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儒信帶來了好消息,李風雲高興不已,雖然王儒信並詳細介紹翟讓和瓦崗兄弟們為做出這一決策而進行激烈爭論,但從徐世鼽、房獻伯均不參加此次公開舉旗便能估猜到瓦崗內部矛盾已經很深了,意見對立雙方即便決裂,割袍斷義,但短期內肯定行同陌路,日後翟讓等人如果越混越差,最後必然分揚鑣,連兄弟都沒得做了。
李風雲能夠理解翟讓難處。翟讓是一位講義氣大哥,做事做人都很講究原則,福同享,難同當,一碗水端平,但理想與現實並不相同,這世上就真正公平公正,結果事違人願,最終翟讓不得不屈服於瓦崗人生存危機,毅然舉旗造反。此舉風險極大,大部分已經成賊瓦崗兄弟能否因此而生存下去誰也不知,但徐世鼽、房獻伯等少數尚在白討生活瓦崗人卻必然因此而陷入生存危機,所以翟讓無論怎麽做都無法兼顧所兄弟利益,公開舉旗造反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弊大於利無奈選擇,做為瓦崗兄弟老大,翟讓承受了前所未重壓。
“此仗重在夾擊,兩軍協同作戰,將軍主攻,強渡濟水,瓦崗在南線策應,牽製韋雲起,若瓦崗未能實現牽製意圖,則將軍必將在濟水河上付出慘重代價。”王儒信目光閃爍,些心虛,但面對事實,又不得不竭盡全力維護瓦崗利益,“瓦崗兵力十分限,又嚴重缺少武器,從正面攻擊韋雲起,毫無勝算,一旦出現意外,未能實現策應之目,則罪莫大焉。”
王儒信意思很直白,要錢要糧要武器。
李風雲微笑頷首,但並立刻做出承諾。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那是不可能事,再說瓦崗軍是一匹千裡馬,李風雲心做伯樂,收為己用,當然要付出代價了,只是,給錢給糧給武器並不能讓瓦崗軍馬上脫胎換骨實力飆升,並不能幫助瓦崗軍在濟水河南岸牢牢牽製住韋雲起。
“某可以給所需要一切。”李風雲不動聲色地提出了條件,“但能否給某一個保證,保證瓦崗軍能在濟水河南岸效牽製韋雲起?”
王儒信神色微滯,猶豫良久,終究不敢做出保證。若論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瓦崗各部都敢拍胸脯不落人下,但若說兩軍對壘,陣前廝殺,瓦崗人就不敢逞英雄了。打劫和打仗完全是兩碼事,圍殺一艘船一個商隊,與攻打一支數千人軍隊,完全可比性。以瓦崗軍目前實力,根本就不敢做出李風雲所需要承諾。
帳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李風雲、袁安、蕭逸、李密、甄寶車、霍小漢、徐十三等人面面相覷,神情無不凝重。王儒信不敢保證,事情就麻煩了,這仗就不好打了。
“將軍,不是瓦崗人不敢打,而是確確實力不濟,如果胡亂承諾,只怕會壞了將軍大計。”王儒信很尷尬,很羞愧,更擔心被聯盟兄弟誤會了,急切做出詳細解釋。
李風雲些失望,馬上尋思對策。這事怨不了瓦崗人,隻怨自己樂觀估計了瓦崗軍實力,雖然當初自己在芒碭山舉旗時實力更差,但那時佔了“出敵不意、攻敵不備”便宜,再加上永成鷹揚郎將費淮和左驍衛將軍董純都過度輕敵,才給了自己“一鳴驚人”機會。現在形勢不一樣了,義軍聲勢越來越大,聯盟更成了眾矢之,而官軍則小心謹慎,唯恐“大意失荊州”,可想而知此刻翟讓若對上韋雲起,肯定討不了絲毫便宜。
“翟將軍敢不敢打?”李密目光炯炯地望王儒信,質問。
“瓦崗人如果不敢打,某也就不會來了。”王儒信面對李密咄咄逼人質問,頗感羞辱。
“翟將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勇氣?”李密毫不客氣,厲聲叱喝
王儒信怒了,瓦崗人舉旗造反本來是想尋一條活路,是想依靠聯盟這顆大樹討生活,而不是跑來尋死,這“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說白了不就是同歸於盡、玉石俱焚嘛?既然如此,瓦崗人何必舉旗造反?那倒不如撤到大河上繼續殺人越貨混黑了,雖然一輩子都是賊,但好死不如賴活啊。
王儒信還一絲理智,不敢亂說,只是對李密怒目而視,而李密看不說,更是憤怒,繼續追逼,“翟將軍既然勇氣舉旗造反,為何沒勇氣與韋雲起決一死戰?”
