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隋》第795章 連夜雨
九月二十五,凌晨,辱紇王孟壩和莫賀屯河帶著兩千余騎在索頭水西岸河谷休息,而距離奚族軍隊大約二十余裡的正北方向,中土馬軍也停了下來,點燃了篝火,席地而臥。

 孟壩和屯河得到斥候回報後,頓時籲了口氣,他們估猜正確,跟在他們後面的追兵果然是中土馬軍的偏師,主要目的就是牽製他們,延緩他們的撤退速度,但如此一來他們的處境就愈發危險,因為只要索頭水東岸的中土馬軍主力搶在他們前面抵達奚王府,包圍方城,切斷他們回撤之路,他們就陷入了中土軍隊的前後夾擊之中,有覆滅之危。

 莫賀屯河憂心如焚,如果丟下辱紇王部殘軍先行撤離,不僅道義上說不過去,還會與辱紇王部結下生死仇怨,但如果與辱紇王部殘軍一起撤離必然緩慢,十有八九會陷入中土人的包圍,最終不僅救不了辱紇王部殘軍,還會把莫賀弗部這一千控弦搭進去,實在不劃算。

 莫賀屯河委決不下,他的部下倒是非常決絕,一些軍官強烈要求莫賀屯河率軍先撤,生死關頭不容婦人之仁,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現在局勢非常緊張,中土人既然傾盡全力直殺奚王府,可見松山要隘已經失陷,奚王阿會正和奚族五部大軍主力全部被阻擋在松山以北,即便繞道撤回來也是十幾天之後的事了,而奚王府能否堅守十幾天?多一千控弦堅守城池,就多一份勝算,這是顯而易見之事,豈能因小失大?豈能因同情和憐憫而不顧大局?

 惶恐、躁動、緊張的情緒彌漫在奚族將士中,尤其孟壩和辱紇王部將士,明顯感受到了莫賀弗部將士越來越強烈的敵意,所有人都提高了警惕,以防不測。

 就在這時,轟隆隆的馬蹄聲從索頭水東岸隱隱傳來,緊接著一縷亮光驟然撕裂了黑暗,深邃的黑暗仿若鏡子般塊塊碎裂,跟著一條肆虐的火龍從碎裂的時空裡衝了出來,發出震耳欲聾、驚心動魄的咆哮,風馳電卷般呼嘯而來。

 奚族將士駭然色變。太快了,中土人的速度非常驚人,不但連夜趕路,還縱馬狂奔,如此速度,估計今天下午就能抵達奚王府,包圍方城,也就是說,如果河西岸的奚族控弦不能搶在中土人的前面撤回奚王府,必然陷入絕境。

 莫賀屯河再不猶豫,迅速找到孟壩,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麽丟下傷員,與莫賀弗部一起撤,要麽斷後阻截,莫賀弗部先撤,先回奚王府,先保住渡河浮橋,給辱紇王部殘軍保留一線生機。

 孟壩不假思索地拒絕了,一聲令下,辱紇王部所有將士立即上馬,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強行支撐,再度踏上了撤退之路。

 莫賀屯河搖頭苦歎,他能理解,但事實很殘酷,辱紇王部堅持不了多久,最終人和馬都會倒下,任由敵人宰割。

 索頭水兩岸蹄聲如雷,兩條火龍齊頭並進,一頭衝進無盡的黑暗。

 九月二十五,凌晨,奚王府。

 在剛剛過去的一天內,阿會長盛和馮鴻連續接到噩耗,形勢急轉直下,岌岌可危,惡劣到了極致,仿若噩夢一般,只是醒來後不是畏懼不安心有余悸,而是不得不直面殘酷的現實:山河破碎,風雨飄零。

 最先接到的噩耗來自西南鎮戍統領木昆部的處和蘇支。蘇支急報,中土大軍突然襲擊,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突然於九月二十二黎明前包圍了白檀城,考慮到蟠龍堡已經失陷,困守白檀只會有助於中土大軍以更快速度攻打奚王府,所以蘇支決策,主動棄守白檀城,撤退到要陽、密雲堡一線,依托壩上高原的有利地形,充分發揮馬軍本土作戰的優勢,在大要水、濡水和索頭水之間靈活殲敵,想方設法竭盡所能阻截中土軍隊,延緩中土軍隊攻打奚王府的時間。

