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862章 狼帥
十月二十五,下午,鬼方戰局再起變化,突厥人的狼頭大纛向東湖戍移動,同一時間,戰場上東、南、北三個方向的突厥軍隊都隨狼頭大纛的西移而向東湖戍靠攏。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北線呂明星、南線夏侯哲和東線鍾信指揮麾下各軍,奮勇殺進,步步緊逼。

 隨著突厥大軍向東湖戍方向收攏集中,正在東湖戍東南一線與敵激戰並逐漸深入敵結合部的阿會部控弦,突然發現前方敵軍越來越多,己方有被圍之危,當即調頭撤離,火速脫離戰場。不過考慮到己方撤離後,已無法策應友軍攻打東湖戍,增加了友軍完成合圍的難度,而此刻白狼已親赴東湖戍指揮作戰,阿會部的突然撤離可能會引起白狼的誤會,於是阿會川果斷下令,立即趕赴東湖戍戰場,與友軍一起攻打戍堡。

 黃昏前,阿會川接到李風雲的命令,率軍進入指定位置,然後帶著阿會拾稼、阿會阿勒兩位都督趕到帥營拜見李風雲。

 此次阿會部北上,選鋒軍將領全部都是少壯輩,諸如阿會布爾、阿會騰等聲望較高的老將,統統與阿會正一起留在部落內充作人質。李風雲的這種安排無可非議,雙方仇怨甚深,互不信任,沒有合作基礎,李風雲當然要以阿會部的生死來要挾阿會部控弦為自己衝鋒陷陣。不過這一做法弊端很大,危害顯而易見,只是李風雲不怕,他的刀就架在阿會部的脖子上,真正害怕的是阿會部自己。

 阿會部為了確保安全,在其選鋒軍北上前,阿會正和族中長者們召集所有將領,對安州乃至東北局勢做了詳細的分析和推演,對阿會部的未來做了一番切合實際的規劃,阿會部的首要目標是生存,是立足少郎河,但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就要贏得李風雲的支持,雙方要深度合作,阿會部要竭盡所能幫助李風雲完成橫掃東北的目標,否則阿會部必死無疑。背叛中土人肯定是死,而繼續追隨突厥人,弱小的阿會部又豈能逃脫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於是有人提出質疑,既然如此,為何茅溝川大敗後,阿會部不順水推舟,加入奚族的新聯盟?部落首領的個人恥辱,與部落存亡相比,孰重孰輕?

 阿會正苦笑,不得不做出解釋。辱紇王部與白狼結盟,是有條件的,而條件就是誅殺阿會正和阿會氏,建立以辱紇王部為首的奚族新聯盟。茅溝川奚族諸部談判時,白狼公開承諾,他不干涉奚族內部事務。這兩者結合到一起,意味著什麽?意味著辱紇王部完全可以借此機會,聯合其他部落,名正言順地殺掉阿會正,吞並阿會氏,而白狼只會支持,不會反對。

 正因為預見到這一可怕後果,阿會正搶先下手,首先就把自家兄弟契個氏吞並了,在壯大自己、團結內部的同時,警告諸部落,不要把我逼急了,否則魚死網破,接著拒絕加入奚族新聯盟,把阿會部排除出奚族內部事務,迫使白狼不得不親自出面與阿會部談判,結果以白狼為首的大聯盟事實上就變成了由風雲聯盟、奚族新聯盟、安州本土勢力和阿會部共同組成的一個松散聯盟。阿會正利用自己的智慧,面對覆滅危機,從容應對,不但幫助阿會部擺脫了覆滅之危,還給阿會部贏得了在未來謀取極大利益的機會。

