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261章 沒有奇跡
來護兒指揮四萬水師精銳一路狂追,擋者披靡,而高句麗人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最後關頭,竟然匪夷所思連城門都放棄了,任由中土人暢通無阻殺進了平壤外城。

 這時候,不要說來護兒了,就連來整、費青奴等將領都知這肯定是高句麗人誘敵之計,水師四萬大軍一旦殺進平壤外城,必定陷入高句麗人包圍,必全軍覆沒之禍。

 來整和費青奴馬上找到了來護兒,向其告警。

 這裡是平壤,是高句麗人首府,是高句麗最堅固城池,駐高句麗最精銳軍隊,不可能像紙糊一般脆弱,而高句麗王高元和高句麗權臣乙支德為抵禦中土人攻擊籌劃了很久,平壤早已被們打造成了銅牆鐵壁,對中土水陸兩支大軍進攻們也早已做好了阻擊準備,除非出現奇跡,除非平壤因內訌而崩潰了,否則高句麗人絕無可能拱手放棄平壤城。

 關鍵時刻,來護兒猶豫了,如果中計,四萬將士必定全軍覆沒葬身異國,中土水師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而由此導致所後果和千夫所指沉重壓力,還未來整個來氏家族世代所背負恥辱,都是無法承受。

 平壤是不是真崩潰了?奇跡是不是真發生了?如果這是高句麗人奸計,那麽此刻平壤城裡埋伏多少高句麗軍隊?四萬將士能否將計就計,以高昂鬥志和一往無前勇氣摧毀高句麗人奸計,攻陷平壤?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假如陸路大軍攻勢如潮,高句麗精銳大軍全部牽製在了正面戰場上,那麽此刻平壤城中軍隊數量就十分限,之前高元擺下長達幾十裡阻擊戰陣就是虛張聲勢,其中大多數人可能為普通平民所冒充,這才會稍遇挫折就士氣崩潰,兵敗如山倒。

 但旋即來護兒又推翻了自己假設。

 高句麗人為防備中土水師攻擊,不論其在正面戰場上承受了多大重壓,都不會讓平壤變成一座空城,迫不得已情況下,們寧願放棄正面戰場,也要集結全部力量死守平壤城,不惜一切代價阻擊中土大軍水陸夾擊,決不讓平壤城防禦露出一絲一毫破綻。失去了平壤,高句麗人也就失去了信念和勇氣,高句麗也就亡國了,所以高句麗人會竭盡全力堅守平壤,堅守自己王國,堅守自己家園。

 退一步說,就算高句麗人在重壓之下,平壤防禦露出了破綻,不可思議丟掉了外城,那麽它還內城,還皇城,還能負隅頑抗,而城外高句麗水師很快就能支援而來,另外正在正面戰場上阻禦中土陸路大軍高句麗主力大軍亦能以最快速度迅速後撤,反過來中土水師四萬大軍包圍在平壤外城,如此一來,四萬將士依舊難逃全軍覆沒之禍。

 這樣仔細一推演,若眼前奇跡是真實,但以水師單薄力量,還是攻陷不了平壤,除非奇跡來得更猛烈一些,不但平壤城崩潰了,就連正面戰場上高句麗大軍都崩潰了,都來不及後撤了,都來不及中土水師圍而殲之,那水師就能攻陷平壤了。

 就在來護兒舉棋不定時候,意外發生了。

 水師基層軍官和普通衛士被高句麗人潰敗刺激了,被高句麗人丟棄甲仗資裝吸引了,被攻陷平壤城功勞和由此所帶來巨大利益誘惑了,更被殺進平壤城後可以擄掠到驚人財富蒙蔽了心智,一個個士氣如虹,高舉武器,瘋狂叫喊,如咆哮颶風般衝進了城門。

 這是不可控制意外,因為高句麗人突然兵敗如山倒,導致水師四萬大軍突然展開了追擊,而隨追擊速度越來越快,各軍府團旅之間距離也越來越大,來護兒命令根本無法正常傳遞下去,這種情況下各軍府團旅目標只剩下一個,直殺平壤,直到看到平壤城門,如果城門是關,追擊腳步自然也就停下了,但如果城門是大開,各軍府團旅也就不可控制衝了進去。

 在如此混亂局面下,保持清醒頭腦將領並不多,而些將領即使保持了清醒頭腦,也看到了前方危機,也想放慢追擊速度,但命令已經傳達不下去了,而水師中那些並不尊奉來護兒將領,看到平壤城就在眼前,頭腦一發昏,人一衝動,跑得更快了,這時候就算接到了來護兒撤退命令,們也不會遵從了。

 人算不如天算,來護兒選擇,也退路,隻豁出去拚死一戰,要麽全軍覆沒,要麽創造奇跡。

 來護兒命令來整守住城門,費青奴在城外接應,自己尾隨大軍殺進了平壤外城。

 奇跡,也運氣,陷阱就是陷阱,死亡就是死亡,一切都很真實。高句麗人伏兵盡出,與中土水師血腥廝殺。漁水上高句麗水師迅速加入了戰場,們從城外登陸,試圖斷絕中土人退路。費青奴與麾下將士奮力阻擊,雙方殺得血肉橫飛。很快,數萬高句麗大軍也從正面戰場上撤了回來,加入到平壤戰場,給了中土水師致命一擊。

