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十七年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巡視蘇松下
路上不好商談,王彥對於三寸金蓮並沒這方面的癖好,所以如果放足對於大明有利,他肯定是會支持的。

只是這腳裹了怕是有幾百年了,也不是說想放就會放的,得先把勢造出來,改變風氣才行,否則就是朝廷有令也禁止不住。

此事王彥決定稍後在議,當下他與眾人先去查看蘇州城外的紡織作坊,畢竟這才是他們此行的目的。

薛宗周領著王彥到了城外的一處區域,這裡遍布著成排成排的房屋,樣子都差不多,但沒有什麽美感,估計就是作坊和倉庫所在。

在這些房屋間還有數百到煙柱,從屋頂升起來,那是雇工在煮繭。

整個情景會讓人有些不舒服,沒有美感,與傳統的社會有些格格不入。

一行人來到一家作坊前,從外面看院子內,裡面晾曬著許多絲線,還有布匹,雜亂的很。

門口一個拱形的門牌上,寫著“沈記布莊”,一名穿著錦緞的商人,站在門前恭候。

沈記布莊,主人自然姓沈,名叫元勝,原來是賣布的,後來自己也開了作坊,從生產到銷售一條龍,也不怕沒貨可拿。

他給王彥行禮後,領著眾人進入作坊內。

整個作坊十分巨大,有七八十間屋子,還有十多個倉庫,面積快趕上半個楚王府,而這還不是最大的作坊,據說松緊那邊還有雇工三千人以上的棉紡作坊。

“監國千歲,這裡是繭房!”沈元勝領著王彥進入一個房間,躬身說道。

王彥一行進入其中,便見整個工坊內的木架上,裝滿了用簸箕裝著的蠶繭,堆得滿屋都是。

“這樣繭屋,有多少,蘇州府的蠶繭夠你們用嗎?”整個屋子長十丈,寬三丈,高兩丈,全都放滿了蠶繭,王彥有些震驚的問道。

“回稟監國,像這樣的繭屋,小民有十座。”沈元勝行禮回道:“蘇州的蘇織大戶不只小民一家,蘇松的蠶繭甚至南直隸的都不夠分。這裡大部分的蠶繭都是小人從浙江買來,那裡有種桑大戶同小人簽有契約,專門為小人提供蠶繭!”

這等於已經是跨地域的協作了,王彥點了點頭,繼續隨他前行,出了繭屋便到了一處熱氣騰騰的房間。

這個房間裡架著許多大鍋,一自排開,每口鍋有兩人,一人燒火,一人正那木棍攪動著大鍋。

沈元勝當即指著那一口大鍋道:“監國,這是煮繭房。燒的主要是收來的稻梗,還有木炭,以及一部分石炭,不過石炭要從浙江運來,而且價格太高,一般是不燒的。”

石炭王彥知道,和金銀銅鐵礦一樣,都開采不易,不過它開采出來就能用,不用冶煉,所以價值便宜得多,但卻又比木炭要貴一些。

這時王彥走到那一口大鍋邊,阻止了雇工們行禮,見他們將從繭房裡取來的蠶繭,放進水中熬煮。

沈元勝便接著介紹道:“監國,這煮繭很有講究,首先是時間一定要掌握好,煮太爛不牢,太生則影響加工,成品上也會有生塊,另外加入的配料也要定量。”

“這些蠶繭煮軟化之後,就可以抽絲了。小民這邊采用的是冷繅法,不用邊煮繭邊繅絲,而是先煮繭,然後將煮好的繭盛在加有少量溫水的盆內,再進行繅絲。此法繅出的絲比熱釜繅絲,更有精神,更堅韌,還可防止煮繭太熟、絲膠脫淨、絲纖維軟弱無力弱點。”

接下來,王彥一行便進了繅絲坊,他們隔著老遠便聽見吱吱呀呀的聲響,進了房間便看見數百人腳踩繅絲機,忙個不停。

按沈元勝的說法,繅絲工可以把八個蠶繭的絲並在一起,

並且根據不同需要,生產出不同長度的生絲,有的甚至長達千丈,其中卻沒有拚接的痕跡。王彥與眾人觀察了如何繅絲,但並不太懂,不過他到發現,繅絲工確實九成的男工,但也有幾名女工在。