 這個機會是白狼給的,本來阿會正隻圖自保,隻想躲到馬盂山東南的德山“臥薪嘗膽”等待時機,哪料白狼一眼看穿,要求他們北上徙居少郎河,而大聯盟正好要北征弱洛水,於是雙方欣然合作,互惠互利,雖然奚族新聯盟看出白狼有利用此計達到以夷製夷之目的,白狼有利用此計東山再起之可能,迫使白狼做出不會單方面接納阿會部加入聯盟的承諾,但不結盟不代表不合作,合作還是必須的,而阿會部只要把握好時機,利用雙方之間的合作發展壯大,隻待實力強了,“自由”之身的阿會部完全有能力“腳踩兩條船”,周旋於突厥和中土兩大強者之間謀取利益。

 當然,阿會部的未來可能會更好,可能會隨著安州的回歸,與其他奚族諸部一起成為中土的一員,但前提是必須贏得中土人的信任,尤其必須贏得白狼的信任,這就要求阿會部控弦絕對遵從白狼的命令,追隨白狼鏖戰沙場。

 這對阿會部來說就是一次豪賭,白狼把刀架在阿會部的脖子上,逼著他們坐上賭桌,別無選擇,不能不賭,賭贏了利益均分,賭輸了一起完蛋,既然如此,唯有破釜沉舟了。

 這一謀劃以及謀劃背後的形勢基礎,阿會部決策層一清二楚,但大部分貴族不知道,也看不到,至於大字不識兩眼一抹黑的普通族眾就更不知道了,而為了統一認識,凝聚人心,確保謀劃能夠一步步走向成功,阿會正必須把這一謀劃及其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詳細告之軍隊將領,免得某些熱血沸騰的激進者衝動之下失去理智,陣前倒戈,害人害己,葬送了整個阿會部。

 阿會正的嚴厲警告還是發揮了作用,很多怒氣衝天、殺氣騰騰的熱血將領還是看到了“陣前倒戈”的恐怖後果。中土人並不是聖人,白狼也不是心慈手軟,之所以留著阿會部不殺,不是因為阿會部還有可利用的價值,而是擔心兔死狐悲,激化與奚族諸部之間的矛盾,激怒東胡諸種,影響乃至危害到中土攻佔東北的全盤計劃。

 阿會部控弦既然不能陣前倒戈,那就隻好打落牙齒和血吞,勉為其難,為中土衝鋒陷陣,遵從白狼的命令浴血沙場。

 從過去幾天的戰鬥來看,阿會部控弦表現不錯,中規中矩,不出彩,但也不差,忠實執行了聯盟統帥部的命令。只是今天下午事出突然,戰局突變,在沒有征求統帥部同意的情況下,阿會部迅速撤離戰場,必然會產生不良甚至是嚴重後果,為此阿會川也做好了接受懲罰的心理準備,為表誠意,他把自己的兩個副手都帶上了,要砍就一起砍吧,我阿會部任由宰割。

 進了帥帳,李風雲還算客氣,和顏悅色,一一寒暄,道了辛苦,然後伸手相請,對坐而談。

 阿會拾稼和阿會阿勒都是第一次看到李風雲,都是第一次把松漠馬賊白狼、中土叛逆白發賊和大聯盟統帥李風雲這三個截然不同身份的人融合到一起,在驚訝於李風雲那頭傳說中的妖異白發的同時,也深切感受到了惡名昭彰的白狼的凜冽殺氣以及大聯盟統帥的強勢權威,相比過去那位兩三千人馬不堪一擊的松漠馬賊,今日李風雲麾下有數萬大軍,有安州地盤,還有長城內的鼎力支援,實力已經強悍到與磧東南牙旗的突厥人打個旗鼓相當的地步,不得不讓人暗生敬畏,惶恐不安。

