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490章 信任
李密的目光從眾人臉上緩緩掃過,吐出兩個字,“信任。 ”

 信任?這個答案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楊玄感和白發之間怎麽可能有信任?楊玄挺等人面面相覷,將信將疑,不過從李密剛才的分析來看,這個答案的確有它的道理。

 不論李風雲的理想是如何的遠大,他首先要生存下去,要在北方立足發展,這需要時間,但聖主不會給他這個時間,衛府軍也不會給他這個時間,所以楊玄感發動的軍事政變,以及由此引發的東都風暴,正是李風雲所迫切需要的。唯有東都亂了,唯有楊玄感與聖主大打出手,唯有把衛府軍主力都牽製在東都戰場上,李風雲才能贏得在北方立足發展的寶貴時間。如果這場風暴很快就平息了,楊玄感很快就敗亡了,聖主和衛府軍很快就能騰出手來剿殺李風雲,李風雲連生存都很困難,哪裡還有實現理想的可能?

 正因為如此,二次東征開始後,李風雲就從齊魯戰場上急吼吼地殺進了中原,殺進了京畿,引發了東都危機,積極主動的幫助楊玄感舉兵造反。現在楊玄感已經兵臨東都,風暴已經開始咆哮,但還不夠,距離李風雲的目標還差得很遠,此刻李風雲如果急不可耐地逃離東都戰場,不管楊玄感的死活,就與他之前急吼吼地殺進東都戰場的初衷就背道而馳了,依舊沒有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

 如何才能達到目標?要麽幫助楊玄感攻陷東都,據東都而抗衡聖主;要麽幫助楊玄感殺進關中,據關中而稱霸。所以李風雲若理想遠大,若目標明確,若頭腦清醒,他就不會虎頭蛇尾匆忙逃離東都戰場,相反,他要積極與楊玄感結盟合作,因此他迫切需要與楊玄感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

 楊玄感同樣存在生存危機,同樣需要贏得寶貴的時間發展壯大,而若想殺進關中,解決生存問題,最好辦法就是與李風雲合作,贏得李風雲的幫助,如此則勝算大增。

 楊玄感殺進關中之後,要攻佔西京,要穩定關隴,這需要時間,但聖主和衛府軍同樣不會給他這個時間,所以李風雲如果北上轉戰成功,在南北關系急劇惡化的大背景下,必然會對北疆安全產生嚴重影響,這肯定會吸引聖主的注意力,有效牽製一部分衛府軍兵力,如此便給楊玄感穩關中爭取到了寶貴時間,因此楊玄感不但無意與李風雲翻臉,反而要積極支持李風雲北上轉戰,從這一點出發,他非常需要李風雲的合作,迫切需要李風雲的信任。

 然而,雙方之間沒有信任,楊玄感不相信李風雲會真心誠意地幫助他,而李風雲也對楊玄感保持著高度警惕以防不測,這種狀況下雙方必然互相算計,互相扯後腿捅刀子,結果可想而知,最後即便沒有玉石俱焚,也難逃聖主和衛府軍的四面圍殺。

 只是,信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牽扯到的因素太多太複雜了,目前情況下雙方如何建立信任?是否具有在短短時間內便能建立信任的捷徑?

 “如何建立信任?”楊玄挺追問道。

 李密沒有說話,轉目望向了韓相國。

 楊玄挺、王仲伯等人隨著李密的目光也望向了韓相國,若有所思。

 韓相國疑惑不解,有些緊張,也有所感悟,隱隱約約透過迷霧看到了一點真相。

 胡師耽做為楊玄感的首席幕僚,對此心知肚明,看到楊玄挺等人還是沒有領悟,當即予以指點。

 “此刻韓總管坐在這裡,參與決策,就是信任。”胡師耽抬手指向韓相國,笑著說道。

 楊玄挺等人頓時面露恍然之色,之前對楊玄感超乎尋常的重用韓相國、“高規格”地接待韓相國的諸多疑惑都在這一霎那得到了答案。

 楊玄感果非常人,有大氣魄,殺伐果斷,審時度勢,關鍵時刻根本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為達到目標,該舍的舍,該讓的讓,一點都不含糊。

