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隋》第596章 你還能再敗家1些嗎?
李孟嘗迅速做出了選擇。 小說/他的選擇標準很簡單,實力決定一切。

 李風雲實力強悍,帳下猛將如雲,甲士十萬,即便打一半折扣,也還有五萬大軍,這樣一支隊伍殺進飛狐陘,誰能抵達?根本就沒有對手,即便是燕北鎮戍軍也無力圍剿。而佔有地利的李風雲在飛狐站穩腳跟後,必然會四面出擊,大打出手,到那時李風雲就算被衛府軍團團包圍難有作為,但做個土霸王卻綽綽有余。如此一來,李風雲控制了南北走私的“咽喉要道”,南北眾多勢力只能向李風雲“低頭”,任由其瓜分走私之利,而李孟嘗隨之“水漲船高”,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牟取巨利。

 “某對燕北的確很了解。”李孟嘗穩定了情緒,開口說道,“對飛狐陘更是了如指掌,閉著眼睛都能翻越這條燕北要隘。”

 李孟嘗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把飛狐陘在南北走私中的重要地位,把這條“黃金”通道與飛狐、靈丘、蔚城三城之間“三點一線”的重要關系,把由太行山、恆山、燕山和桑乾水交匯而成的這一獨特區域對燕北、北疆乃至整個南北形勢所造成的重要影響,做了一番詳盡的闡述。

 豪帥們靜靜聆聽,唯恐有所疏漏。

 這個地方對豪帥們來說很陌生。齊魯籍豪帥就不要說了,即便是河北籍的豪帥也因為他們都生活在大河一線,對燕北同樣一無所知。對江左人來說就更為遙遠。唯有李子雄略知一二,李子雄曾在聖主登基後主政過幽州,平定過漢王楊諒的叛亂,對燕北有所了解,但北疆以長城防線為核心,諸如飛狐陘、蒲陰陘、常山關等太行要隘自中土統一後軍事價值就大為降低,衛府對它們的關注度已經不夠,李子雄有所疏忽也在所難免。

 李孟嘗說了三個重點。以飛狐陘為中心的這片山區有地形優勢,易守難攻;飛狐陘是南北走私的“黃金”通道,誰佔據了這片山區,誰就卡住了南北走私的“咽喉”,就能從南北走私中牟取暴利;南北走私環境的好壞決定了燕北形勢,而燕北形勢直接影響到了北!鎮戍,而北疆鎮戍又直接影響到了南北關系,所以聯盟只要控制了這一區域,必定能影響到南北形勢的發展,甚至於可以引爆南北大戰。

 這三個重點落到豪帥們的耳中,就意味著聯盟佔據這一區域後,首先安全上有了保障,生存無憂,最不濟也能做個山大王;其次有利可圖,而且還是利益非常豐厚的走私之利,雁過拔毛,收個“買路費”都能發財,如此好事豈能放過?再次未來前景很不錯,生存無憂又有利可圖,實力就不會有損失,而實力是未來的保證,只要有實力,聯盟才有資格參加南北大戰,才有實現據北疆而稱霸之可能。

 這的確是一個好地方,的確有利於聯盟北上立足。豪帥們的情緒大為高漲。

 劉黑闥隨即提出了第二個疑問,燕北有哪些強大勢力?這些強大勢力是否控制著飛狐陘?靈丘、飛狐和蔚城有多少衛戍力量?常山關、蒲陰陘是否屯有重兵?

 “燕北最大的勢力就是邊軍,就是鷹揚府,任何威脅到燕北穩定的勢力,都會被邊軍一掃而空,所以燕北大大小小的勢力雖然很多,但實力都有限,並且一盤散沙,誰都不敢觸及到邊軍的底線reads;。而誰又知道邊軍的底線?邊軍的統帥更換頻繁,燕北的諸鷹揚更是囂張跋扈、桀驁不馴、為所欲為,他們倚仗自己強悍實力,黑白通吃,南北通吃,結果可想而知,燕北就是邊軍的天下。”

 李孟嘗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但仔細一想也在意料當中。如果邊軍任由地方勢力坐大,甚至任由南北走私團夥沆瀣一氣,狼狽為奸,邊軍如何保證燕北的安全?又如何保證燕北走私不會失控,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

 “燕北乃漢虜混居之地,但真正的漢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漢化後的胡虜,這些人主要居住在桑乾水兩岸,而長城一線則以流放刑徒、漢虜商賈和以入關逃難的北虜諸種為多。由此不難看出,燕北地區的種族非常複雜,事實上也形成不了較大的地方勢力,這也?邊軍一家獨大的原因所在。”

 “但燕北邊軍同樣是一盤散沙。燕北有一個衛府將軍,一個虎賁郎將,兩個虎牙郎將,兩個鎮將,七個鷹揚府,大約八千戍軍。因為燕北走私之利過於龐大,邊軍深陷其中,不勝其擾,嚴重危及到了燕北鎮戍,為此中高級軍官就如走馬燈一般更換,鷹揚衛亦是頻繁更換防區,但治標不治本,依舊無助於打擊走私,反而讓燕北走私更為猖獗。”

 “去年東征開始後,燕北邊軍至少有一半將士去了遼東戰場。今年第二次東征,燕北邊軍又被征調了一部分。據傳聞,如今就連鎮戍燕北長城的三個鷹揚府和塞外兩鎮的戍軍都嚴重不足,至於其他四個鷹揚府更是只剩下寥寥數個看門老軍。甚至有一種猜測,說今日燕北邊軍最多只有三千人,燕北長城已形同虛設,岌岌可危。”

