門山內上杉和扇谷上杉,並在國府台之戰中擊殺了小弓公方,在武藏和房總擴大勢力;到了三代家督北條氏康時,正是到了急於證明,我北條家才是關東新王者的時候了。

  峨冠博帶的北條氏康,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穿行在海潮咆哮的由比濱邊的若宮大道中,這條大道南北橫貫神社,為源賴朝所築,號稱鐮倉的朱雀大道,其間要穿過三處鳥居,然後在石段台階拾級而上,便來到了莊嚴的神殿之前。

  參祝結束後,二十八歲的北條氏康乘馬在由比濱邊緩行,並遠眺著夕陽下粼粼的海浪,“現在這塊寶藏之地歸於了我北條氏康,我絕不會讓任何人將它奪走,絕不會。”氏康在心中默默發誓。

  但很快,來搶土地的仇人來了,那就是和後北條三代鏖戰不息的兩上杉家。

  六月,也就是氏康參拜鶴岡八幡宮兩個月不到的時光,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參拜了關東另外位武神所在地,常陸國鹿島神宮,向神佛獻上了“打倒北條”的誓願。不久,上杉憲政和扇谷家督上杉朝定結成了攻守同盟,以管領的威名,號召上野、下野、武藏、房總諸國武士前來參軍,一舉滅掉外來暴發戶後北條。另外,上杉憲政還暗中給古河城的公方足利晴氏,寫了封書信,約晴氏一起來倒後北條。

  足利晴氏,是第四代古河公方,掐指一算,自從初代足利成氏落腳古河城來,也過去了近百年的時光。這公方的勢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晴氏這會兒,先是分裂出去個小弓公方,後又丟了個有力奉公眾千葉家(這家倒向了後北條),最後為了壓製住小弓義明的兵鋒,還不得不投靠北條氏綱,也等同於後北條手中的傀儡了。北條氏綱還在世時,把自己的女兒,氏康的異母妹妹芳春院(這姑娘的母親出自五攝家之一的近衛家)嫁給了晴氏,還生下了個有著後北條血緣的兒子,即後來的五代公方足利義氏。

  隨後,在氏綱、氏康父子的脅迫下,足利晴氏做出了“罷黜山內上杉家,讓北條家就任公方管領”的決定——從此,北條氏康在他的文書裡,多次喜滋滋地自稱為“新關東管領”,把上杉憲政搞得很是惱火。

憲政不愉快,其實足利家的好青年晴氏也不安樂啊,他畢竟是反骨世家的孩子,不管才能有沒有,桀驁不馴的血總是淌著的,所以在接到憲政的文書後,晴氏毅然決定和老對頭上杉家精誠合作,反了後北條才心甘。  原本北條氏康還是很注重和妹夫的友好關系的,並極力拉攏古河公方的首席重臣,關宿城主築田高助,讓這位充當公方和自家間的潤滑油。築田高助,本來還為後北條與主君的同盟跑得屁顛顛的,但很快又覺著不對味啊——築田高助的女兒也嫁給了晴氏,也為晴氏生下了個男娃兒(後來的足利藤氏),這不是和那個芳春院的孩子(這是晴氏的小兒子)構成了競爭關系嘛?想到此,築田高助也咬了下牙,毅然決然地支持主君晴氏,也和他後北條卯上了!

  這下,關東的幾大勢力,山內上杉、扇谷上杉和古河公方,為了避免自家淪喪到那個堀越公方的地步,保護各自的領地,破天荒地聯起手來,組成了後北條的包圍網。其中,首當其衝之地,便是武藏國的河越城。包圍攻擊河越城的關東聯軍,據某些史料的記載,居然達到了八萬六千人之多,即使這是很大的誇張,刨去一半的話也有三四萬,這對當時普遍動員力兩萬人上下的戰國大名而言,也是個相當可怕的數字。上杉憲政派出了難波田彈正和小野因幡守為首的使者團,對古河城的足利晴氏許下了“北條家狼子野心,早晚會獨霸關東,公方殿下此刻不若與我管領攜手,戰勝後將殿下迎回鐮倉,恢復往日權威”的誓言。

  當然,這些都是日後發生的事情,現在反正北條家的日子不好過啊。面臨著關東幾乎所有勢力的聯合攻擊,北條氏康像R了吉娃娃一樣,心裡不是個滋味(吉娃娃:瑪德,我惹你了麽。)

  河越城,是“關東七名城”之一,相傳是太田道灌的父親所築,也是扇谷上杉家六代家督的居城,其是座構築在平原之上的堅固堡壘,被扇谷家經營了八十余年。先前RB的大多數城堡,修築在山麓要害之地,說實話不過是被木柵和井樓圈起來的簡易城塞而已,中間蓋了幾座糧倉、井戶或菜地,隻具有單純的軍事意義。到了太田道灌父子的時代,城堡不但有石頭所製的城垣衛護,還有屯兵用的“曲輪”,還將城郭依據地勢串聯在一起,這樣的城池完全可以建造在平原之上,從而能身兼政治、經濟和軍事三重功能(平原和河川往往都是農業生產發達地域,戰國中後期的大名城堡往往都是平城),稱作“平城”。

  河越城的建築模式,體現了“太田流”築城技術的精髓:整座河越城面積五萬坪(一坪約三點三平米),有八門八櫓,城堡分為子城、中城與外城三大部分,其間用曲輪相連,既能互相支援,也能各自獨立作戰,各個曲輪和城郭周圍壘砌兩間(一間約一點八米)高的土壘,並挖有大堀隔絕敵軍攻勢,並築起飛橋以供交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越城有許多“食違虎口”,能讓攻城的敵人被迫走出“S”形路線,從而能發揮側面火力對敵人的最大殺傷力。

  河越城的堅固不但體現在自身條件上,還展現在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其位於相模、武藏、上野及下總交通節點之上,西面是入間川,北面有赤間川,東部和南部全是沼澤濕地,周邊則還有被稱作“河肥”的廣大衝積平原,每年盛產大量農作物,也是全關東最為富饒之處。可能有的同學有疑問了:河越城這麽堅固,又如此重要,那麽扇谷家是怎麽把這座要害城堡,丟給北條家的?

  說起這個,扇谷家督上杉朝定便眼淚嘩嘩的,他悲憤地說道:“這全是那個擅長暗地下黑刀子的北條家的傑作啊!”原來,上一任家督上杉朝興時,就在武藏和北條氏綱爭來爭去,到了天文六年(1537年)四月,朝興身體不行了,就把只有十三歲大的兒子朝定喊來,留下了著名的一句話:“我就要死了,死後你不要光專注著守城,多給我做點法事超度啊。”諸位明白了吧,這扇谷上杉家都是這些角色當家,不敗簡直就沒天理啊。上杉朝興腳一蹬,他兒子朝定就披麻戴孝,跟著幫和尚哭聲震天——哭聲沒請來佛,倒直接把狼引來了,七月北條氏綱組織精兵閃擊了河越城,朝定還在做法事呢,沒來得及召集豪族從軍,就被氏綱團團包圍。最後,奮戰一番的上杉朝定,隻得丟棄了河越城,逃去武藏松山城避難了,河越城這座要害之地,就這樣被氏綱輕松奪取。

  而即將發生的戰事,便是圍繞著河越城展開的。但是遠在關東地區的戰事,對於津川宗治來說,還是太遙遠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