 奚王府最不願看到的局面還是出現了,突厥人入侵,中土人也入侵,兩大強者前後夾擊,偏偏此刻奚族主力大軍遠征在外,內部空虛,不堪一擊,奚族突然就到了生死存亡之刻,氣氛頓時緊張得令人窒息,令人絕望。

 當初奚王阿會正遠征契丹的決策之所以遭到奚族五部不少強者的反對,就是因為害怕出現這一幕,擔心主力大軍遠征,奚族內部空虛,被中土和突厥兩大強者乘虛而入,趁火打劫,如此奚族在兩大強者的夾擊下,有亡族滅種之禍。但是奚族要發展壯大,阿會正要做真正的王,為此就必須突破列強的包圍,必須乘著高句麗實力大減、契丹失去強援、中土內憂外患自顧不暇、突厥人內部鬥爭激烈的大好時機,行險一搏。

 然而奚族終究是不自量力,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強者,結果遭到了致命一擊。

 不過奚族還有逆轉敗亡的機會,那就是奚王阿會正和奚族五部大軍只要及時撤回來,而突厥人包圍鬼方的目的僅僅就是逼迫奚族撤軍,雙方不會在鬼方城下打個兩敗俱傷,那麽隻待阿會正帶著五部大軍返回奚王府,就能抵擋住中土人的進攻,戰局就會陷入僵持。突厥人不會任由中土人攻佔安州,必然出兵支援奚族,而中土為了避免提前引爆南北大戰,十有八九會主動撤退,如此奚族雖慘遭重創,但最起碼可以保住家園,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於是阿會長盛和馮鴻就扳著手指頭計算阿會正的歸期,判斷阿會正和五部大軍已經或者正在撤回松山,現在就要看突厥人的態度,而從突厥人包圍鬼方後一直圍而不打來看,突厥人並沒有與奚族反目成仇的打算,所以逆轉危局的機會還是非常大。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在兩人滿懷期待的時候,奚王阿會正的書信送達。

 為了確保奚王府可以堅守到主力大軍歸來,阿會正派出親信幕僚拿著自己的命令,由一隊精銳騎士護送,沿著托紇臣水逆流而上,每到一個部落或城池就換馬,日夜兼程趕路,吃睡都在馬背上解決,如此六天內狂奔一千三百余裡,終於在最短時間內趕回奚王府。

 阿會長盛和馮鴻看完書信,不祥之感愈發強烈。又是一個最不願看到的事出現了,導致逆轉危局的希望愈發渺茫。

 在他們的預判裡,除非松山要隘失陷,否則阿會正必定選擇最短路程在最短時間內撤回來,但事實卻出乎他們的預料,阿會正以最大惡意揣測突厥人突然入侵的目的,他對鬼方戰局非常悲觀,所以毅然犧牲鬼方城,以辱紇王部的覆滅為代價來拖住突厥人,從而給他和主力大軍安全撤回奚王府贏得時間。

 此策利弊一目了然,無可指責。奚族實力有限,根本不是突厥人的對手,更不要說周邊還有一大群虎視眈眈的“惡狼”,所以阿會正在局勢突變之後選擇最大程度保存奚族實力無疑是正確的,舍小保大,犧牲一個辱紇王部卻保全了整個奚族,沒有錯誤。

 但是阿會正對形勢的判斷還是樂觀了,他沒有預估到中土人也“出手”了。現在奚族西南重鎮白檀已經失陷,整個西南地區基本落入中土之手,而奚族北部重鎮鬼方也在突厥人的包圍之中,陷落不過是時間問題,如此一來奚王府就陷入了中土人和突厥人的前後夾擊之中,岌岌可危。

