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隋》第924章 鬱憤
十一月二十五,夜,落馬城外,契丹聯軍大營。

大賀咄羅接到長漢城二次被圍的消息後,震驚不已,難以置信。

“突厥人敗了?這麽快就敗了?這怎麽可能?”拔裡蘇素十分驚駭,因為過度緊張說話都有些顫抖,撫摸長髯的右手不由自主地握在了一起,“松漠牙旗有數千控弦,步利設阿史那咄爾還有霫族諸部的支持,而遙輦部除了遙輦延磧和一千余控弦被圍烏丹城外,余者均緊隨突厥旗下,各路人馬加在一起至少也有一萬三四千控弦,如此強橫力量,就算遇上數倍於己的敵軍,只要不決一死戰,足以與敵軍周旋到底,就算不能解烏丹之圍,亦可以禦敵於弱洛水一線,牢牢牽製住敵軍,一旦戰局發生變化,便可伺機反擊。如此簡單明了之局,突厥人竟然看不到?絕無可能嘛。”

大賀咄羅神情冰冷,低眉垂眼,一言不發。

拔裡蘇素難以接受眼前事實,開始胡亂猜測,“也許這是中土人的陰謀,迫於兩線作戰之窘境,不得不絕地反擊,於是以偏師再圍長漢城,行圍魏救趙之計,把我們騙回長漢城,然後便可一心一意攻打突厥人。”

耶律鐵力歎了口氣。

之前他就反對打落馬城,雖然此舉有助於配合少郎河戰場上的突厥人,對遙輦部也算是變相支援,但關鍵問題是,契丹八部聯盟已經分裂,大賀咄羅這位盟主已經無法像今年夏天一樣集結契丹八部之力聯手抗敵,這種不利局面下,為了保全自己,保存實力,只能各人自掃門前雪,根本無力顧及他人,更重要的是,此刻契丹的敵人是強大的中土軍隊,所以從自身利益考慮,理所當然冷眼旁觀,而不是旗幟鮮明的站在突厥人一邊與中土軍隊為敵。如今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禍了。

“實力,做任何事,都要靠實力說話。”耶律鐵力對拔裡蘇素的僥幸態度十分不滿,毫不客氣地駁斥道,“有多大實力,就做多大事,切莫盲目自大,否則必招災禍。庫倫達維和敖漢阿剌就很明智,知道自己實力不行,看到我們反擊而來,毫不猶豫掉頭就走,根本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如今中土和突厥為了爭奪東北大打出手,兩虎相爭,聲勢浩大,凡卷入者,必受其害。以我們的實力,一旦卷進去,極有可能屍骨無存。”

耶律鐵力的意思很直白,指責兩人不自量力,拿下長漢城就不錯了,還非要主動卷進中土和突厥兩大強者之間的爭鬥,以致於有今日之禍。

大賀咄羅的臉色愈發難看,拔裡蘇素也是面紅耳赤,鬱憤難平。

事實俱在,中土人釜底抽薪,長漢城二次被圍,不論對手是不是圍魏救趙,對實力不濟的大賀咄羅和拔裡蘇素來說,當務之急都是火速撤兵,立即馳援長漢城,以確保長漢城的安全,確保紅水河兩岸諸家萬帳的安全,確保自己的老巢不被對手一鍋端了。

“如果我的猜測是對的,現在包圍長漢城的只是中土軍隊的一支偏師,只是想圍魏救趙,我們豈不上當中計了?”拔裡蘇素極力爭辨道,“再說少郎河戰局一旦發生變化,突厥人佔據了上風,城內的奈曼青川必定倒戈一擊,與我們內外聯手,裡應外合打中土人一個措手不及,如此我們就能配合突厥人擊敗中土軍隊,最大程度保全契丹利益。”

耶律鐵力忍不住嗤之以鼻,“在中土人眼裡,我們這點實力算什麽?退一步說,就算二次包圍長漢城的只是中土軍隊的一支偏師,此舉只是對我們的一個警告,但這個警告已經很嚴厲了。正如你自己所說,

在少郎河戰場上,突厥人並沒有與中土軍隊決一死戰的實力,最多也就是對峙僵持,牢牢拖住中土軍隊,等待時局的變化,而中土人對此心知肚明,必定會騰出手來對付我們。”耶律鐵力狠狠瞪了拔裡蘇素一眼,冷聲說道,“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中土軍隊調頭打我們,突厥人怎麽做?是積極反攻,幫助我們牽製中土人,還是冷眼旁觀,任由中土人千裡追殺?很明顯,突厥人必定任由中土人千裡追殺我們,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有效消耗中土人的力量,還能給突厥人贏得更多的反擊時間,一旦步利設阿史那咄爾把霫族諸部控弦全部集中到弱洛水一線,這一仗就可以拖得更久,局面就會對突厥人更有利。至於我們契丹人的生死,突厥人根本不會重視,如果你固執地認為突厥人一定會伸以援手,那純屬癡人說夢,自欺欺人。”

拔裡蘇素惱羞成怒,當即與耶律鐵力爭了起來。

“好了,不要爭了。”大賀咄羅果斷搖手阻止,“現在看來,攻打落馬城的確是一個錯誤。”

