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抗日悍將》第218章 橫衝直撞
放棄整個山東

韓複榘並不是說說而已,11月18日他的部隊退出山東東部的煙台,煙台隨即被日軍攻佔。

當時山東教育界有名人物,教育廳長何思源曾勸說他,要他停下來抗日。

韓反唇相譏說道:你知道蔣介石什麽時候跟日本人妥協嗎?我們就這麽幾萬人,拿去跟日本人拚,把這個家底犧牲完了,那時蔣忽然跟日本人來個什麽協定,那他倒是沒事了,日本人也佔了便宜,我就倒大霉了,華北就沒有我們的份了。

12月13日,南京失陷後,眼見山東境內的日軍就要強渡黃河,而韓複榘並不做黃河防禦,有放棄黃河防線的意圖。這邊戰區司令官李宗仁焦急的帶著參謀長到濟南,再和韓作徹夜長談。

當談到具體作戰計劃時,李宗仁提出:韓複榘第三集團軍要以沂蒙山區為後方堅持抗戰,如濟南失守,就到沂蒙山去打遊擊戰,以使日軍不敢迅速南進,為徐州會戰爭取時間!而且山東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日軍兵力稀少,根本無法有效控制這個省份,韓複榘部三分之二都是山東本地人,在本土作戰有很大優勢,完全能跟日軍持久打下去。

沒想到韓直接出言拒絕:現在南京已失,日軍從南京出發沿著津浦鐵路北上(津浦鐵路的南段終點是南京的浦口縣),眼看要安徽的蚌埠明光。北路日軍若打過濟南,南北夾攻,我第三集團軍不成了包子餡了嗎?

李宗仁表示已經調動東北軍於學忠部,桂軍廖磊部在蚌埠阻擊日軍,暫時不會有什麽危險。

韓複榘根本不理,只是翻來覆去的說為什麽不能打,最終兩人再次不歡而散!

12月23日,日軍終於開始強度黃河,由當天僅有日軍1000多人渡過黃河,隨後進攻濟南。

當時駐扎這裡的谷良民師並沒有堅持抵抗!其實日軍就這點兵力,集中韓部1,2個師幾萬人,殲滅他們是非常輕松的,韓複榘卻命令谷良民師立即撤退,放棄黃河防線。

所謂的黃河天險,僅僅被1000多日軍突破,國內外媒體對此大肆抨擊。

韓複榘在日軍渡過黃河的同時,下令放棄濟南,全軍後撤。

24日晚上,山東軍放火燒毀了濟南日本大使館在內的主要建築,整個濟南城成為一片火海,韓複榘部全部退到泰安,濟南這個戰略要地就這樣拱手送給了日本人。

李宗仁得知濟南失守,非常焦急和震驚,他命令韓複榘立即反攻奪回濟南,並且絕對不能放棄軍事上極為重要的泰安。

讓李宗仁更為震驚的是,韓複榘居然又在31日撤出戰略要地泰安,撤往濟寧,並且回電報說:南京已失,何守泰安?”

由於韓複榘部退的很快,日軍在從12月30日到1月4日內短短幾天之內,連接攻佔肥城,秦安,曲阜,兗州,蒙陰,博山等廣大地區,不費吹灰之力,也沒有絲毫傷亡。

由於魯西魯中大部分地區迅速失陷,導致魯東青島一線孤立突在敵前,已經沒有軍事上的意義,再加上靠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的500多海軍陸戰隊,也根本不可能守住。

李宗仁下令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率領他的海軍陸戰隊放棄青島,向諸城方向撤退,由此青島很快也被日軍攻陷。

11日韓複榘又放棄濟寧,撤退到李河南邊境僅僅幾公裡的曹縣,準備隨時放棄山東撤退到河南去。

看來,韓複榘為了保證自己的部隊,準備放棄整個山東省了!

