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605章 志在必得
  七月二十五,河北博陵郡,唐城外的山林中,李子雄召集左路諸帥商議攻擊之策。

  “大總管之所以放心大膽地把北上飛狐的重任交給老夫,相信諸位都知道原因所在,老夫也就不再囉嗦了。”

  李子雄話音未落,臨時軍帳裡已是笑聲一片。

  楊玄感六月初兵變,六月中包圍東都,風暴來得非常快,很多消息都還沒有傳開,至於李子雄、韓世諤、周仲等衛府大將和楊恭道、虞柔、來淵等豪門貴胄的背叛或陷落一事,有些連行省都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說千裡之外的北疆邊陲了,而像靈丘、飛狐這些坐落在大山中的城池本來消息就閉塞,所以可以肯定,只要韓世諤、周仲等人亮開自己的顯赫名頭,這些關隘城池唾手可得。

  如果李風雲親自領軍北上飛狐,也要求助於韓世諤和周仲等豪門貴胄,既然如此,倒不如送個順水人情了,互利互惠皆大歡喜,但重要的是,這人情也只有李風雲願意送,其他人未必就有這樣的胸襟和氣度?當然了,有人高興,就有人不高興。

  聯盟豪帥們本來就出身卑微,在豪門貴胄面前有著強烈的自卑感,如果飛狐是他們打下來的,等於他們庇護了這些豪門貴胄,心態就不一樣了,你再高貴又如何?還不是要仰我之鼻息?如今卻倒過來了,這些貴胄們洋洋得意,可以在聯盟裡指手畫腳了,這讓聯盟豪帥們十分鬱悶,不知道李風雲到底是怎麽想的,葫蘆裡到底賣得是什麽藥?不過他們絕對信任李風雲,李風雲用一個個奇跡般的勝利證明,他的決策從來沒有錯誤,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錯誤。

  陳瑞、韓曜、郭明等人也在笑,但笑容很勉強,不過想想李風雲的勸說,也就放開了心懷,畢竟聯盟北上飛狐不過是整個北上謀劃中的小小一環,實在是不值一提,李風雲現在需要的時間,為此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而聯盟的真正目標是佔據整個北疆,據北疆而稱霸,但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北虜是最大的阻礙,為此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否則功虧一簣,竹籃打水一場空,最終一無所獲的還是聯盟自身。因此目光要放長遠,千萬不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蒙蔽。

  “某願為選鋒,日夜兼程,直殺飛狐。”韓世諤主動請纓。對他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與李子雄抱成一團,江左人不可信,李風雲更是虎視眈眈,唯有李子雄這位與他父親韓擒虎同時代的老將軍可以信賴。最不濟的情況下,就憑李子雄和他韓世諤,也能在北疆殺出一片天地。

  李子雄微笑頷首,抬手指向李孟嘗,“你暫時充任新義公的參軍事,與新義公一起先行。”

  李孟嘗急忙站起來,躬身領命。現在他對李風雲回歸聯盟後執意要進入燕北的目的已經知曉,名義上是阻禦北虜的入侵,實際上是幫助齊王奪儲,不過他很難接受李風雲對南北局勢的悲觀預測。以李孟嘗在南北兩邊的走動來看,雖然這幾年北虜發展很快,但南下入侵的可能性還不大,最起碼目前還看不到有爆發南北大戰的充足條件。

  當然,如果中土這邊主動挑起戰爭,那是另外一回事。封龍山軍議上,李子雄就語出驚人,李孟嘗不得不以最大惡意去揣測李風雲殺進燕北的真實用意,如果李風雲當真要蓄意挑起南北戰爭,未來北疆形勢就不好了,而對李孟嘗來說最大損失就是走私利益沒了,所以李孟嘗必須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看看能否“靠”上齊王這顆大樹一飛衝天。

  李子雄鄭重囑咐韓世諤,“你對靈丘、飛狐、蔚城一帶很陌生,諸事要與李參軍商議,切莫狂妄自大,馬失前蹄,誤了大事。”

  韓世諤的確很驕狂,不過面對李子雄這等功勳老臣,他也只能佯作謙遜,恭敬答應了。

  李子雄又手指李珉和牛進達,“你們率軍緊隨新義公之後,待靈丘攻佔後,你們就駐守靈丘,相機向莎泉方向推進,在西、北兩個方向設下阻擊戰陣,以阻禦可能來自雁門和馬邑方向的攻擊。”

  李子雄又手指聯盟第三軍統軍嶽高,“嶽統軍留鎮常山關。”接著李子雄指向了懸掛一側的地圖,“但常山關只需一團人馬留守足矣,你的主要任務是接應大總管撤離高陽戰場,所以你馬上帶著主力包圍堯山以北的望都、朝陽和唐城,並相機向一百余裡外的樂鄉、清涼城一線推進,以確保大總管的撤離之路暢通無阻。”

  “拿下飛狐後,郭總管與鍾統軍、曹統軍以最快速度直殺蒲陰陘,支援甄總管。”李子雄望向郭明、鍾信和曹昆,語氣凝重,“易水、巨馬河一線肯定有一番廝殺,雖然涿郡留守段達能夠調配的軍隊並不多,但怕就怕聖主和行宮抵達臨朔宮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要早,一旦聖主以禁衛和驍果南下增援,我們的損失就大了。”說到這裡李子雄眉頭緊皺,低聲說道,“希望高陽那邊不要出什麽意外,否則麻煩很大。”

  這時韓世諤忽然問道,“明公,某拿下蔚城後,是否要沿著祁夷水北上,一路攻城拔寨?”