看她們是天足,就知道大多是窮苦人家的婦人,不然也不會拋頭露面。

王彥見她們動作比男工快上不少,便問她們的工錢多少,結果卻只有男工大七成。

王彥聞言皺了下眉頭,但也沒說什麽,畢竟是男權社會,七成已經算良心了。

在抽絲以後,就是將絲曬乾,再進行紡織,最後是用模板染色印花。

最後幾道工序,都是上百人進行,作坊內有五百張織機,日夜不停的趕工,完成官府的訂單。

王彥在轉了一圈之後,感受頗深,除了軍隊打仗之外,他還從未見過這麽多人一起協作完成一件事情。

“你們的生產,現在最大的困難在哪裡?”王彥在轉了一圈之後,開口問道。

“回稟監國,主要是繅絲和織機的速度跟不上。”沈元勝回道。

王彥原本以為是蠶繭跟不上,畢竟方才看見桑田裡,勞力似乎有些不足,卻不想居然是繅絲和織機跟不上。

王彥沉吟了一下,“孤方才看了一遍,覺得你這個繅絲是不是可以和紡織、染布分開啊。你的蠶蛹不是從浙江收購買麽,為何不將繅絲作坊開在浙江,那裡石炭和木炭的價格也便宜一些,你抽好生絲再運過來,總比運蠶蛹要方便些。”

江南地區開發已久,又是平原,木炭和石炭的價格確實要高很多。

王彥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有你將繅絲分離出去,這裡至少能多一半的空間,再放五百架織機都沒有問題。”

沈元勝笑著行禮道:“監國英明,小民也確實有這個打算。”

王彥微微頷首,便從晾曬的各種布匹之間往外走,不久便出了作坊,他停下步子又說道:“在繅絲機和織機上,你們也想辦法改進一下織機,不要墨守成規。另外,雇工不能這樣沒日沒夜的做事,需要有休息的時間。你要記住生財有大道,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不能丟了咱們的禮義仁智信!”

想要解決的繅絲和織機的兩個環節的問題,除了擴大規模之外,就只有尋求技術的突破。畢竟擴大規模,成本也會提高,只有技術進步,才能從本質上提高生產的能力。

不過,這技術進步,卻不是說來就能來的,所以還是先擴大規模,但是商人逐利的特性,必然會讓他們想法減少成本,技術遲早會突破。

“小民謹記監國千歲的教誨!”沈元勝拜道。

在作坊巡視一遍後,已經到了中午,王彥才在薛宗周的等人的陪同下,沉船進入蘇州。

蘇州城的水道極為發達,河岸兩旁屋宅林立,有各種店鋪、酒樓,不時有評彈聲和昆腔傳出,生氣十足,卻又沒有城外的忙碌和快節奏。

到了知府衙門之後,眾人先用了些吃食,然便找了一間大堂,一邊喝茶,一邊商談。

王彥首先開口道:“今日看了一圈,眼界大開。完淳所說,鼓勵放足之事,孤看可行。就說那繅絲和紡織都是細活,用女工確實要比男工更有效益。”

“監國,話雖這麽說,但是纏足之風,由來已久,怕是一時間無法改變風氣。”堵胤錫皺了下眉頭道。

王彥點點,“這點孤知道,所以要官府引導。孤也不是命令禁止,官宦人家想纏,就纏便是,但是普通人家卻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纏足之後,許多活計都不能做,連走路都不快,實在沒有必要跟風,再者孤王著實不知,那三寸金蓮有什麽美的。”

這堂內的官員,許多都有小腳的夫人,聽王彥這麽一說不禁老臉一紅。

王彥見沒人說話,隨即拍板道:“那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下來,禮部多做些引導,孤也會下教旨勸說百姓放足,慢慢改了這風氣。”

說完此事,王彥又說道:“自開海以來,我朝獲得了大量的白銀,也從南洋等地獲取了許多物資,但同時與我朝貿易的商人,也獲利頗豐,而正是因為有大利可圖,海外各國才爭相與我朝貿易。”

當初為了與明朝貿易,寧波甚至發生了爭貢之役,無論是日本還是西夷各國,只要能拿到明朝的東西,拉回去便是穩住不賠,甚至有幾倍的利益,他們這個錢為免賺的太輕松。

王彥頓了下,開口說道:“前不久,五德號的大掌櫃,與孤商議了一事,說諸國來我朝貿易,有用銀兩,有用銀幣、金幣,而我朝一律按著斤兩來算,實在不劃算。陳永華建議,今後各國來我朝貿易,金銀之物,因該一律兌換成我朝價值一兩的硬幣,進行貿易,國內的也要逐漸使用銀幣和銀票交易。”

五德號所圖甚大,在獲得了國內商業的結算權之後,還不太滿意,將目光又投向了海外貿易,要求各國也用五德號鑄的錢來結算。

明朝鑄的銀幣含銀七成,如果以何種方式結算掌握在明朝手中,那明朝的錢就能成為世界貿易的通用貨幣,光是用兌換比率就能大賺一筆。

眾人不是專業人士,對這個到不是太懂,不過接手戶部的陳友龍,卻大概明白王彥的意思,點頭道:“臣讚同……”

他正說話間,陸士逵卻忽然拿著一份奏折進來,行禮道:“啟稟監國,北京捷報!”
瀏覽閱讀地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