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329章 張須陀要1吃3
二月底,聖主下旨,因二次東征需要,赦免以宇述為首一大批軍方統帥,允許們重回衛府統率大軍,並要求們在二次東征戰場上將功折罪

 此聖旨說明聖主為了二次東征勝利,在二次東征即將開始關鍵時刻,不得不向軍方妥協讓步,而這一次妥協,最直接影響就是嚴重打擊了聖主和中樞權威。

 東征大敗,二十萬將士陣亡,責任必須要人承擔。聖主和中樞為了維護自己權威,既然已經讓軍方承擔了責任,那就要堅持到底,不能妥協讓步,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子,然而,形勢不由人,二次東征能否打贏,關鍵不在於聖主和中樞謀略,而在於軍方統帥們是否願意為之效命,結果就造成了今日“政治災難”,而“政治災難”對東都政局影響已經到了致命地步。

 同一時間,聖主詔令齊王楊喃,勒令限期剿賊,確保齊魯局勢穩定,確保東萊水師能夠如期渡海。

 又詔令河北討捕大師崔弘升,在其檢校左武衛將軍同時,再檢校河間太守,執掌河北軍政大權,勒令限期剿賊,命令兼顧河北之安全,以確保二次東征期間永濟渠暢通無阻。現在河北叛亂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但河北北部也豪雄蠢蠢欲動了,尤其太行山賊寇,於幽燕恆冀晉之間頻繁活動,致使這一地區局勢越來越緊張。

 齊王楊喃果斷結束了圍剿蒙山軍事行動,轉而集中主力向齊郡挺進。

 李風雲已經接到王薄回信,些意外,雖然預料到河北人對南下之行非常謹慎,但沒想到謹慎歸謹慎,河北豪雄們卻異常自信,根本沒張須陀放在眼裡。不過想想也是,到目前為止,張須陀也就擊敗了王薄、孟讓等為數不多長白山義軍首領,還縱橫於河南、齊魯之間所向披靡,所以河北人瞧不起也在意料之中。

 只是這樣一來就便宜了李風雲,無需繼續攻打歷城以誘使河北人南下了,正好齊王楊喃開始向齊郡挺進,於是李風雲果斷撤軍,數萬人馬一夜間撤得於於淨淨。

 聯盟大軍一撤,歷城城外就剩下長白山義軍和北海義軍了,這等於告訴城內張須陀,齊王楊喃殺來了,迫使李風雲不得不回頭與齊王楊喃展開廝殺。

 張須陀並出城,因為李風雲撤得太於淨了,擺明了城外陷阱,而陷阱無非就是誘使張須陀出城,然後河北賊乘機殺出,三路義軍實施夾擊,將其殲滅於城外曠野。

 至於齊王楊喃,張須陀根本不相信會剿殺李風雲,很簡單事,如果齊王楊喃不惜代價剿殺,李風雲能毫發未傷撤出中原?後來在徐州還能從容自如打了梁德重一個全軍覆沒?這兩個之間肯定“齷齪”,一明一暗聯手操控局勢,李風雲乘機發展壯大,而齊王楊喃則乘機擴張實力,各取其利,所以張須陀自始至終都向齊王楊喃求援。當然了,齊王被聖主變相放逐,失去皇統繼承人資格,也是張須陀不願與齊王接觸重要原因之一,擔心自己一個不慎被倒霉齊王連累了。

 張須陀秘遣信使,以最快速度趕赴東萊,向水師求援。

 此刻,水師總管來護兒還回來,但副總管周法尚回來了。來護兒到江淮征召鷹揚衛、征募壯勇,要花費時間,走得又是陸路,所以慢一些,而周法尚到江南是直接征召戰船和水手,都是成建制隊伍直接劃撥水師,快捷便利,完成任務後沿海路揚帆疾駛,很快回到了東萊。

 張須陀拿出了一個剿賊計策,征詢周法尚意見。

 張須陀“胃口”很大,打算一吃三,不但要吃掉李風雲義軍聯盟,吃掉長白山和北海義軍,還要吃掉河北義軍。為此,決定以身涉險,主動跳進義軍設下陷阱,先出城追殺長白山和北海義軍,同時河北義軍誘進齊郡戰場,畢其功於一役,一戰解決所問題。

 然而,若想完成這一計策,兩個先決條件,其一,東萊水師必須悄悄進入齊郡戰場,斷絕河北義軍退路,然後與張須陀南北夾擊,唯如此官軍才實力全殲長白山、北海和河北三股義軍;其次,齊王楊喃必須竭盡全力拖住李風雲,不讓李風雲任何機會加入齊郡戰場,唯如此官軍才能確保決戰戰場上兵力優勢,另外就是防備齊王楊喃乘虛而入,乘官軍精疲力竭之時,突然下黑手,乘機控制齊魯。

 周法尚請來了崔君肅,兩人反覆商討,都覺得張須陀計策切實可行,若能畢其功於一役,不但助於穩定齊魯局勢,亦助於水師渡海遠征,但第一個條件容易滿足,第二個條件就難了,誰能“指揮”齊王楊喃?誰敢公開與齊王楊喃針鋒相對?