 來護兒在來整接應下,殺出了平壤外城,接又在費青奴接應下,從高句麗水師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突圍而走。

 深陷平壤外城中土水師將士全軍覆沒,來整和費青奴軍隊則在突圍過程中損失大半。生死關頭,周法尚率軍支援而來,從高句麗人包圍圈中成功救走了來護兒和兩千多名將士。

 至此,東征失利已成定局。

 水師在平壤一戰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已經失去了再戰之力,這時候就算陸路大軍殺到了平壤城下,水師也無法配合們實施水陸夾擊之策了,而陸路大軍失去了水師支援,再加上糧草武器難以支撐,也隻放棄攻城,後撤而走。

 來護兒很平靜,事已至此,只等待命運裁決了,雖然在軍事上遭遇了生平最大失敗,但在政治上,卻給來氏贏得了豐厚籌碼。或許回到中土後,將被處以絞刑以謝國人,但相信,聖主和中樞會給回報,來氏子孫後代依舊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周法尚已不再憤怒,心已在怒火中化為灰燼,三萬多水師將士鮮血雖然熄滅了熊熊燃燒怒火,但撕心裂肺痛,卻擊倒了,徹底擊倒了

 崔君肅來了,來探視周法尚。

 這一戰,忠誠於來護兒江淮軍隊全軍覆沒,忠誠於周法尚江左兒郎折損了一半,剩下兩萬江左將士恨不得生吞活剝了來護兒,整個水師就像一個火藥桶,隨時都會爆炸。來護兒已經失去了對水師控制,但水師任務還完成,所以周法尚不能倒下,即便只剩下一口氣,也要帶這支軍隊渡海回家

 “樵公,現在士氣沒了,軍心也亂了,而榮公權威喪失殆盡,已無法指揮水師。”崔君肅黯然歎息,“樵公,不能倒下。”

 周法尚躺在榻上,形容枯槁,兩眼無神,仿若一具靈魂傀儡。

 “樵公,水師已危在旦夕,必須振作起來,力挽狂瀾。”

 “撤,馬上撤出漁水。”周法尚終於說,“派出斥候,日夜兼程趕赴薩水一帶,想方設法尋到延壽公(於仲),告之平壤最新戰況。”

 中土水師慘敗徹底改變了平壤戰局。以中土水師原實力,不但可以牽製高句麗水師,還能牽製相當一部分高句麗主力大軍,但現在戰局改變了,高句麗人可以集中全部力量,在正面戰場上對抗中土陸路大軍,這必將給中土陸路大軍帶來更多更大潛在危險。

 周法尚意思很明顯,讓於仲以水師大敗為借口,奏請聖主撤軍,而聖主則可借驢下坡,反正聖主密詔目本來就是如此。

 崔君肅猶豫了片刻,問,“延壽公指揮三十萬衛府精銳殺到平壤城下,豈能不戰而退?”

 於仲或許是想不戰而退,但聖主和中樞豈肯答應?雖然撤軍是必然之事,但水師慘敗對中土來說是奇恥大辱,三十萬衛府精銳應該知恥而後勇,在平壤戰場上給高句麗人沉重一擊,就算攻陷城池,最起碼也要打幾場勝仗,砍下幾千人頭,也算報了水師慘敗一箭之仇,勉強維護了中土人顏面。反之,若三十萬衛府精銳面對水師慘敗之恥,卻一箭不發,掉頭就走,那對軍方來說就是恥上加恥了。所以不出意外,聖主和中樞不會在第一時間下令撤軍,而於仲等軍方大佬也不會咽下這口氣,肯定要在平壤城下打幾仗,以報復高句麗人,為軍方掙回一些臉面。

 周法尚閉目苦歎。

 水師這一敗,不僅鼓舞了高句麗人士氣,更嚴重是,讓高句麗人擺脫了兩線作戰窘境,們可以從平壤側面戰場上抽調至少五萬人以上主力,進入正面戰場作戰,如此一來雙方在正面戰場上兵力對比就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在關鍵時刻可能會影響甚至決定戰局發展。

 換句說,若陸路大軍在正面戰場上全師而退,水師這一敗影響要小一些,反之,若陸路大軍在撤退過程中遭遇到了意外,甚至是大敗,損失慘重,那水師這一敗影響就大了,或許正是因為高句麗人在正面戰場上增加了數萬兵力,才導致戰局在關鍵時刻發生了驚天逆轉。到那一刻,水師罪責重大,而做為水師決策層來護兒、周法尚和崔君肅三個人,更是萬死莫贖其罪。

