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511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
  李風雲鄭重其事地點點頭“某昨天要說的就是這件事但某不敢肯定不過從今天戰局的發展來看關中人顯然要給衛文升設置重重障礙延緩他支援東都的腳步衛文升一氣之下極有可能失去理智做出這種天怒人怨之事直接把關中人逼到懸崖邊上。很明顯越公聞訊亦會失去理智亦會瘋狂如果給他殺進關中必會血腥報復後果可想而知。”

  李密越想越是鬱憤臉色非常難看久久不語。

  如果衛文升瘋了掘墓鞭屍焚骨關中人就給逼瘋了就不得不陪著衛文升一起瘋狂而受害者楊玄感也會瘋狂但楊玄感一旦失去理智隻想著報仇雪恨其他的都不管不顧了那後果就嚴重了大家一起玩完啊。

  李風雲看到李密那副表情就估計他有些相信自己的話了。

  弘農楊氏是皇族根基所在但衛文升不經聖主同意就對弘農楊氏大開殺戒恣意妄為試想一個人無所顧及到這種匪夷所思的地步他還有什麽事不敢做?再說楊玄感造反必然累及到父親楊素即便楊素已經死了即便楊素功高蓋世即便依法最多不過是剝奪楊素一切榮耀但衛文升既然已經自掘墳墓了他還怕什麽?他還顧忌什麽?倒不如一條道走到黑假如當真擊殺了楊玄感平息了這場叛亂他不但無過反而有功到那時就不是自掘墳墓而是功勳顯赫蔭澤子孫了。

  “蒲山公如果某的猜測應驗了形勢如何發展就無須贅述了吧?”李風雲不動聲色地問道。

  李密看了他一眼突然有心驚肉跳之感。如果李風雲的猜測應驗了可以肯定楊玄感必定會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拚死拚活也要找衛文升報仇誓死要誅殺衛文升結果可想而知以衛文升的老奸巨滑豈能不乘此良機死死拖住楊玄感?隻待各路援軍抵達東都戰場楊玄感就算醒悟過來了匆忙殺向關中也會遭到對手的圍追堵截再加上還有潼關那道天險結果必然悲慘除非發生奇跡但把勝利寄托在玄之又玄的命運上實在是過於荒誕了。

  李密總算知道李風雲為什麽要再一次建議在崤、澠一線設伏了很簡單如果衛文升當真掘墓鞭屍焚骨那就無論如何也不能等到西京大軍趕到東都城下了因為楊玄感一旦聞此噩耗失去理智與衛文升糾纏不休西進關中的時機必然耽擱而這一耽擱對楊玄感來說可謂致命為此必須搶在噩耗傳來之前把楊玄感“誘離”東都戰場讓他與衛文升在崤、澠一線廝殺如此楊玄感就佔據了先機。西京援軍只有兩個結局要麽全軍覆沒楊玄感殺了衛文升隨後直殺關中繼續報仇雪恨要麽大敗而走楊玄感隨後追殺但那也是往潼關追殺距離關中越來越近。

  李密的態度變了非常重視李風雲的建議凝神思考。

  “如果衛文升擔心受阻於崤、澠不能及時殺到東都城下遂取道大河順水而下呢?”李密忽然問道。

  “這對越公更有利這等於敞開大門任由越公殺進關中除非衛文升老糊塗了或者其軍權被人剝奪了否則他絕無可能出此昏招。”李風雲笑道“某勸你不要心存僥幸胡思亂想了還是老老實實早作準備吧。”

  李密苦笑“越公已放棄了此策某恐怕很難說服他。”

  “你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他衛文升極有可能做出人神共憤之事為防患於未然早作準備比不做準備好。”

  李密沉吟良久歎道“某盡力吧如果你願意出力某或許有些把握。”

  李風雲想了片刻問道“鄭元壽大敗於函谷關後現駐兵何處?”

  李密走到地圖前手指沿著地圖上的谷水由東向西而劃停在了澠池、新安兩座城池上“目前鄭元壽駐兵於澠池、新安據說尚存一千余人。”又指向新安城東邊的千秋亭“楊積善的前鋒軍駐扎於千秋亭距離新安城大約二十五裡。”

  李風雲站在他身邊抬手指向地圖上的馬頭山“此處能否設伏?”馬頭山是谷水的發源地在澠池城的西面兩者相距大約二十裡地勢十分險峻。

  李密頓時明白了李風雲的想法以包圍澠池來誘使衛文升支援然後把衛文升包圍起來圍城打援。

  “馬頭山太過險峻距離澠池太近不利藏兵。”李密手指馬頭山以南二十余裡外的崤城“此處合適隻待衛文升兵臨澠池便可悄然殺出絕其退路。”

  李風雲點點頭笑著問道“蒲山公是否願意與某共赴崤城?”

  李密驚訝地望著李風雲“此言當真?”