在短短20天內,由於韓複榘的任意撤退,日軍連接攻佔山東省超過二分之一地區,南北行軍超過200公裡,基本沒遭遇什麽抵抗。

本來山東是華北相當重要的一個省份,境內物產豐富,人口也眾多,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抗日根據地。

後來八路軍進入山東以後,短時間內就有極大的發展,建立了數十萬規模的山東八路軍。

而國軍蘇魯戰區司令於學忠將軍的大軍在山東,也堅持作戰到1943年。

粟裕後來華野幾十萬主力中一半都是山東人,淮海戰役也主要靠華野打贏的。

以後來的經驗來看,韓複榘正面對抗日軍,雖然勝利希望不大,至少能夠大大拖延時間,便於徐州會戰的展開。

如果韓複榘這樣做了,台兒莊戰役可能提前就爆發,也早就打贏了。

當時日軍在山東不過磯谷廉介一個師團,3萬多人。韓複榘部就有8萬多人,加上其他助戰部隊不下20萬人,打是肯定能打的。

就算韓複榘覺得不能打,也絕對不能就這樣隨便撤退了,完全可以留下機動部隊同日軍周旋。而主力則靈活作戰,避實擊虛,盡量拖延時間,這也是符合持久戰戰略的。

此時韓複榘按照軍閥混戰時期的那一套,一槍不發擅自撤退,等於把山東省送給日軍,這對國家來說實在危害極大。

韓複榘這一退,導致第五戰區處境極為被動,差一點就全盤崩潰。當時李宗仁台兒莊戰役部署還沒有完成,而魯南的國軍東西長達400公裡正面暴露給日軍,甚至連司令部徐州都直接處於日軍面前,幾乎無法防守。

當時準備徐州會戰的各部國軍都還在路上,甚至藤縣一帶更無兵可用,如果不是靠緊急趕來的川軍擋了一周,怕是台兒莊和徐州就被日軍佔領了。

而山東省也就等於在極短時間內,在日軍幾乎沒有損失的情況下被日軍攻佔。

可以說,韓複榘造成如此重大的危害,完全夠掉腦袋的,他真是不要命了!

當時全國輿論對韓複榘大肆抨擊,李宗仁也電話給蔣介石批判韓複榘的罪行。

甚至白崇禧,陳誠之流也對蔣介石說,老百姓養狗還可以看看門,養頭豬還可以吃幾塊肉,現在山東老百姓養了韓複榘這麽多年,有什麽用處?還不如豬狗呢!

其實蔣介石對韓複榘也沒有任何好感,自從韓複榘主政山東以來,蔣介石盡一切力量試圖控制山東,但始終沒有成功。

而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楊虎城找到韓複榘要求聯手反蔣,韓複榘當場表示同意。

後來蔣介石被捉,國內各軍閥都在觀望的時候,韓複榘居然第一時間發個馬電,表示支持張楊捉蔣和殺蔣。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對韓複榘非常痛恨。

在抗戰前期,軍統戴笠秘密給蔣介石一份情報,說的是韓複榘聯絡河北的宋哲元,四川的劉湘,試圖聯手反蔣,這也讓蔣介石下定了處理韓複榘的決心。

加上此次千裡大逃亡,蔣介石真的忍無可忍,決定立即收拾韓複榘,順便也借此整肅一下軍閥部隊松弛的軍機,殺雞給猴看。

不過韓複榘手握6萬重兵,並不好對付。這個收拾韓複榘的局要好好的布,稍有差池,恐怕韓複榘就會直接帶兵投靠日本人了。

收拾韓複榘也是軍統的傑作。其實如果韓複榘把部隊拿出去跟日本人拚光,自己再慘也能當個沒有軍權的國家重臣。

蔣介石先開了一個徐州會議,表面是商討山東下一步作戰計劃,其實是試圖誘捕韓複榘。

韓複榘此時如驚弓之鳥,相當敏感,根本沒有敢參加這個會議。

稍後,蔣介石又在開封召開了北方抗日將領會議,明確通知所有北方將領都必須參加,這樣一來韓複榘就不太好推辭了。

話雖如此,韓複榘心裡還是怕的,他趕忙電話給李宗仁摸摸虛實:李長官,我怕委員長生我的氣啊,我看這次會議我還是不去的好。

李狡猾異常,其實第一個要求嚴懲韓複榘的就是李宗仁自己,他卻說:向方啊,你太多心了!我問你,你有沒有同日本人勾結呢?完全沒有吧!那你還怕什麽呢?你如果不去,反而讓別人懷疑你串通日寇。委員長脾氣雖然大,頂多也就批你幾句,到時你承認個錯誤就完了。

