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353章 董純的選擇
三月二十日,歷城東南方向匡山一線,義軍和官軍展開了激戰。

 義軍人數多,且佔據了地形優勢,隻守不攻,雖然戰鬥力不如官軍,但足以形成對峙。

 雙方將士打得火熱,而雙方統帥之間密信來往也同樣頻繁。齊王要求歷城這一仗至少要打個十天半月,這樣才能顯示齊郡戡亂難度之大,才能表明奪回歷城之艱難。李風雲卻顧慮,一則擔心水師登陸,二則擔心張須陀突然殺出,其三則擔心交鋒時間長了,消耗太大,對義軍發展不利,還一個擔心則是聲勢搞得太大,一旦引起了聖主和東都重視,必然會產生一系列變數,這可能會影響到未來幾個月謀劃。

 齊王不以為然,李子雄和韋福嗣則深同感,勸諫齊王適可而止,不要玩大了不好收場。李子雄和韋福嗣小心謹慎,引起了左驍衛將軍董純注意。

 董純和李子雄私交不錯,於是找了個機會,詢問李子雄,歷城一戰如何結束?結束後,齊郡局勢如何變化?目前齊王已經實力擴展到河南、徐州和齊魯三地,但聖主和中樞不可能任由齊王如此發展,二次東征結束後,們騰出手來,必然要打擊和遏製齊王,所以齊王未來並不樂觀。為未雨綢繆,當下齊王必須對未來制定一個發展方向,並依據這一方向制定一個確實可行策略,為此董純問計於李子雄,希望幾個老家夥找個機會坐在一起好好商量一下。

 李子雄沉思不語。實際上自董純到來之後,李子雄就一直在權衡,是不是向董純透露一些機密,董純拉到自己這條船上來。

 從目前東都政局來看,未來政治鬥爭會更加激烈,圍繞皇統之爭政治風暴會愈演愈烈,當朝堂上保守勢力為皇統繼承權大打出手時候,改革派就會乘火打劫,乘機拔除一個個對手,所以無論是處在漩渦中心越王楊侗還是代王楊侑,還是處在漩渦邊緣趙王楊杲和燕王楊偵,想贏得最後勝利都非常非常困難,至於齊王楊喃,已經被深深打上了保守烙印,只要聖主和改革派掌握朝政,就永無出頭之日,所以在關隴本土貴族集團眼裡,齊王現在就是一個“備胎”,一個備用計劃,齊王雖然重要,但已經不是重點扶植對象,政治資源傾斜極其限。

 這一點齊王楊喃自己很清楚,而韋福嗣能留下來繼續輔佐,也是被迫無奈,也賭博意思,但一旦形勢不妙,韋福嗣必然抽退走人,不可能給齊王陪葬。至於李子雄、董純之輩,雖然過去都是齊王楊喃支持者,但政局已經改變了,齊王楊喃能給予們未來利益已十分限,們想法和立場當然也隨之改變,們要調整逐利策略,不會賭注都下在齊王身上,而是要尋找新利益源,新逐利方向。

 董純主動找李子雄商談就這方面意思,而李子雄之所以想董純拉上自己船,同樣這方面想法。

 “覺得齊王未來如何?”李子雄出言試探。

 “未來很不樂觀。”董純也很謹慎,隻說半分,“這一點毋庸置疑。”

 李子雄微微一笑,又問,“對自己未來何預測?”

 “非常不樂觀。”董純神情凝重,神色憂鬱,目光中隱約悲傷之色,“齊王行險一搏,劍走偏鋒,不行正,路會越來越窄,遲早都要出事,而若再出事,就徹底完了,而隨倒塌,某也就完了,再也不會復出之可能,甚至連性命都保不住。”

 說到這裡,董純目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李子雄,反問,“未來呢?”

 “某還未來?”李子雄自嘲,“還能看到某未來?某自己都看不到,還能看到?說實,自某離開東都,走進水師大營那一刻開始,某未來就已注定,某必死無疑,某頭顱將成為水師遠征祭。”

 董純略顯驚色,“如此悲觀?難僅僅因為齊王居外發展,鋒芒畢露,聖主就要拿頭顱警告?”

 “說呢?”李子雄撫須苦笑,“如果某頭顱,誰敢保證齊王不會在二次東征關鍵時刻,突然發動兵變,以武力手段奪取皇統?”