  “當然,當然要乘著燕北空虛之際,奮力攻擊,能搶多少城池就搶多少。”李子雄毫不遲疑地說道,“燕北告急,首先就要傳訊涿郡留守府,這必然會震動段達,畢竟燕北的重要性遠遠大於高陽。段達顧此失彼,左右為難,對高陽的增援力度必然減弱,這有助於大總管和甄總管撤離河北。”

  韓世諤笑了起來,“既然如此,那某就要給段達一個大大的驚喜了。”

  七月二十六,黃昏,河北河間郡,侯城。

  侯城位於滱水西岸,渡河之後再行五十余裡就是高陽鎮。聯盟第七軍統軍杜彥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侯城,佔據了通往高陽的津口。

  李風雲下令,各軍暫作休整,於凌晨之後開始渡河,黎明前夕向高陽發動攻擊。

  夜間軍議上,豪帥們齊聚軍帳,一個個喜笑顏開,信心滿滿,士氣非常高漲。郝孝德、劉黑闥、孫宣雅等河北豪帥本來對李風雲的安排很不滿,直到北上途中李風雲向他們透了個底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頓時對李風雲敬佩不已,對高陽一戰更是志在必得。

  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訊息不對稱,李風雲對高陽現狀很了解,而郝孝德等人對高陽的真實情況卻是兩眼一抹黑,一無所知。

  高陽這座城池的確高大堅固,易守難攻,但因為聖主在高陽鎮和滹沱河之間修建了高陽宮,衛戍重心也就隨之轉移到了宮城這邊。然而高陽城和高陽宮都不是李風雲的目標,李風雲的目標是位於滹沱河畔為囤積糧食等各類物資而臨時修建的倉儲。

  東征期間,高陽的物資都是經水路運往涿郡,自然要在津口上修建中轉倉儲。這次楊玄感叛亂,大運河中斷,為確保東征軍需,未被叛亂波及的河北大部分郡縣自然成為朝廷重點征繳的對象,適逢夏糧收割,正好給了地方官府橫征暴斂的機會,於是各地糧食絡繹不絕送至高陽,津口上的中轉倉儲容納不下,火速擴大。

  倉儲擴大後最重要的當然是安全問題,畢竟渤海郡北部的格謙、高開道等賊軍距離高陽不過四百余裡,平原、清河諸賊現在也頻繁在永濟渠北岸活動,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流竄到河間為禍,危及到高陽安危。

  高陽宮監兼領高陽都尉的許華為此特意向涿郡留守段達求援。段達自顧不暇,在兵力調配上更是捉襟見肘,無能為力。許華無奈,又向高陽所在的河間郡及其周邊的上谷、博陵、信都等郡求援,但諸郡均以各種理由婉言拒絕。如今河北賊勢猖獗,諸郡衛戍要人,橫征暴斂要人,自己人手都不夠了,哪裡還顧得上高陽?再說許華的原籍雖然是河北高陽人氏, 但許氏自衣冠南渡後便在江左“枝繁葉茂”,現在許氏屬於江左貴族集團,許華本人也被聖主所看重,河北人本來就看他十分不爽,關鍵時刻當然要“扯他的後腿”,落井下石。

  李風雲早在東都戰場上接到聯盟提前北上未能劫掠到足夠糧食的消息後,就開始“關注高陽鎮了,為此他多方打探與高陽有關的訊息。之後與齊王會晤時,便下了打高陽的決心,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給齊王一個“冠冕堂皇”的北上追殺聯盟的最好借口,於是他請齊王提供高陽鎮的詳細訊息。齊王心領神會,動作很快,不等李風雲抵達封龍山,有關高陽的具體消息就送到了。

  高陽都尉府有權征調高陽周邊郡縣的地方鄉團宗團等武裝力量,但因為東征,這些地方武裝的大部分都去了遼東,剩下的也都被地方郡縣征用了,所以現在高陽都尉府實際可以調用的只有一個高陽鷹揚府,五個團一千鷹揚衛,而這一千鷹揚衛就是現在高陽全部的衛戍力量,並且分散在高陽宮、高陽城和津口倉儲三個地方,由此可見高陽衛戍力量之薄弱。

  許華為了高陽的安全也是殫精竭慮,空城計若想唱好當然要虛張聲勢,為此他想方設法做出了多路援軍進駐高陽的假象,並且大張旗鼓,搞得人所皆知,個個都以為高陽重兵駐防,戒備森嚴,固若金湯。

  然而,李風雲卻看穿了他的空城計,注定了許華要敗走高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