韓複榘被李宗仁這番花言巧語迷惑,加上他認為自己還有6萬多的部隊,在當時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代,蔣介石不敢把他怎麽樣。

其實,這又是韓複榘棋差一招。當時中統軍統特務早已滲透進他的軍隊,收買了大部分高級軍官。

而韓複榘不戰而逃也不得山東軍上面的人心,山東老百姓更是對此極為痛恨(後來台兒莊戰役,徐州戰役中山東老百姓對國軍作戰都非常支持)。此時韓複榘可謂眾叛親離,蔣介石處理他也沒有任何顧慮。

收拾韓複榘

對付韓複榘這一幕很有戲劇性。

韓複榘帶著孫桐萱軍長和一群衛兵趕到河南開封。

第二天下午他們就乘車到達開封南關袁家花園禮堂,參加這個北方高級將領會議。

從他們下車開始,情節就按照蔣介石的布置發展。

韓複榘下車後走到禮堂大門口,幾個中央憲兵攔住孫桐萱軍長和韓複榘的幾個衛兵說:委員長有命令,此次會議是高級將領參加,隨從一律不允許進入禮堂,請這幾位到傍邊這間屋子裡休息。

韓複榘軍政經驗非常豐富,頓時就有點懷疑。不過此時旁邊的那間隨從休息室裡面非常熱鬧,各將領的隨從上百名軍官衛兵在屋子裡大聲聊天攀談,抽煙,歡聲雷動,於是韓複榘的一點疑心瞬間就打消了。

他扔給孫桐萱幾包香煙說:沒事,你們也去熱鬧熱鬧,跟他們抽煙去,我開完了會,再一起回去。

於是孫桐萱和警衛們就這樣被引開了!其實這是蔣介石的一個小手段,後來抓韓複榘的時候,孫桐萱他們也都被憲兵們繳了械。

韓複榘一人往裡面走,周圍都是北方的高級將領,大半都是韓複榘的熟人。

很快走到禮堂門口,卻看見幾個副官放了一張桌子在禮堂門口。門口貼著一張公告,上面寫到:奉委座諭,今日高級軍事會議,為慎重起見,所有與會將領,不可攜帶武器進入會廳,應將隨身自衛武器,暫交副官處保管。

韓複榘心裡有些嘀咕,但看見身邊同樣級別的將軍們紛紛拔出手槍交給副官登記。

他沒有辦法,隻得也交出了自己兩支手槍,一面嘴裡嘀嘀咕咕的抱怨蔣介石膽子小,怕被打黑槍。

其實這一手這也是專門對付他的!

韓複榘剛進去以後沒多久,蔣介石就走入會場,會議立即開始!

會議開始前,蔣介石還跟韓複榘客套了幾句說:向方啊,我看你發福了,是不是山東的魚蝦把你養胖了。

韓複榘見蔣介石開玩笑,心情頓時放松下來,警惕心降到了低點!

沒想到,蔣介石會議剛開始就嚴厲說道:抗日這個重大的責任應該是我們每個將領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竟有一個高級將領,放棄山東黃河天險,違抗命令,連續失陷數座大城市,使日寇順利進入山東,影響巨大,危害極大。

韓複榘在台下聽到這段話,如坐針氈一樣。

接著蔣介石乾脆把矛頭直接對準韓複榘,轉頭看著他厲聲說:我問你,韓總司令!你不發一槍,從山東黃河北岸,一再向後撤退,繼而放棄濟南、泰安,使後方動搖,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

韓複榘本人也是個臭脾氣,本來還很緊張,見這樣被蔣介石當眾大罵,頓時也火了。

他刷的一下站起來:山東丟失,我有責任。可是南京丟失算誰的責任?

蔣介石一項以丟失南京為奇恥大辱,被韓複榘這樣一頂撞,氣的全身哆嗦,大聲說道:我問的是山東,不是問的南京!南京丟失,自有人負責!

