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遼東鐵騎》第82章 複雜的關系
  隨著越來越多的羌族騎兵逃離戰場,剩余被圍的羌族騎兵陷入了絕望之中,也正是因為如此,所剩之人各個死戰到底。

  夕陽西下,戰場漸漸的平靜了下來,鮮血早已潤濕了大地,食腐的鳥兒們歡快的聚集起來,等待著美餐一頓。當最後一個羌族騎兵被砍翻在地,整個戰場再次傳來了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這中間有高興的,也有哭泣的,總之各人表情不一。

  一萬羌族叛軍騎兵逃跑千余人,其余皆戰死。而漢軍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八千余人戰死,萬余人受傷,短時間不能在上戰場的多大四千余人。面對這樣的傷亡統計皇甫嵩、朱儁等人沉默不語。羌族強悍的戰鬥力也是深深的震撼著每個將領,此戰若不是孫堅勇武,結果還未可知!

  多年的經驗,讓皇甫嵩不得不警覺。此戰折損一萬多戰力,如此下去,將士全部拚光也無法掃平叛亂。

  “騎兵,需要騎兵。”皇甫嵩自言自語道。

  “是呀,的確需要騎兵。此戰慘烈啊!”朱儁也是感歎道。而後又不衝問道:“義真兄,難道陛下真的不能調破虜賢侄前來?”

  “唉,朝堂之上的是,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伯喈兄的彈劾奏章........”話到此處,皇甫嵩便不再多言。

  “將軍,隴西董卓手中尚有騎兵可用,不如命其盡快前來回合。”

  “孟德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即刻書信一封,命其前來。”

  話說,北宮伯玉中箭後,便被親衛護送一路西逃。這一簡雖然沒有要了北宮伯玉的性命,卻也是讓其重傷,一時半會無法指揮兵馬作戰。加之李文侯也是重傷,因此,叛軍便被邊章、韓遂節製。漸漸的二人開始在軍中安插自己的親信,企圖控制整個叛軍,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將軍,大事不好了,先鋒軍僅存不到兩千騎,北宮伯玉、李文侯重傷!”正在讀兵法的韓遂突然被親衛打斷道。

  “什麽?北宮伯玉、李文侯兵敗重傷?現在何處?”韓遂旋即問道。

  “斥候來報,正在返回大營的路上,預計明日便可到達。”

  “下去吧,此事不可張揚。”

  “諾”

  韓遂心裡非常的清楚,羌人的凶狠也是出了名的,縱然是援軍到來,他們以疲憊之身,也是昂然不懼。但是此次北宮伯玉、李文侯敗得如此之慘,看來皇甫嵩、朱儁卻非等閑之輩,自己需要小心應對才是。

  話說此戰結束後,官軍打掃戰場便用了整整兩天之多,凡是打掃戰場的士兵皆是數日油米不進,戰場上那慘況深深地刺激著每個人弱小的心靈。為了緩解朝廷的壓力,戰損統計出來後皇甫嵩便親自寫好了奏章,用八百裡加急送往了京都洛陽,以寬靈帝及一眾大臣之心。而後全軍休整三日,向漢陽開拔而去!

  叛軍之中,北宮伯玉、李文侯屬於羌人,在羌人之中頗有威信,只是,北宮伯玉自感如此草率的造反,實在有點勢單力孤的感覺,就威脅涼州名士邊章和韓遂一起起事,二人自是不肯,北宮伯玉無奈之下,捉住二人家屬威脅,邊章韓遂沒法,便北宮伯玉李文侯一起造反。

  董卓之所以戰敗,完全是因為當時邊章、韓遂剛剛入夥急於表現自己的能力,所以便不留余力的出謀劃策,俗語說兄弟齊心合力斷金。當然這也不是全部理由,董卓此人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控制西涼。黃巾之亂時因為霍羽的橫空出世斷了其道路,所以到達涼州後便采納了謀士的建議,

優先消耗朝廷的兵力,而自己的大軍絲毫未損。  當其得到,北宮伯玉、李文率一萬羌族騎兵迎戰皇甫嵩侯戰敗重傷的消息後大吃一驚,沒過多久,皇甫嵩的書信及調令到達,便找來身邊的謀士。

  “文優,計策失敗了該如何是好啊?”董卓看著眼前瘦小的文士打扮的人說道。

  “大人,是儒小瞧了天下英雄啊!”

  “這調令又該如何?”

  “大人奉令便是,此一時彼一時。北宮伯玉、李文侯重傷,邊章、韓遂二人必然要借此機會爭權奪利,削弱其二人的兵力。叛軍內部已經不再是鐵板一塊了,被朝廷平定只是時間關系。如今大人必須打下基礎,而後等待一統西涼的好機會。”

  “如此,那邊去漢陽郡與皇甫嵩將軍回合。”

  漢陽,太守府內, 皇甫嵩領軍到達已經多日,大軍也正在休整,隻待董卓的兵馬從隴西而至,便可揮軍北上繼續平叛。不想就在此時,一聲長長的“報”傳了進來,隨即,就見一個親衛疾步跑了進來,看到皇甫嵩,單膝跪地,言道道:“稟將軍,我軍斥候來報,發現敵軍十萬余人正快速向漢陽殺來!”

  “哦!這麽快!”皇甫嵩揮揮手,示意親衛退下。

  心中甚是詫異,先前斥候報,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北宮伯玉、李文侯率先鋒軍出發後,邊章、韓遂等並未立即出兵。如今,二人兵敗,邊章、韓遂反而向漢陽殺來,不知何意。

  想了想,皇甫嵩便讓親衛通知眾將前來太守府議事。不多時,太守府內眾人齊聚,皇甫嵩便將斥候的消息說了一邊。

  “將軍,如操,所料不錯,敵軍內部已然分裂。”首先開口乃是曹操。

  而後朱儁大笑道:“不錯,必是這李文侯、北宮伯玉與邊章、韓遂等人之間有間隙才會分兵的。”

  事實上,邊張、韓遂如何來的這樣慢,確實與此有關。邊章、韓遂在涼州威望較高,心中又有計謀,慢慢地在軍中有了威信。李文侯有些忌憚,就建議北宮伯玉殺掉二人。

  奈何北宮伯玉認為大丈夫當以信義為先,不忍心。而此事又恰好被邊章、韓遂二人知曉,於是乎四人便慢慢有了間隙。

  直到董卓兵敗,邊章、韓遂聲望又達到頂點,李文侯深感那二人有尾大不掉之勢,奈何邊章、韓遂將北宮伯玉哄的昏頭轉向,生生護住二人,這樣一來,眾人之間間隙便逐漸的擴大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