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406章 誰打誰的臉?
?一秒記住【中文網】www.,為您提供高速文字首發。 東都留守樊子蓋臉色陰沉,心中燃燒的怒火幾乎可以把他焚化了,而越王府長史崔賾亦是怒不可遏,恨不得衝上去直接抽李渾的大嘴巴子。

 人可以無恥,可以為本集團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但不能置王國和中土的利益於不顧,不能無恥到喪失底線。你李渾在東都局勢如此緊張時刻,在遠征軍將士浴血東征戰場之際,竟然無恥到故意縱敵撕開京畿防線,陰謀借助叛賊的力量禍亂京畿,威脅東都,如此卑鄙的借刀殺人之計,你也使得出來?你這樣裸地打我們的臉,把我們打得鼻青臉腫,把東都和中央的權威打得“體無完膚”,對你關隴人有什麽好處?你當我們是泥巴捏的?當聖主和中樞都是聾子瞎子,看不到聽不見?眼前你關隴人從東都危機中趁火打劫,或許賺翻了,但危機之後呢?之後你關隴人在聖主、中樞和我們各方力量的聯手反擊下,還能安然無恙?

 不過這些怨言只能放在心裡,一個字也不能說。李渾手段了得,這件事做得天衣無縫,沒有露出一絲一毫的“破綻”,雖然伊闕的丟失和他有一定的關聯,但放到台面上那都是正大光明的舉措,根本追究不了他的責任,更不能據此無端指責他蓄意引發了東都危機,指責他和他背後的關隴人陰謀借助這場危機來打擊越王楊侗,打擊中央權威。

 越王楊侗、東都留守樊子蓋和越王府長史崔賾面對眼前危局,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打落牙齒和血吞了。局勢發展到這一步,越王楊侗和東都留守樊子蓋就非常被動了,他們不得不依賴東都衛戍軍來保護東都和中央,不得不依賴軍方的力量來化解這場危機,所以,現在他們不敢得罪衛府,不敢得罪李渾和鄭元壽,更不敢介入或者於涉軍方內部事務,就算李渾、鄭元壽和韓世諤大打出手,他們也只能視而不見、視若無睹,只能懇求三個軍方大將暫時不要“打”了,暫時擱置矛盾,先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先把突破京畿防線威脅東都安全的叛賊殺了,然後軍方內部怎麽鬥都與他們無關了。

 崔賾出面做“和事佬”。他既代表了越王,又代表了博陵崔氏,身份地位份量都足以與鄭元壽平起平坐,可以力壓李渾和韓世諤一頭,而樊子蓋雖然官職高,權力大,奈何出身低等貴族,門第資歷聲望都不行,既壓製不了鄭元壽和李渾這兩位軍方大佬,也壓製不了韓世諤這等出身顯赫的軍方少壯派,所以現在也只有崔賾有資格做“和事佬”。

 崔賾先提醒韓世諤,你是伊闕守將,伊闕在你手上丟了是事實,雖然伊闕失陷的時候你正在東都參加軍議,但當時戍守伊闕的都是你的部下,如果他們不能立即擊敗叛賊奪回伊闕,不能將功折罪,結果必然是人頭落地,而你做為他們的長官,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必受連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你完蛋了。

 韓世諤當然知道伊闕失陷的後果,正因為他知道自己完蛋了,所以才要與“陷害”他的李渾拚命,但拚命解決不了問題,必須想方設法自救,而當前東都城中,能給予他實質性幫助,願意幫助他解決問題的只有越王楊侗。

 崔賾就是越王楊侗的“代言人”,崔賾的態度就是越王楊侗的態度,而崔賾與鄭元壽同為山東五大超級豪門,都是山東貴族集團裡的大佬級人物,即便有些矛盾和衝突,但都一心一意保護越王,保護東都,這關系到山東人的切身利益,所以面對關隴人的“攻擊”,兩人必然聯手“反擊”,如此一來,為抗衡李渾及其背後的關隴人,兩人必然拉攏韓世諤,以此向河洛人傳遞出合作訊息。東都亂了,京畿烽火四起,受害的可不止越王楊侗和山東人,還有河洛人,京畿本來就是他們的地盤,是他們的勢力范圍,現在卻被關隴人暗中“捅了一刀”,引發了東都危機,河洛人當然恨之入骨,實際上依附於河洛貴族集團的穎汝人已經被李風雲“坑”了,損失慘重,如今關隴人再來趁火打劫,河洛人當然要奮力還擊,當然有與山東人結盟對抗關隴人的意願和動力。雙方只要合作,韓世諤就必須會得到東都軍政兩界實權人物的支持和幫助,自救當然不成問題。

 韓世諤感謝崔賾的提醒,當即示之以好,我馬上就返回伊闕展開反攻,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奪回關隘,確保京畿穩定東都安全,但前提是,東都必須給我援軍,衛府必須增兵伊闕。

