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34章 陳3先生
  陳三先生看到一頭白發的李風雲直奔半山亭而來,當即迎了上去。

  雙方亭外互致問候,彼此打量著對方。

  陳三先生長相英俊,氣質儒雅,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頗具親和力。李風雲正在考慮著如何措辭直奔主題,陳三先生卻是驚歎著先來了一句,“沒想到白馬蒼頭竟如此年輕。”

  白馬蒼頭?李風雲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目露疑惑之色。

  陳三先生笑了起來,“如今你的大名傳遍了運河兩岸,老少皆知。”他指指李風雲的滿頭白發,再次歎道,“人皆以為你是一位蒼頭老者,某亦如此猜想,誰料你竟如此年輕。”

  李風雲的眼裡掠過一絲落寞之色,一閃而逝,卻被陳三先生敏銳地捕捉到了,“你這白發與生俱來,還是當真如傳說般的一夜白頭?”

  李風雲亦笑了起來,卻沒有給出答案,“有勞先生遠迎,不知風雲是否來遲?”

  “你來得好快。”陳三先生無意糾纏白發的來源,順著李風雲的話便說道,“呂大郎與某相賭,某說你上午會到,呂大郎則認定你今夜方能趕來,沒想到某與呂大郎都猜錯了,你竟在朝陽東升之刻便趕到了碭山。”他轉目看了看遠處那些坐在草地上休息的黑衣死士,戲謔道,“難道你會縮地神通,瞬息可走百裡?”

  “先生必有神算之術,早早候在此處。”李風雲亦揶揄道,“先生不若為碭山舉旗佔上一卦,看看某等能否逐鹿中原、稱霸天下?”

  陳三先生笑容頓斂,嚴肅地看了李風雲一眼,旋即搖頭歎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過去某深信不疑,現在卻是不信了。”

  陳三先生言辭含蓄,話中有話。李風雲卻是心念電轉,馬上便有了一種猜測。

  陳三是芒碭山的“地頭蛇”,此次芒碭山舉旗,理所當然要倚仗他的力量,以他為主,但用的名號卻是呂明星,顯然陳三先生的身份不宜暴露,以免牽扯到其他人。那麽,呂明星是否有甘為“傀儡”的覺悟?呂明星是惡名昭彰的賊,心狠手辣,心機自非尋常,他當然知道造反的後果,也知道做“首惡”的下場,他為了生存,豈肯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別人,任由別人宰割?

  呂明星肯定不願做任人擺布的“傀儡”,為此他要強龍過江,要從陳三先生這位地頭蛇的手中搶奪造反的領導權,這或許就是陳三先生早早等候在山口之處迎接李風雲的原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若事實真如自己所猜測的那般,豈不拱手送給自己一個奪取起義領導權的最佳機會?

  李風雲微微一笑,“先生言之有理。今日做賊的,明日未必就不能王侯將相,但凡能王侯將相者,都有其不同尋常之處。”他指了指自己的白發,“先生善算術,不若幫某看看這一頭白發,是不是天賦異象?”

  陳三先生心領神會,哈哈大笑,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與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

  “天生白發也算異象。”陳三先生笑道,“但是否王侯將相之種,尚需時日詳加推衍。”

  “如此請先生落座山亭,待某細細道來白發天生之緣由。”

  李風雲舉手相邀,與陳三先生並肩走進半山亭,相對而坐,促膝而談。

  自古以來造反不外乎三種人和三種緣由,普羅大眾活不下去了,造反;利益受到損害的貴族因為對權力和財富的貪婪而造反;被征服者為反抗征服者的統治而造反。這次碭山舉旗卻是為了造反而造反,

說的更白一點就是純粹找死,自尋死路,做別人的犧牲品,而且還是心甘情願。  參加造反的三個首領中,呂明星是被逼造反,是被犧牲的人,迫不得已不得不為之,而李風雲則完全相反,是積極主動要求造反,屬於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兒。那麽陳三先生造反的原因是什麽?是報仇血恨還是仗義相助?抑或有其他什麽不可告人的緣由?

  李風雲有心試探,在陳三先生面前侃侃而談,從造反的策略、目的,到造反必須具備的幾大基本條件比如人、財、物等等,面面俱到且條理清晰,主次分明,給人一種運籌帷幄、胸有成竹之感。

  陳三先生初始以為李風雲不過是一個來自北方邊陲的粗鄙強賊,自信可以將其玩弄於股掌之間,如今尚未聽完李風雲的高談闊論,心裡已掀起了重重波瀾,自己不但要重新認識眼前這位白發刑徒,更要即刻調整預定之計,千萬不要因為錯誤的判斷而身陷兩位強賊的夾擊之中。自己的任務是必須把兩位強賊推上造反之路,在梁郡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以吸引官府的注意力,幫助韓相國完成劫掠重兵的計劃,所以自己與其做個兩虎相爭中的“虎”,不如坐山觀虎鬥,在兩位強賊的“廝殺”中“漁翁得利”。