  李風雲伸出一隻手“擊掌為誓”

  李密驚喜交加一巴掌打在李風雲的手上“擊掌為誓有甚條件?”

  “某帶五個軍約兩萬將士去崤山。”李風雲說道“某留一個軍在東都以防萬一。你告訴越公如果他願意把決戰戰場放在澠池至少需要三萬大軍其中至少要兩萬精銳以保證我們在兵力上擁有一定優勢即便不能全殲衛文升也要讓其無力阻止越公入關。”

  “善某即刻去見越公。”李密急不可耐了。

  “請你務必告訴越公時間非常緊張而且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李風雲正色告誡道“某可以斷言如果錯過這次機會越公入關的難度將無限增加我們將被衛文升拖在東都城下迅速陷入重圍之中生機盡絕所以你替某帶句話午夜之前如果越公不能做出澠池決戰之決策某將視戰局發展在最短時間內撤離東都某絕無可能陪著越公一起葬身於東都城下。”

  李密不高興了“你威脅越公?你要背棄諾言?”

  “某信守諾言是建立在某可以存活的基礎上而不是以聯盟三萬余將士的生命為代價。”李風雲也嚴肅起來神情冷峻語氣森厲“這一點請越公和蒲山公務必謹記。”

  李密再不說話掉頭就走。韋福嗣的到來還是影響到了李風雲李風雲急著要走了但他從聯盟未來發展出發又希望楊玄感能殺進關中於是迫不及待把決戰時間提前了把決戰戰場轉移到了函谷關以西的澠池。

  李風雲下令召集各軍將火速到帥帳議事布署澠池決戰事宜。

  他堅信楊玄感在自己的脅迫下十有要提前決戰要提前向關中殺進。當然楊玄感也有可能盲目自信固執己見再加上尊貴者的矜傲他也有可能拒絕自己的建議但如此一來自己也就有了撤離東都的理由不是我背棄諾言是你錯誤的計策迅速惡化了局勢迫使某不得不走。

  李風雲有些興奮也有些期待。如果楊玄感同意了自己的建議把決戰戰場放在澠池那麽東都戰局就被自己改變了一旦楊玄感擊敗了衛文升這段歷史是否會隨之改寫?

  對此李風雲信心不足對“天道”有一種莫名恐懼。擊敗衛文升不過是個“起點”楊玄感越過這個“起點”後還有潼關這道門檻楊玄感未必能跨過去如果他跨不過去沒有殺進關中那麽歷史車輪就依舊行進在固有軌跡上。再進一步說就算楊玄感跨過了潼關這道門檻殺進了關中卻也未必能佔據西京、橫掃關中或許他還是轉瞬即亡那麽歷史也依舊沒有被改寫。

  然而如果“起點”被改寫了誰敢說就不會發生發蝴蝶效應?

  李密詳細稟報了楊玄感之後楊玄感也是火速下令急召各軍將回行台議事。

  李風雲的猜測讓人恐懼尤其楊氏兄弟更有一種恨不得毀天滅地的絕望感。被人挖了祖墳那已經是血海深仇了還鞭屍還挫骨揚灰那是何等仇恨?楊玄感自問一旦事情真的發生了他肯定無法控制自己的怒火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更無法維持自己的理智那一刻他活著的意義除了報仇外還有什麽?報仇摧毀一切聖主、國祚、統一大業統統摧毀讓整個世界都在自己的怒火中灰飛煙滅結果必然會造成對手的瘋狂而對手為了保全自身之利益只能聯起手來對付自己消滅自己。

  現在什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殺進潼關殺進關中唯有如此才有希望保全祖墳保全父親的墳墓和屍骨否則一切都遲了。實際上這也是一舉兩得的事利大於弊只不過因為推動者是李風雲楊玄感算是被動接受所以兵變同盟在心理上難以接受。

  楊玄挺、楊積善等楊氏兄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即刻西進選擇了澠池決戰。殺進關中重要祖墳的安全更重要。

  也有人懷疑李風雲積極推動澠池決戰的動機畢竟當主力全部進入澠池戰場後包圍東都的軍隊人數雖多但戰鬥力有限一旦城內的衛戍軍主動出擊大河對岸的援兵呼嘯殺來前後夾擊己方必敗東都之圍必解而越王楊侗必定會乘機殺向函谷關如此一來敵我雙方的處境就顛倒了被包圍的反而是楊玄感了。

  楊玄感反覆權衡後毅然決策西進。如果這場軍事政變最後演變為單純的報仇為了報仇而報仇為了報仇而血腥殺戮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那就徹底背離了當初發動兵變的初衷因此為避免發生“掘墓鞭屍焚骨”這等恐怖災難還是火速西進為上策沒必要為了穩妥而一定要把西京大軍誘到東都城下決戰。

  “蒲山公請你速告白發子夜後他的軍隊就可以西進函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