 兵變?董純更吃驚了,各種各樣紛繁複雜訊息霎那間全部湧入腦海,然後化作一閃電,驀然照亮了心海。兵變?原來齊王要兵變,韋福嗣和李子雄這兩個老家夥瘋了,徹底瘋了,這種大逆不事都於得出來。

 旋即,董純陷入了黑暗,整個身心都陷入了黑暗,恐懼瞬間籠罩了,讓窒息難當。齊王兵變,做為齊王支持者,跑得掉?就算參加兵變,就算拒絕甚至反對兵變,也改變不了同謀者身份,將死無葬身之地,將連累整個家族統統死無葬身之地。

 看到董純驚駭欲絕樣子,李子雄笑了起來,哈哈大笑,“想錯了,事實和想象完全不同。”接李子雄收斂笑容,做出一個誘惑之態,“是否想知真相?”

 情緒上劇烈起伏讓董純非常難過,但好奇心害死人,根本拒絕不了“真相”誘惑。稍加思考後,董純鄭重點頭,“某要知真相,某選擇。

 李子雄微笑頷首,“當真做好了接受真相準備?”

 董純又思考了片刻,當然知後果嚴重性,但權衡再三,還是決定知真相,命運和齊王命運緊緊連在一起,什麽選擇余地。

 “知真相後,就必須做出選擇。”李子雄神情漸漸嚴肅,“但事實上已選擇,所以某請慎重再慎重。”

 董純苦笑,笑容很苦澀,很淒涼,“無所謂了,一死而已。”

 “善”李子雄說,“反正都是死,何必在意早晚?真相是,兵變肯定會爆發,但發動兵變不是齊王,而是另人。”

 “誰?”董純震驚了,不假思索地追問。

 “某就是其中一個。”李子雄鎮定自若地說,“還……”

 李子雄娓娓來,董純瞠目結舌,在李子雄出一個又一個機密中,徹底化作了冰冷石雕。無論如何想到,真相如此驚人,更想到,兵變實際上並不可怕,可怕是即將到來南北大戰,而李子雄、韋福嗣為齊王所設計未來策略,正是以此推演為基礎,制定了據北疆而稱霸之路。

 “兵變為什麽會失敗?”董純直指要害。在看來,這場兵變這麽多手握重兵權貴參與其中,如果再加上齊王楊喃這杆“大旗”,成功希望很大,但李子雄參與者卻以異常篤定口氣說,兵變會失敗?為什麽?既然要失敗,為何還要發動兵變?

 “某說這些秘密,很多來自同一個人。”

 “誰?”

 “李平原。”李子雄說,“安平公之子李平原。”

 李平原?董純些疑惑,對人些印象,但印象非常模糊了。

 “大業三年榆林……宇氏兄弟……”李子雄小聲提醒。

 董純豁然大悟,“是?那個秘兵竟是安平公之子?不可思議。現在在哪?如何見到?”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李子雄撫須而笑,手指歷城方向,“李平原,白發賊也。”

 董純目瞪口呆,好在今天已經聽到了太多秘密,已經麻木了,已經坦然接受一切不可思議之事了。白發賊竟然就是李平原,而李平原竟然就是安平公李德林之子,如此也就可以解釋為何白發賊能迅速發展壯大,齊王楊喃為何願意與白發賊秘密合作了。如此一來,董純也就知兵變為何會失敗了。李平原是於什麽?知這些秘密,那麽必然也其人知這些秘密,而秘密之所以至今泄露出來,很明顯就是知情者正在等待兵變爆發,以便在混亂中牟取最大利益。

 現在,齊王就是知情者之一,就是渾水摸魚者之一,不會阻止兵變爆發,相反正在急切等待兵變爆發,以便在兵變中上下其手,賺個盆滿盂滿。

 同理,如果改革派中某些人也是知情者,想必更急於推動兵變爆發,以便利用這場兵變給朝堂上保守派以致命一擊,從而徹底扭轉因第一次東征大敗而造成政治頹勢,重新牢固掌控朝政,為東征結束後加快大一統改革速度而鋪平路、掃清障礙。

 所以,兵變必敗,並且不可挽救。

 董純知自己該如何選擇了。如果留在彭城,等到齊王利用兵變牟利了,聖主和齊王矛盾加深了,聖主惱羞成怒之下,必然要打擊報復,而齊王散布在各地手下就遭殃了,董純做為手握重兵坐鎮一方彭城留守,必然首當其衝,不死也要脫層皮,甚至萬劫不複。

 “計將何出?”董純問。

 “利用限時間,利用這場歷城大戰,從彭城調撥出大量錢糧武器,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壯大自己,否則黃雀在後,齊王和們極可能死在京畿戰場上。”

 董純心領神會。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