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隋》第526章 繼續前進
  無人回答誰也不知道現在各種傳言甚囂塵上但都沒有證據所以誰也不敢肯定東都已經陷落。

  “如果越王把衛戍力量全部收縮到皇城死守皇城楊玄感絕無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攻陷整個東都。”兵部侍郎明雅相信東都還在堅持只是語氣頗為謹慎不敢說得太滿。

  東都一旦失陷越王楊侗就會落入楊玄感的手中那麽這場風暴依舊有可能演變成皇統大戰政治上的變數依舊非常大這對聖主和改革派來說是個噩耗而對關隴本土貴族集團來說則是個好消息他們“攫利”的機會更多更大如此救援東都的速度當然也就更慢。鄭元壽已經估計到西京救援速度有限只是沒想到竟然蝸牛一般遲緩於是便猜測東都可能已經陷落結果卻是沒消息。沒消息可能就是好消息只要東都堅守不失對鄭元壽個人而言就是大利

  “可有各路援軍的最新消息?”鄭元壽又問。

  明雅把從行省傳來的相關消息簡要說了一下。

  “水師來了?速度竟如此之快?”鄭元壽驚訝不已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如此說來我們正在包圍楊玄感?”

  “如果行省消息準確本月底或下月初我們六路援軍就能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包圍東都。”明雅的臉上卻並無喜色神情依舊沉重“不過我們無法合圍楊玄感他可以由伊闕南下可以由豫州而下荊襄。”

  明雅的擔心直接被鄭元壽無視了。實際上鄭元壽倒是希望楊玄感早早撤離東都南下荊襄只要楊玄感不繼續禍亂京畿不把中原搞得雞飛狗跳於他而言都是好事。

  “可有行宮方面的消息?”鄭元壽心情大好遂關心起聖主和東征了。

  眾皆無語。

  按理說連接遼東的驛站系統在東征期間得到了極大加強東都與行宮之間的訊息傳遞速度非常快戰時雙方每天都保持聯系聖主肯定已經接到東都危機的報奏不出意外的話行省也應該接到了聖主有關解決這場危機的聖旨但為何一點消息都沒有?是行省至今沒有接到有關聖主處置東都危機的聖旨還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讓行省蓄意隱瞞?如果是前者聖主為何沒有及時做出處置東都危機的決策?是不是因為訊息傳遞需要一定時間的原因或者因為東都在報奏這場危機時避重就輕使得聖主對這場危機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導致東征還在繼續?如果聖主一意孤行東征還在繼續那問題就非常嚴重了東都這邊就必須以最快速度打通大運河保證糧草輜重的供應否則遠征軍就有敗亡之禍。

  當然如果聖主以最大惡意來揣測這場危機行宮內的改革派也完全不信任東都聖主和中樞要憑借數十萬遠征軍的力量獨自處理這場危機借此機會把反對改革的保守力量一掃而空那就能解釋聖主和行宮為何對這場危機反應遲鈍了他們擺明了就是以這場危機為陷進把所有的“敵人”都誘騙出來然後屠戮於淨一次性一勞永逸的解決最大的政治問題。

  只是這些猜測都均無證據猜測越多大家也就越不安對未來局勢的走向也就越不確定對目下應該采取何種對策以應對危機也就感覺越發困難。

  “沒有消息?還是行省蓄意隱瞞?”鄭元壽質疑道。

  “聖主和行宮從獲悉楊玄感包圍東都到做出決策再到詔令行省來來回回要近一個月的時間所以行省應該是尚未接到處置東都危機的聖旨而不是蓄意隱瞞。”明雅謹慎說道。

  杜淹和韋津四目相顧眼裡都不約而同的掠過一絲不屑。鄭元壽和明雅明顯有“默契”言辭之中清晰透露出聖主和行宮可能還沒有停止東征言下之意就是西京大軍要加快支援速度。

  楊玄感發動兵變和楊玄感圍攻東都屬於兩種級別的危機如果楊玄感僅僅是在黎陽發動兵變正常情況下東都完全有實力進行剿殺可惜東征期間東都政局非常不正常導致危機迅速擴大但聖主和行宮因為過度自信可能對東都政局依舊抱有很大幻想所以在沒有接到楊玄感圍攻東都的消息之前錯誤地認為國內形勢處於可控狀態於是繼續進行東征。這就麻煩了為確保遠征軍的安全各路援軍必須以最快速度打通大運河必須以最快速度殺進東都戰場包圍楊玄感即便剿殺不了楊玄感也要把他趕出東都為此西京大軍的支援速度就必須加快不能再耽擱了多爭取一天甚至是一個時辰都是好的。

  衛文升這個改革派大佬急於拯救東都乃理所當然而明雅和鄭元壽這兩位山東人急於殺進東都戰場卻是利益使然如果江左人控制的水師沒有火速支援而來他們尚不會這樣著急還要繼續坐山觀虎鬥以便從中牟利如今江左人急吼吼殺來了山東人繼續冷眼旁觀就純屬作死了所以元壽和明雅一唱一和明裡暗裡都要堅決支持衛文升。

  關中人的想法有些不一樣雖然杜淹和韋津都決定要搶在水師的前面進入東都戰場但問題是江左人是否有決心為了報答聖主的恩寵和信任而不管不顧地一頭衝進東都戰場?