 其實早在兵變之前,李風雲請李珉為使趕赴黎陽與楊玄感密談之時,就已經表達了聯盟願意與兵變同盟全面合作,共同參與兵變決策,積極謀求一部分軍事決策權的意願,但楊玄感當時並未預測到自己要提前兵變,也沒有下定攻打東都的決心,同時對李風雲堅持攻打東都的真實意圖持嚴重懷疑態度,對李風雲的實力亦不認可,不相信他有殺進京畿引發東都危機的能力,再加上大權貴與生俱來的自大和矜傲讓楊玄感習慣於俯視眾生,對大河南北兩岸的義軍隊伍不屑一顧,對山東人更是沒有絲毫信任可言,於是楊玄感根本就沒有理睬李風雲,當時他的態度就是你既然堅持要打東都,那就去打吧,反正或多或少也能吸引一部分東都的注意力,對他的兵變還是有點好處,至於李風雲所謀求的一部分軍事決策權,楊玄感連提都沒提,直接拒絕了。

 現在形勢不一樣了,而這段時間形勢的發展軌跡與李風雲之前所做的推演非常近似,而更匪夷所思的是,自李風雲殺進京畿引爆東都危機後,東都局勢就始終在他的影響之下,雖然達不到掌控局勢發展的程度,但這個影響力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這說明一件事,說明李風雲不顧一切殺進東都的目的已經達到,此刻,不論楊玄感如何不相信李風雲,如何瞧不起李風雲,他都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他在東都戰場上陷入了被動,就算他不低頭不妥協,堅持不讓度一部分決策權,李風雲也依舊可以影響到局勢的發展,對楊玄感和兵變同盟形成了直接威脅,下午攻打皇城就是一個例子,李風雲不配合,楊玄感就無所作為。

 楊玄感心存僥幸,派出李密進行試探,試圖以自己實力上的優勢來壓製李風雲,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於是他無奈之下,斷然決定讓度一部分決策權給李風雲,讓李風雲參與決策,把李風雲拉進兵變同盟的核心決策層,形成同生共死、禍福與共的兄弟關系,如此雙方便能在短短時間內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在雙方之間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

 韓相國也豁然頓悟,至此他才算真正讀懂了李風雲為什麽要以一往無前舍身赴死的決心急吼吼地殺進京畿,原來他要牢牢掌控東都戰場上的主動權,利用這個主動權來脅迫“高大上”的楊玄感讓度一部分決策權,改從屬依附關系為平等合作關系。唯有如此,雙方才能建立一定程度的的信任,才能攜手合租,而李風雲才能繼續掌控東都局勢,掌控自己的命運,才能在危機四伏的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否則雙方要麽玉石俱焚,要麽各自為戰聽天由命,但各自為戰的情況下,雙方就算都逃出去了,也是傷痕累累奄奄一息,敗亡在即。

 對楊玄感一反常態的“紆尊降貴”之舉,韓相國也知道原因了。很簡單,在拉攏和撫慰韓相國的同時,向李風雲表達自己的合作意願;授予韓相國一個河南道行軍總管,並將其納入核心決策層,參與軍事決策,實際上就是告訴李風雲,我願意以一部分決策權來換取雙方之間的合作。

 對今天上午李風雲突然向其他發出警告的原因,韓相國也清楚了。李風雲此舉看上去是調撥離間,是蓄意破壞韓相國和楊玄感的關系,但實際上不過是李風雲通過他來試探楊玄感是否願意深入合作的一個小手段而已,不值一提。

 然而,這裡面有一個讓韓相國疑惑的問題,這個問題之前就存在,現在更讓韓相國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了。

 “明公,某有疑問。”韓相國衝著楊玄感拱手相訊。

 楊玄感做了個請說的手勢。

 “明公,如果李風雲已經預測到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他的聯盟的生存,與明公的發展,是互為依存關系,他在河北或者在更遙遠的北疆,而明公在關中乃至整個關隴,雙方東西呼應,對東都和聖主形成了夾擊之勢,那麽今日東都戰場上的合作就至關重要,既然如此,李風雲為何還要藏匿身形?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如此拙劣的掩耳盜鈴之舉,難道就能保護他的聯盟?或者保護他背後的山東豪門?肯定保護不了,所以李風雲必然還有其他目的,那麽目的是什麽?”

 韓相國受製於李風雲,被李風雲推在前面做“大旗”,做“擋箭牌”,心裡很不爽,他不知道李風雲的真正目的是什麽?所有他能想到的“目的”似乎都無關緊要,為此他有些害怕,擔心被李風雲算計死,非常想擺脫李風雲的控制,不過他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有背叛楊玄感之嫌,他擔心楊玄感不能原諒自己,所以只能忍氣吞聲。現在好了,楊玄感原諒他了,並委其以重任,他可以擺脫李風雲的控制了,但楊玄感即將與李風雲全面合作,這種情況下,楊玄感是否同意他“擺脫”李風雲的控制?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