韓複榘還要爭辯,旁邊的劉峙用力拉他坐下,小聲說:向方啊,你不要亂說強辯了,不要惹委員長生氣。

好在蔣介石突然話鋒一轉,沒再提山東問題,說起河南省作戰計劃。

韓複榘氣呼呼的開完會,立即起身要走。

這時候傍邊的劉峙又拉住他說:向方啊,我們好久沒見了,別急著走,跟我聊聊去。我這邊有點上好的西湖龍井,正好一起嘗嘗。

說罷拉著韓複榘的手就走,韓還在氣憤中,也想找個人訴訴苦,就跟著走了。

剛走到一個偏廳,突然迎面走來幾個人,韓一看,為首居然是軍統的頭子戴笠。

韓複榘頓時全身冷汗,本能的伸手去摸搶,摸了個空。他這才想起來槍已經被蔣介石的副官保管了。

他想大聲喊警衛,但此時連孫桐萱他們到底在哪兒都不知道,叫破喉嚨也完全沒用。

韓複榘轉頭再一看,身邊劉峙早已經不見了,周圍前前後後都是持槍的軍統特工。

這邊戴笠皮笑肉不笑的對韓複榘說:韓主席,委屈您了,我們奉委員長的命令,請你去武漢走一趟。

韓複榘聽到這句話,頓時全身發軟,知道在劫難逃了。

後面兩個特務見他身體晃動,站不穩,趕忙伸手扶住了他,押他上了外面的一輛汽車。

一路上但見車行沿途布滿了崗哨,汽車急速開到火車站,將韓壓上一輛專列,車箱裡布滿了大批荷槍實彈的憲兵、特務,戴笠親自當押車人員,韓複榘這才恍然大悟,知道蔣介石是處心積慮要他的命!

專車抵達漢口後,戴笠指揮憲警特務分乘五輛大小汽車,押著韓直達江岸碼頭,然後由專輪渡江送解武昌,把他交給了國民政府軍法執行總監部,關押在軍事委員會辦公廳旁邊的一座二層樓上。這時已是1月12日的夜晚了。

韓複榘被捕後,全國民心大快,對這種逃跑將軍本來就是人人得而誅之。

蔣介石時候立即穩定韓複榘的部下,他在第二天凌晨兩三點召見韓複榘的副手孫桐萱軍長和山東境內東北軍大將於學忠。蔣介石任命於學忠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原來是韓複榘為總司令),孫桐萱為副總司令,曹福林師長為前敵總指揮。

孫桐萱,曹福林的山東軍當時已經退到山東和河南邊界,整個地盤都丟光了,經濟上全靠國民政府撥款。國民政府如果不撥款,山東軍恐怕就只能去要飯。

加上此時山東軍不過幾萬人,也根本也無法跟60萬中央軍去對抗,在道義層面也根本沒法對抗。

另外孫桐萱軍長本人一向同蔣介石關系很好,此時也就順水推舟的欣然接受了,這等於將韓複榘交出去任憑蔣介石處置了。

不過孫桐萱還是講義氣的,不想看到讓韓複榘死。

他們曾極力為之斡旋,進行營救,但這是蔣介石親自下的命令,沒人敢說一句好話。孫還派部下張鉞攜款6萬銀元到漢口活動,多方托人救韓,甚至找到何應欽,何成浚等人,但也到處碰壁。

韓複榘一直被軟禁到1月19日才被高等軍事法院會審。當時何應欽為審判長,鹿鍾麟、何成浚為審判官,余業道、賈煥巨為軍法官。

審前,國民通訊社發一電訊說:此次不遵守命令,擅自撤退,蔣委員長異常震怒,並韓在魯勒派煙土,強索民捐,侵吞公款,搜繳民槍,種種不法,實屬罪大惡極。已於十一日在前方令將韓氏革本兼各職,拿交軍法執行總監部依法懲治,聞現已組織高等軍法會審,開始審判中。

正式審判於22日下午開始,審訊時除審問不遵守命令,擅自撤退外,即追問勒派煙土、搜檄民槍等情由,當時韓複榘還是也能強硬的,並沒有絲毫認錯。

何應欽問:政府三令止申禁鴉片,你為什麽還販賣煙土?韓答:那宋哲元老早送給我的一千兩,家裡女人存著的。

何又問:山東民團槍支,你為何擅自收編?

韓答:那也許是民團指揮張驤伍他們辦的吧。

何還問:你有兩個老婆,為何還娶日本女人?

