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317章 桃園5結義
李風雲一言九鼎,袁安當然不敢勸阻,只是實在無法理解李風雲想法,另外便是嫉妒羨慕恨了。

 李風雲出身顯赫在聯盟高層中已是公開秘密,雖然大家都確切證據證明這一點,但李風雲所創造奇跡後面都豪門世家身影,試想假如李風雲僅僅是一個普通悍賊,齊王楊喃會與其達成“默契”?想都不要想事,而聯盟高層之所以對李風雲日漸擁戴,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鑒於此,杜伏威和輔公怙這對名不見經傳少年,一旦與李風雲義結金蘭,做了李風雲結拜兄弟,必定聲名鵲起,這對們發展壯大顯然積極推動作用。

 杜伏威和輔公怙被從天而降驚喜所震撼,暈乎乎,不知東南西北了。

 李風雲對們瞠目結舌表情一律無視,衝袁安揮揮手說,“以某特使身份,即刻趕赴雞山拜會孟讓和左氏兄弟,邀請們來聯盟總營共商攻敵大計。”

 接又對杜伏威和輔公怙說,“某一位生死兄弟單雄信,乃河南豪雄,就在此處,某帶們認識一下,然後尋個良辰吉日,們一起結拜。”

 說完也不管杜、輔二人是什麽表情,起身出帳。杜、輔二人急忙跟上,心情複雜,忐忑、喜悅、似夢似幻,很不真實,但李風雲是什麽人物?彼此之間懸殊巨大,一旦結拜,對們百利而無一害,如此好事,就如幸福從天而降,當然要緊緊抓住。

 一路敘,李風雲談笑甚歡,對杜、輔二人疑惑也坦誠相告,堅信二人能力闖出一片天下,現在所作所為,不過是在二人起步之初給予適當幫助,讓們在未來最艱苦時刻信心、勇氣和實力堅持下去。

 李風雲是實實說,今日舉手之勞“投資”,會在未來給帶來難以估量回報,但這些落在杜伏威和輔公怙心裡,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士為知己者死,今日李風雲當們是兄弟,給予兄弟般幫助,明日們將以生命和熱血來回報李風雲。了這樣誓言,杜伏威和輔公怙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變化,漸漸接受了這匪夷所思現實。

 走近單雄信營寨,遠遠便看到一群人站在轅門外相迎。李風雲率先上前,與單雄信、王要漢、王當仁、李公逸親熱寒暄,然後便杜伏威和輔公怙叫到身邊,直接介紹,這是兩個小兄弟,章丘人杜伏威和輔公怙,以後兄弟們要多多關照。

 瓦崗諸雄不以為然,名不見經傳兩個小人物,估計是從長白山來義軍使者,李風雲這是“客套”,大家給個面子虛應一番也就行了。

 進了大帳,王要漢、王當仁、李公逸很識趣,知李風雲和單雄信關系密切,必私事要談,陪坐閑聊了幾句,便尋個借口告辭離去。

 李風雲待三人離開後,正想對單雄信說明來意,不料單雄信比更急切,先開口了,邀李風雲到偏帳說。李風雲看神神秘秘樣子,些詫異,“就說,這裡又外人,都是自家兄弟。”

 單雄信詫異了,這才對兩個少年郎注意起來。從面相和服飾上看,這兩人都還行“冠禮”,都還是“孺子”,且都出身貧寒,雖然在特殊年代,英雄不問出身,各地都出身貧寒義軍將領,但這兩人默默無名,年紀又小,應該不是頭臉人物。旋即想到李風雲神秘出身以及籠罩在身上重重迷霧,這兩個人既然被李風雲稱之為“自家兄弟”,那就非同一般了。

 單雄信上上下下打量目光讓杜伏威和輔公怙些局促不安,但很快,單雄信眼裡疑惑盡去,換之以K重之色,顯然在心中重新定位了杜伏威和輔公怙份量。

 “徐大郎來了。”單雄信不再避諱,當杜、輔二人面直接說了出來。

 李風雲頓時喜笑顏開,“某正想大郎,不料就來了,哈哈,天意,天意啊。”

 自去年濟陽城下,翟讓、單雄信、徐世鼽聯袂拜訪李風雲,勸阻李風雲不要攻打河南被拒後,雙方不歡而散,李風雲就再也見到過徐世鼽,雖然在此後通濟渠危機中,翟讓和單雄信最終還是選擇了舉旗起義,並在李風雲撤離中原最後一刻選擇了加盟,成為聯盟中一員,並在隨後反圍剿中瓦崗人再度與徐世鼽取得了聯系,而李風雲亦數次通過翟讓邀約徐世鼽商談合作事宜,但徐世鼽始終回應,這讓李風雲非常失望。

 不過,李風雲堅信,徐世鼽肯定出現一天,離狐徐氏做為河南航運巨頭,山東巨賈之一,其利益與山東豪門世家利益緊密相聯,而今日大河南北風雲變幻,離狐徐氏豈獨善其身之可能?

 單雄信驚訝地望喜形於色李風雲,不解地問,“算到大郎要來?

 “某估計快要來了。”

 單雄信對徐世鼽了解甚多,大約知為何而來,而李風雲亦能估算到這一點,只能證明李風雲確與山東豪門之間不為人知秘密。以單雄信對李風雲了解,已是見怪不怪,正準備繼續說下去,李風雲卻先開了口,“大郎為何不去總營見某?”