 阿會拾稼之前與處和蘇支一起鎮戍白檀城,後來棄城而逃龜縮於要陽,接到各自部落酋帥的“召喚”後他們才獻城投降,隨即舉著大聯盟的旗幟趕赴鬼方戰場,而阿會阿勒則是蟠龍堡的守將,戰敗被俘後押送方城。兩人都沒有參加茅溝川大戰,都沒有親眼看到這支所謂的中土叛軍的強大實力,之前憤懣不平,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服氣,但這兩天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後,心裡那點叵測的念頭不翼而飛了。之前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這支中土叛軍竟然有能力包圍突厥大軍,竟然要圍殲磧東南牙旗的主力控弦,這太不可思議了,但想想長城內不遺余力的支援,這個結果也在情理之中,他們出塞幹什麽?不就是打突厥人嘛,至於奚族諸部在他們眼裡根本就不堪一擊,沒有突厥人支持的奚族,事實上就是一頭肥美獵物。

 阿會川很“光棍”,首先拉著阿會拾稼和阿會阿勒一起跪倒請罪,然後賭咒發誓,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勢必舍生忘死,將功折罪。

 李風雲嚴厲責叱了幾句,然後緩和了語氣,“合作的基礎是信任,但你我之間剛剛從敵人變成合作者,信任基礎非常薄弱,所以我把你們放在敵陣的結合部,配合南線諸軍牽製敵主力,以策應我西線諸軍攻打東湖戍,如此即便阿會部有所異動,也不至於打亂我的圍攻部署。兩天來你們表現不錯,今日下午戰局突變,敵主力紛紛向東湖戍靠攏,做出突圍撤退之勢,你們措手不及也屬正常,只是你們撤得太快,直接撤離了戰場,保存實力的意圖太明顯,雖然沒有打亂既定部署,但給我西線和南線諸軍的攻擊均造成了一定困難,引起了諸軍將領們的不滿。”

 李風雲說到這裡,看看面色難堪的阿會川、阿會拾稼和阿會阿勒,繼續說道,“西線郭明總管和南線夏侯哲總管很憤怒,強烈要求我把你們放在預備列,不允許你們參加圍攻戰。對此,你們有何意見?”

 阿會部列為預備,保存實力的目的達到了,但戰功少了,戰利品也少了,而這一仗打到現在,基本上勝券在握,就算突厥人突圍而走,繳獲也難以計數,阿會部若能乘此機會砍殺更多頭顱,拿到更多戰功,獲得更多戰利品,對阿會部的好處不言而喻,所以阿會川不假思索地回復道,“阿會氏願浴血廝殺,將功折罪。”

 阿會拾稼和阿會阿勒也拍著胸脯,信誓旦旦,請纓再戰。

 李風雲想了一下,問道,“你們對目下戰局有何看法?”

 阿會氏三將互相看看,猶豫不言。

 “但說無妨。”李風雲鼓勵道,“你我之間要增加信任,首先就要直言不諱,若遮遮掩掩,相互猜忌,則於事無補。”

 阿會川小心謹慎,還在揣測李風雲這句話的真實意思,而年輕的阿會阿勒唯阿會川馬首是瞻,亦是不言,只有正當盛年的阿會拾稼不再躊躇,當即開口說道,“狼帥目標明確,北征弱洛水,鬼方一戰,不過就是重創突厥,先解決北征期間的腹背受敵之危。而就目前戰局來看,狼帥雖然包圍了突厥人,卻吃不掉,就算打個兩敗俱傷也吃不掉,但兩敗俱傷之後狼帥又如何北征?所以狼帥氣勢洶洶圍攻突厥人,目的無法就是嚇跑突厥人,然後尾隨追殺,跟在突厥人後面痛下殺手。不出意外的話,突厥人堅持不了幾天,目前局面下他們就算與狼帥打個兩敗俱傷,又能獲得什麽?既然一無所獲,當然早早撤離,所以這一仗很快就要結束。狼帥慧眼如炬,當然早有準備,想必會在平地松林裡設下各種埋伏,乘著突厥人慌亂之際,趁火打劫,好歹也要咬下突厥人幾塊肉,繳獲大量戰利品,讓突厥人短期內再無入侵安州之可能。”

