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格爾的突然進攻,攪動了天下風雲。
長城沿線,烽火連天,金國北方陷入戰火之中,關中男兒與蒙古人在長城上進行激烈的戰鬥。
金國在四川戰敗後,戰兵已經只有十五萬左右,而這些兵馬又有五萬放在漢中不能動,兩萬多人放在潼關一線也不能用,能夠投入到對抗準格爾蒙古的人馬大概只有八萬人。
這就預示著金國僅僅憑借自身的力量,很難戰勝準格爾蒙古。
金國在河西和長城一線陷入苦戰,南明方面又頓兵上庸,收取青海南部,對金國落井下石,使得金國的局勢越發被動,豪格只能再次親征,前往嘉峪關禦敵。
面對準格爾二十萬大軍帶來的強大壓力,以及南明的落井下石,豪格感到了極大的危機。
金國也不是一味的硬抗,在大軍於長城抗擊的同時,豪格也學起了劉邦,派人聯絡巴圖爾琿,許以錢財,希望準格爾退兵。
此時,被金國給予希望的滿清朝廷,已經在北京集結了八萬大軍,這幾乎是大清所有的鐵騎。
人馬雖然集結完畢,可是多爾袞同樣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
明朝在淮河一線增加兵力,使得多爾袞不敢全力西進,而朝鮮方面,明軍和朝鮮軍隊,發動反攻,將尼堪圍在漢城,救是不救,多爾袞也舉棋不定。
除了這兩件事之外,還有一件大事情,也讓多爾袞十分不安。
阿濟格被明軍所殺之後,多爾袞就更加依靠多鐸這個兄弟,本來這次西征準格爾,多爾袞已經準備讓多鐸掛帥,可是不想還未決定出兵,多鐸卻染上天花,一病不起。
北京紫荊城,多爾袞的府邸,多爾袞與代善對坐在大堂兩邊,大堂上方掛著一副地圖,滿達海的長子常阿岱站在地圖前,指著地圖說道:“攝政王,準格爾部聚集的區域,主要在阿爾泰山之南,天山之北的廣大區域。”
說著,常阿岱用木杆畫了一個圈,“準格爾部的聚集區域,又主要分為兩片,一部在阿爾泰山南麓,烏倫古湖附近,這裡牧草肥美,是巴圖爾琿的本部所在,大概有十萬帳,生活在此。另一部分在天山北麓的盆地內,大概也有五六萬帳,此外就是散居各處的一些小部落,如同輝特等部,就散居在塔爾巴哈台山的牧場!”
常阿岱又將木杆指回烏倫古湖,“這次準格爾部南征,每帳出丁一人,青壯大多隨著巴圖爾琿南征,留下的人口有幾十萬,但是能戰的蒙古人卻不多,我大清猛撲過去,這幾十萬人口,還有百萬牛羊,都將屬於我們。”
為了對付準格爾,滿清下了不少功夫,派遣了大量密探摸清漠西的情況,同時又重金收買了一些小部落的首領,使得滿清對於準格爾的遊牧之地,打探的一清二楚。
代善咳嗽了一下,他的身體也已經不太利索,本來說好了這次由多鐸出征,可不想多鐸卻重病不起,最後還是只能他這把老骨頭上陣,為大清乘風破浪。
代善聽完,點了點頭,“準格爾部主力已經與金國激戰一月有余,再拖下去,恐怕金國便真的頂不住了。現在既然已經摸清了準格爾的牧場,本王認為可以行動了!”
多爾袞微微頷首,也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可是關鍵明朝方面的動作卻讓他有些不安,無法沒有顧忌的西征。
“據徐州馬光輝的稟報,南明在淮南屯軍十五萬,五大都督之一的戴之藩已經前往淮安坐鎮,明軍時常躍過淮河挑釁,使得南線壓力大增!
此外尼堪現在被困漢城,謝遷糾集近三萬人馬,日夜圍攻,使得本王暫時無法下定西進的決心。”
代善聽了多爾袞的話,沉默了一會兒,明朝的舉動確實令人擔心。
“王彥那廝多半是知道了我大清將要西進,所以才故意搞這些動作,想要牽製我大清!”拿著木杆的常阿岱,見多爾袞猶豫,心中有些焦急。
代善年事以高,多鐸身染重病,多爾袞的身體也不太行,滿清老一輩,開始凋敝,而尼堪、常阿岱這樣的少壯派,逐漸走上了滿清的政治舞台。
年輕人火氣大,有衝勁,攻擊準格爾明顯是壯大大清的大好時機,在他們看來怎麽能因為明朝的牽製,便放棄呢?
多爾袞看了常阿岱一眼,知道他的想法,但作為大清的掌舵人,他必須考慮全面。
“兵法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不管南明意圖如何,十五萬大軍屯在淮河一線卻是事實,我們如果不警惕,牽製就可能變成真的進攻。萬一明朝從淮河、南陽同時出兵,而我大清全無準備,極有可能將我們趕到黃河之北,所以不得不防!”
代善老臣謀國,行事比較穩重,他微微頷首,顯然比較讚同多爾袞的顧慮,可是西征之事卻也不能拖,不能被明朝束縛手腳,影響大清的國策。
代善沉吟了下一下,“蒙古人平時為牧民,戰時則為兵,與我滿人一樣,幾乎全民皆兵。如果要征討,自然不易,可是現在巴圖爾琿帶走了絕大多數青壯,本王估計留在牧場的青壯不會超過三萬人,這就是我大清的天賜良機。我們八萬精騎,大可留下兩萬人在北京,防備南明的進攻,六萬大軍直撲準格爾,應該沒有問題。”
說著代善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至於朝鮮方面也不用太過擔心,朝鮮軍隊的戰力,本王知曉,尼堪有一萬精兵,憑借漢城而守,堅持半年都沒問題, 待我大軍滅了準格爾,再回過頭來,輕而易舉就能將朝鮮這個跳梁小醜,再次趕入大海!”
代善數次征討過朝鮮,每次都是勢如破竹,沒有一次是例外。
在他看來,朝鮮十萬人,也未必是一萬清軍的對手,尼堪在朝鮮兩年時間,如果幾個月就被朝鮮人趕出漢城,那他這個郡王也就不要當了。
多爾滾點了點頭,有兩萬騎兵監視南明,明軍要是敢跨過淮河,這支騎兵足以承擔切斷明軍糧道,拖延明軍的進攻的任務。
至於朝鮮方面,多爾袞到是還有些擔心,明將謝遷也算是有名之輩,尼堪在漢城能不能堅守一段時間。
常阿岱見多爾袞還在猶豫,隨即說道:“攝政王,再拖延下去,金國可能就認輸了,到時候豪格給準格爾送上財貨,求準格爾撤兵,我大清就喪失天賜良機了!”
(建立了個執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另外感謝滋野三郎末裔的10000打賞,吳東臨的500打賞,明天多半要約會,過兩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