 越王楊侗看到崔賾的暗示,一口就答應了,然後轉目望向李渾和鄭元壽,韓世諤已經妥協了,你們兩個是不是也應該表個態?京畿防線被一夥叛賊突破,衛府可是顏面無光,你們兩個的聲譽也大受影響,一旦事情鬧大,不可收拾,必會影響到你們的前程。

 鄭元壽率先表態,傾盡全力支持和配合韓世諤擊殺叛賊,奪回伊闕。考慮到賊帥韓相國太過猖獗,已經嚴重危及到京畿乃至東都的安全,鄭元壽又建議,韓世諤奪回伊闕後,要乘勝追擊,要順勢進入豫州境內剿賊,務必誅殺韓相國,全殲賊寇,此舉不但可以穩定豫州局勢,還能保護通濟渠的安全,有利於聖主贏得的東征勝利。

 鄭元壽的建議得到了越王楊侗的認可。之前東都曾有決策,調遣部分東都衛戍軍進入通濟渠戰場剿賊,結果被軍方否決了,現在局勢變了,軍方的態度也變了,竟然要主動進入京畿外圍地區戡亂剿賊,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東都陷入危機,軍方陷入被動,不宜繼續堅持消極防禦,另一方面則因為關隴人的主動“進攻”激怒了山東人和河洛人,迫使雙方不得不暫時合作,以便展開凌厲反擊。

 擊退反賊奪回伊闕,與進入豫州境內戡亂剿賊,在軍事上完全是兩回事,一個還是據險而守,消極防禦,東都只要給韓世諤以一定數量的軍隊支援即可,而另一個則是以攻代守,是積極防禦,如此排兵布陣就不一樣了,兵力部署上就要進行大的調整,東都就要專門派出一支軍隊南下剿賊,如此東都和京畿的防禦力量就不足了,就必須進行補充

 鄭元壽的對策是,把由河南讚務裴弘策剛剛組建的京畿地方軍交給衛府,由衛府來統一調度安排。

 不待鄭元壽把他的對策說完,東都留守樊子蓋就“兩眼冒火”,恨不得生吞活剝了這位右候衛將軍。軍方太無恥了,這就是肆無忌憚、明目張膽地活搶啊。之前中央請軍方派軍隊到通濟渠一線剿賊,軍方一口否決,越王和樊子蓋沒辦法,隻好自己解決,請河南讚務裴弘策緊急征召京畿地方鄉團宗團和征募青壯,臨時組建了一支他們能夠控制和指揮的軍隊,以減少軍方對中央的掣肘,哪料到軍方恬不知恥,竟然看上了這塊“肥肉”,關鍵時刻以東都和京畿安全為要挾,訛詐中央,直接動手搶。

 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麽無恥的。樊子蓋終於忍不住了,也來了個一口否決,斬釘截鐵,沒有絲毫的商量余地。

 他總算明白了,怪不得崔賾一直以來都堅持以不變應萬變,堅持消極防禦死守東都,原來東都這潭水實在是太渾了,渾得發黑發臭了。依照目前這種惡劣形式發展下去,東都遲早要出事,保守勢力極有可能乘著聖主遠征高句麗之際,在東都製造事端,而他們的目標便是摧毀二次東征,只要二次東征失利,保守勢力必能在政治上再次擊敗聖主和改革派,從而獲得難以估量的豐厚利益。

 鄭元壽並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在樊子蓋反對之後,馬上閉緊了嘴巴,沉默不語了。

 李渾表態了,他也願意傾盡全力幫助韓世諤奪回伊闕,畢竟伊闕丟失與軍方內部的激烈矛盾有直接關系,聖主追究下來,他肯定要承擔一部分連帶責任,但他的“傾盡全力”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他要親自率軍趕赴伊闕支援韓世諤,要親手砍下韓相國的頭顱將功折罪。

 李渾想於什麽?目的何在?他如此“興師動眾”,目標到底是韓相國,還是穎汝貴族集團?

 就在眾人猜疑不定的時候,李渾拿出了東都和京畿防禦部署的調整方案。

 東都衛戍軍分為五個鎮戍區,一部守東都外郭,其余四部守京畿四方,因為通濟渠危機日益嚴重,鎮戍京畿東部的衛戍軍大部分已進入滎陽境內嚴陣以待,這就造成京畿東部的虎牢、洛口、黑石和偃師四道要隘的防守力量過於單薄,不得不從京畿的南、北兩個鎮戍區調兵支援。現在李渾要把京畿南部鎮戍區的所有兵力投到伊闕戰場,並在奪回伊闕要隘後再遣主力南下豫州剿賊,那就必然要從其他地方抽調軍隊支援京畿東、南兩個鎮戍區,於是問題就來了,支援的軍隊從何而來?

 目前能夠調動的軍隊只有裴弘策所統的京畿地方軍,所以說來說去,軍方還是盯上了這支軍隊,還是要想方設法把它搶到手。

 是可忍,孰不可忍,樊子蓋的怒火終於爆發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