“撤軍,我們馬上撤軍。”大賀咄羅看了心有不甘的拔裡蘇素一眼,低聲歎道,“但願你估猜正確,包圍長漢城的只是中土軍隊的偏師,而他們的主力依舊在少郎河戰場上與突厥人激戰,否則……”

大賀咄羅的話嘎然而止,但其沉重的語氣卻讓拔裡蘇素心驚膽戰,甚至有窒息之感。如果少郎河戰事結束,突厥人大敗而逃,中土軍隊的主力轉戰紅水河,則被圍的就不止是長漢城,還有他們這六千余控弦。

耶律鐵力暗自籲了口氣。大賀咄羅還算冷靜,關鍵時刻沒有失去理智,懸崖勒馬,果斷撤離,只是一步錯步步錯,上蒼是否還眷顧契丹人?一旦突厥人戰敗,中土人稱霸東北,契丹人又將何去何從?

=

十一月二十六,上午,風雪漸止。大賀咄羅率軍撤離。

韓世諤接到消息,當即命令虎賁、風雲兩軍返回赤峰總營,自己率豹騎軍和聯盟第二、第三軍火速趕赴落馬城,與呂明星、奈曼青川等諸軍、諸部會合。

當日下午,韓世諤接到李風雲於十一月二十四從紅水河送來的命令,要求他自契丹軍撤退後,揮師追殺,與聯盟馬軍主力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務必四麵包圍大賀咄羅,迫使大賀咄羅投降,一舉征服契丹諸部,徹底完成北征之使命。

韓世諤與呂明星、奈曼青川、庫倫達維、敖漢阿剌等聯盟總管、部落酋帥具體商量後,遂決定連夜東進,尾隨大賀咄羅之後,銜尾追殺。

=

十一月二十六,方城,聯盟大總管府。

李子雄接到了李風雲的報捷書信,大喜過望,當即召集蕭逸、孔穎達、鄭儼、周仲、來淵、安特爾、簡浚、南玉堂等軍政要員,以及正在方城與大總管府商討軍政要務的辱紇王雲、處和塬、莫賀湟、元俟瀚豁等奚族部落酋帥,還有安州的馮氏、李氏、宇文氏、慕容氏、段氏等漢虜豪望之家主,當眾宣讀了李風雲的報捷書信。

眾皆震驚,喜不自勝,歡呼雀躍。

本以為這是一場艱難征戰,很多人甚至持悲觀態度,認為負多勝少,對堅持北征的李風雲亦是頗有微辭,然而誰能料到,李風雲竟然再創奇跡,竟然在短短時間內橫掃弱洛水兩岸,完成了北征使命,完全佔據了東北之地。

這場勝利來得太快,讓人難以置信,而勝利的原因更是匪夷所思,之前誰能想到步利設阿史那咄爾竟然會舉兵造反?竟然會帶著松漠牙旗所有軍隊加入聯盟?

如果說,北征的勝利,是靠李風雲和數萬聯盟將士流血流汗、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估計所有聽聞者都持懷疑態度,但說北征的勝利是因為步利設阿史那咄爾舉兵造反,是因為突厥人兄弟鬩牆手足相殘,鬧內訌窩裡反,所有人都相信。

於是,勝利的捷報如風一般迅速傳開。

=

李子雄非常興奮, 仿若看到了聖主的赦免詔書,看到自己帶著無盡榮耀重返東都。

當日,李子雄書告蟠龍堡的楊恭道,附送李風雲的報捷書信,請楊恭道把這一勝利消息以最快速度送進長城內,送達聖主和中樞。

然而,就在此刻,楊恭道亦有急報送至大總管府,而送來的消息卻讓李子雄皺起了眉頭,激動心情也因此而迅速平息。

聖主詔令右驍衛將軍、郕國公李渾為安東都尉府副都尉。這項人事任命,看似簡單,但以李子雄豐富的政治經驗,一眼便看穿了其中蘊含的政治意圖,而就目前長城內外的局勢而言,安州和東北的回歸不過是時間問題,如此一來,齊王、以李渾為首的隴西成紀李氏,還有以李風雲、李子雄為首的漢虜聯盟,這三股勢力在拿到開疆功勳的同時,也被聖主和中樞強行“綁架”到了一條“船上”。

這條“船上”懸掛著皇統之爭的大旗,是聖主的“肉中刺眼中釘”,讓其他政治勢力避之唯恐不及,於是這條“船”遂成為眾矢之的,雖不至於人人喊打,但若想拉攏盟友發展壯大,卻是難之又難。以齊王為首的這三股政治勢力結盟之後,實力如果發展不起來,甚至還因為南北戰爭而損失慘重,結果可想而知,最終在皇統之爭的戰場上,必定被聖主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全軍覆沒,先前所有努力盡數付諸東流。

李子雄權衡再三,倍感棘手,失望和苦澀充塞心靈,遲暮之感愈發強烈,於是急書李風雲,東北戰局已定,後事可托付韓世諤,速速歸來,共謀大事。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