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904章 針鋒相對
?一月十六,夜,聯盟總管夏侯哲、徐十三率風雲軍抵達烏丹城下。

 正在廣豐前線的馮鴻和慕容知禮得知這一消息,非常高興,緊懸的心頓時放下。

 今日戰果雖然不錯,斬首遙輦控弦五百余級,其余逃亡者也傷痕累累,給了氣勢洶洶的突厥人迎頭一棒,但突厥軍隊紋絲未動,霫族控弦也未盡全力,而遙輦控弦則被突厥人所算計,以幾乎全軍覆沒的慘重代價,幫助突厥人摸清了對手虛實。由此可以預見,明天突厥軍隊和霫族控弦就會展開猛烈攻擊,奚族聯軍即便頑強守住廣豐帳,恐怕也要付出巨大代價,而這個代價一旦超過了承受范圍,不要說阿會川和處和蘇支了,就是馮鴻和李屹也不願賠上全部身家性命,與突厥人打個兩敗俱傷甚至玉石俱焚。

 好在關鍵時刻,聯盟統帥部信守承諾,沒有犧牲和拋棄他們,以最快速度派出了援軍,而且還是聯盟最精銳的步軍團,是李風雲的親衛風雲軍,戰力非常彪悍,由此也可看出聯盟統帥部對這一仗的重視,對盟友也給予了足夠信任和支持,並沒有歧視欺辱,更沒有為了排除異己而肆意打擊。

 相比起來,突厥人就把傲慢和欺辱擺在了臉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今天為了摸清對手虛實甚至不顧遙輦控弦的死活,任由遙輦控弦死傷遍地。

 馮鴻和慕容知禮立即通知阿會川和處和蘇支,四人會合一處,風馳電掣,聯袂趕赴烏丹城下。

 風雲軍扎營於城西十裡外,聽說馮鴻等人趕到,夏侯哲和徐十三親自出營相迎。

 雙方見面,喜笑顏開,尤其阿會川和處和蘇支,對風雲軍“雪中送炭”之舉感激不已,對中土人的結盟誠意有了深切體會,對中土人的仇恨和排斥也因此有所緩減。今日一仗遙輦控弦的敗亡,以及突厥人對其別部生死存亡漠然無視的態度,與此刻風雲軍的及時支援,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讓阿會川和處和蘇支對此仗的勝負和北征結果有了很大期待。

 在走往帥帳的路上,慕容知禮很興奮,按捺不住,首先就把今日廣豐對戰擊殺遙輦控弦的喜訊告訴了夏侯哲和徐十三。

 夏侯哲與徐十三互相看看,心情大好。

 “如此說來,我們來得正是時候。”夏侯哲停下腳步,目光從馮鴻、阿會川和處和蘇支的臉上緩緩掃過,撫須笑道,“明天突厥人大軍進攻,廣豐定有一番激戰,風雲投入戰場,奇兵突出,恰好可以打突厥人一個措手不及。”

 馮鴻、阿會川、處和蘇支聞言,又驚又喜,只是高興歸高興,心裡卻是為難。

 風雲軍及時支援而來,立即改善了選鋒軍的困境,大大緩解了馮鴻等人的重壓,這已經讓他們非常高興了,根本就不指望風雲軍進入廣豐戰場,接下來只要風雲軍承擔圍城任務,而把之前圍城的兩千余木昆部控弦調到廣豐,選鋒軍上萬余騎全部投入阻擊戰場,則突厥人必定寸步難進。

 再說風雲軍是李風雲的親衛軍,屢屢都在戰鬥的關鍵時刻發揮致命一擊的作用,好鋼用在刀刃上,把這樣一支精銳之師放到阻擊戰場上,大材小用,一旦損失過大,得不償失,也沒辦法向李風雲交待。

 馮鴻等人不敢怠慢,當即躬身致禮,對風雲軍的支持表示萬分感謝。

 進了帥帳,分賓主坐下,商討攻防之策,馮鴻就有些神不守舍了,有些話他想說,還不能不說,卻又擔心得罪了夏侯哲和徐十三,破壞了彼此間的關系,影響到戰局發展,所以十分躊躇,委決不下。

 夏侯哲主動講述了一下統帥部的最新決策。副帥韓世諤考慮到蒼耳河以南的五個軍如果全部趕到烏丹城下,必然會嚇倒突厥人,一旦突厥人倉惶而逃,而李風雲所率的馬軍主力又未能及時合圍,讓突厥人逃之夭夭,則前期謀劃功虧一簣,所以韓世諤采納了夏侯哲的建議,先派戰鬥力最強的風雲軍支援馮鴻,確保己方在包圍烏丹城的同時,又能牢牢牽製突厥人,不至於打草驚蛇,讓突厥人嗅到危險聞風而逃。

 徐十三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一向沉默寡言,但他常年扈從李風雲左右,見多識廣,漸漸也能察言觀色,揣摩人的心思。此刻,他敏銳地觀察到,隨著夏侯哲意氣風發,滔滔不絕,完全控制了談話局面,馮鴻、阿會川和處和蘇支三人看似恭敬,眼裡的憂色卻越來越濃,顯然他們有所擔心。