 不過奚王府的生機恰恰就在這裡,就在兩強相爭之中。中土人和突厥人肯定都想拿下奚王府,誰拿下奚王府誰就在這一仗中搶到了先機,贏得了最大戰果,所以雙方肯定互不相讓,這就給阿會正歸來贏得了時間。只要奚族主力大軍回來了,奚王府固若金湯,誰想拿下奚王府都要付出較大代價,於是突厥人必然會改弦易轍,以聯手擊退中土人為代價,從奚族手中牟取足夠利益,如此一來,奚族雖然因此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最起碼還能保住家園,還是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阿會長盛和馮鴻抱著一絲僥幸,打算不惜代價贏得那可能存在的最後一絲希望之時,深入鬼方戰場的斥候軍十萬火急稟報,鬼方城於九月二十四上午失陷,辱紇王雲、阿會川等鬼方守將全部陷落,唯有辱紇王孟壩與一千余騎辱紇王部控弦拚死殺出重圍,另據當前戰局分析,松山要隘可能失陷,奚族主力大軍回撤之路斷絕,否則敵人不可能在奚族主力大軍隨時可能趕到鬼方城下的關鍵時刻傾盡全力攻打鬼方,並且在拿下鬼方後迅速集結,於午時開始急速南下攻打奚王府。

 鬼方失陷在奚王府的預料當中,真正給阿會長盛和馮鴻致命一擊的是,斥候軍稟報,攻打鬼方的敵人不是突厥人,而是中土人,是之前那支從燕北方向出塞,與突厥人激戰於閃電河兩岸的中土叛軍。

 也就是說,從鬼方被圍那一天開始,直到現在,奚王府和遠征在外的奚王阿會正,都因為鬼方的錯誤情報,而錯誤地判斷了形勢,因此導致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如今奚王府遭到了中土大軍的前後夾擊,兩支中土大軍即將會合於方城城下,奚王府即將遭到中土人的猛烈攻擊,阿會長盛和馮鴻能否堅守到阿會正歸來?能否等到突厥人的救援?此刻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選擇,只能與城池共存亡了,只能祈求上蒼的幫助,讓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能夠為奚族贏得一線生機。

 阿會長盛和馮鴻馬上召集留守軍官,解說了當前危局,擬製了堅守之策,並十萬火急報於奚王阿會正,同時向東南重鎮三會城緊急求援。

 九月二十五,黎明,隨著阿會長盛一聲令下,奚王府上上下下全力以赴,城外軍民全部撤進城池,方城四門緊閉,所有將士進入戰備狀態。

 =

 九月二十五,上午,李子雄、韓世諤、米庸、井疆六斤蜚率豹騎軍、雷霆軍離開蟠龍堡,急速北上,打算於白檀城會合周仲、來淵後,直殺奚王府,以給在鬼方城下與奚王阿會正決戰的李風雲以有力策應。

 同一時間,索頭水東岸,李風雲指揮聯盟主力大軍急速前進,呼延翦帶領雷霆第一軍兩千控弦衝在最前面,一路勢如破竹,擋者披靡。

 索頭水西岸,孟壩和辱紇王部的將士在死亡威脅下爆發出了驚人的潛力,始終走在莫賀弗部的前面,奇跡般的無一人掉隊,除了幾匹傷馬實在支撐不下去被丟棄之外,余者皆咬牙支撐,互相幫扶,表現出了堅韌不拔、生死與共的團隊精神。

 莫賀屯河和手下將士相顧無語,雖然他們可以走得更快一點,更早撤回奚王府,但眼前這種局面下,尤其在背後追兵並未殺上來,依舊與己方保持著安全距離,而東岸中土馬軍主力亦未超過自己太多,還沒到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他們於情於理都不好拋下辱紇王部獨自逃生,畢竟若能把這支辱紇王部的殘軍安全救回去,必將獲得辱紇王部的感恩戴德,而目前奚族正處在危難之刻,奚族五部誰都不能獨善其身,莫賀弗部若能因此次救援而與辱紇王部結下生死盟約,則必能有助於莫賀弗部度過這場劫難,所以在形勢許可的情況下,莫賀屯河和手下將士還是願意竭盡所能去爭取更多利益。