韓說:那是逢場作戲。

審問就這樣草草收場。

這次審問就等於是宣判,此後再也沒有審問過。

事實上,在逮捕令上,就注明了韓的罪狀和革除二級上將及本兼一切軍政職務。

1月24日晚7時,兩名特務突然上樓對韓複榘說:何部長請你談話,請跟我們走。並問韓:家裡有沒有事?你寫信我們可以送到。

其實這就是讓韓複榘留遺囑了,但韓當時還沒有反應過來,認為真的是何應欽找他。

他說:我沒有家,遂起身下樓。

哪知剛剛走到門口一看,滿院子都是荷槍實彈的軍警,同往常大不一樣。至此他才知道自己死期臨頭,然而他又機警地說:我腳上的鞋小,有些擠腳,我回去換雙鞋。

但沒想到就在他回頭邁步的時候,特務們向他頭部開了槍。

韓回頭說了一句:打我……話欲未了,頭部又中兩彈,身上中五彈,當場斃命,時年四十八歲。

處決韓複榘以後,國民政府發表聲明說:被告韓複榘……不盡其守土職責及抵抗能事,對於本會委員長先後電飭出師應援德州及進擊滄州,牽製敵軍之命令,均不遵奉;複因敵軍渡河,擅先放棄濟南,撤退泰安,委員長繼令該被告堅守魯南防地,又不奉命令,節節後退。迄魯西濟寧,後敵軍跟蹤侵入,陷軍事上重大損失。因此判處被告死刑,褫奪公權終身。

對韓複榘被槍斃,全國民心大振,軍隊上下極為震動,一時間士氣高漲,軍紀也大為恢復。一般認為後來台兒莊戰役中各部不敢隨便撤退,就是韓複榘被殺的功勞。

後來很多軍官說:要守軍紀啊,不能亂來了!韓複榘是個上將集團軍司令都被殺了,更別說我們了!

1938年1月28日的上海《新聞報》發布評論說:中國自作戰以來,死法雖然不同,我國已死了不少的抗日將領,趙登禹、佟麟閣、郝夢齡之死,人人為之掉淚,朱耀華之死,尚有人為之惋惜,李服膺之死,亦尚有人為之代抱不平,只有‘青天草包’(指韓複榘)之死,人們卻認為是死得應該的。

韓複榘被殺後,遺體於1月25日收殮,移往武昌長春觀內暫厝。

爾後,由其妾紀甘青及其親信王愷如等,運往豫南雞公山安葬。

韓複榘死後, 他的山東軍也出現內鬥情況,56軍軍長谷良民在內鬥中失敗,離開軍界從商,該軍被12軍收編。

而韓複榘部剩下的3個軍中,55軍曹福林,12軍孫桐萱,56軍吳化文也被拆開使用,由此山東軍這個軍閥團體也不存在了。

這幾個軍都在抗戰中起到一定作用,其中孫部12軍22師僅在韓複榘伏法1個月後就曾一度收復濟寧,也為此遭到了很大傷亡。

遺憾的是,吳化文後來率部投敵,孫桐萱也曾考慮過投敵,曾經秘密同大漢奸孫良誠聯系(兩人都是西北軍故交),後被軍統特務發現,將其誘捕後押送重慶,差點槍斃。

只有曹福林堅持到抗戰結束,為民族立下很大功勞!

所以老薩說,抗戰也是一個洗牌。抗戰前華北三大軍閥,也就是全國最強的三個軍閥,河北察哈爾省宋哲元,山西綏遠的閻錫山,山東的韓複榘。其中宋哲元兵力10萬,閻錫山10多萬,韓複榘8萬多!

抗戰剛剛開始半年,宋哲元最先遭受打擊,由於平津戰役,張家口戰役,津浦線北段戰役的失敗,29軍很快分崩離析,分別由劉汝明,張自忠,馮治安三個將領率領進入各戰區抗戰,宋哲元也隨即被取消了軍權,西北軍消亡了!

閻錫山則由於南口戰役,大同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的失敗,僅剩5萬多人,退守山西西部呂梁山區,一蹶不振了。

而山東軍閥韓複榘也被蔣介石處死,山東軍也就消亡了。

由此,華北三大軍閥全部完蛋,國軍地方軍閥也大受打擊,無力和國民中央政府對抗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