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隋》第218章 走投無路
“今日戰局,若佔盡優勢,能否擊殺韋雲起?”李風雲突然問。

 眾皆不以為然。驃騎軍總管霍小漢更是連連搖頭,當眾否決,“明公,不要心存僥幸。韋雲起看到軍於陳留一線擺下迎戰之勢,當即調頭北上,足以說明已經預估到軍可能乘其立足不穩之際發動襲擊。現在既然已經做好了準備,又佔據了濟水之險,軍即便在某些方面佔優勢,甚至在正面決戰中擊敗了,但也絕無可能將其當場擊殺。”

 “明公,韋雲起扎營之處,距離天塹關防太近,可以隨時得到關防戍軍支援。”虎賁軍總管甄寶車也開口說,“韋雲起部署保證了其在濟水一線進退無憂,事實上目前佔據優勢更大,們若想在正面決戰中擊敗,難度非常大。”既然在正面對決中都奈何不了韋雲起,那就更不要奢談什麽取人首級了。

 李密臉色些難看。霍小漢和甄寶車質疑,實際上就是針對。為了目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可以任意犧牲義軍將士性命,但聯盟決不願為其所用。

 “若們火速北上,強渡濟水,與韋雲起大戰於濟水北岸,可勝算?”李風雲不動聲色,繼續追問。

 “勝算。”霍小漢快人快語,毫不避諱,“明公之所以敢於攻擊,無非是因為韋雲起剛剛出關,立足未穩,可以攻其不備,殺個措手不及,但從目前韋雲起動向來看,韋雲起顯然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並且利用濟水這天然險阻和依托其背後天塹關防,給們設下了陷阱,所以北上攻擊根本勝算。”

 甄寶車繼續默契配合霍小漢,“韋雲起目就是要們北上,們拖在濟水和天塹關防一帶,如此便佔據了絕對優勢,以己之長攻敵之短,而們則十分被動,稍不慎就全軍覆沒之禍。在某看來,為了策應瓦崗軍舉旗,北上是必要,但僅限於隔濟水與韋雲起對峙,而不是盲目發動攻擊。”

 李密冷笑,“們若錯失戰機,便等同於幫助韋雲起建立一支戡亂大軍。韋雲起了軍隊,在通濟渠一線站穩了腳跟,們再想擊敗就難了。”

 不便於透露自己與李風雲“交易”,更不會透露河南貴族豪望會在戰場上暗中策應一事,畢竟這些事都見不得光,而且也無法給予保證,只能想方設法說服義軍聯盟去攻擊韋雲起,雖然看上去這一舉措十分衝動冒險,也勝算,但從東都政治層面分析,絕對信心一戰擊敗韋雲起。然而,關鍵時刻,李風雲似乎動搖了。

 王儒信本來忐忑不安,這時看到聯盟諸將爭執不下,反而平靜下來。

 確信此趟使命可以順利完成,李風雲肯定會在濟水一線牽製韋雲起,只是,瓦崗軍是否實力攻克韋城?是否能在東郡官軍圍剿下堅守瓦崗?若瓦崗軍在舉旗之初連遇挫折,連遭敗績,無法立足,那隻輾轉南下投奔李風雲了。如果瓦崗軍最終結果還是投奔李風雲來求得生存,那又什麽必要在舉旗之後與東郡官軍浴血廝殺,打得傷痕累累損失慘重?保持現實力投奔李風雲,那就在聯盟中佔一席之地,可以在聯盟庇護下發展壯大。實力決定一切,只要了實力,瓦崗軍就能決定自己命運,將來亦割據稱霸之可能,反之,若現在決策失誤,在實力孱弱之際就被官軍或者聯盟吞噬了,那一切夢想均將化作煙雲。

 王儒信看得很清楚,李風雲和那個叫劉智遠參軍事都十分重視韋雲起,認為韋雲起存在將給聯盟帶來嚴重危機,所以要乘其立足未穩之際給其致命一擊,而聯盟諸將則從自身利益考慮,畏戰怯戰,不願賭上性命。很明顯,假若聯盟諸將意見佔據了上風,那麽李風雲雖然會牽製韋雲起以策應瓦崗軍舉旗,但不會攻擊韋雲起,如此一來,韋雲起一旦拉起了軍隊,首先就會與東郡官軍夾擊瓦崗軍,瓦崗軍腹背受敵,難逃敗亡之禍。

 瓦崗軍敗亡了,韋雲起後方穩固了,接下來就要南下攻打李風雲,但此刻可能已經進入秋季,戰局肯定發生了新變化,比如通濟渠中斷,京畿衛戍軍已經出動剿賊,而聯盟劫掠到了足夠錢糧,要撤回齊魯了。從這一新局勢中不難看到,聯盟驚無險脫身而走,正是巧妙利用了瓦崗軍,借助瓦崗軍舉旗之便利,拖住了韋雲起南下步伐,給聯盟爭取到了從容應對戰局變化足夠時間。