 “邊軍為補充鎮戍力量,緊急征募了一大批地方壯勇,而這些地方壯勇絕大部分都來自燕北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甚至還有商賈也混入其中,原因無他,就是為了方便走私。於是自東征開始,燕北走私就越來越猖獗,如今已呈瘋狂之態。當然,這是暫時的,隻待東征結束,邊軍返回,這種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也正因為如此,走私者為抓住這個難得的時機更快更多地牟取暴利,都鋌而走險,把價值不高的物資走大路和關口,把鹽鐵等價值高昂的物資全部集中走飛狐陘,所以現在不論是太行一線的常山關、蒲陰陘,還是靈丘、飛狐和蔚城一帶,戍軍數量都非常少,而且全部被走私者買通,暢通無阻reads;。”

 “也就是說,聯盟現在北上打飛狐,易如反掌。關鍵問題是,那是一個馬蜂窩,聯盟一旦把它捅開了,直接影響到了燕北穩定,危及到了燕北鎮戍,局面就複雜了,形勢就嚴峻了,聯盟必須做好被衛府軍四面圍剿的準備。”

 豪帥們一聽,情緒更高漲了。既能輕松攻佔一塊立足地,又能憑借飛狐陘牟取暴利,還能乘機影響到燕北形勢甚至南北關系,可謂一舉多得的好事,當然要積極實施,落袋為安了。

 接下來豪帥們又七嘴八舌地問了一些其他問題,李孟嘗一一回答,並無隱瞞。

 很快,豪帥們疑慮盡去,立場堅定,態度堅決,開始熱烈討論如何北上攻擊了,有豪帥甚至自告奮勇,主動請纓。

 李風雲主動征詢李子雄的意見。這既是對李子雄本人的尊重,也是對聯盟豪帥們的一種暗示,同時也是向韓世諤、周仲等豪門貴胄證明自己始終保持與齊王精誠合作的態度。

 李子雄心領神會,當即表態,支持李風雲的攻擊之策,並願意統率選鋒軍北上開路。

 這個姿態很低了,超出了李風雲的預料。當然了,李風雲很清楚,李子雄做出這個姿態不是因為折服於自己的能力,而是因為李子雄誤會自己背後有更龐大的勢力,他願意與這股龐大勢力合作。

 李風雲又征詢楊恭道、韓世諤、周仲、來淵、虞柔和鄭儼的意見。這六位豪門貴胄雖然不願意與一大群粗鄙的豪帥們平起平坐,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既然代表齊王加入了聯盟,就必須與李風雲維持合作,而德高望重的李子雄正是他們的“榜樣”,跟在李子雄後面亦步亦趨肯定不會錯。

 韓世諤率先表態,願意追隨李子雄作戰,“旗幟鮮明”地要在聯盟內自成一系,與李風雲分庭抗禮。

 周仲、來淵和虞柔三位江左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立即形成默契。周仲隨即表態,也願意追隨李子雄,唯李子雄馬首是瞻。

 江左人很清楚,李風雲不會信任他們,也不會給他們軍隊,更不會為了滿足他們的要求而損害聯盟豪帥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即便與李子雄、韓世諤、鄭儼等人分屬不同的政治集團,但迫於形勢,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先借著齊王的大旗抱成一團再說。

 屋內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聯盟還沒有在北方立足,內部就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系,這顯然不是好兆頭,對李風雲個人的權威是個打擊,對聯盟豪帥們的心理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一旦齊王順利地北上戍邊,李子雄等人投奔而去,相當一部分聯盟豪帥們也必然會緊隨其後,這個結果恐怕就不是李風雲願意看到的了。

 然而,李風雲的態度出人意料。

 “你們還沒有軍隊。”李風雲指指周仲和來淵說道,“當初在金堤關一戰中,我們擊敗了董純,俘虜了大約四千余徐州鷹揚衛。某把這些俘虜全部調撥給你們,你們自成一軍,就此聽命於建昌公(李子雄)。”

 李子雄聞言略感詫異,大有深意地看了李風雲一眼,目露讚賞之色,微笑頷首。

 韓世諤、李珉、楊恭道、鄭儼吃驚地望著李風雲,難以置信。周仲、來淵、虞柔則是又驚又喜,急忙起身致謝。

 “理所當然,毋須致謝。”李風雲語含雙關地說道,“某信守承諾,你們也要信守承諾。 ”

 這的確是李風雲的承諾。當初在金堤關下,董純之所以接受韋福嗣的勸說,把四千余將士當作俘虜送給李風雲,就是因為李風雲承諾,這支軍隊會原封不動地還給齊王。後來在永濟渠畔,齊王也提到了這件事,希望李風雲把這支軍隊交給江左人,以收買江左人之心。

 只是承諾歸承諾,讓李風雲把吃到嘴裡的東西吐出來,未免異想天開了,所以即便是齊王,當時說得也很含蓄,意思是你只要給人就行,至於是不是老弱婦孺那就無所謂了,以次充好也能接受。

 現在李風雲不但信守承諾,還非常慷慨地把這支軍隊原封不動地交給了江左人,這不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外,也是一份太大的人情,無論對齊王、對李子雄還是江左人來說都是一個天大人情,李風雲的氣度氣魄讓人心折。

 李子雄、周仲等人高興了,甄寶車、呂明星等人就生氣了,對李風雲意見非常大,四千余精銳士卒眼睛都不眨地白白送人了,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