  這場風暴實質上是政治博弈東都戰場本來就是一個陷阱隨著局勢的變化這個陷阱還有可能演變成更多的陷阱局中有局變化無窮水師一頭衝進東都戰場後極有可能成為關隴人的“腹中餐”被保守勢力聯手“坑”殺對此江左人心知肚明。另外周法尚不但是中土名將更是一位資深政客他和出自江淮世家的來護兒在利益訴求上有很大出入。如果此次支援東都的是來護兒水師必定一往無前關中人沒有選擇只有義無反顧地殺進東都戰場但換做周法尚領軍水師就未必舍身忘死了周法尚本人也未必願意與關隴人結下死仇與山東人發生激烈的利益衝突。政治危機還是應該用政治手段解決除非政治手段用盡迫不得已只能采取軍事手段了而一旦采取了軍事手段也就是不死不休兩敗俱傷甚至是玉石俱焚之局這對一位資深政客來說是下下之策。

  杜淹和韋津據此判斷周法尚未必有第一個殺進東都戰場的意願和動力水師十有要遊戈在大河水道上與東都戰場保持一個“安全”距離如此一來周法尚首先確保了自身之安全不會激怒各方勢力不會被明裡暗裡的對手所乘其次周法尚可以窺伺一側耐心尋找合適戰機既讓別人攫利又讓自己滿載而歸各取其利、皆大歡喜這才是資深政客無往不利之“武器”。

  “當前形勢日益惡化對東征將士非常不利如果事事等待聖主決策白白貽誤戰機則後果不堪設想。”衛文升對明雅話中的意思心領神會亦是“默契”配合“如今遠在東萊的水師都到了而我們西京大軍還在函谷關外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日後聖主追究下來百口莫辯因此我們只能加快攻擊速度日夜兼程殺奔東都。”

  “還是謹慎一點好。”杜淹毫不客氣地反駁道“楊玄感沒有在崤、澠一線設伏並不等於他放棄了西進而水師的到來亦並不代表江左人就會一鼓作氣殺到東都城下與我們形成夾擊之勢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孤軍作戰獨自對抗楊玄感。”

  韋津緊隨其後“很多時候看上去形勢好轉了實則暗含更大危機。水師的到來未必對我們有利被逼到窮途末路的楊玄感一旦以玉石俱焚之決心與我們殊死一搏我們是否有必勝把握?”

  衛文升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鄭元壽面無表情。明雅搖頭苦笑“先殺到函谷關吧。無論楊玄感是否西進從今日戰況來看楊玄感顯然沒有在函谷關外與我們進行決戰的打算所以我們還是連夜殺到函谷關為好接下來不論楊玄感是據函谷關而守還是打開關隘把我們誘進東都戰場我們都贏得了一定的主動並且對東都局勢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有利於我們的影響。”

  明雅主動退讓杜淹和韋津也只能妥協。形勢不由人西京大軍肯定不能止步於澠池最起碼要兵臨函谷關唯有如此才不會落人口實被人詬病。

  衛文升當即下令諸軍火速前進直殺函谷關不到函谷關不許停下腳步。

  “莘公被困多日將士疲憊是否暫時留駐澠池?”衛文升佯作關心實際上就是要求鄭元壽留在澠池。衛文升本來就飽受掣肘如果鄭元壽與其一起趕赴函谷關決策層中又多一位軍方大佬他必然更加被動。

  鄭元壽一口答應正合心意。

  “輜重營暫留澠池請莘公妥為照顧確保糧草安全。”衛文升“假意”囑咐了幾句便縱馬飛馳而去。

  明雅故意拖後一步借著與鄭元壽告別的機會把衛文升在華陰掘墓鞭屍焚骨之暴行告訴了鄭元壽。鄭元壽極度震驚目瞪口呆。瘋了衛文升瘋了他不但成功激怒了楊玄感還“綁架”了關隴本土貴族讓兩大保守勢力結下死仇接下來的這場決戰肯定是不死不休不是玉石俱焚就是兩敗俱傷而最終結果必然有利於聖主和改革派。只是如此喪心病狂天怒人怨之舉必將在道義上飽受譴責由此會進一步打擊聖主和中央的威權其弊端之嚴重難以估量。

  “同軌公擔心東都失陷隻想以最快速度殺進函谷關已經忽略了楊玄感的滔天怒火。”明雅憂心忡忡低聲歎道“某有不祥預感這場決戰變數太大結果恐怕”

  鄭元壽霍然心驚“你擔心”

  明雅搖搖手打斷了鄭元壽的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請莘公務必小心不可大意。”

  鄭元壽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