 單雄信笑了起來,“當初對局勢看法頗為偏執,對很多誤解,不但在定陶和濟陽與不歡而散,還在過去幾個月裡一次次拒絕邀約,所以……”言下之意,現在徐世鼽對局勢看法改變了,對李風雲誤解也消除了,但因此造成矛盾和隔閡卻事實存在,徐世鼽擔心李風雲對其意見,所以不敢直接去見,而是通過單雄信從中斡旋。

 李風雲笑搖搖頭,欲言又止。

 單雄信以為李風雲心裡“疙瘩”,遂誠心誠意勸說,“大郎畢竟年輕,心性看似沉穩,實則衝動,時候甚至意氣用事,一怒拔劍。某也是如此,年紀雖然比大郎癡長幾歲,但很多時候做人做事還不如大郎。這都是因為磨礪不夠,閱歷不深,當初在濟陽,某對不也是誤解很深嗎?”

 單雄信這是借為徐世鼽斡旋之便利,主動向李風雲歉了。

 從通濟渠危機最終結果來看,正是李風雲攻打河南,挾百萬災民劫掠通濟渠,才贏得了河南災民送進穎汝地區機會,否則,就算李風雲不打河南,河南災民也會餓殍遍野,不計其數無辜生靈將被饑餓和瘟疫活活吞噬。所以從這一結果來說,李風雲當初決策是正確,對局勢分析和推演也是正確,相反,徐世鼽和瓦崗諸雄因為受自身利益所局限,因為所處位置不同對局勢解讀和展望不同,們當初保守策略是錯誤,寄希望於東都、地方官府和地方貴族官僚賑災救人,純粹是自欺欺人,結果只能是生靈塗炭。

 李風雲坦然接受了單雄信歉。了歉,兄弟之間誤會和隔閡消除了,關系恢復正常,彼此才能重新建立真正信任。

 “過去事就過去了。”李風雲笑,“們是從白馬大獄一起殺出來兄弟,生死情誼,是一生一世兄弟,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們都是某兄弟,只要們需要某,某義無反顧,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李風雲這番擲地聲,慷慨激昂,聽在單雄信耳中,暖在單雄信心裡,那僅一點點隔閡就此煙消雲散。

 一直在偏帳中側耳傾聽徐世鼽羞愧難當,當即走了出來,一聲“阿兄……”之後,便要拜倒致歉。李風雲急忙攔住,“某說了,們是一生一世兄弟,既然如此,們便義結金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從此以後,兄弟同心,禍福同當,生死與共。”

 李風雲看看單雄信,又看看徐世鼽,然後又看看杜伏威和輔公怙,“們可願意?”

 單雄信當然願意,自李風雲不顧生死,帶和徐世鼽在白馬城中,當街劫持監察禦史,拯救了單氏一族性命之後,就了這樣心思,但當時官府四處追殺,人人自危,根本就顧不上這事。等到風平浪靜了,李風雲卻走了,到芒碭山舉旗造反去了。再等到雙方見面之時,李風雲已是魯西南義軍聯盟最高統帥,帳下數萬大軍實力強大義軍豪帥,雙方已不是一個等級人物,已無結拜之可能。哪料到世事莫測,如今已是中土第一豪帥李風雲,竟然主動提出來義結金蘭,此等好事,單雄信豈能肯錯過?

 徐世鼽亦是驚喜不已,眼裡更是掠過一絲激動和興奮。

 之前拒絕與李風雲見面,不僅是因為當初誤解了李風雲,還因為對東征始終信心,對李風雲預測始終持懷疑態度,對義軍未來也並不看好,擔心受到義軍連累以致於整個家族灰飛煙滅,所以不但與瓦崗人若即若離,與李風雲天下第一豪帥更要保持距離。然而,東征當真失敗,但形勢也更惡劣了,在徐世鼽看來,聖主回東都後,必然要一腔怒火發泄到義軍身上,傾盡全力戡亂剿賊。

 但是,對局勢預測再一次錯誤。新年之後,與父親一起去邯鄲,給崔氏家主崔弘升拜年,正好見到了崔家十二娘子。崔鈺向透露了幾個重要訊息,一是東征大敗後政局變化,二是聖主要發動二次東征,三是崔氏再一次被卷進了皇統之爭,四是李風雲身份秘密,而由秘密所衍生出來事情太多太複雜了,但一點很清晰,李風雲舉旗造反目一目了然,這使得李風雲理所當然成了山東貴族集團最為犀利政治武器。

 山東人要大於一場了,一旦局勢明朗了,對山東人利了,那麽李風雲必然會得到山東貴族集團鼎力支持,所以此時此刻,與李風雲保持密切關系,給李風雲以支持,雖然是一個風險投資,但回報驚人,其中所蘊含價值之大難以估算。

 徐世鼽來了,而且還是帶崔氏豪門使命來,但讓想到是,李風雲不但根本不介意們之間那點芥蒂,還送給一份“大禮”,要與義結金蘭,做結拜兄弟。

 這是真嗎?一個中土超級豪門世家子,與一個還算錢河南商賈之子,義結金蘭做兄弟?這到底是李風雲瘋了,還是世界亂了?

 還一個更大疑惑,那兩個站在李風雲身後少年郎是什麽人?為什麽李風雲也要與們結拜為兄弟?

 然而,不待徐世鼽解惑,李風雲就一錘定音了,“既然們都願意,那擇日不如撞日,們兄弟今日就結拜,桃園五結義,從此同心協力,共創偉業。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