  陳三先生迅速在呂明星和李風雲之間做了一下比較和權衡,很顯然,呂明星就是一個純粹的賊,陰險狡詐、心機狠毒、貪婪粗鄙且鼠目寸光,這種賊打家劫舍、殺人越貨可以,造反就不行了,說實話呂明星實際上根本就沒有造反的打算,更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鴻鵠之志。所以比較之後,李風雲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不論其人的性格手段如何,僅以此人把造反當作一番事業來乾,更有像陳勝吳廣那等改天換地的志向和理想,即便其高談闊論有紙上談兵之嫌,那也值得輔佐,以自己之能力,足以幫助李風雲把“紙上談兵”變為事實。

  陳三先生斷然做出決定,自己還是按照預定計劃躲在“幕後”,不過輔佐對象則由呂明星改為李風雲。造反隊伍裡有三個首領,任意兩個首領聯手合作,必然能牢牢壓製住另外一個首領,並牢牢控制住造反的領導權。

  李風雲把自己的造反大計闡述完了,陳三先生的決定也做出來了,他直言不諱的笑道,“你的野心很大,志向更是高遠,但未免危言聳聽了,且過於自信。你怎麽知道中土將在未來幾年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局?又憑什麽推斷今日王國會在中外惡劣局勢的夾擊下轟然崩潰?”

  李風雲詭秘而笑,“先生不妨拭目以待。某對天下大勢若是估計對了,那麽今日舉旗,則意味著中土大地將由此掀起驚天波瀾,未來我們必能雄踞中原,逐鹿天下。”

  陳三先生根本不相信,權當是李風雲的胡言亂語,不過這番瘋言瘋語則證明了李風雲對造反大計充滿了信心和激情,而這正是造反者所必須具備的心理,假若造反伊始就沒有自信,就十分頹喪和絕望,那還造什麽反?不若自己抹脖子算了。

  陳三先生不想在這種毫無意義的細節上糾纏,他馬上轉移了話題,“你何時從軍?又在何處鎮戍?西土?抑或是北疆?”

  李風雲所講述的造反大計中,除了核心的生存策略,便主要是軍事上的措施,比如隊伍的建設,攻防戰術的演練,嚴明軍紀,軍需籌措和運輸等等,其對軍事的熟悉程度非同尋常,很明顯他曾從軍戍邊,並且參加過征伐,甚至有可能是一名衛府軍官。

  李風雲笑著搖搖手,“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某已經遺忘了。”

  陳三先生略感錯愣,他沒想到李風雲對過去藏匿得如此之深,竟然毫不客氣地拒絕了自己的打探。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也是一樣,這些年潛心藏匿,又有幾個人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以宇文述之尊貴,親自派人將李風雲羈押回京,而一路之上更有無法無天之徒屢次阻殺,可見李風雲也非尋常之人。此次他積極主動要求舉旗造反,不難推測到其處境之艱難,肯定是走投無路了。

  “很久以前?”陳三先生為避免尷尬,哈哈一笑, 戲謔道,“請問風雲,貴庚幾何?”

  在他看來,李風雲最多二十四五歲,尚屬熱血衝動之期,雖然其心智遠比同年齡人成熟,但那是由特殊境遇所造成,並非天生,即便老奸巨滑也還有棱角可尋。

  “忘記了。”

  李風雲這句話頓時讓陳三先生尷尬至極,他沒想到李風雲的性格不但不圓滑,反而是有棱有角,異常犀利。

  “先生對某所說,有何見教?”

  李風雲趁著陳三先生羞惱之際,馬上反客為主,咄咄逼人,不再任由陳三先生掌控局面。

  “甚好。”陳三先生不得不敷衍一句,以免雙方因尷尬而心生怨隙。李風雲的謀劃的確不錯,但缺點顯而易見,紙上談兵,他不熟悉芒碭山及其周邊地區,更不熟悉梁郡及其周邊郡縣的形勢,所以他的謀劃實際上就是空中樓閣,中看不中用。

  “但是……”陳三先生打算把自己的想法闡述一下,明白無誤的告訴李風雲,這是我的地盤,我的地盤我做主,舉旗一事由我主導,造反大計由我謀劃,你就安安分分的做個“傀儡”,我叫你怎麽乾你就怎麽乾,休想騎在我的頭上為所欲為,你當真以為自己是強龍過江啊?

  “甚好!”

  哪料李風雲一聲歡叫,當即打斷了陳三先生的話,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那就依計而行,先把隊伍拉起來。”

  陳三先生的一張臉霎時變成了醬紫色,神情僵硬,一雙眼睛難以遏製的噴出了怒火,欺人太甚,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啊?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