 然而,如果莫賀弗部的將士能像老鷹一樣從高空俯瞰,不但可以看到在他們後方二十余裡外的一千余騎中土馬軍,那是高虎、赤小豆鐵衣所率的雷霆第二軍主力,還可以看到在更遠的地方,在距離他們大約三十余裡外,竟然還有整整兩千余騎馬軍,那是由辱紇王部的兩個都督沃野和猛安所率的剛剛從遠征戰場返回的部落主力。

 =

 九月二十五,深夜,古北口鎮將、檢校安樂郡太守郭絢、副鎮慕容正則接到了涿郡留守段達的急書。

 段達告訴他們,聖主和中樞之前接到了齊王的急奏,已經對李子雄和白發賊進攻安州一事表明了態度。聖主和中樞認為,安州乃至整個東北之地陷入混亂,對中土非常有利,既可以有效打擊東胡諸虜,又可以遏製和削弱突厥人的力量,若能再進一步,把奚、霫和契丹等突厥人的這些有力別部打得傷痕累累乃至奄奄一息,必能嚴重影響甚至改變南北對峙之局,繼而迫使突厥人不得不把更多力量投到東北戰場,所以聖主和中樞要求涿郡留守府,竭盡所能把東北戰場變成戰爭泥潭,讓突厥人不得不深陷於泥潭而難以自拔,如此必然有利於中土打贏南北戰爭。

 段達為此要求郭絢和慕容正則,立即與李子雄聯系,在許可范圍內與李子雄達成約定,給予李子雄以最大支持,當然,考慮到南北關系還要維持,暫時還不能與突厥人翻臉,這一切都要暗中進行。

 段達還叮囑兩人,不論安州形勢是否對李子雄和白發賊有利,只要他們成功殺進安州,則整個形勢就對中土有利,就符合聖主和中樞的要求,留守府就必須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就必須讓李子雄和白發賊堅持下去,堅持的時間越長,牽扯到的東胡諸虜越多,東北戰局就越複雜,突厥人就陷得越深,欲罷不能之下,突厥人就掉進了中土的陷阱,最終變成中土的獵物。至於某些事實存在的隱患和由此導致的潛在危機,沒有必要過分擔憂,更不要因此瞻前顧後縮手縮腳束縛了自己,必須清醒地看到,任何危機在絕對實力面前都不堪一擊。聖主和中樞只要打贏了南北戰爭,開疆拓土,建下蓋世武功,則一切危機都不足為慮,一切困難都迎刃而解,所以當務之急是遏製和削弱突厥人,是鞏固和擴大中土在南北對峙的優勢,是竭盡所能在南北戰爭爆發前為中土贏得更多勝算。

 郭絢心花怒放,洋洋得意,他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雖然十分冒險,但他賭對了,他與中樞、與留守府的決策不謀而合,而慕容正則的謹慎小心也沒有錯誤,畢竟留守府第一時間做出了決策,沒有貽誤戰機。另外更重要的就是, 中樞的立場告訴他們,中土利益至上,現在李子雄和白發賊的叛逆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為中土帶來多大利益,若他們在塞外的堅持能夠為中土打贏南北戰爭贏得一些優勢和勝算,那他們就擁有巨大價值,中土就必須把他們的價值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至於未來他們的存在是否會對中土產生影響甚至損害到中土利益,說實話現在考慮這些純屬杞人憂天,正如段達所言,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危機都不足為慮。

 既然聖主、中樞和留守府都選擇性的忽略了李子雄和白發賊的叛逆身份,眼中只有他們存在的價值,那古北口當然沒有必要繼續糾結於這些細枝末節,一切以中土利益至上,在共同利益下,叛逆也可以成為英雄。

 郭絢立即派人趕赴蟠龍堡傳訊,邀請李子雄到邊市具體商談援助事宜,結果出乎他的意外,答應出面商談的是平昌公楊恭道,觀德王楊雄之子,宗室子弟,並且建議連夜會晤,而這個人選雖然與段達的要求不符,但其尊貴身份卻更符合中土利益。

 郭絢當即回復,善!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