 李風雲連連點頭,目露讚賞之色,對阿會拾稼稱其狼帥,亦是不以為意,只不過這一稱呼引起了慕容知禮的好奇,悄悄詢問袁安。

 實際上松漠一帶的普通馬賊都尊稱白狼為狼帥,只有與白狼關系密切者才喚其為刀、刀兄或刀帥,而塞外諸種貴族當然稱其為賊,只是此時此刻,對於阿會拾稼這種投降而來有心示好的中下等貴族來說,仿效中土將領稱呼李風雲為明公似乎資格不夠,稱呼大總管又顯得過於生疏,無形中加大了隔閡,於是靈機一動,轉而求其次,跟著李風雲的松漠舊部稱其為狼帥,則是最為合適,既能向李風雲示好,表達追隨之意,又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至於引起李風雲的忌憚和不快。

 阿會川和阿會阿勒都敏銳地注意到這一點,對阿會拾稼的“機智”頗為讚歎。

 現在阿會部與其他奚族諸部不一樣,阿會部與李風雲是合作關系,是臨時搭檔,有利合作,無利就一拍兩散,甚至反目成仇,而其他奚族諸部是李風雲的盟友,是兄弟關系,兩者在李風雲心目中的地位沒有可比性,這種情況下弱小的阿會部當然要“抱緊”李風雲的“大腿”,要贏得李風雲的信任,而合作過程中的諸多細節尤其重要,或許一個稱呼一個禮儀就能獲得李風雲的好感,就能有效改善雙方之間的緊張關系。

 從李風雲的表情上便能看出,他對阿會拾稼稱其為狼帥並不排斥,相反還有些喜歡,畢竟他現在位高權重,即便戰事不斷,亦很少親臨前線,更很難與當年的松漠舊部們一起衝鋒陷陣。既然接觸不到當年舊部,李風雲當然也就很難聽到舊部們親熱地呼他為狼帥,這時能從阿會部貴族的嘴裡聽到這個稱呼,感覺就很不一樣,感覺他終究還是成功征服了奚族,讓奚族權貴們俯首稱臣,還是為死去的袍澤報了仇雪了恨,於是成就感油然而生,對當年宿敵的仇怨也就有所緩減,對阿會部的觀感也略略好了一些。

 “那麽……”李風雲的目光從阿會氏三將的臉上緩緩掃過,然後不動聲色地問道,“如果我給你們將功折罪的機會,你們可有計策擊殺敵軍?”

 此言一出,阿會氏三將頓時松了口氣,面露喜色,不約而同地躬身一禮,“感謝狼帥的信任。”

 阿會川果斷改口,不再生硬地稱呼李風雲為大總管,而是跟著阿會拾稼一起親熱稱呼李風雲為狼帥。

 “狼帥,阿會部願去松林設伏,在突厥人的必經之路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狠狠咬下突厥人一塊肉。”阿會拾稼自信滿滿地說道。

 “善!”李風雲讚道,“此計甚好。 事不宜遲,你等速赴松林,覓地設伏。”

 話音剛落,慕容知禮站了起來,深施一禮,“明公,某願與阿會部同赴松林,浴血殺敵。”

 事出突然,李風雲毫無準備,望著傷情未愈的慕容知禮,沉吟不語。

 阿會氏三將亦是措手不及,但旋即明白了慕容知禮的意圖。慕容知禮沒有惡意,相反他的“監軍”對阿會部改善與李風雲的關系大有好處,於是阿會氏三將同時請命,拍著胸脯保證慕容知禮的安全。

 李風雲與袁安低聲商量了一下,隨即做出決斷,“命令雷霆第二軍立即撤離戰場,命令其總管米庸火速趕赴帥營。”

 接著李風雲抬頭望向慕容知禮,“此去松林伏擊,由雷霆第二軍總管米庸為帥,你與阿會川副之。雷霆第二軍控弦大都為我松漠舊部,熟悉松林地形,你等務必遵從米庸命令,全力殺敵。”

 慕容知禮、阿會氏三將大喜過望,躬身應諾。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