帳內氣氛愈發緊張。袁安等聯盟官員雖然鄙視瓦崗人畏怯,但大家都是從弱小開始發展起來,能夠理解瓦崗人現在艱難,所以都無意去脅迫瓦崗人,唯李密咄咄逼人,這讓袁安等人迅速察覺到李密情緒上異常變化,對其叵測居心不禁產生了幾分警惕。李密來歷很神秘,但李風雲信任,器重,再加上李風雲本人來歷更神秘,所以聯盟官員稍稍思量後也就接受了李密其人,只是對非常提防。
實際上李密不想表現“突出”,但沒辦法,形勢發展到這一步,李風雲帶聯盟主力已經推進到濟水北岸了,可謂箭已上弦,不得不發。只要這一箭發出去,就必然能給韋雲起以重創,就必然能改變東都政局和中原局勢,所以李密是不計代價也要促成這一仗,但謀劃若想實現唯倚仗義軍支持,而義軍不受控制,這嚴重束縛了手腳,讓感覺渾身力氣無處使,鬱悶得幾乎吐血。
急切間李密尋不到對策,隻威逼瓦崗軍,只要瓦崗軍能夠依計在濟水河南岸發動攻擊,牽製韋雲起,那麽李風雲就必然會渡河攻擊,雖然聯盟損失可能比預想要大得多,但李密握打贏這一仗,而這正是李密咄咄逼人地脅迫瓦崗軍信心所在。
王儒信在李密逼迫下愈發心虛,冷汗涔涔,臉色十分難看。瓦崗軍已經到了黃河故,距離戰場隻幾十裡,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但瓦崗軍自己利益所在,不想白白送死,然而,聯盟現在要打韋雲起,要瓦崗軍配合,如果瓦崗軍陽奉陰違,讓聯盟在戰場上吃了大虧,雙方必然翻臉,結下死仇,這對瓦崗軍來說就是災難了,所以這一刻王儒信是進退兩難,一籌莫展,只能求助於李風雲。
李密張嘴,試圖繼續威逼利誘,李風雲果斷舉手阻止。對瓦崗軍和瓦崗兄弟,李風雲特殊感情,值此危難關頭,李風雲決不會犧牲瓦崗人利益,置瓦崗軍於死地。
李密急了,“將軍,濟水兩岸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們時間了
李風雲衝搖搖手,示意稍安勿躁。
“呂總管現在到了何處?”李風雲望向袁安。
袁安站起來走到地圖前,指向汴水東岸,“據最新消息,今日呂總管已率第二軍進駐倉垣,而聯盟第一軍正在倉垣北部布防。”
倉垣距離聯盟總營五十裡,距離浚儀城四十裡,距離陳留六十裡。就濟水這一仗而言,倉垣位置非常重要,聯盟軍隊唯控制倉垣城,才能正面阻禦浚儀和陳留兩地官軍,才能效保護聯盟總營後方安全,才能確保聯盟主力在後顧之憂情況下強渡濟水河。
“孟總管呢?”
“孟總管已抵達小黃城下,正在指揮第六、第七和第八軍沿汴水一線布防,以牽製和阻禦浚儀、陳留、雍丘三城官軍。”
李風雲思索了片刻,轉目望向李密,“調整攻擊部署,南線佯攻轉為主攻,北線主攻轉為佯攻。 某率聯盟主力火速東進,由濟陽方向渡河北上,與瓦崗軍會合於黃河故,然後聯手向韋雲起發動攻擊。”
李密立刻明白了李風雲意圖,眼前頓時一亮,接說,“調呂總管和第一軍、第二軍進入濟水北岸,渡河佯攻;調聯盟第七軍進駐倉垣;命令孟總管指揮第六軍和第八軍在包圍小黃城同時,橫渡通濟渠,向陳留發動佯攻,以吸引浚儀和雍丘兩城官軍注意力,確保濟水戰場之安全。”
帳內氣氛頓時活躍起來,袁安等聯盟官員隨即商討起具體細節,而王儒信更是滿面笑容,欣喜欲狂,對李風雲尤為感激。
這次攻擊部署調整,前提是必須得到瓦崗軍支持,只要瓦崗軍在濟水河南岸露面了,並且對韋雲起做出攻擊態勢,與北岸聯盟軍隊形成夾擊之勢,那麽韋雲起必然全神貫注應對兩線強敵,如此則給聯盟主力悄悄渡河北上贏得機會。聯盟主力渡河之後,攻敵不備,必能給韋雲起以致命一擊。此策既不需要瓦崗軍破釜沉舟,亦不會給聯合渡河軍隊造成重大損失,同時還能增大擊敗韋雲起握,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