 瓦崗軍實際上就是一個犧牲,雖然瓦崗軍舉旗時機非常好,但因為缺少了實力最為強勁徐世鼽參加,缺少了李風雲全力支持,或者說因為被李風雲算計到了,瓦崗軍舉旗實際上變成了自掘墳墓愚蠢之舉。

 王儒信平靜,讓看到更多,想得更深,而結果便是重新回到了“起點”。悲哀地發現,不得不遵從李風雲計策,讓瓦崗軍以攻打韋雲起來做為舉旗“公開聲明”,而瓦崗人試圖利用聯盟在濟水一線牽製韋雲起想法,根本就是一廂情願,根本就看清楚整個戰局走向。

 李風雲卻看得清清楚楚,隻問了兩個問題,徐大郎是否參加舉旗,聯盟能否擊敗韋雲起,一個是瓦崗人問題,一個是聯盟自己問題,而偏偏就是這兩個問題答案,清晰地勾勒出了未來戰局走向。缺少了徐世鼽瓦崗軍會失敗,而聯盟不打韋雲起,不但給了韋雲起剿殺瓦崗軍充足時間,也給了聯盟繼續劫掠通濟渠和從容撤離中原戰場時間。

 李密與霍小漢、甄寶車還在激烈爭論,很快袁安、蕭逸和徐十三也加入了“戰團”,武官員各執一詞,涇渭分明,但軍方三位統帥都不願渡河攻擊韋雲起,使得決策方向逐漸偏離了李風雲意願,於是李風雲果斷中止了軍議,命令大軍以最快速度推進到濟水一線,隔濟水河與韋雲起對峙,以策應瓦崗軍舉旗,至於是否渡河攻擊韋雲起,則依據戰局變化而定。

 王儒信在離開聯盟之前,再次求見了李風雲。

 王儒信信心說服翟讓、翟弘和其瓦崗兄弟,為此,必須與李風雲開誠布公談一次。李風雲一定要迫使瓦崗軍與其南北夾擊韋雲起,可見李風雲強烈掌控戰局發展,想從通濟渠上贏得最大利益,既然如此,總要拿幾個像樣理由。

 “將軍,瓦崗軍就算失敗了,也還退路。”王儒信很無奈,不得不說出一些瓦崗機密,“徐大郎參加此次舉旗,便是退路之一,走投無路情況下,們可避難大河。”

 李風雲笑搖搖頭,對瓦崗人“幼稚”十分無語,“之前某一再建議們舉旗,但們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其背後原因某也能估猜到一些,某也能理解。現在形勢實際上並不好,但們卻突然要舉旗,原因是什麽?是不是與滎陽鄭氏關?”

 王儒信臉色微變,眼裡露出詫異之色。怎麽知瓦崗舉旗與滎陽鄭氏關?沉吟了片刻,王儒信毅然作出決斷,既然李風雲已經猜到了瓦崗舉旗背後真正原因,那繼續隱瞞就必要了,倒不如敞開了說,反而能贏得信任。王儒信當即翟弘趕赴滎陽打探消息一事說了出來,滎陽鄭氏拋棄了瓦崗人,瓦崗人走投無路,唯舉旗,誓死一搏。

 李風雲微微頷首,問,“是否知韋雲起出京戡亂,得到了滎陽鄭氏支持?”

 王儒信連連點頭。韋雲起在黃河故安營扎寨,征召人馬,河南地方鄉團宗團蜂擁而去,這根本就不是秘密。

 “是否知滎陽鄭氏為何與關中韋氏結盟?”李風雲又問。

 王儒信搖搖頭。山東人與關隴人矛盾根深蒂固,滎陽鄭氏與關中韋氏雖然姻親關系,但並不代表雙方就是政治上盟友。此次關隴人借助河南天災惡意打擊滎陽鄭氏,導致雙方仇怨更深,所以兩家結盟背後肯定錯綜複雜利益糾葛,表面上看這次結盟是滎陽鄭氏妥協了,低頭了,但誰敢說這不是滎陽鄭氏反擊開始?

 李風雲從滎陽鄭氏入手,詳盡分析東都政局,推衍出皇統之爭背後所隱藏改革和保守之爭,然後向王儒信透露了一個驚人機密,為了徹底打倒齊王楊喃,沉重打擊關隴本土貴族集團,以禮部尚書楊玄感為首河洛貴族集團,與滎陽鄭氏達成了政治上“默契”,而證據便是,河南災民順利越過五條水阻礙進入豫州求生,而穎汝貴族官僚竟然敞開了懷抱,不遺余力地進行賑濟和救助。

 是誰給河南災民打通了進入豫州求生通?李風雲和義軍聯盟。

 所以,無須李風雲拿出證據,王儒信便能推測出,李風雲背後龐大影子勢力,要麽就是河洛貴族集團,要麽就是河洛貴族集團政治同盟,由此亦可推斷出,李風雲攻擊中原肯定源自多股勢力支持,而這些勢力支持足以⊥進退無憂。

 “現在可信心?”李風雲問。

 王儒信信心十足,了這些充足理由,肯定能說服翟讓和瓦崗兄弟遵從李風雲決策,與聯盟軍隊夾擊韋雲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