 徐十三稍作思考,便已估猜到原因。夏侯哲來了,戰場指揮權必然“易主”,而馮鴻做為北路選鋒軍統帥,如果把指揮權拱手相讓,雙方矛盾就小,反之,必起衝突。而從馮鴻的立場來說,他非常為難,畢竟夏侯哲初次出塞作戰,就算是軍事天才,對馬步軍聯手合擊之術諳熟於心,但理論和實踐完全是兩回事,一旦夏侯哲紙上談兵,或者臨戰經驗不足處置錯誤,導致己方戰敗,優勢喪盡,則直接影響到這一仗的結果,如此馮鴻的罪責就大了,雖然不是主要責任,但無辜受累,亦會危及到他的身家性命。

 徐十三看了“威風八面”的夏侯哲一眼,暗自皺眉。

 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難免心理膨脹,忘乎所以,甚至狂妄自大,不知所謂,這能理解,但聯盟尚處困境,北征更關系到聯盟存亡,做為高級統帥,必須謹慎小心,時刻都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危機感,不能大意輕敵,更不能搶功勞破壞大局。此次支援馮鴻,夏侯哲提出調動風雲軍,徐十三就很不滿,雖然韓世諤裝糊塗,但徐十三心裡很清楚,夏侯哲以風雲軍支援馮鴻的目的就是搶功勞。突厥人強悍,風雲軍稍有不慎就會損失慘重,如此李風雲大怒之下,與夏侯哲之間必然產生矛盾,而韓世諤樂見其成,不論是風雲軍受損還是李風雲和夏侯哲不和,他都願意看到,當然要背後推一把。

 風雲軍是李風雲的親衛軍,是聯盟的“殺手鐧”,不到關鍵時刻不能用,而支援馮鴻牽製突厥人顯然不是少郎河一戰的關鍵時刻,所以徐十三十分懷疑夏侯哲的動機,只是大家都是芒碭山舉旗的“老兄弟”,生死與共,如果因為這點小事鬧矛盾實屬不智,徐十三也就忍了,然而馮鴻等人的“擔心”,卻給了徐十三一個“提醒”夏侯哲的機會。

 在馮鴻這些塞外將領面前,夏侯哲表現得非常強勢。說完統帥部的最新決策後,他立即開始商討明天的廣豐戰鬥,但他並不給馮鴻等人說話的機會,而是直接拿出了攻擊之策,其意圖很明確,馬步軍聯合作戰,以“咄咄逼人”的氣勢暴露出己方的“真正”實力,但突厥人並不知道己方的步軍是精銳之師,必然有所誤解,以為己方步軍是奚族諸部臨時拚湊而成的烏合之眾,如此極有可能上當中計,集中主力猛攻己方步軍,而己方則能出敵不意攻敵不備,給突厥人以迎頭痛擊。

 夏侯哲信心滿滿,似乎忘記了征求馮鴻等人的意見,大手一揮,就要一槌定音,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徐十三突然說話了。

 “馮總管、阿會都督、處和都督,明日一仗,諸位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夏侯哲臉上的興奮表情頓時凝滯,眼裡霎那掠過一抹陰戾,心裡熊熊燃燒的激情亦是驟然熄滅,惱羞成怒,只是他很清醒,自從他提議調動風雲軍開始,他就從徐十三毫無表情的臉上看到了“危險”,徐十三是“死士”,死士的任務就是以命搏命,不論是為了恩主還是為了錢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但他抱著一絲僥幸,認為如今的徐十三也變了,為了個人私利也會“從善如流”,哪料到“死士”的劍根本就不會“彎曲”。

 馮鴻、阿會川、處和蘇支聽到這句話,不喜反憂,暗自驚駭,陡生窒息之感。

 三人本來就憂心忡忡,倍感重壓,雖然風雲軍實力擺在這,上了戰場足以讓突厥人吃個大虧,唯一擔心的就是夏侯哲的臨陣指揮,如果指揮失誤,奚族聯軍就不得不犧牲自己保護風雲軍, 但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己方指揮失誤所造成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一旦災難爆發,自顧不暇,哪裡顧得上友軍?所以他們不願意風雲軍進入廣豐戰場,不同意夏侯哲的計策。只是夏侯哲來了,戰場指揮權自動“易主”,他們也很無奈。

 然而不“說話”的徐十三突然“說話”了,一說話就“平地驚雷”,炸得他們心驚膽顫,無所適從。

 他們不敢說,徐十三則繼續說,“夏侯總管只是提出一個建議,並不是決策,而我們大家之所以坐在這裡,正是要提出各自的建議,取長補短,共同商量出一個決策。”

 馮鴻三人面面相覷,目露躊躇之色。徐十三和夏侯哲針鋒相對,正好給了他們“漁利”的機會,若想確保自身安全,這個機會就不能錯過。

 夏侯哲面沉如水。

 徐十三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我的建議是,風雲軍包圍烏丹城,馮總管繼續在廣豐戰場上指揮選鋒軍阻擊突厥人,而夏侯總管居中指揮,統籌全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