 同一時間,三十萬衛府軍精銳正向薩水逼近。

 薩水距離平壤隻兩百多裡,是平壤外圍最重要一防線,高句麗人在此陳重兵戍守,拚死阻禦中土人攻擊。

 崔弘升選鋒軍一馬當先,奮勇攻擊,所向披靡,率先殺到薩水,接馬不停蹄,開始了強渡薩水之戰。

 此時大雨滂沱,河水湍急,攻擊難度非常大,但崔弘升就如一頭狂暴猛虎,不但督軍死戰,還身先士卒,一次次帶領攻堅小隊殺上對岸陣地,浴血廝殺

 十二娘子非常害怕,哀求崔弘升珍惜自己生命,不要親臨第一線廝殺。

 崔弘升置若罔聞,“某不會死在這裡,更不會死在異國鄉。”

 十二娘子苦笑無語。當初正是因為李風雲預言,才不遠萬裡趕赴遼東,要拯救自己父親,但李風雲並預言崔弘升會死在東征戰場上,而是預言崔弘升會死在因東征失敗而引發政治風暴中。只是十二娘子無論如何也想到,父親卻因為預言而義無反顧衝殺在最前線。

 事實更讓人無語,崔弘升一次次渡河,一次次衝鋒,一次次浴血廝殺,卻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而跟隨一起攻堅大部分將士要麽溺水而亡,要麽戰死沙場,唯獨堅持了下來,堪稱奇跡。奇跡大大鼓舞了士氣,選鋒軍將士義無反顧追隨崔弘升,在大雨中、在嘹亮號角中、在瘋狂呐喊聲中,向對岸敵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猛烈攻擊。奇跡同樣鼓舞了隨軍工匠和民夫,們在最短時間內製造組裝了近百個大木筏,終於在黃昏之前戰鬥中,兩千余將士一次性送到了對岸。

 選鋒軍以傷亡近萬人慘重代價撕開了高句麗人薩水防線,為遠征軍攻打平壤鋪平了路。

 當於仲、宇述和劉士龍帶遠征軍統帥部抵達薩水,看到屍橫遍野戰場,在敬佩選鋒軍同時,也意識到們失去了選鋒軍。崔弘升和軍隊已失去了再戰之力,只能留在薩水休整,並負責戍守薩水通,確保遠征軍退路之安全。

 十二娘子這才看懂了薩水之戰,明白了父親為何不惜一切代價,硬是靠選鋒軍一軍之力量,攻破了高句麗人薩水防線,目正是要留在薩水,在最大程度保全選鋒軍同時,為遠征軍守住這條唯一退路。

 既然了李風雲預言,既然平壤一戰可能失敗,既然薩水是整個遠征軍生命通,既然崔弘升決心在預言成真時刻,以拯救遠征軍來拯救自己政治生命,那麽當然要想方設法留在薩水,而留在薩水唯一辦法就是“自殘”,就是讓選鋒軍暫時失去戰鬥力,不得不留在薩水休整,如此才能贏得主動,才能在未來戰局關鍵時刻發揮最大作用。

 遠征軍九路大軍,其中崔弘升部留在了薩水,其余八路大軍則越過薩水,氣勢洶洶殺向了平壤。

 宇述衝在最前線,指揮辛世雄、薛世雄和張瑾三路大軍,與乙支德所率高句麗軍激烈交戰,一天內七戰七捷,勢如破竹。

 於仲和劉士龍統率另外五路大軍居中而行,緩緩進逼。

 此刻,統帥部最關心是水師是否已安全渡海,是否已順利抵達平壤近海海域,為此,於仲派出大量斥候沿海岸線尋找水師,並每隔十裡就點燃狼煙發出訊息,但讓於仲沒想到是,最先與水師取得聯系竟是戍衛薩水崔弘升,而讓更想到是,水師總管來護兒送給竟是一個噩耗,一個讓遠征軍進退兩難深陷危境噩耗。

 最先聽到噩耗崔弘升驚呆了,是真驚呆了,不是因為水師慘敗而震驚,而是因為水師在如此重大戰役中,竟敢違背統帥部作戰部署,擅自提前發動攻擊,這簡直是匪夷所思事。

 誰給了水師統帥來護兒如此大膽子?依照律法,依照軍紀,此舉等同謀大逆,罪無可恕。水師副帥周法尚和水師長史崔君肅為什麽不阻止?不阻止就是同謀,就是謀大逆同謀,同樣是罪無可恕。

 來護兒、周法尚都是中土名將,都是十二衛府老統帥了,為何還會犯下如此低級錯誤?崔君肅在水師地位特殊,實際上就是聖主在水師代言人,雖然在軍事上崔君肅可能所欠缺,但在政治上可是經驗豐富,為何也會犯下如此不可思議錯誤?

 崔弘升心知肚明,能夠讓來護兒、周法尚、崔君肅心甘情願犯錯隻一個人,那就是聖主。

 聖主為何要私自改變攻擊決策,逼水師提前攻擊平壤?崔弘升稍一思量也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從聖主和中樞角度來說,這不過是們維護自己權威一個政治手段,而從軍方立場來說,這就是一個政治陰謀,一個玩弄軍方於股掌之間,一個置遠征軍三十萬將士性命於不顧罪惡陰謀。

 突然間,崔弘升對李風雲預言深信不疑,遠征軍難了,三十萬將士性命危在旦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