 “樵公,水師若想悄然出擊,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大河水,就必須瞞過建昌公(李子雄)?”崔君肅直言不諱地說。

 李子雄是關隴本土貴族,是齊王楊喃支持者,而楊喃利用居外戡亂之機會,已經自己勢力擴張到河南、徐州,接下來必然是齊魯,雖然到目前為止尚證據證明齊王楊喃與白發賊李風雲“勾結”,但雙方之間“默契”卻目共睹,而這種“默契”顯然會危及到齊郡戰局,所以關齊郡大戰機密,無論如何不能讓李子雄知,這是理所當然事。

 “計將何出?”周法尚問。

 “讓由陸路支援張須陀。”崔君肅說,“隻借口最為恰當。”

 周法尚微微頷首,“兩千人馬如何?”

 崔君肅斷然搖手,“建昌公乃百戰之將,給兩千人馬,足以⊥顛覆整個齊郡戰局。”接崔君肅伸出了兩個指頭,“給兩個團,足矣。”

 兩個團?四百人?周法尚苦笑,這不是公然打李子雄臉,侮辱李子雄嗎?還不如直接告訴,水師是地盤,給滾出去再說以李子雄那等人老成精人物,一眼便會看穿其中玄機,當即就能估猜出水師要以主力支援張須陀。

 “這不是欺瞞建昌公,而是公開告訴,們要去支援張須陀了。”

 崔君肅冷笑,質問,“樵公不會以為,建昌公老糊塗了,給兩千人馬,就估猜不到們真實意圖?”

 周法尚一想也是,李子雄是何等人物?這等拙劣伎倆瞞得了?搞得不好就是自取其辱,灰頭灰臉裡外不是人。由此看來,崔君肅是打算借此機會撕破臉,公開李子雄趕出水師。只是這樣一來,得罪齊王楊喃無所謂,就怕在聖主面前不好交代。

 崔君肅看出了周法尚猶豫,當即語含雙關地說,“樵公應該知,聖主是在何種情形下重新起用建昌公。”

 周法尚點點頭,心領神會。李子雄是朝堂上德高望重保守派,重新起用如此顯赫保守權貴,絕非聖主所願,而是被逼無奈,是政治妥協,也就是說,聖主只要找到機會,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打掉頑固保守派。

 周法尚明白崔君肅意圖了,李子雄趕出水師,肯定是聖主樂見其成之事,而李子雄出了水師之後,必然去投奔齊王楊喃,一旦幫助齊王楊喃控制了齊魯,也就再一次得罪了聖主,李子雄想不死都難,反之,若未能幫助齊王楊喃控制齊魯,但幫助齊王楊喃行為還是不能被聖主所原諒,李子雄還是要倒霉。

 但是,正如崔君肅所說,李子雄乃百戰之將,武於略非常出眾,也是中土數得上名將之一,這樣人到了齊郡戰場上,翻雲覆雨易如反掌,一個不慎給翻了盤,那豈不全盤皆輸?

 “張須陀心思太大,一口吃掉三股反賊,也不怕撐?”周法尚出言試探,看看崔君肅何想法,是不是連帶齊王楊喃都一鍋端了。

 “張須陀狂妄自大,以實力,吃掉兩股反賊都需要水師支援,更不要說一吃三了。”崔君肅嗤之以鼻,“告訴,李子雄去了齊郡戰場後,不要指望一吃三了,全部精力放在一吃二上。”

 周法尚微微皺眉,“若大意輕敵,對們警告不以為然,不要說一吃二了,恐怕連自己都保不住。”

 “齊王現在是人人避之不及瘟神,對此張須陀應該很清楚,不會心存非分之念。”崔君肅說,“們出言警告,只要稍稍用心一些,便能估猜到們真實用意。”

 周法尚撫須而笑,深以為然。何謂真實用意?不過是利用機會,坐實齊王楊喃和白發賊相互勾結之秘密,如此一來聖主便可收回齊王兵權,齊王召回東都,就此絕了某些人念想,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聖主穩定一下東都政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